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復興之路->章節

第六十一章中層會一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4月0日7點50分,李志斌把一份關於東湖配套產品的成本分析報告交給了從洗手間回來的陶唐。

“唔?財務部報的?”陶唐看了下分析報告的封面,沒有財務部的公章,也沒有財務部長李建國的簽字,卻簽著明筱月三個字。陶唐對這個名字毫無印象。

“是趙書記交給我的。”

“什麼時候?”

“就是剛才。您正好出去了。”

七點半準時進辦公室的陶唐到現在,只去了趟洗手間。

陶唐有些奇怪,但他還是花近半個鐘頭瀏覽了這份報告,然後他打電話叫來了李建國。

“李主任,這份報告是你安排搞的吧?為什麼不簽字蓋章?”

“是這樣的。”李建國有些不高興,“韓總安排了對東湖礦業的專項價格分析,當然由價格科搞。但他們給我的同時已經報給了您。程式有所不合……”

“明筱月同志是什麼職務?”

“價格科科長。”李建華咽了口唾沫,“我剛才已經批評了她。”

“分析你看過了?”

“還沒有。”

“那你今天看一看。沒看之前最好不要先下論斷。”

李建國批評的是明筱月違反程式,但陶唐的態度卻明確地表明了對這份成本分析的支援。

李建國回去後鎖上辦公室門,不重要的電話一律不接,用最快速度“研讀”了明筱月的報告,然後他去了韓志勇辦公室。

“韓總,明筱月直接把這份材料報給了陶總……”

“什麼材料?”

“您佈置的對東湖協作件的價格分析啊。”

“怎麼搞的?我都沒看怎麼就給了陶總?”韓志勇不高興了,“老李,財務部還有點規矩沒有?”

“我已經批評了她,您知道,這個女同志一向很囂張……”

“陶總看過了?”韓志勇翻看著分析報告。

“應該看過了。陶總似乎對明筱月的分析很欣賞。”

“簡直胡扯!四型機大架才44000?胡扯!”韓志勇拍著材料叫道,“50000也下不來!這應當是成本科的事啊?為什麼交給明筱月?你去把陶總那份收回來,讓成本科重搞一份。別他媽休息了,利用放假認真做一份。”

“收回來?”李建國為難了。

“當然要收回來。難道你們要誤導陶總?我問你,四型機大架44000元能行嗎?”韓志勇逼視著李建國。

李建國為難了。宋悅垮臺後,李建國的處境有點像發規部劉新軍,比較難受。他們都是前任主要領導的心腹,卻不被分管領導所支援。宋悅在位時還好,有一把手支援他們其實不必太在意分管副總,但現在不行了。尤其是李建國,得罪人的事總落到頭上,成了韓志勇的替罪羊。

官大一級壓死人當然是指正常情況,有靠山就另當別論了。現在李建國的靠山塌了,但他手下的幾個科長卻各有門道,使得他這個部門一把手就更加難受了。就說這個明筱月吧,誰都知道她是趙書記的人,她這樣做,顯然受了趙慶民的指點。不然借她個膽子也不敢與韓志勇作對的。

這都是權建和免職帶出的毛病,幾個科長都盯上了權建和騰出來的位子,科長們在蠢蠢欲動,他完全清楚。他不是私下向陶唐推薦了榮尚明了嗎?無他,就因為老榮是對他工作最為支援的一個科長。史誠和明筱月之流仗著各有靠山不知出了多少么蛾子了,甚至連對他這個副總會計師兼主任表面上的尊敬都懶得維持。這不,明筱月抓住了機會,開始討好新來的一把手了,而且似乎已經達成了目的。

李建國原來有宋悅撐腰尚且受到韓志勇的強力打壓,現在更難以抗拒頂頭上司的命令,硬著頭皮,他再次去了陶唐辦公室,但陶唐有客人在,李志斌對他說北陽一個大客戶拜訪陶總,言外之意是不便打擾,李建國正好借坡下驢,他本來就怵韓志勇給他的這個任務呢。

