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官場隱身豪富->章節

第七百四十五章 小石的收成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石,你這個想法很好。~~~!~~~~你想想啊,現在人們都講究健康長壽,不滿足於大魚大肉地吃了,像核桃呀、榛子呀,這些堅果都人的身體很有裨益,肯定會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每個人每天嗑幾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再了,榛子還可以進行深加工,可以加工成各種休閒食品,可以用來榨油。所以只怕沒有貨,有貨就不要愁銷路。”

午陽的話,對石全是鼓勵打氣,其實心裡還是有想法的。石是自己的司機出身,還是家具廠的廠長,又在京城經營了這麼大一個林場,就他個人而言,是在用心做事;還有一個,第一次栽種馬尾松時,就已經耗資不少了,挖掉重新栽種紅松,雖然不用開墾荒山了,可樹苗肯定要貴不少,花費也會不少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一瓢冷水潑下去,可能這些錢就打了水漂了,至少會打擊他的積極性,由此而讓他消極對待,那損失可不是一。

“老闆,這幾年的投入可不少,不過也有了一些收益。收支兩抵,還投入了近000億。”

午陽問:“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哪些方面呢?”

“最大的收入是公路沿線的房地產開發專案。4公里的公路,我們是按雙向八車道修的,費用是由我們、醫院、高爾夫公司、療養院、別墅區物管會出資的,修好後,區政府和縣政府給了一些補助,但原先定的條約沒有變,還是給了我們公路兩邊各1000米的土地。我們還跟政府買了一些。建了臨公路的門面。還建了工廠、學校、賓館,其餘的就是開發房地產了,除了一些產權房屋外,還賺了千億。”

午陽笑道:“應該還是操作得不好,房子樓層建低了,也賣得早了,要不然不止這個數。”

“老闆您真是料事如神。我們剛剛開始賣期房,是邊修公路邊建房子。定價是每平米5000塊,剛開始一個月無人問津,等公路開始鋪瀝青了,買房的人就蜂擁而至了。一天就賣出去6、70套。後來我們慢慢漲價,到了每平米1萬,要買房的人還是不少,可惜我們已經沒多少房子可賣了。”

“第二大的收入,應該是養殖業了吧?”

石:“養殖業比供水的收入低一些。我們的水一直向市區輸送,7座中型水庫,19座型水庫。每年大約輸送4000億立方,價格是每立方0.8元。減去耗電、人工工資,利潤在每立方0.5元,這裡就有兩千億的利潤。現在我們在跟政府協商,要求漲價。政府向居民收取的水費,都已經兩塊多了,我們沒有要政府一分錢的投資,就不能按政府投資的自來水廠一樣的價格。政府一直沒有答應,只是免去了應繳納的6%的增值稅。”

“石,如此來,自來水是每年都有的收入,應該是你最大的進項了。”

“對,應該是的,我將其按年算了。”

“現在電費、人工工資、裝置維護,什麼都漲價了,該爭取的還是要爭取,不能政府還要靠你們的供水賺錢吧?不過這個事情還是要你們想辦法,我不能出面的。”

石:“政府不加價的藉口,主要就是工、農業用水收費低,好像我這裡的水就全部用來生產了,我們這裡的水質,據比其它水庫的水質要好很多,怎麼就不能用於生活呢?沒有這個道理嘛。”

午陽笑道:“這種事情,人家什麼就是什麼了,能讓你知道內情麼?能跟你講道理嗎?不過我可以替你問問,裡市我沒有熟人,你不要抱什麼希望。”

“老闆能夠將此事放在心上就讓我高興了。實在不行,我就繼續發展養魚,堤外損失堤內補。老闆,我們養豬的豬糞,經過化糞池後,不是都抽送到山上給樹做肥料麼,我現在也悄悄給水庫放一些。糞水進入水庫後,浮游生物多了,靠吃它們的鰱魚、鱅魚就長得特別快。第一年就能夠長到1斤,第三年就是8、9斤的大魚了。一個水庫幾萬畝,放幾十萬尾根本不會影響水質。”

“政府不是不讓捕魚嗎?”

