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寡人劉玄德->章節

第七章 易水東去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劉備三人從涿縣而出,奔東南而行。

數日之後,幾人來到一處行亭,亭前有碑,上書督亢二字。

“阿備,雲長,你們可知此處來歷?”

劉整自小家境不俗,雖然比不得那些豪門世家,可在涿縣裡也算的上一等一的人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論是家中的藏書,還是平日裡的見識都不是劉備和關羽能比。加上如今年歲尚小,這幾日同行,雖不是有意,可還是難免隱隱露出些貴公子頤指氣使的氣象。

就像如今,多半又是想要藉機嘲笑一下他們這兩個不知讀書的粗鄙武夫。

劉備自然是諸事都好說,這些年畢竟受了他爹劉嚴不少恩惠,再說兩世為人,這些小孩子心性的舉動他也不放在心上。

只是關羽卻不曾有他這般好脾氣。

關羽冷冷道:“荊軻獻燕督亢地圖,刺秦於殿上,誰人不知?”

劉整看了眼關羽稍稍張開的單鳳眼,縮了縮脖子,不敢再言語。

當日關羽單手放倒五六個武藝不俗的壯漢是他親眼所見,更何況整日裡和玄德廝混在一起的那個張屠子也曾說過,這個關羽雙目一睜是要殺人的。

劉備在旁見狀一笑,關羽嚇住了劉整自然最好,讓他們在路上能安靜不少。

只是關羽的性子著實讓他有些頭痛,這個河東解良出身的武夫,果然如書上所寫的一般,傲上而不忍下。

不論是對販夫走卒也好,還是對四處行商的商人也好,關羽從來都是待之以禮。唯有如今被天下最為看重的讀書人,他卻從來也不放在眼中,也難怪日後會有荊州之危。

想到此處,他不禁又想起了他將要遇到的那個“同學”,遼西公孫瓚。

據說公孫瓚對待讀書人的態度也是惡劣的很,如今還不知真假。

劉備看向關羽,“二弟,你可知這次我為何要帶你去雒陽?以翼德的性子我把他帶在身邊才最合適。免的他在涿縣惹出事情來。”

“大哥的意思是?”關羽雖驕傲,可從來不是蠢笨之人,自然很快就明白了劉備話中的意思。

劉備笑道:“雒陽天下名都,豪傑英雄聚集之地,雲長在此地多見些讀書人,必然有所得。”

關羽點了點頭,“大哥的好意,羽知之矣。”

三人並未在督亢亭停留,雖然如今盧植被朝廷拜做了九江太守,並不在絳氏山裡,可他們還是要早些趕到絳氏山中。

三人繼續趕路,這一日,終於趕到了一處渡口。

河流西起而東去,滾滾奔波入東海。

這條河,名為易水。

三人駐馬立於河岸,見濁流滾滾東去。

劉整這次倒是不曾開口,畢竟這條河實在太有名。有名到幾乎每一個漢家男兒都能隨口說出當年那個從易水而起,到秦廷而終的故事。

不論是市井間的遊俠武夫還是世家之中的讀書人,皆是如此。

有漢一朝,雖說同樣是讀書人的天下,可和後代重文抑武到極致的宋朝終究不同。

漢人慨康壯烈,即便是不曾讀書的武夫依舊被人尊崇。哪怕是豪閥之中的世家子,累世公卿的讀書人,也會想著策馬西垂,立功於邊塞。

黔首也好,世家也好,推崇的是霍膘騎,是馬伏波,是班定遠。是大丈夫不就五鼎食,便就五鼎烹的康慨豪烈。

至於那些縱橫鄉間,重義康慨輕生死的豪俠們,最看重的自然是那些遊俠前輩先賢,一諾千金的季布,好結交的郭解,自然還有這個讓易水為之出名的昔年“天下第一刺客”荊軻。

劉整感慨一聲,“這就是易水啊,當年太子丹擊築,荊軻和而歌的易水。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如今想來還是讓人熱血翻湧。”

關羽也是盯著眼前的易水,心中激盪不已,他平日最喜讀春秋,高古人節義,“匹夫也可有壯舉,荊軻也可算是一時人傑。”

唯有劉備只是盯著滾滾東去的流水,沒有言語。

上一世他來過這裡,只不過當時是坐在車上,匆匆而已。遠不如現在親身站在此處感受到的波瀾壯闊。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確是悲歌康慨。”

三人各自感慨一番,翻身下馬,準備渡河。

如今天色昏沉,河邊只停著一條小船。

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只穿著一條犢鼻褲,正靠在河岸上,腰背挺的筆直,盯著河水發呆。

