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工業之動力帝國->章節

第147章 1000所的誕生(二)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唐婉雖然口頭上說得輕鬆,但卻在一直留心著梁遠的神色,來盛京之前唐婉絕對沒想到梁遠會給出毫不知情這個答案。

鑑於某人那滿嘴跑火車的斑斑前科,這種事關三百億的大專案,若說梁遠壓根就不知道唐婉有些不相信。

遠嘉創立至今,集團管理上不論李遠玲還是唐婉兩人都沒深入插手過,梁江平和寧雷更是抱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態度索性就當遠嘉不存在。

結果不論是遠嘉創業期還是擴張期,梁遠都是遊刃有餘的擴張著集團的管理構架,把整個集團規制的井井有條,絲毫沒見管理上焦頭亂額的時候。

這麼大事情的發生梁遠說毫不知情,委實有悖於梁遠平日裡顯露出來的管理手腕。

這次唐婉自述來盛京的因由到是半點無虛,若沒有寧雷在唐婉眼前唉聲嘆氣的催促,唐婉才懶得管這種破事兒,F14戰鬥機入華時遠嘉和中航技之間齷齪唐婉可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若非梁遠從對伊走私中幹淨利落的早早抽身,還不知道有什麼樣的大帽子向寧雷和唐婉兩口子扣過來呢。

當初賺錢時一擁而上,如今有難了一觸即潰,別的事情不說,航空進出口公司成立時給的那兩臺進口奧迪車指標可都被中航技高層聲都不吭的撈走了。

雖然梁遠壓根就沒關注過這種事,但是身在官場的唐婉對這種細節上的東西極為重視,這不是區區兩臺車的問題,這是中航技對遠嘉的態度和定位問題,最起碼唐婉從車這個小事上推斷出,中航技壓根就沒拿遠嘉當合作伙伴,直白點說就是把遠嘉當作大腦袋的提款機。

可以說這大半年,梁遠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商飛身上,從CMB宇航的組建到尋找維持商飛日常經營的現金源頭,梁遠連自己最為重視遠嘉三大實驗室都扔在了一邊,壓根就沒精力去注意F14戰鬥機入華之後的種種變故。

國際形勢的劇變對於以耿清華為代表的共和國軍內改革派來說,頗有些措手不及,幾乎一夜之間國際社會關閉了原本十分暢通的交流大門。

雖然眼下最惡劣的那陣風暴已經吹過,但是原本如長江大河般的技術交流管道只剩下了潺潺小溪,共和國超過一半以上研發中的新裝備都面臨著缺少各類核心部件而夭折的危險。

比如空軍的新殲改型,比如海軍的全新大驅,比如陸軍的美洲虎主戰坦克……。

不管日子艱難不艱難,時間的流逝註定是永恆不變,經過短暫的調整和總結之後,共和國的軍工行業又恢復了平靜,不過擺在耿清華面前的卻是三條難以抉擇的道路。

由於某人在這個位面乒乒乓乓的折騰了三年,歷史的細節終於開始變得面目全非,比如此時仍然在進行著的兩伊戰爭,比如依舊維持著花團錦簇模樣的民主德國,甚至點燃了羅馬尼亞崩潰導火索的奧運體操冠軍科馬內齊叛逃事件目前都還沒有發生。

不過某些歷史大勢依舊以無可阻擋之勢浩蕩而來,比如共和國外部形勢大變之後,依舊出現了西方不亮東方亮局面,在**********的主導之下,中蘇關系出現了極大的緩和,以蘇27、米格29為代表的蘇式戰機開始進入共和國軍方的視線。

但是和梁遠所熟知的上個位面相比,眼下的共和國軍界出現了重大改變,F14戰鬥機的入華極大的提高了共和國海、空軍對於下一代重型戰機的審美水平。

和梁遠所熟知的歷史不同,面對蘇聯可以提供蘇式全新戰鬥機的機會,無論海、空軍都異口同聲的首先發出疑問,米格29或者蘇27的作戰效能相當於多少個F14戰鬥機?

在全球軍界,無論西方、東方還是阿拉伯、東南亞,軍方從來都是保守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就國際軍界整體而言,向來對新裝備、新技術、新戰法之類的東西持懷疑態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如視距外空戰從七十年代開始萌芽,但直到寧雷在南沙兩次幹淨利落的全殲了越南空軍,空戰的未來趨勢將是視距外空戰這個概念才被全球軍界所認可。

軍界的這種保守特點在共和國國內的具體表現就是殲六萬歲,耿清華主導的兩戰南沙雖然打破了殲六萬歲這種保守思想,但無論海軍也好空軍也罷,幾乎都是自覺不自覺的把殲六萬歲的某些思想移情到F14戰鬥機上。

既然殲六落後了,不適合萬歲了,那麼剛剛擔當主力打贏了共和國歷史上投送兵力距離最遠遠征的F14戰鬥機,代表著共和國海、空力量的前進方向應該是沒有問題。

於是乎,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之下,梁遠原本位面共和國軍方保守力量死抱著殲六大腿不放的,都改抱F14去了,結果蘇聯提出可以向共和國提供最新蘇式戰鬥機的提議壓根就沒得到共和國軍方的熱情反響。

此時無論耿清華也好,還是林嘯山也好所面臨的局面可比梁遠當年那個位面糟糕許多,當年共和國軍方保守力量對蘇27不感冒的原因是我們有殲六,現在則改成了我們有F14。

當然,F14戰鬥機的來源目前受制於美國,但是誰也不敢說共和國肯定仿製不出來。

結果梁遠在南沙這一翅膀扇下去之後,共和國軍界內部對共和國軍事力量現代化的更新方向產生了好幾個分歧。

一派認為,我們當立足實際,既然F14戰鬥機的來源以斷,那麼在共和國無法自產下一代重型戰鬥機時,蘇聯是個相當不錯甚至是唯一的選擇,畢竟世界上唯二的兩個超級大國嘛,想來三代重殲的效能也差不到哪去。

另一派則堅定的抱著F14戰鬥機的大腿不放,堅持認為既然我們已經找到未來共和國軍事力量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那麼集中資源不惜代價的山寨F14才是最好的選擇,其他想法都是浪費資源的異端。

還有一派則是和稀泥,認為共和國應該雙管其下,即從蘇聯引進下一代重殲,也開始在國內展開F14戰鬥機的山寨工作。

但由於這派無法解答錢從哪裡來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所以擁護的人暫時不是很多。

相關推薦:我在漫威提取電影科技王者史萊姆開局史萊姆重生之動力時代科技:從超級動力電池開始財色美利堅在美綜成為傳說長生十萬年來自未來的科技巨頭紅色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