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古代農家日常->章節

第六百零五章 對策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您也知道我記性不錯,平時看的書又多,每到一個學府,藏書樓的書我都會掃上一遍。而我對農事又特別感興趣,典籍上說過,我就能找出來。”杜錦寧道。

“……”

好吧,齊伯昆不服不行。

他雖痴長幾十歲,自詡飽讀詩書,但要論看書之多、涉獵之廣,他還真比不上年僅十四歲的杜錦寧。

這一點,他甘拜下風。

他撇開這個問題,將今天朝堂上的情形跟杜錦寧說了一遍,道:“你現在打算怎麼辦?”

“只要把‘穀賤傷農’這個論調駁倒就行了,這於民有利。至於我自己,我想,我不過是寫了一本話本,皇上胸襟寬廣,總不至於因為這個就治我的罪吧?”杜錦寧笑道,遂又把她跟關樂和說的那番話對齊伯昆說了一遍。

“你小子,所以說你狡猾呢。”齊伯昆指著杜錦寧,忍不住笑了起來。

杜錦寧選擇把再生稻的事寫在話本裡,實在是雞賊。

話本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在於虛構。作者憑著自己的想像,創造著一個世界,主人公就在這個世界裡裡進行著他的悲歡離合。

你要把話本裡的故事當真,那麼你就輸了。

《山海經》它就是一個話本,你看了這本書,出海去找仙山,要修仙成為仙人。這難道是作者的責任嗎?只能說讀者太天真,把虛構的故事當了真。別人不會罵作者,只會說這個讀者走火入魔。

只要杜錦寧不在話本裡說些反動的言論,鼓動大家造反,她在話本裡寫男主種植再生稻,任何責任都沒有。

所以,陳主事想點一把火將杜錦寧點著,從而將關樂和也一起燒了,想法很美好,可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如果杜錦寧寫的不是話本,而是一篇論著,那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也是工部的人只是彬彬有禮地詢問,而沒有採用過激手段逼迫莊越將作者說出來的原因了。話本,真不是他們管轄的範圍。

杜錦寧又將趙昶來找她催更的事說了,道:“這件事魯國長公主也知道。原來在朝堂上沒捅出來,他們沒作聲;現在捅出來了,想來他們也會為我說話的。”

聽了這話,齊伯昆便有些不贊同,道:“跟靜王走得太近,於你而言沒有好處。雖說在奪嫡之爭他沒有什麼行動,但這一節才剛剛落幕,皇上對兄弟們的戒心還沒消除。你只單純地做你的寒門學子,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對於這一點,杜錦寧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想,靜王在桂省的行蹤,只要皇上有心知道,那我跟靜王原先的交情就已明擺在皇上面前了。要是我這時候表現出對靜王的疏離,不說靜王本人作何想,便是皇上也覺得我太過唯利是圖、趁炎附勢,有過河拆橋之嫌。我只想做司農官,不想捲入黨爭,我為什麼要讓皇上在品行上對我產生懷疑呢?不如坦坦蕩蕩,該如何就如何。”

她笑了笑,十分自信:“憑著再生稻的成功,憑著這大半年一冊冊話本裡表露出來的對於農事的精通,我想,只要皇上希望天下無饑饉,大宋無餓殍,就不會冷落於我的,或因一點小事就治我的罪。”

齊伯昆本覺得自己對杜錦寧的能力和心智已瞭解得十分透徹了,可聽了這番話,他禁不住再一次刮目相看。

“果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不說十四歲的時候,饒是活到這把年紀,朝堂上諸多官員在心智上不如你者甚多矣。”他感慨道。

“啊呀,齊爺爺您快別說這話。要是有人聽到了,我還有活路麼?”杜錦寧做出驚慌失措的表情。

一老一小兩隻狐狸對視一眼,俱都“哈哈”大笑起來。

齊慕遠則眼眸晶亮,看向杜錦寧的目光裡一片星光。

……

只要不是皇帝有意保密,皇宮裡就沒有秘密。

前朝關於“再生稻”的爭執,很快就傳到了魯國長公主趙明月的耳裡。

作為話本迷的趙明月,一聽到陳主事哥哥的言論,就怒不可言。

她早就從趙昶那裡聽到過杜錦寧關於這類言論的對策,當下就跑到了鄭太后那裡去,跟母親嘀嘀咕咕了一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太后橫她一眼:“前朝的政事,你少插嘴,小心你哥哥不高興。”

趙明月嘟起嘴:“我還不是為黎民百姓好?那些世家就只知道維護他們的利益,他們作為朝庭官員,有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嗎?其實這事說起來,不過是因為觸及了他們的利益而已,只要放開田地的種植規定,他們對於再生稻或是雙季稻,就再也不會說什麼了。”

鄭太后若有所思。

她能教出趙晤這麼個出色的兒子,並在奪嫡鬥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鄭太后也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她並不認為後宮的女人都得對政事一概不問,跟只鵪鶉似的呆在後宮裡。

“待會兒你別作聲,我來跟你哥哥說。”她道。

趙明月點點頭:“好。”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適合干政,母後說話卻不一樣。

待趙晤到後宮給鄭太后請安時,鄭太后也沒明說,只是在聊天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往朝堂的爭議上引,趙晤便將再生稻的事說了。

“他們之所以不同意,是因為農田規定只能種稻穀。稻穀產量多了,價錢下降,他們自然就虧。如果讓他們種別的,想來他們就不反對了。”鄭太后道。

趙晤也想過這個問題。他蹙眉道:“可如果放開這個規定,這些人都不種稻穀了怎麼辦?”

之所以有這個規定,是因為古代產量低,大多數田地都種上糧食,天下百姓才能不捱餓,國家也才能有儲備糧,為戰爭和天災做準備。

“今年稻穀產量高了,價錢低,大家都會去種別的;明年因為種稻穀的人少了,糧食價格高,大家就又會跑回來種稻穀了。市場的規律就是這樣。”鄭太后道,“而且我們也不是一下子把種植規定都取消,只需要在田畝的數量上減少一點就行。大家算是各退一步。”

趙晤高興起來:“這樣好,這樣好。”(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茗門世家 回到原始搞基建 女學霸在古代 玉琢 杏霖春 良田千頃
相關推薦:某美漫的機械主宰某美漫的幻想具現某美漫的反英雄某美漫的星際海賊團娛樂:帶女兒淨身出戶,火爆全網布衣小書生逸動天宇我把基友變成妹變成龍族是什麼體驗混在超神學院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