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官場隱身豪富->章節

第六百零五章 農電改造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給滕書記,出去那麼久了,該打電話銷假了吧?”

撥通電話,簡單地彙報了一下考察情況,就掛機了。——

在辦公室看了一天檔案,第二天找來朱其斌、鍾蘭、李桂和,開了個書記碰頭會。鍾蘭談了市委日常工作情況,以及市委組織進行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情況,午陽感到很高興,鍾蘭已經能夠將市委的工作抓好了。

朱其斌談的情況,就使他更高興了。“書記,我市的經濟情況很好啊。今年一季度入庫各種稅收127億元,同比增長32%,經濟總量同比增長47%。如果按這個經濟形勢,全年可實現稅收380億,全市可用財力將達到100億。”

“100億還是個吃飯財政呀,能夠拿出來進行各項建設投資的,還不到50億呢。”

“去年我們的可用財力只有70億,加上預算外收入7億,我們就拿出40億用於建設了,今年拿出50億肯定沒問題,我們花在吃飯上面的錢,不能增長太快。去年有中央給的200億撥款,加上以前年度的投入,我們市累計投入基本建設的資金,超過1000億了,如果算上中小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從您任市長起,已經投入兩千億了,跟人口和條件差不多的市州比,算是很多的了,何況我們的稅收還有增長。”

“其斌同志,今年的稅收增長不能算數,一季度有去年的所得稅彙算清繳呢。”

“去年也有彙算清繳啊。”

午陽笑道:“對,我都忘了。其斌同志。經濟總量增長最快的是哪個區縣?”

“最多的是北區。增長86%。稅收增長最多的也是北區,增長57%。”

午陽說:“北區有了這麼大的增長,還是挺令人高興的。不過,北區以前最差,基數最小,當然增長最多了。”

朱其斌說:“書記,北區的增長率,也是在去年的基礎上算出來的。去年他們那裡的金礦就開始納稅了。有8個多億,使北區的稅收急速增長,全年的稅收有13個多億,超過東區了。今年的增長,完全是企業稅收的增長。北區的高速增長,應該說是凝聚了市委的心血的。如果沒有生物科技園落戶北區,去年下半年開始產生稅收,今年怎麼樣也不可能增長這麼多的。”

午陽說:“我引進了企業,讓其順利建成投產,主要還是政府和北區同志們積極工作的結果。其斌同志。鍾蘭同志,桂和同志。我覺得吧,現在市委有鍾蘭同志掌管,政府有其斌同志主持,我完全放心了,思想上就鬆懈了,基本上沒有管事了。我要在這裡作自我批評呢。當然,作了自我批評,並不是要回到以前事必躬親的時候去,而是要多下基層,多作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為市委、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我準備從明天起,輕車簡從,下去調查一段時間。”

李桂和說:“書記,候補委員進省一級的領導班子是肯定的、遲早的事情,您不管具體事務,正好給其斌市長、鍾蘭書記增強掌控能力提供了機會,您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說是另一個高度,來看待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檢討得失。”

午陽笑道:“這就是旁觀者清是吧?”

鍾蘭說:“書記,大事還得您來掌管。”

朱其斌說:“我們畢竟經驗不足,還是要給您多請示匯報,您可得悉心指導啊。”

午陽說:“市裡的工作,跟我是有直接關係的,最起碼我還是個甩手掌櫃嘛。最近政府有什麼大動作呀?”

朱其斌說:“現在我們的水利設施都建設好了,但仍然不能保證在大旱之年不會造成旱災,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地方不能實現灌溉自流化,必須用抽水機將水引向高處。但是我們的農電網太差,覆蓋面不足,電杆、電線嚴重老化,用電高峰時,估計只能夠提供20%的電力。到時候有可能看到山下水庫裡面有水,就是沒辦法抽上去澆灌,乾著急。”

午陽問:“其他市州搞了嗎?”

朱其斌說:“據瞭解,我們省都沒有搞,但是中南從前年就開始了對農電網的升級改造。”

鍾蘭說:“午陽書記,其斌市長,我覺得,不管其他市州搞沒搞,我們都要儘快搞。”

午陽說:“我同意。其斌同志,將全市的農電網改造升級,大約需要多少資金?”

朱其斌說:“我跟郝亦男副秘書長去電業局走了一趟,請他們進行測算。他們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報過來的數字,大約是15個億。”

李桂和說:“不應該需要這麼多吧?不就是豎幾根電杆,拉上電線嗎?”

朱其斌笑笑說:“桂和同志,真是那麼簡單就好了。我們進行改造,還有一個升級的問題。從發電廠或電網到各縣城,必須有一條1200伏的高壓線路,從縣城到各村,必須有一條380伏的線路,然後才是連線各家各戶和拉到山上的220伏的線路。為什麼要這樣呢?220伏的不用講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要安裝380伏的呢?是因為如果從發電廠拉一條220伏的線路,沿線大家都要用電,輸送能力肯定就不夠,也就比目前的情況好不了多少,所以必須將380伏的線路拉到各村,然後安裝變壓器,就能夠保證居民基本生活用電和抗旱用電了。還要安裝一條從發電廠或電網到鄉鎮的1200伏的線路,這就是為了以後著想了。村鎮要發展企業,電力可是個大問題,沒有電,只能是手工作坊了。”

午陽說:“我們自治縣的銅礦,使用的28000伏的線路。是從發電廠接過去的。能不能在他們那裡接線。省下一些錢呢?”

