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工程人生->章節

第七十三章 江南園林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七十三章 江南園林

每個人的三觀不一樣,所以思想也會千差萬別。

同一個事物,不同的人去看,著眼點不一樣,所以結果也會不一樣。

-------------------------------------

一節課還沒上完,大約還有半小時的樣子,林雲就跑了。

老師再美,還是酒店裡那個重要,理智的男人都懂得抉擇,況且這再美的老師講課都是枯燥的。

教室裡那麼濟濟一堂絕大部分都是男人,這些老貨,沉迷於美色的心思說不得比聽課的心思還濃厚一些。

回到酒店,才九點半。

這最難消受美人恩,坐了一天車,又折騰了半晚上的某人是千呼萬喚始起來呀。

女人醒了,自然是要穿衣打扮,換一套裝扮,化個精緻的妝再出門。

漂亮美麗的女人們大多都細緻。

常年梳妝打扮,就慢慢的養成了良好的耐心。

一般會化妝的,妝畫的好的女人都很有耐心,而有耐心的女人自然就細緻。

當然了,那種連化妝都要請人的明星不算。

“婧兒,你這麵條就吃了兩口,太浪費了,你不餓的嗎?”

“不餓,吃不下!”

感覺需要大量進食來補充能量的林雲端起已經涼掉和軟掉的麵條,大快朵頤,風捲殘雲。

吃完還有點意猶未盡,還喝了一口麵湯,正好被門廊處化完妝的某人看到。

“你還挺能吃嘛,這剛吃早餐上一節課就餓了?”

“能吃才能幹!”

“……”

李婧已經習慣了這二桿子的套路,都懶得跟他計較了。

這貨說不上三句話,就容易把人帶歪,讓人無言以對。

其實林雲也不是天生就這樣的,而是工地上的工人最喜歡這樣的聊天節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林雲不但出師了,還青出於藍了。

五站公交,就來到了這個天下聞名的湖。

天下聞名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它就在城市之中。

本國的,外國的,都愛來這個地方看看,而且這沿湖的公路上時常還能看到外國女人慢跑。

這附近房價高,還有別墅和私家宅院,能在這裡跑步的外國女人自然是非富即貴。

平常這個地方人就不少,逢年過節的人就更多,國人好像都喜歡扎堆出遊。

逢年過節各大景區,人山人海,然後有人要說了,為什麼非要在人多的時候去?

其實不然,因為我們的假期靈活性問題,誰不想安安靜靜的看風景,但是看不了呀,平常大家都忙,都在為生活奔波,實在是沒有辦法錯開時間出遊。

而且很多人去看風景,就是奔人多去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可以是風景,對單身的異性來說,人也可以是風景。

遊湖是免費的,但坐船呀,坐電梯爬塔什麼的都是要收費的。

林雲是很高興的,因為別人是來看風景的,而他呢,是把風景帶在身邊的。

有人說人生的道路一路上都是驚奇,但無論什麼樣的驚奇絕沒有和風景一起上路來得舒坦。

某人穿著碎花的長紗裙,披散的長髮,一雙人字涼拖,簡單細緻的妝容,依然是美的,而且是越來越美。

這湖邊不知何時下起細雨來,這絕對是運氣了。

濛濛的雨霧中,兩人牽著手在三三兩兩的遊人中穿梭,沒有雨傘,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雨傘。

江南煙雨中,雨傘還真的是個累贅。

湖區三面環山,一面和市區相接。

各種各樣的堤岸,各種各樣的柳樹,把湖區分割成了幾大塊。

柳樹垂落下來的枝條也在風中輕舞,連那小松鼠都成了精一樣的從樹上爬下來,接受遊人饋贈的食物。

堤岸上隔不了幾步就有石凳,但是已經被雨水浸溼,是沒有辦法坐的。

湖裡有那種能最多坐四人的小舟,頂部有雨棚。

有情侶,有家人,帶著零食,泛舟湖上,看著雨蒙蒙,霧濛濛的湖面煙波和江南煙雨中的山巒。

這地方還真有讓人內心平靜的力量。

“哇,我要坐船!”

“好,我也想坐!”

林雲帶著李婧隨意的找了一艘小船。

撐船的中年大叔,用竹竿插到湖底的淤泥中,穩住船,林雲甚至看到有氣泡順著竹竿插下去的位置往上翻騰。

這湖底的淤泥是最好的養料,千年萬年積攢下來,成了這湖中生靈賴以生存的資源,那荷花荷葉,那水草,那魚蝦蟹鱉,都靠著這淤泥直接和間接的繁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淤泥三尺,也是萬萬年之功了。

大叔穩著船,林雲從堤岸臺階延伸出去的小碼頭處跨上船。

船身有點輕微的搖晃,穩住身體,回頭小心翼翼的把李婧牽上來。

小船是全木結構的,除了座椅頭頂的篷布。

等兩人上了小船上,慢慢的坐下。

大叔一句坐好了,竹竿點到碼頭的石階上,然後小船就從湖面上破開水面飄了出去。

等小船飄出去十幾米,大叔就順著小船的邊緣放下竹竿,開始慢慢的搖動雙槳。

這划船也是技術活,大叔兩隻手不同的力度和方向節奏,船身就慢慢的掉過頭來。

因為小船太小,林雲有點擔心平衡不好,所以並沒有和李婧坐到一起,而是相對而坐。

到了湖中,自然有湖中的景色,視野開始變得開闊,堤岸上的柳樹就變成了一串一串,堤岸上的人在一串一串的柳樹中時隱時現。

“咔嚓”

岸上一個早已經看不清面目的僅能從穿著和身形去區分性別的男人,舉起手中的相機在記錄美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早知道我也帶相機來了。”

連帶這船一起成為美景的李婧在嘟噥。

“世界上那麼多美景,只帶相機也不能完全記下來。”

“為什麼不能!”

