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寡人劉玄德->章節

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返又西去(二)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鄴城之外,青州軍圍城已數月有餘。

城中有些糧草儲備,短時之內無憂。可要支應一城,長久看來,終究是杯水車薪。

而一旦城中糧草不足,自然便要人心思變。

城中有審配這種想要與城池同生共死的強硬之人,也就會有事到臨頭的貪生怕死之人。

偏偏這兩種人,不到刀臨項上,極難分辯。

行軍作戰,糧草是重中之重,這些年有棗祇在後方囤積糧草,青州軍中並不缺糧。

所以如今劉備半點不急,靜坐帳中,只待城中有變。

城外的青州軍大帳裡,此時他就正在與賈詡笑談人心。

“看來咱們雒陽城中的陛下也是撐不住了。”

劉備將一封自雒陽送來,加蓋著天子璽印的詔書放在身前的木桉上。

算算日子,應當是他兵出冀州之日,詔書就出了雒陽。

負責宣旨的也是個熟人,想必也是經過了精挑細選,正是劉虞長子,劉和。

此人前來,即便是劉備心有不滿,可顧及與劉虞的情分,總要忍讓一二。

賈詡聞言只是笑了笑,端起身前木桉上的熱湯,“也未必全是出自天子自家的主意。天子雖是少年年歲,可少年老成,一副心思,其實遠在不少所謂的老人之上。這封旨意,出自天子的心思多半是有些的,不過想來其中更多的應當還是有旁人的推波助瀾。”

劉備點了點頭,笑道:“看來雒陽城中,如今有不少人視我為仇寇啊。”

賈詡飲了口熱湯,笑道:“難道不該如此?”

劉備笑了一聲,“理當如此。”

他給自顧自的倒了碗熱湯,“國家衰微,總該要有人不懼刀斧,挺身而出。只要他們真的是出於公心,無論成敗,在大義之上,他們總歸是對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嘛。即便是他們視我如仇寇,我也會敬重幾分。”

賈詡笑道:“怕只怕,有些人將私心摻雜其中,口中滿是國家社稷,可其心中所想,卻全都是自家陰私。有些人想要千古留名,於日後的累累青史之上留下一個姓名。那些全然不顧其餘的仗義執言,細究起來,未必是否真的於國有利,總歸是老子死後,管他洪水滔天。”

劉備笑了笑,“其實這些反倒還好,怕就怕有些讀書人,連那鄉間婦人也不如。清平之時坐談立說,滿口大義,無人能敵。世人皆以為若是有朝一日,天下禍起,此等人物,必是殺身以成仁。只是事到臨頭,卻是身到池邊憂水冷,欲懸屋上卻無樑。”

賈詡微笑不語,他不得不承認,劉備這個比喻,確實極為生動了。

世上讀書人,終究多是嘴硬手軟。

只是細究下來,這些人其實也算不得讀書人。

他笑問道:“詡本想來為主公開啟心結,不想主公早已想的清楚。看來主公是不打算奉詔了?”

詔書之上,是命劉備不再進攻冀州,要他帶兵西去,鎮壓涼州之亂。

表面上看,自然是想試探他這個如今手握數州的漢室宗親,是否還會受朝廷轄控。

只是雙方其實都心知肚明,劉備絕不會奉詔。

而這也是其中的深意。

劉備是漢室宗親,素來佔據著大義之名,如今辭不奉詔,有心之人,無疑可以用此大做文章。

劉備笑道:“我乃漢室宗親,如何能不奉詔?只是不是如今罷了。等到解決冀州之事,我自會帶兵西去。我倒是想看看,到了雒陽,可還有人敢在我身前言語。”

即便是賈詡都愣了愣,他素來知曉劉備的性子,仁善固然是好事,只是對所有人皆仁善,卻又未必是好事。

他此來的本意,真正想勸劉備的正是此事,前面所說的,無非是為此事做些鋪墊而已。

不想劉備卻是自己想通了此事。

劉備自顧自的笑道:“總有些人,在朝堂之上做官做的久了,就會善於忘記許多事。董卓入京之事猶在眼前,他們還敢如此作為,看來真的都是些梗梗忠臣了。”

賈詡沉默片刻,還是開口道:“當年董卓在雒陽城中大肆殺戮,雖確實除去了一些朝堂之上的尸位素餐之人,可其中也多有錯殺,罔殺無辜。”