“以前是因為用拖網,攪起底部的汙泥,水就渾濁了,確實不行。後來我從家鄉請來了一些用黏網捕魚的師傅,讓他們使用孔目大的黏網,專門捕大魚,又不會攪混水,政府也就沒有干預了。”

“現在每年能捕多少魚?”

“鰱魚、鱅魚在5萬噸左右,每斤塊錢上下,收入有個0億吧。草魚、鯉魚、青魚就捕上來轉到魚塘去了,供客人垂釣,價格比賣魚高多了,有每斤15塊左右。不過養魚的利潤是很低的,不能搞大兵團作戰,只能承包給個人,咱們1100口魚塘,承包人就有00多,咱們只能收取承包費,一年也就40幾萬塊錢。”

午陽:“你賺草魚、鯉魚的差價就不少嘛。”

石:“這些捕上來的魚,只集中在10多口魚塘,這些是不能承包出去的,要不然可沒辦法算賬,魚不集中,也不好釣。去年釣魚加上飯菜錢,有個160億吧。這樣搞來搞去,還不如政府給我每立方水加5分錢多。”

“也增加了幾百個就業崗位嘛。”

“老闆,我可不是政府官員,就業不就業,跟我沒關係。況且我這裡已經有5000多林業工人了。”

“你現在一年能夠出欄生豬多少頭?”

石笑道:“老闆,現在肉價這麼好,我能不多養一些麼?等會看過這裡,我們去看看最近的養豬場好不好?”

“你還有多個養豬場呀?”

“沒辦法,供不應求,政府逼著要建啦。”

“好。等會去看看。你的就是這個山谷吧?”

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全部是岩石的山谷。幾乎寸草不生,在都是厚厚的土層的山區來,實屬罕見了。山谷底部是一個寬50米的斜坡,坡度極緩,大概只有15度左右,延伸至遠處,是一個懸崖,陽光下就像一面鏡子。谷底兩邊是山坡。山坡呈40度左右,兩邊的坡長都是500米左右,高處的山脊外側,就可以看見搖曳的樹枝。

石:“老闆,這裡就叫鏡面山。從公路到那面鏡子,長度是180米,兩個山脊之間的直線距離是150米,總面積600畝。這麼光禿禿的地方,居住是不合適的,如果建廠房。就算不錯的了。”

午陽笑道:“你用來建養豬場不錯嘛。”

“我當初是這麼想的,可公路對面就是水庫的庫尾。廢水直接流進水庫了,有關部門堅決不同意,就沒辦法了。”

秦英:“以後這裡要綠化,就只能靠盆景了。”

周爺爺:“四周都是青山綠水,氣溫肯定比市區低。辦公室和車間都要安裝空調,也無所謂。”

秦爺爺:“周老,您是看中這個地方了?”

“這地方不錯,咱們在鏡面那個位置開鑿一排山洞,可以作為收藏翡翠和毛料的地方,山谷裡修一條馬路,運回來的毛料就卸在馬路邊,切石廠就建在山坡上,谷口建辦公樓,山脊建員工宿舍,再將圍牆砌好,就是一個特別理想的工廠了,秦老,您呢?”

秦爺爺:“我也同意。午陽,這裡的地皮,要如何買,請你安排石去辦理,我們只負責掏錢就是了。”

石:“我們是承包了這裡60年,現在過了6年,如果在54年之內,是不要辦什麼手續的。”

午陽:“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包括仇老闆他們的切石廠和山洞,還有你建的工廠和房地產專案,不能只有60年的期限。”

秦爺爺:“午陽,現在購買土地,也只有60年,讓石去想辦法,也想不出的。我看就這樣吧,60年以後的事情誰也不準。”

裴蕾:“如果像美國那樣,土地反而便宜了呢。”

午陽:“那就這樣吧。兩位爺爺,你們需要建成什麼樣,跟鬱舅舅,所有費用我出。”

周爺爺:“沒有這個話,我們建工廠,怎麼能讓你出錢呢?你什麼都不用管,我們去找鬱老闆商量就行了。”

石:“老闆,我們看看養豬場去?”