“書記,不行的,他們自己還不夠用,正在申請接第二條線路呢。即使他們同意,我們買一個變壓器,也要花80萬,比買從1200伏變壓到220伏的,貴了70萬呢。”

鍾蘭說:“其斌市長。如果我們按您剛才說的改造升級了,能夠保障多長時間內,我市的農村,不會發生電荒呢?”

朱其斌說:“改造後的情況,居民家家戶戶所有家電齊全,跟抽水機同時使用,都完全沒有問題。但企業的發展,就是一個沒底的事情。像這兩年這麼發展,可能線路剛剛建好,電力馬上又不夠了。”

“那能不能建高壓一些的?”

“我剛才說了。一個變壓器就貴70萬,我們這麼多鄉鎮。變壓器加上電杆、電線,可能得增加一個億了,況且建好了不一定都能用上呢。”

鍾蘭說:“我認為,寧可建好了不用,也不能因為電力的問題,阻礙了生產的發展。書記,您說呢?”

“我覺得這個意見是對的,但是也必須考慮到財政的支付能力。我認為是這樣比較好,我們這次將超高壓線路接到各縣城,以後誰需要用電了,再去接就容易了。企業用電,是要支付線路費用的,這些資金可以收回來一部分,財政負擔不會太吃力。再說了,國家對農電網改造,還是有資金扶持的,也不是都花財政的錢。”

朱其斌說:“書記,國家的扶持資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位呢。”

“你打報告去要呀。”

朱其斌說:“行,我去討要去。午陽書記,鍾蘭書記,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了吧?”

午陽說:“定了,你組織實施吧。還有沒有事?沒事散會。明天我就下去了,有事電話聯絡。”

大家都起身,鍾蘭跟李桂和走了,朱其斌留下來,笑笑說:“我還有一點小事呢。”

“什麼事,剛才不能說?”

“不能說。大哥,是這樣的,我們改造農電網,不是需要很多電杆嘛,得找人生產呀。”

午陽擺擺手,“這樣的事情我不管,你安排人去採購就是了。”

“現在從你老家來了一個人,他可以生產我們所需要的各種規格的電杆,想攬下這筆生意呢。”

“行啊,你覺得可以就定下來,只要保障質量就是了。”

朱其斌笑笑說:“這其中牽扯到經濟利益呢。”

“總共才15億,你不會想咬一口吧?”

“我沒有這個想法,可別人有呢。如果想要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還是你出面好一些,也可能節省不少成本呢。”

“好啊,能節省成本,我就出面好了。”

“我叫他們來你辦公室吧。”說完就打電話。

很快,田志和就通報說:“書記,黎友陽求見。”

午陽看向朱其斌,朱其斌馬上說:“請他進來。”

黎友陽是個30來歲的漢子,個子單瘦,身高170釐米左右,進門就笑著打招呼,“黎書記好,朱市長好。”

午陽和朱其斌都沒有起身,也沒有安排田志和倒茶,指了指沙發,“坐吧。你叫黎又陽,也是陽字輩?”

“是的。書記,我們是剛剛出五服的兄弟呢。”

午陽說:“我沒有回過黎塘,不知道這些事情。你家裡也是黎塘的嗎?黎志陽他們沒有帶你出來做事?”

黎又陽說:“我老爺爺和你老爺爺是親兄弟,他年輕時就從黎塘搬出來了,他考取了舉人,做了小官,後來在距黎塘20里路的地方安了家。後來著名的黎氏八駿就是我老爺爺的兒子。”

午陽說:“易河黎氏八駿我知道,聽說他們八兄弟,個個都是名揚一時的大家,有音樂家、畫家、教育家、橋樑專家、建築專家等,你太爺爺是什麼家?”

“就是教育家了。他曾經在很多名校當過教授,也帶出來很多成名成家的學生,可自己還是一貧如洗。全國解放時,其他七駿的家人或去了國外,或到了臺灣、香港。只有我太爺爺這一門。全部留在國內。都當了教師。”

“你以前也當過教師?”

“對。我們家裡,爺爺奶奶、父母、叔伯,都是教師,算上我們這一輩,有40多人當教師,似乎我們家人就只能從事這個行業了。我博士畢業兩年,還是個講師,可我實在不想待下去了。這次過來。就是想請哥哥幫幫忙,掙點錢好買房子結婚。”

午陽問:“你在學校,怎麼知道搞這個賺錢的?”

黎友陽說:“清明節我回去掃墓,看到家鄉很多人建了特別漂亮的房子,問起才知道,他們都是在外面做電杆賺了錢,發了財。”

“做電杆能發財?”

“能呢。買一套制電杆的鋼模,加上鍋爐、葫蘆吊等,只要8萬塊錢,做一根4米長的電杆。鋼筋、水泥、河沙等材料加工人工資,成本才40多元。一般能賣160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其斌說:“這裡面還要付出一些吧?”

