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工業之動力帝國->章節

第150章 我是梁日天 (十八)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自從蘇聯先於美國把人造衛星弄到天上去之後,怕被斯大林老爹手抖搞死的美利堅,對於宇航的熱愛就進入到了一種歇斯底里的狂熱狀態,

這種由生存本能所激發出來熱愛,在美國媒體有意識的推波助瀾之下,甚至成了美利堅的民族烙印。

新世紀之後,全球頂尖人才流動的大趨勢,基本都是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流動,由傳統行業向金融、IT、網際網路等方向流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美國國內的人力資源行業中有個很有趣的B格鄙視鏈,類似波音、GE等傳統大公司《德儀(TI)、IBM、英特爾等IT巨頭《臉書、微軟、蘋果、谷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谷歌的CEO曾經哀嘆,我給員工開出百萬美元的年薪外加谷歌的股權激勵,都抗不住NASA八萬美元一年的召喚。

當然,在未來的共和國也有類似的情況,彼時共和國航空航天領域的從業者如果選擇跳槽,薪水直接翻五翻都是最低的水平線。

在媒體多年的薰陶之下,美國人對外太空有著普遍的好感,《星球大戰》系列成了美利堅的國民劇,就是這種好感最直觀的體現。

新世紀看美國政府和所有權威體制都不順眼的美國左派,在好奇號火星車登陸之後都一反常態的對政府大唱贊歌,宇航的魅力輕而易舉的超越了政治上的分歧和爭端。

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梅格·瑞恩對外太空的好感與嚮往也不例外。

“生於地球、葬在火星~~。”

梅格·瑞恩先是喃喃的重複了一句。

“這句話遲早會被銘刻在人類文明的豐碑之上,在肯尼迪總統的登月計劃之後,唯有規劃中的生物圈二號計劃可以媲美。”

“過譽了,計劃中的事情怎麼敢和已經成功了的登月計劃比肩,不過我還是忍不住的想說一句,雖然同樣是計劃,但我的計劃要強過生物圈二號計劃無數倍。”

九十年代初的生物圈二號計劃,可是頂著星際移民、延續文明火種的偉大名頭,在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前,是全球合作範圍最廣,也是最受關注的科研計劃。

美國媒體甚至認為生物圈二號計劃比登月還要偉大,畢竟主導登月的肯尼迪被自己人幹掉了,死人得罪也就得罪了,反正又不會開口反駁。

生物圈二號計劃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外部幾乎全是讚譽之聲,梁遠算是第一個對這個計劃公開發表刺耳言論的“公眾人物”。

“據我所知,生物圈二號工程在全球範圍內廣受讚譽,還是第一次有知名的公眾人物~~,請允許我提前用使用這個詞彙來形容,我認為我的報道刊登之後,您將成為您同齡人中最為名聲顯赫的企業家~”

由於紐壁堅的緣故,海外風格的馬屁梁遠倒是有了免疫力,聽了梅格·瑞恩的言論只是笑著搖了搖頭。

“不論怎麼說,我們還未成年,好多東西你是不能放出去的,不要懷疑我捍衛個人隱私的決心。”

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訊息適合在什麼時候放出去梁遠早有計劃,自然不能由著《時代週刊》的意思來,從大資料時代過來的梁遠深知,宣傳其實是件很精細的事情。

“好吧~,我們先回到主題,能不能舉個生物圈二號的具體例子?”

試探失敗的梅格·瑞恩也不氣餒,笑呵呵的轉移了話題。

“文明伊始,人類社會最先誕生的兩個職業是什麼?”

“狩獵和採集?”

“答對了一半,如果從文明這個角度觀察,應該是狩獵和種植。”

“這兩個古老的職業和生物圈二號有什麼必然的聯絡?”

“我注意過生物圈二號的科研計劃,選拔出來的團隊成員都是精通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質、電子等多眾領域的複合型精英,每個人都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執行力,問題在於一切都封閉的生物圈二號中,他們吃什麼?靠泡麵和壓縮餅乾生活到世界末日?他們會種地麼??他們能分清紅薯和馬鈴薯的生長期麼?”

“還是說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實驗,就是為了重現史前時代的刀耕火種?”

坑爹的生物圈二號選擇人員時都是科研精英,結果進去了之後沒有會種地的,除了紅薯其他作物全部絕收,第一年整個小組差點沒餓死在裡邊。

後來外部支援團隊從孟加拉請了一個種了三十年地的老農,把專業農民送進去之後,生物圈二號的實驗才得以繼續了下去。

梁遠所說的這點相當於思維的死角,說破了自然就會給人以恍然大悟之感,梅格·瑞恩本身又在媒體行業工作,對於生物圈二號這種熱點中的熱點非常很瞭解,想了想正在做準備的團隊成員名單,還真沒有會種地的。

以生物圈二號仿照星際移民的實驗性質來說,相當於讓一群沒有飛行駕照的人開著747從北美飛往歐洲,不說是作死也差不多。

“梁,你剛剛提到的這個缺陷,允許我報道出去麼?”

