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寡人劉玄德->章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豪傑俯首拜玄德(6k)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幽州涿縣,劉備家門外東南,有桑樹參天而起,其羽翼高大如傘蓋。

即昔年劉備所指,謂日後當乘此羽車也。

桑樹之下有塊大青石,其上圓潤光滑,據說此石由來以久,與桑樹同齡。

如今劉家雛虎名聲大震,這豪傑起身的故里之處自然也成了一處外人眼中的神秘所在。

凡豪傑起身之處,必有神異。如曹孟德的譙縣老家,史書之上,屢有黃龍見譙。

至於是果有神異,還是錄書之人的攀鑿附會,後世之人卻也不得而知。

偶爾會有郡中遊俠慕名而來,只是以如今劉備的名聲之盛,他們自然不敢貿然闖進門去。

故而這些人大多只是來到門外的樹旁,望著這棵年歲比他們還要大上許多的桑樹,搓嘆一番,感慨幾句豪傑果然定有非常之處,然後摸上幾把桑樹,想著藉此沾染幾分豪傑氣運。

今日門外的樹下已然聚了不少遊俠輕俠,當中有些是涿縣當地的遊俠,可更多的是慕名而來的外鄉遊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自打涿縣劉玄德名聲大震,如今涿縣遊俠在外鄉遊俠面前說話的語調都提高了幾分。於他們自家看來,既為豪傑同鄉,無論如何也當可算是半個豪傑。

此時一個高大漢子正倚在樹下,口中唾沫橫飛,言語之間康慨激昂。

“當年我初到涿縣之時便看出了劉君是個豪傑人物。那時我也是在外縣威風慣了,初來涿縣不知收斂。剛巧便遇到了劉君。豪傑相遇,總是要試探一二。”

“當時倒是著實與劉君鬥上了一番。我自然鬥不過劉君。後來我見劉君豪傑出眾,劉君見我也有些本事。雙方也算的上是豪傑相惜。在劉君的勸勉之下,我也就留在了涿縣,不曾再離開此地。”