李建國回到二號樓,再次把明筱月叫了來,“明科長,韓總看了你的那份分析很不高興,不止是程式上的問題,更因為資料的離譜。韓總要我把給陶總的分析拿回來,免得誤導領導。他已經安排成本科重新做了,你去把你那份分析取回來吧。這是個教訓,以後不能這樣了。否則我太被動了。”

“我幹嘛要收回分析?”明筱月卻不買李建國的賬,“李副總,分析報告是趙書記要我送陶總的。他問我東湖礦業的價格分析搞出來了沒有,還說陶總急要。幸虧我們科連續加班加點搞出來了,不然咱財務部豈不是要在陶總那兒掉面子?您說,我能不執行趙書記的命令?這真是應了那句話了,越幹越倒黴!我不認為程式上有什麼錯誤,假若不是大領導急要,我能越過您上報嗎?過去有這樣的先例嗎?至於說資料,我負完全責任。韓總他太欺負人了,價格核算是價格科的業務,幹嘛要成本科做?不相信我,可以像權建和一樣免掉我嘛。您也別為難,如果韓總發脾氣,就讓他衝我來好了。我給陶總報份材料就犯了程式上的錯誤?真是咄咄怪事!”說完,這位風韻猶存的價格科女科長昂著頭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筱月把問題提升到封鎖陶總的高度,讓李建國無言以對了。他現在可沒本錢參與到一把手和總會計師的較量中。權建和的“意外”被免,對李建國是有利的,因為權建和是韓志勇用來制約他的主要棋子,是財務部排名第一的副主任。權建和倒了,李建國有望整合內部,樹立自己的權威。現在他可不能被懷疑為封鎖陶唐的人,那樣他可就徹底完蛋了。

上午餘下的時間裡,李建國一直在琢磨那份報告和由此帶來的麻煩。顯然,趙書記插手此事了,不然明筱月不會如此硬頂。有趙慶民介入,韓志勇還真拿不到明筱月程式上的毛病。關鍵就是分析報告的內容了,李建國耐住性子讀了一遍這份厚達5頁的報告,發現明筱月基本推翻了財務部原先的測算,在羅列的數百種產品中,價格完全可以承受的高達8%,其餘部分中的65%都可以透過加強成本控制得到解決,只有不到6%的產品價格無法承受。

產品價格一直是韓志勇和李珞鬥法的工具,雙方相互指責,營銷說財務的稽核不顧市場實際,財務說營銷只顧規模不管成本。營銷反過來說成本的控制是財務的本行業務……明筱月拿出這樣一份報告來等於打了韓志勇的臉,也打了他李建國的臉。等於說原先擺出來的拒籤合同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可是,原先的價格測算也是明筱月的價格科完成的呀?這個女人還真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潛質呢。

李建國預感到,一場衝突即將發生了。

4月0日下午兩點半,在陶唐就任的那間位於大招院內的大會議室裡,紅星公司召開了中層科級以上幹部會。本來陶唐沒準備開這樣大範圍的會議,但趙慶民堅持將科級幹部擴大進來,認為很有必要。趙慶民說,大家都希望聽你講一講,傳達是靠不住的,歪嘴和尚有的是,不如開個大範圍的幹部會。這樣,會場只能安排在大招院內那棟足以容納上千人的大會議室了。

會議由監事會主席郭濤主持,議程只有兩項,由陶唐做關於生產經營的部署,趙慶民做黨建和宣傳工作的安排。

趙慶民搶在了陶唐之前發言,而陶唐給郭濤的議程是他先講。

“還是我先說吧,最後再由陶總做總體的部署。”趙慶民把麥克風的位置調了調,“陶總提議在五一放假前開個會,統一下思想,很有必要。我呢,主要講一講黨建和宣傳……”

趙慶民的講話很簡短,在傳達學習了最近下發的有關黨建和廉政建設的有關檔案後,對黨建工作提出了幾項具體的要求,但沒什麼新意,無非是真正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真正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圍繞公司經營這個中心抓黨建……

但對於宣傳,趙慶民對宣傳部提出了批評,“陶總前兩天跟我談到了宣傳工作,陶總的視野很寬,目光很敏銳,所提的問題切中要害。我反思了一下,的確,我們的宣傳工作確實需要一個轉變了。電視臺、廠報都需要轉變,怎麼轉變?就是陶總指出的,要把視角對準員工,特別是對準一線員工中的先進分子,真正體現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調動員工、特別是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現在我們內部對領導的報道、對會議的報道太多了,確實不符合上級的精神。宣傳部要研究這個問題,各支部也要研究,切實來一次作風方面的大轉變……”