“當然可以,在我看來生物圈二號實驗最需要的是接地氣,星際移民雖然聽起來激動人心,需要的技術難度極高,但假如脫離了地球這個生物圈一號的環境,生活或者叫做生存也是一項難度極高的事情,可惜,生物圈二號的外部支援組好像從來都沒從這個方向上進行過思考和準備。”

“梁,你真應該去美國,那裡有你所需的一切,憑著《三體時空度規》和關於生物圈二號的正確建議,美國任何一所大學都樂於為你敞開大門。”

“不,我事業的希望註定不會在美國。”

“為什麼這麼判斷?捎帶冒犯的說,這裡的技術要比美國落後二十年的時間。”

“我沒那麼脆弱,喬治讓人反感的是對待一個久遠文明的態度問題,而不是喬治說錯了事實,美國在六十年代就已經登上了月球,哪怕是21世紀之後的2010年代,我的祖國能否在那時登上月球我都不敢作以保證。”

“所以說自由的美國才是梁這種天才的唯一選擇。”

“梅格,我對美國的瞭解遠比你想象的要多,美國的好與壞,包括那層看不見的天花板我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由於眾所周知的緣故,宇航產業極為特殊,我如果選擇去美國,想實現我的理想,其實只有一條路可走,和美國本土同樣優秀的同齡人聯姻。”

“麥卡錫主義的幽靈會隨時提醒著我,在下一代要把中國血統削弱到二分之一,再下一代把中國血統削弱到四分之一,只有我孫子那代人才可能被美國視為自己人,才有可能進入到敏感的宇航產業之中,”

“梅格,讓我們統計一下歷任美國總統的背景、膚色和信仰,有些事實就是事實,就算我有心融入美國,必備時間的考驗也是不必可少的,可惜,人生匆匆頂多百年,相比浩瀚無垠的太空,人的時光實在是太短暫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無比珍貴的,與其選擇花費三代人的時間搭便車,還不如我自己造一臺車出來。”

“梁,你認為執行共產政策的共和國會成為全球首個將宇航產業對私人開放的國度?”

“如果,按理想狀態執行,共產主義是人類所有制度當中最能解放生產力的制度。”

“我記得,就在五分鐘之前,共產主義的代表國度蘇聯,剛剛被梁的實際行動證實成這個世界上最爛的制度之一。”

“我們北邊的鄰居早在斯大林時代就已經變異了。”

“梅格,如果你瞭解過華夏的歷史,應該知道,在漫長的歷史中,這塊土地被蠻族征服過兩次,在沒有科學技術代差的年代,下限越低越容易贏得戰場上的勝利,因此這兩次蠻族入侵都是典型的野蠻戰勝了文明。”

“羅馬帝國史某種程度上也驗證過這一點,以史為鑑,在科技水準大致相等的情況下,野蠻的法西斯德國被蘇維埃擊敗了~~,這意味著什麼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老大哥涼涼了之後,無數黑暗面在網際網路時代被爆了出來,蘇聯紅軍反法西斯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但真論起蘇軍軍紀~~,呵呵,還是談點別的吧。

我去,歷史居然還能這麼解讀,梅格·瑞恩簡直興奮的要死,眼前這個少年根本就是個會行走的熱點新聞制造機。

“野蠻的日本法西斯被中國和美國所擊敗~~,如果按照梁的理論~。”

“野蠻”的義大利被梅格·瑞恩可恥的忽視了。

“由於科技落後的緣故,我們在二戰戰場上只是牽制了日本的大量有生力量,真正打敗日本的是美國。”

梁遠很清醒的說道。

“對比下美國戰爭機器和日本的戰爭機器,那兩顆蘑菇就是技術代差的最好解答,如果沒有技術代差,美國就要頭疼一億玉碎的問題了。”

太平洋對面可是遠嘉獲利的源泉,梁遠只能隱蔽的讚美一下,強制自己無視那堪比泰迪的美國大兵群體。

“如果用比較熟悉的官方語言來形容,我們的北邊鄰居早就已經變修了,別說共產主義,連社會主義道路他們都走得歪無可歪了。”

相關推薦:我在漫威提取電影科技王者史萊姆開局史萊姆重生之動力時代科技:從超級動力電池開始財色美利堅在美綜成為傳說長生十萬年來自未來的科技巨頭紅色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