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復興之路->章節

第五十八章流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到目前為止,陶唐空降紅星,對班子成員壓力最大的不是李珞,也不是韓志勇,更不是趙慶民,而是分管生產的馬光明。無他,就因為陶唐幾乎每天都下基層。

紅星公司共個生產分廠,大部分分廠擁有數目不等的生產車間,加上如服務生產的質檢中心、理化計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事務性機構,組成了公司龐大的生產系統。馬光明發現,半個月不到,陶唐已經將生產分廠走了一大半。

下基層有幾種方式,陪領導視察是最常見的一種,比如陶唐的前任就是。宋悅下基層更多的是陪領導和客人,他自己單獨下車間視察極少。走馬觀花是另一種,在馬光明看來,江總工的下基層就屬於走馬觀花,屁的問題解決不了,更像是在消磨時間。最後一種就是陶唐這樣了,那是紮紮實實地瞭解情況來了。那天他在三分廠遇見陶唐詢問分廠廠長陳建平,從產能、工藝、成本、關重質量控制點一路問下來,把陳建平問得一腦門子汗。

三分廠是農機總成分廠,也是紅星最大的分廠之一,陳建平在馬光明眼裡是最優秀的分廠廠長之一。陳建平饒是如此,其他人怕是更糟糕。提問題其實更需要水平,陶唐對陳建平的窮追不捨令馬光明深感佩服,同時感到了極大的壓力。因為那天陳建平在回答本月為何未完成生產部月份作業令時,回答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附件到分廠晚了,第二是產能不足。

陶唐於是就兩個問題追了下去,他把分廠分管生產的副廠長、計劃員、調度員及生產部負責三分廠總成的調度員叫了來,深入細致地瞭解下去:進三分廠的附件有多少種?未按進度進來的有多少?晚了幾天?採取了什麼措施?產能不足體現在哪裡?分廠現在正常是一班制,如果變為兩班制有什麼困難?缺多少人?

陳建平獨自回答和一幫人回答是不同的,因為答案有時會自相矛盾。比如陳建平說有三分之一的附件存在未按時進廠的情況,陶唐讓生產部調度員把相關記錄拿來,結果是只有11種附件存在未按時進廠的現象,不足外協件的十分之一,最晚的為四天,而不是陳建平說的一週。

什麼事都怕認真,陳建平當時就流了汗。

至於產能不足就更為荒唐了,三分廠在開足馬力時每月可以裝配在產農機00臺以上,而當月的生產計劃為160臺。部分附件進廠晚是事實,但可以用加班的形式把時間趕回來。而加班的各種條件是具備的,導致當月總成計劃未能完成完全是分廠組織方面的原因。這樣,導致任務完不成的主要責任單位是三分廠,不是生產部,也不是附件供應分廠。

陳建平見機快,馬上向陶唐做了誠懇的自我批評。但在自我批評的最後談到了成本和質量控制,說分廠更希望實現均衡生產,大家都不願意加班,既增加加班工資,又不好控制質量。

一般來說,加班加點會產生費用的增加,但陳建平此刻卻有為自己開脫的意味,馬光明於是狠狠地瞪了陳建平幾眼。

果然,陶唐的批評來了,“陳廠長,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是常有的事,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指導思想偏離正道就是大問題。剛才已經分析了導致你們未能完成計劃的原因,我認為責任主要在你。而且,我認為你內心並不服氣這個結論,所以才有成本、質量和均衡生產等一大堆理由擺出來。我們搞企業管理的,任何時候都要繃緊成本這根弦,這沒錯。加班會增加工時嗎?未必。如果確信附件耽誤了裝配,為什麼不申請換休?十一分廠就是這樣做的,我認為很合理。附件來不了,工人們在車間歇著算什麼,嗯?還有,誰說過加班就會導致質量下降?質量體系的執行還分時間嗎?八小時內有效,八小時外就失效了?另外,不要談什麼均衡生產的老調了,市場經濟就是這樣,使用者要多少你就供多少,使用者何時要你就何時供。計劃經濟可以講均衡生產,市場經濟怎麼講?三分廠的情況,反映出你們班子存在的問題,班子存在的問題,主要就是你的問題!你要深刻檢討,類似的錯誤,我不允許再犯了。尤其不要為自己的錯誤開脫,那樣的話你不會真正改正錯誤。馬總,本月關於指令性任務的考核要注意三分廠。”