“好,你們去不去,不去就去療養院泡溫泉。”

秦英:“我們可不想去那種臭烘烘的地方。”

石:“老闆,您在這裡等我一下,我去開車過來。”

很快車就來了,行駛了千米左右,就到了一個盆地。盆地的中央是一個魚塘,魚塘四周的平地、山坡都建滿了長長的房子,兩人下車,果然就聞到一股豬糞的臭味。

“老闆,養豬場總是免不了有臭味的。”

“沒事,我們進去看看吧。”

“好,我來帶路。”石帶著走進一棟玻璃窗房子,介紹:“這樣的豬圈總長度是400米,走廊兩邊各有10間豬舍,每間豬舍可以養10-1頭豬,一棟可以養100頭左右。這個場共有100棟這樣的豬圈,滿的時候有1萬頭。豬從滿月到出欄,大概是4個月左右,一年需要換茬豬苗。這個是的,最大的一個,有豬圈75棟。”

午陽:“那這裡不是需要90多萬頭豬苗?”

“是的,豬圈還有6棟,其中一棟是屠宰場,另外5棟是養母豬的。母豬沒有發情以前,也跟肉豬一樣,一個豬舍養10來頭,發情配種後,就一頭關一個豬舍,每個豬舍兩米寬,到生產了,將中間是鐵柵欄豎起來,母豬躺下時,豬就可以躲開,不至於壓壞了豬。”

“那這樣的豬圈,只能養400頭母豬了?”

“是的,棟養大母豬。兩棟養母豬。一棟養種豬。基本上可以保證豬苗的需要。也可以及時淘汰母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午陽:“石,這麼大的場面,一定很難管理吧?”

“不難,有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後,就自行運轉起來了,沒有什麼需要管理的。”

“噢,還有這樣的管理制度?”

“老闆,我簡單跟您吧。比如養母豬。我們是將一棟豬舍承包給一個人,要不要請人幫忙,我們不管,從母豬將要發情進圈到什麼時候淘汰,我們也不管,由承包者根據實際情況定,什麼時候配種,我們就更不管了。我們只按照標準從他這裡接收斷奶的豬,每頭豬給100塊錢。體重不夠或者有病的,飼養的肥豬不想接收。我們就要扣錢。”

“那所消耗的飼料呢?”

“飼料不限量,由飼養員根據實際需要申請。由管理方送到位。”

午陽問:“一般管理一棟豬舍的母豬,需要幾個人?”

“個就夠了。400頭母豬,一般情況5個多月生產一窩豬,每窩平均1頭左右,成活率98%左右,每年的收入50萬塊上下。很多人都比較能吃苦,夫妻、父子、母女就承包下來了。”

“現在還有年青人願意做這個事?”

“我們養豬場從業的年青人多呢,平均年齡不到0歲。就是在這個場,有一對夫妻帶著兒子,一對夫妻帶著女兒,後來兩個青年人對上眼了,結婚了,6個人養了4棟豬舍的豬,收入很可觀呢。”

午陽問:“忙得過來嗎?”

“現在養豬其實不是很累,特別像我們這種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養豬場,豬喝水是自動的,豬糞不用打掃,用水沖洗就行了,每天投飼兩次,隔幾天消毒一次,最大的工作量,還是每天有肥豬出欄,要過磅。”

“養肥豬是怎麼計算報酬的?”

石:“從豬養到00斤左右就可以出欄了,我們是按每斤0.5元結算,扣除豬苗的重量,一頭豬大概可以賺80元,一棟豬舍一年可以生產9000餘頭,有70多萬呢。”

午陽:“那養母豬的人,收入不是明顯少多了?”

石:“其實也少不了多少,母豬性成熟時,大概是10斤左右,以後邊生產還要邊長大,到兩年半、年淘汰時,一般會長到400斤以上,這增加的重量,我們是按每斤兩塊錢結算的,也能有600塊錢一頭,年就有4萬,差不了多少,可勞動強度多了。一般選擇養母豬的人,都是年紀比較大的。”

“如果飼養員為了賺淘汰母豬的錢,提前將母豬淘汰怎麼辦?”