抬槓辯論不但是噴子之間的日常,情侶間也一樣。

“因為任何東西都無法去描繪真實,就好像你,無論我怎麼樣去描述,沒見到你的人始終無法知道你的美!”

林二桿子的馬屁對李婧來說很受用,但在撐船的大叔耳中就是另一番味道了,他內心已經認定了林二桿子舔狗的事實。

“小夥子,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有故事聽,自然是好的,每個人都是愛聽故事的,但有一個前提,這個故事一定要精彩。

故事很俗套,乾隆皇帝下江南泛舟湖上遇見美女,並最終得償所願的故事,大叔也許是想借這個故事給兩人一個良好的開端。

林二桿子心懷感激,但卻不在意這些,他對大叔提到的湖邊的行宮很好奇。

看風景嘛,熱門風景自然有熱門風景的文化底蘊,很多時候不一定就是看熱鬧,也可以看門道,因為每個人的關注點都不一樣。

說江南,必有乾隆,乾隆愛江山,也愛美人,愛美景,也愛寫畫賦詩,更愛泛舟湖上,傳說七次乾隆七次南巡有五次都到了此地。

七次南巡的乾隆,在這湖邊還有行宮。

清鹹豐年間,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為解天京(今南京)之圍,於1860年、1861年率太平軍兩次攻佔此城。

在戰火中,行宮於1861年被毀。

後來的晚清政.府由於內困外患再也無力修復行宮,直到辛亥革命被推翻。

1927年,為了紀念孫中山,部分遺址被闢為中山公園。

雖說園中沒有孫中山的隻字片語,也沒有孫中山的塑像,但是清帝行宮的廢墟卻象徵了孫中山摧毀清朝統治的豐功偉績。

“大哥,這行宮在哪兒?”

林二桿子很好奇,

“這行宮遺址你們已經走過了,下午回去的時候在去看吧,就在那邊的孤山上。”

“遺址?”

“對呀,當年被太平軍毀掉了!”

“那這太平軍為什麼要毀了它呢?”

“聽老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太平軍說這行宮是滿清的象徵,是清朝插在江南的釘子,必須要毀了去。”

“可惜了呀!”

“誰說不是呢!”

“……”

再不濟的朝代都會留下好東西的,可惜了呀,這腐朽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留下的東西太少了。

圓明園,頤和園,包括這湖邊的清行宮都沒能在時代更替的戰火中得以倖免。

落後就要捱打,不但有強盜要進家門來毒打你、搶走你的財寶,自己人都會在家裡打起來。

這江南園林建築始於南宋,從明代風靡,到清朝達到巔峰,重視掇山、疊石、理水等創作技巧。

江南園林以水為美,鬧中取靜,又崇尚奇花異草,園中有山,有水,也有花草樹木。

建築風格採取多樣化的臨水親水的亭臺樓閣,穿行水中的棧道,看似胡亂堆疊又充滿意境的疊石,疊水。

江南水鄉,以水景擅長,水石相映,構成園林主景。

太湖產奇石,玲瓏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賞玩。

宋徽宗的艮嶽,設花石綱專供搬運太湖石峰,散落遺物至今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園玉玲瓏,杭州植物園縐雲峰,蘇州瑞雲峰。

又發展疊石為山,除太湖石外,並用黃石、宣石等。

明清兩代,疊石名家輩出,如周秉忠、計成、張南垣、石濤、戈裕良等,活動於江南地區,對園林藝術貢獻甚大。

今存者,揚州片石山、房假山,相傳出自石濤之手。

戈裕良所疊山,以蘇州環秀山莊假山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園黃石湖石假山經修理已失舊觀。

可惜今日這湖邊,全是現代仿古建築,雖然形似,但早就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那湖邊影影綽綽的亭臺樓閣以及棧道,看似古色古香,卻沒有一處是磚木結構的,清一色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外邊刷上油漆。

結實耐用,但不得要領。

林雲是搞工程的,自然是對木結構建築有相當的瞭解,我國的古代建築史是把木結構發揮到了極致的。

踩石為基,以木為柱,橫木為梁,切木為檁,再加上青磚大瓦,幾進幾齣的院子,氣派輕巧,比那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住著舒服一百倍。

嗯,再來三妻四妾,幾個貌美如花的丫鬟,就更好了。

阿彌陀佛,封建殘餘思想害死人呀。

帶著李婧走了一天,這美人兒逛景區比逛街還有興致,依然還是在不時的停抱怨自己為什麼沒帶相機。

講究的人從來都是講究的,林雲很好奇,手機也拍了那麼多,哪點比不上照相機了。

照相機幹掉畫家和畫師,數碼相機幹掉膠捲相機,手機再幹掉數碼相機,就和鋼筋混凝土幹掉磚木結構的建築一樣。

這是發展的需要,這是時代的特徵。

累,腿疼,逛景區除了開始那兩三個小時新鮮感,累就成了林二桿子的全部感受了,那電動的觀光車它坐著不舒服嗎,偏偏某人不準。

相關推薦:大唐解籤六年,才知是西遊末世直播忍界:從木葉開始傳火異世之工程專家灰燼邊界從獨孤九劍開始的諸天劍道簽到:一臺手術火爆全球星際稀有物種中古帝國一小兵清宮吉皇貴妃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