副手就是這樣,當遇到一個精明的正職時,立即就氣短了。所以當陶唐對馬光明說節前要對本月生產計劃的完成進行點評和考核時,馬光明立即做了自我批評,對四月份部分生產計劃未能按計劃完成表示歉意,表示會在五月份把四月的欠產補上來。

白天堅持跑基層,一些案頭工作只能放在晚上了,好在陶唐沒有家庭的拖累,在小招還要面對絡繹不絕的訪客,不愧是同一系統的企業,他剛到盛東也是這樣,每天都有人找,什麼雞毛蒜皮的事也找,令他不勝其煩。所以,他一般在晚飯後的散步結束後,到辦公室待上一兩個鐘點,把每天的檔案、請示及報告以及開始多起來的告狀信處理完,為白天騰出下基層的時間。辦公樓的門衛經他整頓後情況好了許多,到辦公室相對安靜的多。

9號晚上,陶唐像往常一樣在八點一刻左右來到辦公室,開始批閱檔案和請示。他發現一個不好的現象,一些本該部門或者副總們解決的問題都推到了自己手裡。比如今天又遇到兩個,一個是五分廠天車修理,發規部副主任段輝在分廠的報告上這樣批示:請規劃科會同機動部現場核查後定。這沒問題,當然要專業部門現場核實。兩天後,又是段輝:情況屬實,擬同意,請駱總批示。兩天後,駱衝在報告上批示,同意,請陶總閱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陶唐看來流程上存在很大問題。第一是該分廠的天車修理是否列入了年度或者季度計劃?如果列入計劃,幹嘛要分管副總批示呢?相關部門照計劃辦就是了。看來五分廠的天車修理未列入計劃,那麼是什麼原因呢?天車是重要的安全設施,如果出現安全隱患,那是必須及時修理的,絕對馬虎不得。而其使用的特點一般不會突發情況,如何有問題,去年年底就該上報技安部,由技安部稽核彙總後轉發規部列入年度大修理計劃,現在顯然不是這樣。第二是發規部向駱衝的請示有些多餘,這是必須做的事,為什麼要分管領導批示?而駱衝批示要自己“閱示”就更沒道理了,如果這類事情都要總經理管,每天什麼事都別幹了,光是批“同意”二字就能把他累死。

第二件是人力資源部關於補充大學生進廠的報告。上面劉秀雲也籤了類似駱衝的意見,要自己審定。審定什麼?原則都給他們交代了,為什麼還要推到自己這邊來?這大概是動力公司那兩個上訪者帶出的問題。從好的一面理解是劉秀雲小心翼翼;從不好的一面想,就是推卸責任甚至是刁難自己。

這兩件事當然夠不上刁難,至少比資金安排上簡單多了。但陶唐卻不那樣想……

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讓陶唐對人性的理解有著超越大多數人的深刻。不要惡意猜測同事,更不要善意地相信同事。一切的問題都要從壞處著眼,從好處著手……

企業是相對嚴密的經濟組織,其嚴密表現為有著完善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大型國企更具備此特點。如果流程規定了這些事務需要報總經理批准,那麼對副手的猜測就是無端的猜疑。但陶唐不相信紅星會訂出如此荒唐的工作流程——一件不算最重要裝置的維修也要報總經理批准?他想看看流程,他相信一定有流程彙編,儘管可能形同廢紙。

規章制度的牽頭管理部門是發展規劃部。他想到了呂綺,似乎呂綺正是管這個的……陶唐找出內部通信錄,準備給呂綺打個電話,看看腕錶,已經是九點半了,他便打消了主意。在檯曆上做了個記號,提醒自己明天要來流程看一看。