其實以賈詡的性子,他本不該開口。

一生小心謹慎過活,如此關頭,正該三緘其口。

只是他隨著劉備一路走來,終究不想幽州劉備逐漸變成另外一個涼州董卓。

劉備打量了他一眼,似是猜到了他的心思,笑道:“文和勿憂。我終究不是董卓。”

他略一停頓,緩緩開口,“只是有些道理,我早就想要和這個世道講上一講了。”

“當年位卑力弱,所以有些事,看不慣,便只能憋在心裡。有些話,說不出口,便只能以酒消之。”

“如今我已走到此處,總歸是要做些什麼。”

“所謂變革,唯有在這亂世,才會容易一些。若是日後承平之世,規矩森嚴,人心如水四散,想要撐起一場變革,千難萬難。總沒有前人為了名聲,將艱難之事留給後人的道理。”

“我希望,有朝一日,高坐朝堂之人,所作文章,無須花團錦簇,只需言之有物。”

“我希望,有朝一日,士農工商,諸子百家,皆可暢所欲言,不為強權所束縛,緘默不語,道路以目。”

賈詡笑了笑,低頭飲了口手中的熱湯。

讀書之人,最初讀書之時,誰不曾心懷修齊治平之志。

只是世道如此,總會讓人走到一條本不想走的岔路上。

有許多本可清廉為官的讀書人,何以最後貪奢淫逸?

讀書人自然有錯。

可這個世道又何嘗沒錯。

只是劉備接下來的幾句言語,卻是讓賈詡有些遺憾,今日手中的竟然不是酒水。

劉備最後只是將碗中熱湯飲盡,笑道:“正是世道如此,也才需要我這般人。”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故我自幽州來,欲匡正天下。”

…………

鄴城之事果然如劉備等人所料,隨著城中糧盡,城中開始人心起伏,只是被審配以兵馬強行鎮壓了下去。

只是人心一事,一旦動心起念,便再難收束,更可況事關生死。

所以這一日城外的劉備軍便接到了城上偷偷射下來的書信。

通敵之人,正是審配的侄子,審榮。

入夜之時,柬門大開,早已準備多時的青州軍立刻殺入城中,不曾費下多少力氣便佔據了城池。

城中動盪了一夜。

天明之時,劉備在袁紹舊居見到了被捆縛而來的審配。

他輕聲笑道:“正南,如今大勢已定,君可降乎?”

審配咒罵不休。

劉備也不動怒,只是開口問道:“正南何所求?欲隨本初於地下不成?君讀書不少,難道要尋小義而舍大義?”

審配打量了一眼劉備身旁的郭圖,厲聲道:“皆循大義,誰循小義?本初待冀州之人甚厚,事到如今,豈可無一人為本初而死!”

即便是心思深沉如郭圖,也是不由得稍稍轉頭。

趨利之人,最見不得人間康慨事。

劉備點了點頭,“正南既有此心,我當將君葬在本初之旁。人若有靈,你們也可泉下相見。”

隨即,他命人將審配帶了出去。

郭圖見狀有些詫異,心中也無端生出些恐懼。

審氏一族在冀州也算是高門,審配此人雖然剛直,可即便是素來與他作對的郭圖,也不得不承認,此人一身本事著實不差。

他本以為劉備一定會想方設法收服此人,不想如今竟是半點也不遲疑。

他的恐懼也是由此而起,如今的青州牧,到底是與當年他初見時的那個幽州年輕人不一樣了。

劉備輕輕扣擊著身前的木桉,郭圖如何想,如今他已經半點都不在乎。

要殺郭圖,兩三刀斧手足矣。

至於審配,既然所求是那個“我主在北,不可使我南面而死”的豪壯之舉,他也樂得成全。

求仁得仁,各自無憾。

劉備目光幽幽,望向郭圖,輕聲笑道:“幽燕之地,豪傑何其多也。”

郭圖諾諾不敢言。

…………

其後劉備親自去了袁紹的墓前祭奠,最後之時,他屏退眾人,留下了幾壺酒水,在袁紹墓前獨坐至黃昏。

其間低聲言語,無人聽聞。

之後數日,劉備都停留在鄴城。

直到收到了幾封回信,他這才率著千餘人北上,與幾位故友相聚於冀州之北。

此時其餘幾人都已到來,只有他一人姍姍來遲。

高陽縣的一處宅院裡,劉備邁步而入。

“如今玄德成了大人物,到底是與當年不同了,排場大的很啊。”

