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拐走楊玉環->章節

第三百三十六章 杜鵑啼血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啊!京城淪入叛軍手中了?”皇帝大驚,旋即又喃喃道:“也不知城中百姓怎麼樣了,想必定是受盡叛軍欺凌,長安民不聊生。”

說著,心中不禁暗自悔恨起來。

楊國忠和高力士也均是面色憂愁。

“潼關守軍可還有逃出來的?”皇帝又問到。

王思禮面帶愁色,搖了搖頭道:“除了我們這些人,其他的都或死或被擒。”

“那哥舒翰呢?”皇帝忙問到。

王思禮澹澹道:“哥公無奈,降了叛軍。”

皇帝眉頭緊皺,說不出話來。

“哥舒翰果然不堪重用。”楊國忠這時出來說道:“臣早就奏過,哥舒翰到了潼關,只是堅守不出,那時臣便料定,哥舒翰定跟賊人有所勾結,看來還真被我猜中了,這個反覆小人。”

“哥公並非那樣的人。”王思禮辯解道:“他也是無奈,想留下有用之軀,日後為國奉獻。”

“呸!”楊國忠嗔道:“他都已經投降叛軍了,還談什麼忠君愛國,我看他就是貪生怕死。”

王思禮跟隨哥舒翰多年,深知哥舒翰是什麼樣的人,若不是因為朝廷錯誤的決策,潼關也不至於那麼快就落入叛軍手中,哥舒翰也不至於到老了背上這樣一個罪名。

這點,不光他,潼關數十萬將士都親眼見證了,哥舒翰是如何被朝廷的錯誤決策逼得一步步敗下陣來的。

見楊國忠這般詆譭哥舒翰,王思禮心中帶著一股怒意,礙於在皇帝面前,不好得跟這位權臣翻臉,也不去理會楊國忠,輕聲對皇帝說道:“潼關數十萬將士,忠心為大唐,既然敗在叛軍手中,也沒什麼好說的,天下民心還是都向著大唐的,只要咱們萬眾一心,定能光復河山。”

皇帝被他這話說得動容,頓時來了信心,問道:“你等真有這般信心?”

王思禮答道:“為了大唐,萬死不辭!”

“好!”皇帝說道:“朕便命你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即赴鎮收集四處散卒,以候東討。”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王思禮行了個大禮:“臣領旨!”

此時西線的唐軍雖敗,但散落在各處的唐軍仍舊不少,只是缺一個人站出來召集號令他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帝也知道這一點,因此才任命王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帶著諭旨,將各地的散兵遊勇再團結起來,一致抗敵。

皇帝又吩咐道:“此事不可多加耽擱,明日你便趕緊前去。”

王思禮躊躇了一下,“那御駕這邊怎麼辦?”

皇帝澹澹說道:“朕這邊有這麼多人隨行,你不必擔心,全力去做朕交給你的事情。”

“臣遵旨。”王思禮又輕輕說了一句:“還請聖人保重龍體。”

“退下吧,朕也累了,該休息了。”皇帝擺了擺手。

幾人紛紛退了出去。

當夜,一行便在馬嵬驛休息了起來。

首發&:塔>-讀小說

夜色沉沉,四周山林中,蟲鳴鳥叫之聲不絕,聲聲悲泣,聽來讓人傷感。

其實不光是夜晚,鳥鳴之聲白晝不停,只是白天大家根本沒心思靜下來細聽,到了夜間,每個人都沉下來心來,打算安心睡個好覺,卻又被這聲聲鳥啼給吵得難以入眠。

有好事的士兵起身出帳,想要趕走這些讓人心煩的鳥兒,卻被年長的一些勸住了:“這些是杜娟,不能打,不打杜娟,乃是祖上世代傳下來的規矩。”

此處最多的便是杜娟鳥。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娟啼血猿哀鳴。

杜娟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娟,春夏季節,杜娟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相傳此鳥是望帝的化身。

很早很早以前,蜀國有個國王望帝,名叫杜宇,是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

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人民開墾荒地,種植五穀,辛苦了許多年,把蜀國建成為豐衣足食、錦繡一般的天府之國。

後來望帝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悽悲,動人肺腑,名為杜娟。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這便是所謂的“望帝春心託杜娟”。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營帳內,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靜靜聽著外面的鳥鳴聲,有所感慨,正輕輕吟著李白寫給王昌齡的這首詩。

忽然,一陣疾風吹過來,王思禮徑直掀開營帳走了進來。

陳玄禮轉身問道:“王節度使深夜前來,是有何要事?”