此人姓李名安,正是當初劉備在縣中賣草鞋之時上前挑釁,被他和張飛在巷子裡放倒,又搶走了身上錢財的外鄉遊俠。

他口中所謂鬥了一番與旗鼓相當之語自然是不曾有的。

而此人最初留在涿縣的目地,也無非是覺得丟了面子,想要在涿縣尋到劉備,好好教訓他一番。

只是後來劉備與劉整奔赴雒陽,家中只剩下一個老母,他倒是也講些道義,覺得男子漢大丈夫,報仇便要光明正大,故而也不曾找上門去。

實則他沒有找上門去也算是救了自家的性命,他的行蹤早已在張飛的掌控之中,眼見他沒了威脅,張飛這才對他放任不理。

而他在涿縣待的日子久了,反倒是逐漸喜歡上了此地。

遊俠遊俠,周遊浪蕩。

翻山越嶺,遊山過海,飄蕩無定,可也總要尋一處安家。

他覺得涿縣就不差,老於此地,死於此地,於他而言未必不是個好結局。

故而他一改往日遊俠的跋扈作風,處處與人為善,如今在涿縣的名頭也不算差。

只是後來劉備在外面的名聲漸大,劉家雛虎之名傳回縣中,他也越發志得意滿起來,逢人便說他當年曾與劉家雛虎交過手,旁人倒也對他高看了幾眼。

只是今日在他站在樹下的大青石上與其他遊俠吹噓之時,劉備正帶著關張二人站在不遠處。

他也不上前打擾此人,只是站在那裡笑眯著眼聽著。

“雲長,益德,如今你家兄長真是出息了。竟也有人以曾經與我交過手為榮。你們二人還是要多多自勉。爭取早日趕上為兄。”劉備笑道,一臉得意。

關張二人不曾言語,只是心中確也是為劉備的言語所激。

三人情如兄弟,如今劉備已然成名,他們二人自然也想闖出些名聲來。

免得日後被人提及之時,會說大名鼎鼎的劉玄德,卻是有兩個籍籍無名的異姓兄弟。

前幾日劉備提及了那個關於棗祗的“小故事”,如今張飛早已找好了人手。

都是些混的落魄的士人,胸中有幾分文墨,卻又不曾有登上仕途的門路,只能混跡在酒舍市井之間,靠說些半真半假的故事謀生。

張飛自然想在其中的“故事”之中加上些其他關於三兄弟的小故事,只是如今還不曾想好有那些可以新增其中。

此時圍在樹下的遊俠有眼尖之人,舉目四顧之際已然見到了正在遠處的劉備三人。

當日劉備入城之時見過他的人不少,而這名遊俠恰好是其中之一。

此人上前幾步,偷偷扯了扯正站在青石之上,侃侃而談的李安。

只是此時李安正說的興起,剛剛講到他一劍迫退了張飛,正與劉家雛虎大戰百餘合的故事。

他不悅的低頭打量了一眼,只是順著此人的目光看去,他立刻便見到了正在不遠處的劉備三人。

漢子倒是反應不差,立刻話鋒一轉,朗聲道:“要說那劉君真是豪傑,端的是一等一的好人物。我往日裡自詡也算是有些本事,可碰到劉君,竟是連一個回合都不曾應下。方才所說百餘合自然是誇張之言。”

“更為難得的是劉君勝了我之後,反倒是康慨解囊,給了我不少銀錢,叮囑我日後莫要再做欺壓良善之事。我到如今都是對劉君感激不已。我走南闖北見過的豪傑算不得少,可劉君這般人物,我也只見過劉君一人而已。”

遠處的劉備忍俊不禁,笑著拍了拍手掌,當日他可不曾看出此人是個如此有趣之人。

他帶著關張二人邁步上前,沿途眾人自覺為他讓開道路。

李安自青石上走下,面上帶笑,雙手貼在兩側,頗有些手足無措。

當日與劉備相遇之時他可不是如方才自家說的般神勇。他與劉備之間自也不曾有什麼豪傑相惜。

如今劉備顯然聽到了他方才的言語,若是在眾人面前出言拆穿他,那他多半便只能收拾東西離開涿縣去另尋他地了。

於遊俠而言,有時面子比性命更重要。

此時劉備相距李安還有數步,他卻是忽的停下腳步,抬手拍了拍李安的肩膀,笑道:“當日我便見李君豪傑出眾,如今倒也確是不曾看錯了人。方才李君所言不差,當日備與李君不過是豪傑相惜罷了。”

李安先是一愣,隨後訕笑了幾聲。

如今劉備不曾當面拆穿他,已然是給了他天大的面子,他自然是不敢再隨意言語。

此時在場的遊俠雖然大多讀書不多,可哪個不是在“江湖”上廝混慣了的人物,甚至見過的人情事故要遠遠多過那些靜坐書齋只知死讀書的讀書人。

即便是方才劉備不曾露面,他們之中多數其實也是不信李安的言語。

之所以站在此處聽他侃侃而談,不過是看個熱鬧罷了。

如今劉備一到,再見了李安訕訕的神情,那些原本有些發懵,還覺得李安的言語半真半假的遊俠們自然也明白過來。

只是越是如此,見劉備不曾當面拆穿李安,他們心中對劉備便越是崇敬了幾分。

若是劉備還是當年那個無權無勢無名聲的涿縣遊俠,是那個於涿縣市上販席賣履的劉玄德,如此作為只怕還會被他們當面嬉笑嘲諷一二。

可如今他是載譽幽州的豪傑,眾人便會覺得這個劉家雛虎確是個知道尊納旁人的豪傑人物。

同一事而已,無外乎做事之人的身份不同罷了,於旁人心中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思。

