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怪物戰場->章節

第二百五十六章 模擬一下肉身橫渡星空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要說巨型怪獸之間沒什麼關聯,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哪怕最初的文學和影視形象也來自一代一代形成的傳說,而後邊的每一種巨型怪獸也都不是獨立設計的,都對之間的巨型怪獸有所借鑑。

或致敬。

就比如開菊獸長成什麼樣的都有,螃蟹、猩猩、哥斯拉等,五花八門。

因此它們的生物特性,包括身體結構、食性、代謝系統很難統一歸類。

但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開菊獸是一種兵器。

它們的目的就是滅絕人類,它們的最終命運只有死亡,就像一顆子彈一樣,它的壽命只有從生產出來到擊中目標的那一刻,滅絕人類之後,開菊獸也就完了。

根據一些資料中寫到的,《環太平洋》第一部劇組共設計了41種開菊獸,電影中出現了9種。

其中出現在東京的“惡魔女巫”與本只1970年的《南海怪獸大決鬥》中的伽尼美極為相似。

“鐮刀頭”的外形設計靈感來自於角川映畫旗下的《加美拉》系列的大惡獸基隆。

“尾立鼠”的讀音在日語中的意思是“重劍”,其身體結構與《科洛夫檔案》中那家夥類似。

“迅龍”的讀音日文中是雷獸的意思,其“頭中頭”的設定與《奧特曼》系列中的加勃拉非常類似。

“毒婦”的設計靈感來自於1933年的針幕動畫短片《荒山之夜》。

“卡洛夫”的模板就是科學怪人,其名字來源於1931年《弗蘭克斯坦》中飾演科學怪人的演員鮑裡斯·卡洛夫。

這麼多借鑑與致敬都是有名有姓的,最開始點名了“猩猩””和“哥斯拉”,再加上周樹周遊世界的時候找到的資料,基本上算是“石錘”了。

可是他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找到哥斯拉,也沒找到骷髏島和島上的靚仔。

更別說開菊獸一出現,大多數人都把那些“哥斯拉”和“金剛”的傳說跟開菊獸對上號了,而且說得頭頭是道,絲毫不覺得違和感。

周樹還專門找了進行相關研究的學者教授,他們也對這兩者的結合很認同,這就特麼的怪了。

按照大多數國外片的套路,這類學者教授不都是一根筋嗎?

怎麼到了這裡,這麼“違和”的設定怎麼就認為是同一個了。

還是說,只有他這看過原片的人才感覺違和?

不過他也不對那些教授學者和資料上心了,他決定親自找找。

結果他沒有在華夏西南的叢林廟宇裡找到魔斯拉的卵,也沒在南極找到王者基多拉,同樣沒找到宅在自家火山裡的“誰贏幫誰”的拉頓。

他甚至潛進了美帝的資料庫,結果只找到了一些隻言片語,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東西。

最終他只能相信環太平洋世界就是環太平洋世界,並沒有什麼哥斯拉,之所以這裡出現了哥斯拉,或許只是一個電影常用的拉懸念手法,也就是“彩蛋”。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狩獵系統在尋找戰場藍本的時候摻進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有些人就很想搞怪獸世界大亂鬥,尤其是網上有不少人在討論開菊獸大戰哥斯拉的事。

可能狩獵系統就是把這些資訊摻雜了進去。

站在珠穆朗瑪峰的頂端,周樹穿著輕薄的便裝吹著冷風想這些問題,不過想來想去都是自己該離開了。

他感覺這次訓練算是完成了,不過離開之前,其實還有一件事可以做。

他抬頭看了看天空,發現從接近海拔9000米的地方看天空,那是真的藍。

這種景色他在天空飛行的時候也看過,只不過天空的景色再美,能有太空的景色美嗎?