此時王思禮已被皇帝當眾任命為河西隴右節度使,所以陳玄禮也改了口。

王思禮不答,坐了下來。

陳玄禮眉頭一皺,也坐到了他旁邊。

“聽陳將軍剛剛所吟詩,似是有感而發。”王思禮看著陳玄禮,澹澹說到。

陳玄禮嘆了一句:“如今的局勢,不用多說,你我都心知肚明,卻怎能讓人安心。”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王思禮說道:“我素聞陳將軍乃是忠義之士,值此關頭還憂心國事,讓人欽佩。”

陳玄禮自嘲一笑:“身為大唐子民,朝廷之臣,卻不能為國效勞,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好河山落入賊人手裡,有什麼值得欽佩的。”

“陳將軍此言差矣。”王思禮緩緩說道:“你我都是食君之祿,雖是為國辦事,但卻怎奈心有餘而力不足。”

陳玄禮問道:“王節度使此話怎講?”

王思禮反問他:“陳將軍可知道潼關一戰,我方為什麼會敗?”

“想來那也是一場惡戰,其中一些事情,我倒是清楚一些。”陳玄禮身為皇帝身邊的近臣,對潼關一戰的情勢還算是比較瞭解的,略一思忖,心頭大是驚悚,“說起來,駐守潼關的二十萬大軍,卻被一萬多叛軍擊敗,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這有什麼意想不到的。”王思禮冷笑道,“雖是號稱二十萬大軍,卻多是些臨時組建起來的市井無賴,老弱病殘,而叛軍那邊雖然只有一萬,卻都是精銳之師。”

“但是也不至於輸得如此狼狽……”陳玄禮只顫聲說了半句,便沒再說下去。

大唐再潼關被叛軍滅了二十萬大軍,王思禮又是哥舒翰的副將,當著他揭這個傷疤,甚是不妥。

王思禮卻毫不在意重提往事,緩緩道:“原本潼關是可以守住的,要不是因為有奸人作梗,也不至於讓二十萬大軍葬身他處。”

陳玄禮憤然道:“其中一些細節,我卻不是很清楚,還請王節度使從開始慢慢講來,只要真相猶在,公道總有一天可以奪回來!”

王思禮點了點頭,平靜了一下情緒,說道:“最初,我們駐軍在潼關已經布好了防線,加上之前便有高仙芝、封常清的佈置基礎,潼關地勢又險要,本是固守的最好地方,而且哥公也是這麼認為的,他曾說過,只要堅守不出,叛軍就算再派十萬人來,也難以攻上潼關。”

王思禮緩了一下,又說道:“但是,這種想法,卻不被一些人所認可,你也是武將,應該知道身為主將,最可悲的便是身在前線,卻自己不能做出決定。”

陳玄禮點頭認同道:“我一直身在京城,潼關是該固守還是該主動出擊,我並不知道,不過我很清楚,朝廷之中當時對於你們固守潼關意見很大。”

王思禮說道:“這也正是咱們這些武將的悲哀,明明是自己帶兵打仗,卻要聽那些不懂戰爭的文人之命。”

他雖然沒有點名,但陳玄禮也知道他說的是楊國忠,也是輕輕感慨了一聲。

王思禮接著說了起來:“後來,聖人聽了楊國忠之言,下令潼關守軍全力出擊,之前便有高仙芝、封常清之例,哥公又怎敢懈怠,無奈之下,只好帶著二十萬大軍出關跟叛軍決戰,哥公本就是帶病上陣,加上潼關守軍戰力極弱,很快就落入了叛軍的埋伏之中,被徹底打敗,賴以為天險的潼關,也因為關上沒人,被叛軍輕鬆拿下。”

“出師之前,哥公知道自己的下場,知道這些將士的下場,當著二十萬將士的面放聲大哭,結局果然如他所料。”王思禮鬱憤難耐,用力閉了一下眼睛,“這一切,都是因為朝廷判斷錯誤,聖人聽信了小人之言,讓二十萬將士無辜葬身死地,你說,這是何等氣人!我雖然僥倖逃了出來,但跟死了沒什麼兩樣,只是覺得那二十萬人死得不值,潼關丟得不值,長安丟得不值,為天下百姓感到不值,所以,我要為他們討回一個公道!”

說到此處,王思禮“啪”的一聲,竟將堅硬的梨木炕桌掰下了一角,木屑簌簌而落。

陳玄禮也是聽得心中激盪,咬著牙看了王思禮一眼,卻只見他面上憤怒無比,難平心緒。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所以,潼關失守,長安淪陷,非戰之過。”半晌後,王思禮說了一句。

他這話,陳玄禮是認同的,要是聖人不聽楊國忠之言,讓潼關守兵主動出擊,那潼關也不會丟,要是他不聽楊國忠之言,丟棄長安,那長安也不會淪陷。

相關推薦:不再辜負你的韶華流年大泯滅時代刑偵檔案團寵她重生後隱婚了拐走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