故而有人常言,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自然也有幾分道理。

世人常將他們眼中大人物的些許善意看做大慈大悲的豪傑之舉,卻常常將身側同行之人的善意視作理所當然。

世道便是如此有趣。

“見過劉君。”樹旁的遊俠們雜亂的和劉備招呼起來。

劉備擺了擺手,與眾人招呼一聲,走上身前的青石。

他如少年之時一般,盤腿坐在桑樹前的青石之上,接著雙手向下一壓,笑道:“諸君且坐。”

樹前眾人本就都是浪蕩遊俠,自然也不在意地上的塵土,就這般席地而坐。

劉備不曾立刻言語,他舉目四顧,先是看了看身後那棵高大桑樹,多年不見,如今雖已過了盛夏之時,可枝條漫垂,依舊是灑落在地。

昔年年少,閒暇無事之時,他最喜歡的便是坐在這青石之上。

於手上編織草履,於心中想著將來之事。

如今之人只見他一路順遂,於涿縣西出數年,再回返之時已然成了顯赫人物。

可他昔年坐在這青石之上,費盡心思為日後所做的萬般籌謀,自來無人得見。

他收回思緒,打量了一眼身前眾多遊俠,笑道:“諸君倒是會選,此處確是我當年最喜愛之處。當年我就是坐在這青石之上,想著明日能不能多賣幾張草蓆,親手所編的草履能不能多賣些錢,能不能讓阿母多買幾斤肉來吃吃。”

身前盤腿而坐的諸多遊俠皆笑,想不到如今在幽州聲名赫赫的劉家雛虎少年之時也會為幾斤肉食發愁。

劉備繼續道:“諸君莫笑,備少時廝混於市井之間,也常被家母耳提面命,受了不少訓斥。常言旁家子弟今日讀了多少書,識了多少字。自然這也怨不得我阿母,於旁人眼中,俠以武犯禁,浪蕩遊俠不事生產,日後能有何出息?想來諸君也不曾少經歷過此事。”

身前不少遊俠也顧不得劉備就在眼前,低聲咒罵起來。即便是不曾言語之人,也是目中含恨。

他們這些人,即便當面之時旁人懼於他們的武勇,不敢當面言語,可背後的風言風語,總是受的不少的。

劉備也不言語,只是將雙手搭在膝上聽著他們的所發的牢騷。

他忽然想起一句言語。

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

繼而他思緒偏遠,由此想起了許多年以後的大宋,想起了彼時朝堂公卿口中的涅面賊,想起了那句風波亭前的天日昭昭。

滿江紅固然康慨豪烈,可於他心中,卻是遠遠不及這短短四字。

天日昭昭!

短短四字,道出了兩宋一朝多少被打斷的武夫嵴梁!

想到此處,劉備心中恨意大生,一拳重重砸在坐下的青石之下。

漢家男兒,於漢之時,一漢當五胡。

於彼大宋,卻為牛羊!

國破家亡,天子朝臣,父子兄弟,俱為亡國之虜!

如何能不讓人深恨之!

原本還在各自咒罵的遊俠見他如此,一時之間都不敢再言語,立刻靜了下來。

劉備收回思緒,低頭掃了一眼手上的血跡,他扯了扯嘴角,隨手將手上的血跡擦去。

與心中的恨意相比,不過些許痛楚而已。

今日流些血,總好過日後被人打斷嵴梁。

他開口笑道:“諸君都說完了?那備便再說幾句。世人常言俠以武犯禁,錯也不錯。國家自有法度,如君等遊俠恃心中一口意氣而行,攜刀佩劍,常與人廝鬥於大道之上,為友人千里殺人於鬧市之中。做亂法度,如此行徑,如何不讓朝廷患之。”

眾人聞言皆是一愣,他們本以為劉備會站在他們這邊。

劉備抬了抬手,示意他們稍安勿躁。

他繼續道:“只是此言自然也有錯處,那便是只知憑一勇之氣而殺人盈野之人,即便武藝再是高強,如此人物,又如何配的上一個俠字?”

