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拐走陳圓圓->章節

第一百八十七章 盛京學院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整個遼東的改革發展都在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一切順利得讓唐辰頗為得意。

他也難得偷空閒了下來。

不過唐辰始終不是個閒得住的人,各方面事情張羅完了,又想起開辦學校來了。

教育決定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業,任何時候,教育都不能落下。

說起學校,遼東早已有不少。

明初時,朱元章有感於天下大亂後的地方教育的破敗,於是大建學校,經過短短十餘年後,地方教育事業達到興盛的狀態,無論多麼僻遠的地方都有建有學校。

地方學校不僅有向朝廷上貢人才的作用,還是無數百姓進行科舉的第一步,無數名臣名相都是從這裡踏上科舉和宦海沉浮的第一步。

明代的官方學校種類繁多,如國子監、府學、州學、縣學、衛學、宗學、武學。

除了京城的國子監以外,地方上的府學、州學、縣學、衛學這些地方學校,是國子監的延伸,也是國子監的補充,很多地方與國子監比較相似,可以看作國子監的縮小版。

衛學,是為衛所子弟準備的,生員分為文武兩類,文生員的目的是科舉,武生員多是衛所官員子弟,當然了,衛所官員子弟或者低階武官,也是可以參加科舉的。

宗學,顧名思義,就是為宗室子弟設立的學校。

明初時,對宗室限制較嚴格,宗室子弟不能讀書。

後來宗室子弟眾多,朝廷也不能負擔,萬曆年間開放宗室子弟不能讀書的限制,宗室子弟開始可以參加科舉,甚至有宗室子弟中式兩榜進士。

義學和私塾,是民間比較有錢的商人、鄉紳建立的學校,讓年紀較小的兒童可以得到啟蒙。

書院,是民間教育的主力。

隨著科舉的興盛,官方學校日漸式微,而作為民間教育的主力書院開始逐漸抬頭,相比較於官方學校,地方書院數量更多,規模更大,比較著名的書院有嶽麓書院、崇正書院、東林書院等。

透過縣試、府試、院試的,就成為生員,才有資格進入學校學習,只透過縣試、府試而沒有透過院試就是童生。

唐辰想了好幾天,才將學校名稱想好了,就叫盛京學院。

他想創辦一所從小學到大學一體的學校,德智體全面發展。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學校的地址選在了一處風水寶地。

雖然唐辰不懂風水,也不太相信風水,總覺得這東西太玄乎,但是創辦學校是大事,選個好的地點,總對學子們沒壞處。

於是請了當地著名的風水大師一番勘查後,選好了地址,派人加快修建,沒多久,一所嶄新的學府就聳立了起來。

牌匾是唐辰親筆題上去的。

創辦學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許多人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往往會說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等等,這些因素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資金方面,以目前的財力,就算再建幾所學校也足夠。

教學水平是個大問題。

古人讀書,無不是為了科考,出人頭地,並沒有現代人這般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

在古代,人們讀書往往是為了入仕。

依照這時節的習俗,學子們主要是學習儒家經典。

四書五經,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八股文。

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只會是書呆子。

唐辰先是安排了軍中一些有經驗有能力的人到學院擔任“武”這方面的教育。

“文”這方面,得請些有真材實料的人來任教才行。

不要那些徒有虛名,沒什麼才學的。

這種人倒不太好找。

唐辰能想到的,就是顧炎武、黃道周、黃宗羲這些。

派人去請!

只要對天下百姓有利的事情,這些大學者應該不會拒絕。

學子們的身份也不再設任何要求。

因為學院不收取學費,一切費用皆有官方出,所以上至達官貴人,下至窮苦百姓,都可以報名入學。

最重要的一點,學習的內容,跟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

內容不再侷限於詩書禮經,唐辰親自規劃了課程,致力於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切完全是按照現代模式開展。

一開始,老百姓紛紛持觀望態度看待這座至高無上的學院。

報名那日,只有寥寥幾人前來。

這倒是唐辰意料之外的,本想著不收費還能學習知識,怕是人們要擠破了腦袋前來,但現在,原本蓋好的超大宿舍也空空如也。

古樹臨道的路上甚是清幽,這些古樹都是唐辰派人花了很大功夫移栽過來的,就是為了彰顯出學院的環境。

此時卻成了唐辰漫步散心的地方。

想想頗為頭疼,唐辰駐足在池前的那片空地上,看著尚未放晴的天空。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看著三三兩兩經過的學子,唐辰想了許久,人們應該是擔心畢業以後的工作問題。

在這個年代,除了科考,似乎讀書還真沒有什麼太多的用處。

嗯……

唐辰很快就想好了。

安排工作。

成績好的,就直接在地方上任職。

文人,進入衙門。

武人,進入軍隊。

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學子們的就業問題,也能給遼東輸送人才。

雖然他這個政策推行下去,動了無數人的乳酪,遼東官場必會大地震。

到時候且不說皇帝那邊會不會怪罪他,朝中諸臣肯定口誅筆伐,將他罵死。

唐辰眼睛閉起眼睛,腦子快速的運轉著。

學校的事情,遲早都是開展的,真正的為民做事,便要從改變人們的認知開始。

創辦學校,一來可以提升人們的整體素質,二來也讓人們以後多了一份謀生手段。

甚至從大方向來說,只要自己學校的業務開展得順利,也算得上是一個劃時代的舉動和改革。

一場對於知識和命運的改革。

但最主要的是,這樣一場改革,涉及到整個遼東官場,遼東徹底跟朝廷脫離開來,朝廷那關應該不太好過。

在別有用心的人看來,這就是一場謀反,自立為王的表現。

許多事,想法是美好的,實施下來卻有些困難。

在數番上疏爭取後,也給朝廷帶去了不少稅收。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朱由檢終於同意了唐辰開辦學院改革遼東官場的許可權。

日漸衰敗的大明,國庫已經拿不出足夠多的銀子來應付日常開支了,要是再有戰事發生,那國庫將會被掏空,恐怕朝廷連軍資都拿不出來。

國庫已經到了頹敗的境地,唐辰給朝廷帶來的稅收,錢財數目可不少,這筆錢能將大明的財政問題解決掉一大部分。

有錢便是大爺,朱由檢還得指望唐辰繼續給自己賺錢呢,因此也不好得干預什麼。

唐辰花錢為自己買來了權力,也堵住了朝中眾人的嘴。

盛京學院的學子,只要在學校成績優秀,畢業後便直接分配工作,當公務員。

做不了七品縣官,八九品的那些什麼鄉鎮級幹部、局處級幹部,也很有吸引力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竟不管在什麼年代,想靠讀書考公務員出人頭地,都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就算是中了狀元,也不過是被安排個六七品的官職。

這個政策對於遼東百姓來說,無異於是天大的好消息。

一時間,不管有錢沒錢,有才沒才的人,都擠破了腦袋到盛京學院報名。

入學不收取學費,還包吃包住,成績好的話出來還能做官,這何樂而不為呢。

特別是對於那些好吃懶做的人來說,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消息。

唐辰也知道這個弊端,但總體上利大於弊便是好的,起碼,這樣做能讓遼東境內那些無業遊民、遊手好閒之人也穩定了下來,對維護地方治安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本來不算太寬闊的學院門前黑壓壓擠滿了前來報名的人群。

唐辰眯眼看著,現在自己的事業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只要能保持現狀,再給自己一些時間,自己便能成為大明最厲害的那個人。

相關推薦:當悍婦遇到孝子不再辜負你的韶華流年大泯滅時代刑偵檔案團寵她重生後隱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