之前小狩就說他可以肉身飛向太空了,只是他感覺9點多的屬性不太保險,所以想著讓屬性點都突破到10之後才試。

雖然現在沒有全屬性破10,但是最關鍵的屬性已經破10了,加上這裡是虛擬戰場,所以他可以先在這裡做一做虛擬練習。

如果可行的話,他非常願意在現實世界裡體驗一下肉身橫渡宇宙的感覺。

他多在這個世界裡待了這麼長時間,除了遊覽和查詢資料之外,其實也有“恢復實力”的意思。

之前的“自爆”讓他實力大降,如果想測試肉身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肯定得測試滿實力狀態,所以才等了這麼長時間。

正想著這些呢,有幾個穿著全套裝備的登山人就上來了,正看到周樹一襲輕薄的單衣在峰頂上吹風。

“啊這……”

領頭的人差點一個跟頭從八千多米的山頂上滾下去,還是周樹拉了他一把。

“小心點。”

“哦哦。”

領頭的人被拽了上來,其他人也傻乎乎的跟了上來,只是當他們震驚過後想說什麼的時候,周樹就對他們點點頭,說了一句:“再見。”

再之後,他們就見周樹腳下的雪沫飄起,那些雪沫很有規律,不是隨風飄蕩的,而是緩緩圍著周樹旋轉。

直到周樹的鞋子離開山頂,整個身子漸漸飄起來,快速的飛向天空消失不見。

只剩下剛剛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眾人。

“……”

“我們剛才是不是見到神仙了?”

“不知道。”

“哎,你們覺不覺得,那個人很像是周樹周總師?”

“周總師?”

“哎,你這麼一說的話,真的好像他。”

“嘶——”

有人吸了一口珠穆朗瑪峰上的極致涼氣,“如果真是他的話,那就對上了。”

畢竟周樹現在是公認的“神人”,大多數人都認為那個白光巨人就是他。

不提吸了珠穆朗瑪峰涼氣的人會不會拉肚子,也不提他們返回珠峰大本營之後會怎麼說,單說周樹這邊,他很快就突破了對流層。

畢竟對流層位於大氣的最低層,從海平面算起,其平均厚度約為12公里,厚度不一。

在地球兩極上空約為8公里,在赤道上空約為17公里,珠穆朗瑪峰在兩者之間,峰頂接近9公里,起點就高的一批。

對流層是大氣中最稠密的一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所以周樹在這裡的飛行阻力最大。

不過等進入平流層之後,他的飛行阻力就小多了。

平流層位於距地表約10~50公里處,位於對流層之上,亦稱同溫層,是地球大氣層裡上熱下冷的一層,此層被分成不同的溫度層,當中高溫層置於頂部,而低溫層置於底部。

它與位於其下貼近地表的對流層剛好相反,對流層是上冷下熱的,氣流主要表現為水平方向運動,對流現象減弱,所以這裡才叫做“平流層”。

這裡基本上沒有水汽,晴朗無雲,很少發生天氣變化,適於飛機航行。

就比如周樹現在的飛行。

雖然,他不是飛機。

在20~30公里高處,氧分子在紫外線作用下形成臭氧層,像一道屏障保護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及高能粒子的襲擊。

隨著他的持續加速,他速度很快就突破了5馬赫、10馬赫,進入了中間層。

中間層又稱中層,是自平流層頂到85公里之間的大氣層。

該層內因臭氧含量低,同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所以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盛。

中間層頂附近的溫度約為190K,空氣分子吸收太陽紫外輻射後可發生電離,習慣上稱為電離層的底層,有時在高緯度地區夏季黃昏時有夜光雲出現。

由於周樹的飛行速度過快,僅憑藉肉身有點扛不住,所以他就展開了強生命力場,之前的摩擦發出紅光,但很快就開始產生細小的閃電了。

這是他來到了電離層。

電離層是地球大氣的一個電離區域,60公里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於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電離層是部分電離的大氣區域,完全電離的大氣區域稱磁層。

也有人把整個電離的大氣稱為電離層,這樣就把磁層看作電離層的一部分,大約距地球表面10~80公里。

不過大氣層並不是什麼分層明顯的東西,很多層次都類似“漸變”,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隨著周樹越飛越高,他所看到的“天空”也越來越接近深藍,等他的飛行速度增加到23馬赫之後,又加了一點點速度,他突然感覺到渾身一輕,然後開始不由自主的翻跟頭。