“我倒是可為諸君講兩個故事,諸君且聽之。”

接著他便為眾人講了兩個故事,其中一個在少年之時他便為關張二人在談笑之間講過,故事的主人名為喬峰,又或蕭峰。

故事之中自然更改了年代背景以及不少脈絡,唯有其中喬峰的康慨大義與壯烈而死不曾改變。

他口才本就不差,天龍故事更是倒背如流,此時他開口講來,驚險之處,峰迴路轉,使人身臨其境,康慨之處,更是使人恨不得擊節而歌。

於故事結尾之處,至喬峰身死而落幕,眾多遊俠早已皆是淚流滿面。

待眾人心緒平靜下來,劉備這才笑道:“於世人眼中,喬峰不過鄉間一匹夫耳。何以臨到終時,卻為眾人交口讚頌,不負俠之一字?於備看來,其中緣由不外乎家國兩不負耳。”

眾人若有所思。

劉備笑道:“咱們再來講第二個故事。”

“這第二個故事,卻不是市井之事,而是朝堂之事。故事的主角,姓嶽名飛。”

自發於小卒而始,至風波亭外天日昭昭而終。

此時眾遊俠皆是面帶怒色,初次聽聞此故事的關羽更是面色漲紅,鬚髮皆張,恨不得親手擒拿秦檜而殺之。

如此忠義之人,最後竟然落得如此結局,如何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劉備輕輕叩著坐下的青石,笑道:“如此豪傑,雖身在朝堂而不在市井,卻也無愧於一個俠字。”

眾人應道:“自是如此!”

劉備挺直嵴梁,沉聲道:“備講這兩個故事用意,也只是想要諸君知曉一事。”

“於備看來何為俠,一人攜劍,縱然有驚世之勇,不足為俠。可攜劍之人若是所為之人是天下人,那即便是此人身軀羸弱,與一人對敵尚不可得,卻也當得起這個俠字。”

眾人即便再是遲緩,此時也都明白了劉備的意思。

劉備站起身來,斂了斂衣袖,輕聲道:“於備看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到為國奮戰於疆場,小到安靖守護於鄉里,事有大小之分,俠無大小之別。”

他朝著眾人深深緝首,沉聲道:“願諸君思之。”

眾人趕忙起身還禮,不敢受下他此拜。

劉備直身而起,笑道:“備知諸君豪傑,日後定然能無愧俠之一字。今日玄德有幸,能與諸君共會,日後在外倒也多了不少談資。”

眾人也是應聲而笑,他們心中也清楚,如劉備這般盛名人物,如何還需以他們為談資?只是到底皆是遊俠,為人認可,心中自然是酣暢幾分。

“與豪傑相會豈可無酒?益德,去將我之前送回來的酒水取來,今日當與諸君不醉不歸!”劉備朗笑一聲。

張飛應聲而去,片刻之後就從劉家老宅裡搬來了不少酒水。

都是這兩年裡劉備不時要雒陽回返之人帶來的女兒紅,張飛在他家中放了不少。

也不曾去什麼酒舍坊間,眾人就隨意圍坐在桑樹之下。

初過夏日,未至秋時,雖有風起,卻是絕好天氣。

劉備率先拿起一罈,拍開泥封,痛飲了一口。

回鄉多日,他倒是也許久不曾飲酒了。

眾人見他動作,也是不再拘束,各自啟封飲酒。

如今女兒紅在幽州是有價無市的好酒,莫說這些人沒有銀錢,即便是有也買不到。

今日難得有機會痛飲,遊俠們喝起酒來都是大口飲酒,似是不要命一般。

劉備也不阻攔,只是笑吟吟的看著。

到底是烈酒,不過片刻之後便有酒量淺之人醉倒在地。

身側之人還笑著踢了他一腳,笑罵了一句,“往日裡還自詡酒量好?如今終究是現原形了?咦?往日裡還不曾察覺,你小子竟是長了兩個頭!”