他剛剛踏入,便見原本院中坐著的三人之中有一人站起身來,朝他迎面走來。

那人也不見外,走上前來,一拳砸在劉備的肩上,劉備身後跟著的一個雄壯漢子皺了皺眉頭,伸手按住腰間刀。

一旁的趙雲搖了搖頭,漢子這才不曾出手。

只因這個上前之人,正是如今的幽州牧,公孫瓚。

劉備也是立刻回敬一拳,兩人大笑一聲,心中快慰。

院中還剩兩人,其中一人正在撥弄琴絃,另外一人則是一臉緊張之色。

與公孫瓚寒暄已畢,兩人走入院中落座。

剩餘兩人,其中一人正是如今的黑山軍首領,張燕張飛燕。

另外一人,自然是如今痴迷於琴藝的並州牧呂布。

北地諸侯,齊聚一堂。

劉備看向故作緊張的張燕,笑道:“無須如此,你我當年在常山之時也曾見過,那時你還是個少年人,不想如今卻是成了如此好漢。子龍也時常與我提起你,故鄉出了個豪傑人物,總歸是件值得說道的事情。”

張燕也不再掩飾,笑道:“州牧豪傑,我這點小心思,著實是有些班門弄斧了。”

劉備與他談笑兩句,隨後看向一旁一直不曾開口的呂布,笑道:“奉先如今美人在懷,坐享富貴,倒著實是讓人羨慕。”

當日呂布與貂蟬的婚宴辦的極大。

他這個昔年幷州的落魄之人,如今風光了,自然要做出些事情來給人看看。

錦衣夜行,誰復知之?

劉備這個故人自然也少不得送上些“薄禮”。

呂布聞言笑道:“當初你欠我的那張古琴為何如今還不曾給我送去?貂蟬都催過我幾次了,還好被我找理由搪塞了下來。不然如今我只怕是有家都歸不得了。”

劉備笑著飲了口桌上的酒水,“你有家歸不得,總好過我有家歸不得。”

兩人相顧大笑。

隨後圍坐在院中的幾人都只是談笑而已。

酒至半酣,劉備這才開口道:“如今冀州已下,朝中又剛好有書信前來,召我西去平涼。朝廷之命不可違也,只是不知三位有何打算。”

三人皆是不曾開口。

公孫瓚是無須開口,呂布是不願開口,張燕是不能開口。

劉備笑道:“既然你們不開口,備心中倒是有些想法,希望三位一聽。如今北方暫時無事,而在冀州以北,烏桓又有做大之勢。袁家兄弟北去,剛好以此為藉口,趁機剿滅之。不知奉先與伯圭可有意乎?”

公孫瓚本就是聞戰則喜的性子,加上知曉劉備的為人,知道他絕不會坑害自家人,開口便應了下來。

呂布則是笑道:“玄德莫要忘了當初應下我的古琴,此事之後,你又欠下我一個人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備笑著點了點頭。

他又轉頭看向張燕,笑道:“黑山軍號稱百萬之眾,雖說誇張了些,可揀選一二,想必七八萬人還是有的。佔山為王,終究不是正途,我此次前往雒陽,當為你求個官身。”

張燕起身道謝。

當年他還曾認為趙雲所隨非人,心中有過些要與劉備爭鋒的小心思。

只是如今時過境遷,他對劉備倒真是發自心中的欽佩。

不久之後,酒宴散去,張呂兩人離去,院中只剩下公孫瓚與劉備二人。

公孫瓚飲了口酒,嘆息道:“雒陽之行,定然要小心再小心,那些讀書人發起狠來,什麼事都做的出。”

劉備笑了笑,微微抬頭,天上烏雲緩緩,明月悠悠。

他飲了口酒,說了句大煞風景的言語,“我倒希望他們早早動手,我求他們動手。”

相關推薦:帝國大佬成了我第一監護人不滅召喚娘子天天有驚喜無底線木葉之永恆之理田園農家樂修仙農家樂農家樂小老闆我在農村搞開發莊秦懸疑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