頂點小說網->次元->歸零->章節

46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後來又是怎麼一路堅持下去走到最有可能的老村村口的?一開始可能是頭腦一熱大有非我不可舍我者誰的自負和衝動,後來大概是因為現在放棄豈不是之前的風塵僕僕舟車勞頓灰頭土臉不就……白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她也不是沒想過,乾脆僱個人假裝她家人得了,圓老人家最後的心願讓她走得安穩多好。

反正她走訪可能的村子都已經走得麻木了,站在這個似乎最有可能中獎的村子好像也沒多激動。本來她也不想親自跑從窮鄉僻壤跑到另一個蠻荒之地。可又有什麼辦法。打電話問當地組織分會只會收到“啊,我們也不太清楚,但我們可以幫你打電話問問”,或者“給你個號碼自己去問問”,林林總總最後都導向最後一個沓無音信不了了之的死衚衕。有幾次申唯都沒辦法欺騙自己對方不是在敷衍了,可能是對面也覺得希望渺茫問來也沒意思,反正申唯不追問那這件事就結了,處於踢一腳動一下的那個狀態,要不根本就是忙著思考當天晚上的晚餐應該吃什麼沒空管這些天邊的瑣事。

她就站在那兒,接到了電話。哦,老人昨晚已經走了。

她大概站在原地好一會,可能糾結過幾秒有那麼一會思想鬥爭,不過大部分的時間,她就只是站那而已。什麼都沒想。什麼都不想想。然後她頭也不回地走了。

她跟本不認得出去的路。她第一次出村說要找老人親戚的時候,也不太認得路。半路還要單車散架了,已經騎出去有段距離,也不知道該回頭還是繼續往前。幸許往前還有機會收到手機信號報個警?不過就算報了警,等警察找到她的時候估計她也都凉了。她當時也愣了好一會兒。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不過那次是往前走。

善良,從來就不是指你高興的時候會做什麼好事,而是指你心情鬱悶什麼也無所謂不想管的時候依舊堅持做什麼好事堅持不做什麼壞事。

她還記得自己答應了村裡的孩子解決完這邊的事就回去繼續給他們上課。她這麼說得時候……難道她還有其他的選擇?

申唯渾渾噩噩地回到自己宿舍,毫無身為學生的真實感。要不是鏡子裡的自己黑了醜了,申唯就要當自己做了個春秋大夢了。

真他媽得只感動了自己。最後還他媽得失敗了。

也是。莫非說找就能找著?莫非還能幻想自己因此會上好人榜有記者過來採訪?

不會啊。

同理,導師也不會因為你有什麼個人原因就給你延遲論文答辯的時間。

她的時間還算充足的,畢竟該寫的其實都差不多了。可她突然就是看自己的論文看得很不順眼,好像這篇文章要是去掉廢話空話大話就只剩下援引的資料了。一大堆的資料堆砌,外加一點淺薄到可笑的觀點,被強行邏輯正確給扯到一起,湊成一個四不像的體系,這就是她的論文。通讀下來,好像只寫著荒唐兩個字。是這樣的,每次翻出前段時間寫的東西出來看,無論曾經的自己如何滿意,重看時還是黑歷史——更何況是一開始就不太滿意的半成品。

要是不能做到最好,有些事就根本不想著手做。可這似乎又有拖沓的嫌疑,所以最後還是做了。可做出來後還是怎麼看怎麼反胃,又陷入新一輪的推到重來還是閉著眼就上交的糾結中。

一般來說無論怎麼糾結,後者總是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畢竟——推倒重寫也沒把握能寫得更好啊。不,還不如說,已經沒有重寫的心情了。明明只剩一個結局,卻要重頭再來。

所以,最後申唯把畢設刪了,申請延畢一年。考研和創業之間,她選擇了後者。

然後畢設就不重要了,就算申唯選擇中途退學,退學也只會成為一個新的可供誇耀的資本。雖然很多人都口口聲聲地宣傳著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但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結果。

她還是和公益慈善藕斷絲連,畢竟一個大企業一個有錢人是沒辦法果敢坦誠地表示自己不關心其他人死活的,也不能說對各種公益組織沒多少信心,總感覺真正投入到救援裝備和營救措施上的錢可能萬分之一都沒有,賬面不清財務不公開——因為這在公眾眼中和前一種說法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蘇凩峑是例外,他就是那麼直截了當地說“我無所謂要用多少錢,做慈善可以,但要我信得過的人來經手。”

——然後申唯就躺槍了。

“喂。你這是在公然挑戰政府權威。要是辦得太成功太得人心,會傷害國家公信力的。這聽上去太像避稅了。”所以說算了吧。

——所以給慈善事業去行政化的任務才很緊急。

算了。和蘇凩峑講道理比前線做慈善還高難度。

後來確實也正如預想的一樣“辦得太成功”,成功到被媒體稱為“新殖民主義”。與其說是在做慈善,申唯更像是在和全世界做生意。不計成本的自我奉獻投身公益在個人層面上確實是可行的,可能會有那麼一絲用處吧,可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慈善都是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專案,不是一個人犧牲的時間精力就能運轉良好的東西。如果問申唯在曾經的慈善經歷中收穫了什麼。如果你值得她實話實說,那麼她會說,“權勢的重要性,錢的重要性”。所有的政治哲學的核心通俗來講就是“如何讓人和人更好地活在一起”。是,但直接給錢並不是有效的方法。落後地區缺的根本不是錢,而是用資本創造財富的能力。最好的長笛就應該配給最出色的吹奏者。錢握在我的手上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對社會的貢獻更大。為什麼要送出去給不具備專業知識的門外漢浪費?

錢我先拿著,你們給我專心受教育。

「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下必然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而一旦發生了生產過剩,資本主義就只能指望於續命三板斧:“科技、殖民、戰爭”。」我拿著這筆錢還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不懂?那忘了這句話吧。

要是慈善不掙錢,那就只能做一天慈善。想慈善能長久地幫助他人服務社會,那就得掙錢。說實話,透過慈善來掙錢還真沒直接掙錢來錢容易且迅速。

好幾個所謂的援助落後國家地區的專案的方式,其實就是中國設計中國施工,僱用中國工人,向中國銀行貸款,全程和對方沒什麼關係,反倒是把對方的某部分的市場某部分的油林氣礦資源給拿了。真要深究下去,申唯也無話可說。畢竟是事實。雖然只是一部分的事實。她也有不少專案是單純的教育類環保類專案啊,雖說其中肯定有廣告成分。誰能那麼硬氣得只做不掙錢的慈善啊?沒有前者哪會有後者?非要死盯著她賺了錢的那些專案不放?

這個工程才起步兩年,還在一個努力在搶佔到的一席之地中站穩的過程。這有什麼辦法,難道還能讓被援助的落後地區設計?他們又有多少人能勝任工程師或技工的職位?就算可以,語言是不是一個問題?溝通對話商量的成本是不是高了?要是他們有本事能貸款給我們那我們還過來援助什麼?

慈善事業能建立起來的第一筆錢,就不是從公眾身上來的,而是從有錢人身上來的。因此之後的活動必然還要考慮怎麼給贊助人的公司企業做宣傳,或者是和其間接利益有掛鉤。要是想開拓廉價的大學生勞動力市場,還要勤奮聯絡各知名企業高管,提高組織頒發的志願者證書的認同度——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現實,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多開講座宣傳擴大組織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些都要花錢的。

相關推薦:最強背黑鍋系統史上最強背鍋贅婿墮影我有鈔能力開局MAX趕屍王妃大凶,本王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