趙慶民的講話不過二十來分鐘就結束了,郭濤說:“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董事長、總經理陶唐同志做指示。”

陶唐等掌聲平息後說:“同志們,本來想開一個小範圍的會,主要想講一講生產經營問題。五一長假到了,總共休息五天,時間不算短,一些事情需要在放假前給大家吹吹風。這個假期不那麼好過,一些單位需要加班,機關也要認真地思考自己的工作。但趙書記和郭主席都覺得有必要開個更大範圍的會,以便統一思想。我同意了。這就是這個會議召開的緣由。剛才趙書記講了黨建和宣傳,並且做了安排部署,我都同意。下面,我講三個問題,供大家研究思考。

坐在較前排的呂綺發現陶唐沒有講稿。

“第一個問題是今年的經營形勢。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個月,我們主要經濟指標的完成對照年初計劃來看,不理想,或者說開局很差。1~4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只完成19.8億,完成年度目標的16.5%,落後序時進度17個點。利潤也不行,截至目前,按照財務快報的資料,1~4月份虧損了5500萬。而我們年度利潤目標是盈利個億。其他如成本費用率、兩金佔用、勞產率、現金流就不必一一細數了,收入指標是這個樣子,其他指標肯定一塌糊塗。銷售收入是個基礎啊,我們這麼大一個攤子,每月的工資就要1.億,電費要900~1000萬,頭上頂著近10個億的貸款,每月的利息就是600多萬……而我們四個月平均每月只有5個億的收入,成本費用率高達98.5%,怎麼能不虧損?費用帶不走嘛。所以,當前的經營形勢是嚴峻的。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搶訂單,擴市場,先把銷售規模搞起來,不然其他指標沒法子改善……前四個月就這樣了,從五月份起,要強化計劃的嚴肅性,季度計劃要力爭完成,生產部根據季度計劃分解的五、六兩個月的月份計劃必須完成,還要努力搶回儘可能多的時間,駱總,”陶唐扭頭看向正在記錄的總經濟師駱衝,“節日期間,請你組織相關單位再次明確二季度計劃,以書面形式下達。並且嚴格考核完成情況,完不成指標的,要給我一個說法。拿不出說服我的理由,我就拿出處理的意見!”

“是。”駱衝答了一聲。

“第二想談談調查問卷。我來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了個調查問卷。目的很明確,就是想瞭解下職工當前的思想動態。卷子已經收上來了,我看了約四分之一,以後還會看,全部看。我這個四分之一涉及所有單位,包括職工醫院、離退休管理中心和物業公司,我是挑著看的,首先看了在座各位的答卷,除了請假不在廠的幹部,我都看了。卷子既有必答題,也有自由發揮的餘地,那就是請員工講出題目未列但想說的事項。這樣做的目的我不解釋了,大家都明白。但不要以為公司是走過場,首先我沒有任何走過場的念頭。凡是共性的問題,我準備一一解決,具備條件的馬上解決,不具備條件的,創造條件解決。但看過這四分之一,我卻有些感慨,想在這裡跟大家交交心。”

陶唐喝了口水,“首先呢,卷子的回收情況參差不齊。最低的回收率只有55%。七分廠的廠長書記來了沒有?站起來。”

七分廠廠長張曲強、書記張守信站了起來,在偌大的會場顯得很突兀。

“告訴我,為什麼你們分廠的回收率只有55%?”

兩個人沒想到董事長問及此事,半晌,張守信回答:“分廠安排了,還開了車間主任會議。但一些職工沒有上交……”

“沒有上交已經是事實,這個不消你說。我想問的是,你們注意到這個現象了嗎?如果注意到了,採取了什麼措施?”

二張囁嚅著說不上話。(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復出,從女團演唱會開始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破日狩記放在玻璃瓶裡的青春回到仙尊少年時[穿書]我家系統能改運佈陣全球網遊:從一把劍開始進化無限絕望遊戲美人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