三人牽馬向老人走去,老人聽到腳步聲,回過頭來。

老人面色黝黑,多半是風霜日曬所致,只是那雙眼睛卻是極為明亮,半點不像是一個上了年歲的老人,更不像一個常年在河邊為人泛舟渡河為生的船伕。

老人打量了三人一眼,“三位郎君想要過河?每人只需兩文錢,不過馬匹過河嘛,馬匹也要一匹一個錢。”

劉備等人倒是沒覺的有什麼,人過河要一趟,馬過河自然也要一趟。

劉備笑道:“不想人也只比馬貴一文錢。真是讓人唏噓。”

老人見他們答應下來,起身扯住身旁的繩子,將浮在水中的船隻拖到岸邊。

“既然談妥了價錢,那就快些上船吧,早來早回,早些回來說不定還能拉上另外一船。”

他先將關羽和馬匹送過河,接著返身來載劉備二人。

老人滑動船櫓,船緩緩朝著江心而去。

江水湧動,被船槳激起一串串浪花。

老人忽然開口道:“方才這位郎君感慨馬匹半價於人,覺的人過於輕賤了,想必幾位都是從大地方來的,而且不曾吃過什麼苦吧。”

劉備不知老人為何忽然提起此事,老實答道:“我等從涿縣而來,前往雒陽附近的絳氏山附近求學。”

老人點了點頭,手中不停,“那就是了,涿縣是大縣,雖是處於幽州這個四戰之地,可當地倒是多年不曾有戰亂了,你們過的安生些,不知世事艱難,倒也不算錯。”

“如今的世道,在有些地方,畜生的價錢有時比人可還要貴上不少,尤其是咱們現在的皇帝陛下當政之後,嘿,有些事情,說不得的。”

劉整滿臉驚訝,顯然不曾想到外面的世道混亂到這個地步。劉備則是一臉平靜,他雖然不曾親眼見過,可也知道漢末之時民生凋敝,如今雖然還不曾到曹操說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可也卻是不遠了。

老人不曾轉頭繼續道:“那些被買來賣去的人還算好些的,無飯可吃,被生生餓死的人也不在少數,在幷州,在涼州,有不少人家生子多不養,每年死在溝渠之中的孩童都是不少的。易子而食,可從來不是書上的一句簡單言語。”

劉備稍稍後撤一步,手搭在劍柄上。

“聽老人家的言語不像是整日裡在這裡擺舟渡人的船伕,莫非老人家是什麼隱世的大賢?”

“年輕輕輕的,戒心就如此之重,郎君日後看來是個成大事的好料子。”老人依舊不曾回頭,只是笑著開口,“在你們之前我曾送過一個騎著白馬的年輕人,性子比你還要暴一些,要不是老頭子見機的快,差點就要和我這個老人家動刀動槍了。”

劉備將按住劍柄的手放下,笑道:“畢竟是第一次出遠門,戒心多少還是要有些的,老人家不要見怪。”

老人終於轉過頭打量了劉備一眼,“看來我方才說錯了,你果然是個將來能做大事的,既能狠的下心去拔劍,又能低的下頭來說軟話,你這種人做不成大事,還有何人能做成大事?”

老人言語之時目光幽幽,似是想起些故事,話中帶著說不出的嘲諷。

劉備笑道:“老人家還不曾回答小子的問題。”

“隱世高人?自然算不上,也就是年輕讀過些書,後來想學陳仲舉,李元禮那般一展所學,澄清天下。只是宦途艱難,反倒是落了個戴罪之身。你說可笑不可笑?你覺的那些黨人如何?比之當年遠去赴死的荊軻如何?”

劉備知道此人說的多半是黨錮之禍,看來此人也是個大人物,說不定就是哪個世家之中的世家子。黨錮之禍起,不少黨人四面而逃,張儉所過之處為收留他舉家破敗的有百餘家,所過之處,一路為之殘破。

劉備沉默片刻,“李元禮視死如歸,不愧士人領袖,天下模楷之名。張儉望門投止,算不得義士。自家做下的事情,卻又牽扯旁人,本是為天下除惡,卻又累及無辜。”

老人暢快大笑,“小輩之見與我相同,可惜今日無酒,不得浮一大白,可惜,可惜了。”

此時船已靠近對岸,老人用手中船槳停住小船,“知道我是何人對你們全無半點用處,說不定還要惹上禍端。我輩老矣,此生終老於江湖,幸也。你輩當自勉,漢家天下,日後便在你們小輩手中了。”

老人將船靠在岸邊,劉備等人下船。

老人撐著船離去,小船遠去,有歌聲從小船上傳來。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

相關推薦:帝國大佬成了我第一監護人不滅召喚娘子天天有驚喜無底線木葉之永恆之理田園農家樂修仙農家樂農家樂小老闆我在農村搞開發莊秦懸疑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