“一般情況是不會的。母豬頭兩胎,產仔量都不是很高,要培養一頭能很好給豬餵奶的母豬,也是不容易的,飼養員也捨不得淘汰,再要淘汰母豬,也是要獸醫根據生產記錄提出建議。比如一頭母豬應該產仔1頭,老化後,就會逐漸減少產仔量,如果只生產8頭了,肯定就會建議淘汰了。當然,一些特殊情況也可能導致提前淘汰的。”

“母豬和種豬淘汰後,肉是怎麼處理的?”

石笑道:“還不就是這樣賣掉的。現在母豬和種豬吃的飼料,都不同於肥豬,是不能含任何激素的,要不然就不能生仔,所以肉質比肥豬不會差的。”

“現在你建了幾個養豬場,每年能夠產生多少利潤?”

“有5個,每年生產80萬到00萬頭,每頭豬的利潤在800塊錢左右。我們還建了幾個養牛場、養羊場,利潤加起來00億左右。”

午陽:“你們沒有跟政府的菜籃子工程去掛鉤?”

“當然掛鉤了,政府將我們這裡設為生豬儲備基地,給的補助,也就是幾百萬而已,我們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去年豬肉價格猛漲,政府為了平抑肉價,幾乎將我們150斤以上的豬都殺光了。”

“配合政府也是應該的嘛。”

石笑道:“那當然,富不跟官鬥嘛。”

“你這裡還有一些什麼收入呢?”

“其他收入,一個是門面出租的租金,您剛才進來的路上,所有的門面都是我們和仇老闆幾個人的,按股份分配下來,收入就不多了;二個是公司開的幾家工廠、商店的收入,除此就是一些糧食、蔬菜、家禽的收入了,都不多。”

午陽:“石,除了門面的租金收入和供水的收入是按股份分配外,其他收入是歸我們所有吧?”

“是的。租金收入基本上就跟養護森林的支出相抵了,供水的收入就分成7份給股東了。”

“那你的收入是怎麼計算的呢?”

“老闆,我有了家具廠的分紅收入,這裡我就沒要了。”

“那怎麼行?雖然公司有投入,但很快就會收回來了,你這麼辛辛苦苦操持,不拿分紅講不過去,人家還以為是我這個老闆刻薄。這樣吧,你跟熊主席聯絡一下,讓他派財務人員過來核算好,從第一筆收入開始,都按利潤的%給你分紅。”

石:“老闆,公司投入了那麼多錢,現在成本都沒有收回,我怎麼好意思拿分紅呢?再了,這裡我也就是兼管一下,家具廠每年的利潤有00多億,我可以分到6個多億呢,現在早就有幾十億的資產了。”

“石,你得聽我的,要不然就交給別人管。”

“好好好,我聽您的。老闆,這裡如果按%,那每年將有4億的分紅呢。如果水費提高了,紅松長大了,榛子開始收穫了,那我的收入就更多了呢。”

“你收入越多越好,畢竟只有%嘛,大頭還是我拿嘛。石,這些事業都是你開創的,不管多長時間,分紅都有你的。年底你回去一趟,跟董事局簽訂一個有法律意義的文書,將此事固定下來。”

“謝謝老闆。”

“不用謝,這個文書不光是跟你一個人籤,還有幾個事業比你大多了。當然,你也可以繼續擴大你的業務嘛,比如你的家具廠,只生產高檔傢俱,你就可以用紅松生產中檔傢俱嘛,利潤雖然少一些,也可以薄利多銷嘛。”

“老闆,這個容易,山下路邊的家具廠還有地皮,我建房子生產就是了。不過我的興趣不在此。您看到公路邊我種植了很多紅松苗嗎?那只是極一部分,我總共種植了1.5萬公頃的紅松苗,可以種植山地1500萬公頃。我已經在東北、西北和內蒙租賃了00多萬公頃的山地,已經將這邊的工人都調過去栽樹了。”

“你在其他地方栽種的那些紅松,收入也是要給你分紅的。不過,這裡的松樹不用管護了嗎?”

“基本上不用了,該栽的栽了,該補的補了,灌木都連根刨掉了,入冬之前澆了一次豬糞水,就要到明年入夏再管理了。”

“你租賃土地的資金付款了沒有?”(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極品小侯爺劉生覓蓮記官場升職記聊齋:大唐護道人聊齋新集決勝官場老四哥天生神匠1984之狂潮我的超凡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