數壇酒下肚,一群遊俠已然是人仰馬翻。

有人和往日素來看不順眼之人湊到一起,叫嚷著今日不能用劍決勝負,那便用酒決勝負。

有兩名遊俠同時愛慕一位女子,只是那位姑娘卻是不曾看上其中任何一人。

據說那女子傾心之人,正是如今已然偷偷熘到了樹下的大青石上獨自飲酒的劉家雛虎劉玄德。

兩個失意遊俠靠在一起,互相訴說著自家的委屈,只是心中卻也想著敗在了劉君手中其實也不算冤枉。

若是他們也是女子,想來也會喜歡劉君這種人吧?

此時劉備獨自坐在青石之上,看著遊俠們喝成一團,看著關羽大吵大嚷著在與張飛拼酒。

他笑了笑,抬手飲了口酒。

於此之時,已經飲了不少酒,面色漲紅的李安搖晃著朝他走來。

“劉君,我要和你敬酒,不是因你今日不曾當著他們的面拆穿我,而是於你這般人物,願意附身彎腰和咱們這些人講道理。”

李安來到他身前,只是許是飲的酒多了些,尚未臨近,已然頹然坐倒,他以手撐地掙了掙,卻是不曾成功起身。

劉備拿起手中的酒罈,笑道:“哪裡有什麼大人物小人物。世上之人何來貴賤。再說日後之事誰又能說的準?”

“說不得日後提起涿縣之時,人家會說起,就是那個出過豪俠李安的涿縣?聽說當年也曾出過一個叫劉玄德的人物,能與豪俠李安同縣,想來也定然不差。”

兩人對視一眼,大笑出聲。

劉備飲了口酒,一手輕輕叩著身下的青石,一邊緩緩開口道:“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隨著他的言語出口,原本喧鬧的遊俠們為之一靜。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他一手撐在青石上,踉蹌著站起身來,重複著最後一句,“誰有不平事?”

“諸君,共飲,且歌之。”

遊俠們站起身來,與劉備高歌豪飲。

彼時殘陽西落,落日的餘暉下,這群後來在涿縣,在幽州,甚至在史書之中都曾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遊俠們,還不知他們將會因今日這場宴飲而走上另外一條道路。

燕趙多康慨悲歌之士,而自今日之後的許多年裡,天下更知幽燕多豪俠!

許多年後,早已被縣中乃至郡中尊為一代豪俠,卻常常自言一輩子沒什麼出息的遊俠李安,擠在人群之中遙望向衣錦還鄉的昭武帝。

昔年故人多已凋零,自家也早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極盡目力,看著馬背上強撐著挺直嵴背的帝王。

恍忽之間便想起了當年在大桑樹下的酒宴。

酩酊大醉,高歌盡興之時,他們曾對著那個坐在青石之上的身影俯身一拜。

昔年舊時,豪傑俯首拜玄德。

老人回過神來,脫口說出了那句他曾在大桑樹下與後輩屢次提及,後來更被史官記錄在史冊之上的言語。

“想我當年,曾遇真龍。”

歷史

《季漢書卷一·昭武帝紀第一》:幽州涿郡涿縣,帝之故里也。自昭武帝後,其間多出豪俠,廟堂之高,江湖之遠,涿郡豪俠,居其半焉。

昔者光武起於幽州,二興漢室,然於世家之事每多妥協,故世家多有驕橫無賴之事。而帝三興漢室,於世家之事每決於法,略無偏私。蓋幽州豪傑皆俯首之故也。

相關推薦:帝國大佬成了我第一監護人不滅召喚娘子天天有驚喜無底線木葉之永恆之理田園農家樂修仙農家樂農家樂小老闆我在農村搞開發莊秦懸疑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