他開始閱讀報紙,《人民日報》、《G省日報》、《經濟日報》、《參考消息》、《中國體育報》、《輝煌報》及《紅星人》,一共七份,前五種是廠辦根據他的要求給他調來的,他已經訂閱了若干年,習慣了。後兩種是本系統的,每個辦公室都有。報紙是他獲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每個人閱讀的方法和重點都不盡相同,除了他喜歡的體育報,對於其他四種大報,陶唐一般只看標題,找到自己關心的內容才仔細閱讀。很多領導對於國家級的大報嗤之以鼻,認為通篇都是毫無價值的廢話,陶唐在盛東的黨高官就對陶唐堅持閱讀黨報不理解。但陶唐不會將自己的心得告訴搭檔,他總是能從中找出自己需要的東西,找準工作的方向。在國企當主要領導,必須有政治家的素質,這話說得有些大了,但真實的情況就是如此。光拉車不看路不行,光看路不拉車更是扯淡。總有人把升遷寄託在關係上,那種人陶唐歷來瞧不起,也不認為會走多遠。領導需要的是能為他排憂解難的部下,就像紅星現在,馮世釗肯定是信任並支援他的,但如果他不能把紅星從腐敗的泥潭中帶出來,不能把下滑的經營局面扭轉,馮世釗的信任就會褪色。相反,即使他經常不去覲見馮世釗,馮世釗也會關注著他。因為紅星的命運關係著馮世釗的前程。

辦公室的門敲響了,“進來……”陶唐沒抬頭,仍在仔細閱讀一篇關於產業結構調整的文章,這篇文章刊登在4月8日《G省日報》頭版頭條,他相信省裡的主要領導一定會看到,甚至可能親自審閱修改過。

之所以研究這篇文章,是因為他發現跟以往的調子有所不同……

“喔,看什麼好文章呢?”

“是你呀……”來人竟然是呂綺,穿了身淺灰色的休閒裝,腳下是運動鞋,顯得精幹利落。

陶唐放下了報紙,“嘿,剛才還想打電話來著,又怕你先生不高興。”

這話有些曖昧。

“找我有事?”呂綺壓下心底的慌亂。

“先說你吧,你找我有事?”

“沒有……出來遛彎,看見你辦公室亮著燈,就上來了……沒打擾你吧?”

“沒有沒有……請坐。”

呂綺並非無意看到陶唐在辦公室才上來。她無意間聽說了陶唐幾乎每晚都要到辦公室,是有意來的。因為工會女工部長閻淑珍恰好到家裡串門,耽誤了她半個小時時間,來的有些晚了。但激發起的念頭很難抑制得住,所以她還是來了。好在機會不錯,陶唐在,而且只有他一人。

“你呢,找我什麼事?”呂綺期待地看著有些疲倦的陶唐。

“哦,”陶唐平靜的面容讓呂綺失望,“是這樣,我想看看公司的工作流程,有吧?”

“領導發現什麼不妥了?你問吧,流程都是經我手的,應該能說清楚。”

“好極了。人員進廠需要我批准嗎?”

“需要。由人力資源部提出計劃,報主管領導稽核同意,最後報總經理批准。”呂綺講述了流程,解釋道,“人事問題歷來是一把手的職權,所以做了這樣的規定。”

“哦。那裝置大修理呢?這個不需要我來批吧?”

“不需要,年初的大修理計劃是要上總經理辦公會的,凡是列入計劃的,發規部安排執行就可以了。年中臨時追加的,分管領導批准即可。”

“明白了。”

“有個特殊情況,即裝置原值在000萬及其以上者,要上總經理辦公會。這樣的裝置廠裡只有一臺,即德國進口的那臺精鑄機。”

“七分廠那臺?”

“是。有什麼問題嗎?”

“流程沒有問題,是實際遇到了問題。他們總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推到我這裡來。”陶唐拿起資料夾晃了一下。

“可能還是小心吧……”

“但願。但這樣不行。我精力不夠……”

“一直想跟你說,我覺得你太累了。要注意身體……”

“謝謝。我身體還行,至少現在還行。”

“對了,我想問問你佈置的那件事。劉書林交給我了,怕沒吃透領導的精神。”

“啥事?哦,你是說東湖機械的鋼管廠吧?”

“是啊。”

“喝點什麼?我這裡有進口的牙買加咖啡……”

“不喝,會失眠的。”

“好吧,那就喝杯茶吧……咱們正好聊聊這個鋼管廠。”(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復出,從女團演唱會開始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破日狩記放在玻璃瓶裡的青春回到仙尊少年時[穿書]我家系統能改運佈陣全球網遊:從一把劍開始進化無限絕望遊戲美人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