“應該要付出的,據說一般是誰給的業務,就要給他30元,再給電業局管事的人10元,都是按根算的。但是我沒有搞過,不知道具體情況是什麼樣。”

午陽說:“友陽,如果我們幫你敲定了,我和朱市長都不會要這些錢,你應該可以少收這30元一根吧?”

黎友陽說:“哥,朱市長,這不是小錢呢。一個縣多的要120萬根,少的也要40萬根,上千萬呢。”

“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這是我們的原則,也是我們的底線。我們如果收了你的錢,你就會看不起我們,轉身就會講壞話呢。友陽,你如果非要這樣,我就讓你走人了。”

“哥,我少收30塊錢一根還不行嗎?”

“好,你拿身份證給我看看,別是來了個冒牌貨,我黎午陽一世英名,就毀於一旦了。”

黎友陽拿出身份證遞給午陽,午陽看了還給他。黎友陽收起來後說:“哥,你在這裡當書記,我還是在黎塘問的呢。父親帶我去黎塘掃墓,跟幾個叔叔伯伯聊天,聽他們說起你,話語裡充滿了驕傲呢。父親跟他們還是沒有出五服的兄弟呢,不信你可以打電話問十六伯,我父親叫黎良華。”

“好,我肯定會問清楚的。”

朱其斌說:“這個劉局長,怎麼還不到呢?”

午陽說:“其斌,你是怕他不同意嗎?你直接告訴他,黎友陽是我兄弟,他必須得同意。我們這不是花國家的撥款,是用政府的錢,他拿不住我們。”

朱其斌說:“大哥,這樣一來,以後就不好見面了。我看是這樣,我跟黎友陽走,你就當不知道這個事好嗎?”

“你不是約了他來我辦公室嗎?我怎麼能不知道?”

“裝唄。反正誰問起,你都打哈哈好了。”

“好,我不知道。友陽,4米、6米和分段的電杆你都能生產嗎?”

“能。只要知道了型號,就按照型號訂購模具,都可以生產的。”

“每天可以生產多少?”

“一個班組,都是使用3個模具,一個裝混凝土,一個用蒸汽蒸,一個拆卸模具,將電杆抬走,大約10分鐘生產一根,一個班生產40根,一天可以生產120根。你們市有10個縣區,我可以組建10套班子,每個班子根據需要來安排班組。一般80萬根需要半年時間。”

午陽說:“這樣太慢了,一年也做不了兩個市州的電杆,能掙什麼錢呀?”

友陽笑道:“哥,我能攬下你們市的事情,就已經很不錯了,其他地方,沒有關係是進不去的。”

“我幫你聯絡,多攬幾個地方。”

“哥,謝謝你。你幫我聯絡了,等這裡賣了電杆,手裡有錢了,我馬上就去別的地方。”

“沒錢好辦,我幫你聯絡貸款就是了。你將這裡安排好了,馬上就去另一個地方,再安排好了,再馬上找新地方。”

黎友陽說:“哥,你對我太好了,我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呢。”

“不用感謝,你將電杆做好了,支援家裡人教好書就是了。我給你開一個名單,上面有地址和電話號碼,你去了就找他們。記住,這個名單上面的人,都是不能送錢的,送一些家鄉的土特產還是可以的,也不要送多了,有個意思就行了。如果他們有誰找你要錢,你當時可以給,回頭一定要告訴我,我讓他們吐出來。友陽,你不要有什麼想法,我這是愛護他們呢。”

“好,我聽哥的。哥,如果不是名單上面的人呢?”

“那我就不管了,你不用告訴我。”

將黃繼明、鍾子才、婁超凡、易曉輝、祁萬林等都寫上了,又對朱其斌說:“其斌,你讓周倩貸一些款給友陽,我來擔保。”

“好的,沒問題。大哥,我們走了。”

黎友陽說:“市長,我還有兩句話,說完了就走。哥,你和朱市長這麼肯幫忙,又不愛財,肯定會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上級領導的喜歡,你們在官場上肯定會走得更遠。我一介書生,百無一用,想幫你們做事,肯定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如果我有錢了,你們希望我乾點什麼呢?”

朱其斌說:“修路架橋、扶貧助困,只要是對社會有益的,你敞開了做就是了。沒錢了,我們還可以給你介紹其他的生意嘛。”

午陽說:“對,就是朱市長這話。你們家是教育世家,最好就是辦學校,小學、中學、大學都可以辦。”

黎友陽說:“我以前也這麼想過,以後就這麼辦了。”

他們走後,馬上就打電話給黎自陽,問了十六伯家裡的電話號碼,跟十六伯講起黎良華,十六伯是讚不絕口,說了黎氏八駿半天好話,又表揚了午陽好一陣,午陽說了好幾次“好了”才掛了電話。(未完待續。。)u

相關推薦:極品小侯爺劉生覓蓮記官場升職記聊齋:大唐護道人聊齋新集決勝官場老四哥天生神匠1984之狂潮我的超凡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