翻跟頭轉到哪一邊都能看到星星點點的亮光。

「成了。」

周樹心裡想著。

他用磁場穩住自己的身形,一路上都沒有感覺到呼吸出現問題,到了太空也沒感覺出現什麼問題,好像不需要呼吸一樣。

他感覺這應該跟他的體質屬性超過10點有關。

現在他位於地球的暗面軌道,能看到陸地上的光斑,那都是城市所在地,也是人類文明的“閃光點”。

持續在軌道上滑行,他就看到地球的邊緣出現了一層金光,然後太陽昇了起來。

他調整自己的姿態,讓自己面向太陽,感受著金光照在自己身上,他感覺自己像超人第一次飛出地球曬太陽一樣。

可惜他不是氪星人,太陽光對他沒什麼用,經過強生命力場的“過濾”,他只是感覺暖洋洋的。

在陸地上仰視白天的天空和從地球軌道上俯視白天的區域完全不一樣。

從地球軌道上看下去看到的藍色不是藍天,而是海水,倒是白雲依舊是白雲。

都說地球其實是一顆“水球”,因為它的水域面積佔了大多數,但除了水域的藍色之外,地球總體是五顏六色的。

藍色、綠色、黃色、褐色,甚至是紅色、紫色,都可以在地球上找到。

非常漂亮。

再想到那裡是從小到大生活的家園,那就更令人心曠神怡了。

直到再次轉到暗面。

而抬頭看,先是看到了因反射陽光而異常明亮的月球,然後就是閃亮的星斗。

憑藉著他的眼力,他能直接看到一條閃亮的光帶,那就是銀河。

這就是人類一直嚮往的大海。

現在的他,竟然憑藉肉身飛了上來。

再次看向月球,想到這裡是虛擬戰場,他就調整角度,使用磁場加速朝那裡飛去。

認準了角度,他也不用考慮燃料的問題,就一直加速,走最近的路線,僅僅幾個小時的時間就進入了月球軌道。

月球,人類最開始的夢想之地。

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就在地球形成後不久。

不過有關它的起源一直都沒有確定,而是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援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月球正面大量分佈著由暗色的火山噴出的玄武岩熔岩流充填的巨大撞擊坑,形成了廣闊的平原,稱為“月海”。

實際上“月海”中一滴液態水也沒有。

月海的外圍和月海之間夾雜著明亮的、古老的斜長巖高地和顯目的撞擊坑。

它是天空中除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儘管它呈現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哲學思想、曆法編制、文學藝術和風俗傳統等產生重大影響。

在漢語中被俗稱為月或月亮,古時又稱為太陰、玄兔、嬋娟、玉盤。

周樹比較熟知的傳說就是上邊有月宮,有桂樹,住著嫦娥、吳剛、玉兔和蟾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嫦娥和玉兔,周樹的精神突然一震,這裡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嫦娥和玉兔,可是卻有華夏人親自送上來的“嫦娥”和“玉兔”。

既然來都來了,只看月球坑有什麼意思。

去找寶藏才最有意思!

只是不知道小狩製作這個世界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這個。

好在他在月球軌道上轉了幾圈就看到了圍繞著它旋轉的人造衛星,他就確定小狩不愧是小狩。

他翻了翻自己的記憶,裡邊果然有嫦娥的座標,是19.51W,44.12N。

然後又用自己強大的立體構想能力,跟腳下的月球做了匹配,很快就找到了實際地點。

等轉到19.51W,44.12N的上空,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個亮眼的反光。

他感覺自己的眼睛比0.3米解析度的高分相機還厲害!

「就是這裡了!」

當他開始下降高度的時候,地上的嫦娥三號在他眼裡就越來越大,當他正好降落到嫦娥三號旁邊的時候,他就發現這臺機器還真不小,差不多有一輛越野車大小。

而嫦娥三號的幾十米外,就是一輛小巧的月球車,正是有些遺憾的玉兔號。

本书作者其他书: 黑科技就該這麼用 超級科技領航者 從NPC到超人 大腦異常 我的飛船炸了 電弧中的高階玩家
相關推薦:凡人的智慧離婚後,我和偶像歌手同居了不死長生錄家有歌神變身極品女歌神我能升級億次我的舢舨能升級蛇夫劍仙她以理服人在被迫成為風水先生的日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