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復興之路->章節

第153章雷雲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邱林很意外地在晚上九點半接到陶唐的電話,陶唐不理會邱林的問候,劈頭問邱林,“營銷部要求調出雷雲嗎?你知不知道這件事?”

“劉書林最近給我打了電話……雷雲跟他大鬧了一架,影響很不好。他確實提出重新安排雷雲的工作……”

“最近是什麼時候?是我出差前還是出差後?”

“是您出差後”邱林肯定地說。

“你怎麼答覆劉書林的?”

“我還沒有答覆他……”

“那好。雷雲的工作不動。另外,你核實一下,營銷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另外,物業改革有什麼議論沒有?”

“我尚未聽到……”

“那好,就這樣吧”那邊把電話掛了。

物業改革不關邱林的事,邱林可以不操心。但雷雲的問題則逼到了邱林面前。放下電話後,邱林陷入了沉思。

雷雲原先曾是科長,但已經免職了。按照幹部管理規定,雷雲的工作調動不是組織部管而是人力資源部管。但也不至於驚動陶唐吧?每個月人力資源部的幹部調令都有幾十份,幹部流動是一項正常工作,值得一把手關注嗎?邱林略微思忖便意識到了這件事的不尋常了,“該死的,我竟然沒有注意到,簡直太愚蠢了……”通話結束後,邱林罵了一句自己。

媳婦便問,“出什麼事了?”

“哦,正好瞭解一下,”邱林正色對正在看韓劇的老婆說,“最近營銷部不太安靜?”

邱林媳婦就在營銷部當保管。

“辦公樓的事我哪裡知道?不過聽說雷科長跟劉助理大吵了一架,還率了東西。我可宣告,聽說的,誰知道是怎麼回事?”

老婆是個很本分的女人,很少在他面前嚼舌頭。

邱林沒有急著給潘成貴傳達陶唐的指示。因為按照現有的制度,一般員工(含普通幹部)的調令是需要分管副總簽字的,每週辦理一次,沒有自己的簽字,雷雲調不了單位。邱林所想的,是陶唐這個電話背後的意思,升到邱林這種地位的領導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都懂得琢磨上司指示精神背後的真正含義,顯然,陶唐對營銷部的做法不滿,所以才有剛才那個電話。而自他分管人事以來,陶唐從未就人事調動給他做個任何具體的指示,所以,這個電話就顯得不尋常了。

之所以破例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給自己,應該有兩種含義,一是表明了他的態度,二是不願意看到雷雲的調動成為事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陶唐準備在機動部事件尚未平息的情況下整頓營銷部嗎?邱林往深思索著,楊開河和駱衝的關係全廠皆知,大概只有陶唐不甚了了,多線作戰可是兵家大忌,自己該不該提醒他呢?

問題是眼下的麻煩來了。邱林估計,李珞很快就會過問此事,或許就在明天,李珞就該找自己了。自己在不能把陶唐的指示拋出來的情況下如何面對李珞的要求?總不能說,最高當局希望雷雲繼續留在營銷部發揮其攪屎棍作用?

邱林感覺到人事工作比起之前他分管的採購業務要難的多,之前小覷劉秀雲的念頭早已打消的乾乾淨淨。在紅星這樣相對封閉的環境裡,人事的敏感程度絕對超過了物資採購,後者是純粹的業務問題,前者卻是一個“社會”問題。往往一張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調令便能帶出一連串的問題來。早就聽說管人事得罪人,他也不止一次聽劉秀雲抱怨,之前不過以為是劉秀雲矯情,誇大自己的工作難度而已。現在則理解了劉秀雲承受的壓力了。他接管人事遇到的第一件麻煩事就是他師傅的孩子請求調動,在三分廠當銑工的那個青工的父親是從技術部退休的老高工,是邱林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師傅,老頭子拎著兩瓶酒跑到邱林家裡,請求將其子調至理化計量中心,隨便什麼崗位都行。師傅對他說,好不容易才讓陳建平在調動申請上籤了字,理化中心那邊也答應了,卡在了人勞就是不給辦,現在你管人事了,這個忙你必須幫。

按說這個要求不過分,不過是普通的調動嘛,又不是要他提拔。但出於多年的工作經驗,邱林沒有立即答應,對師傅說自己要瞭解一下情況再說,結果問了下潘成貴便打消了報答師傅的念頭,這個調令還真不能籤。因為申請調離一線生產崗位的技術工人太多了。無奈之下,劉秀雲下令暫停一線工人的流動,把這項業務給凍結了。

凍結肯定不是辦法,不過是權宜之計。為此,邱林召集人力資源部的相關人員開了個小會,瞭解了下這種現象背後的成因。其實他已經猜到了原因,他又不是生活在真空裡,儘管不分管人事,就像一句俗話所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果然,人力資源部的回答不出邱林所料,還是一個待遇問題。根據工資科的統計,一線生產工人的平均薪酬只比二線輔助單位同類人員高15%左右,但辛苦程度卻不可同日而語。邱林當即指示,要統籌考慮解決方案,堵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卡住他們的人,卡不住他們的心。但人力資源部的領導們異口同聲,除非徹底改變現有的薪酬分配制度,否則難以解決問題。之前不是沒有拿過類似的方案,上面一看到拆東牆補西牆就把方案擲還回來了,工資是剛性約束範疇,哪能透過削減輔助單位崗位或者績效工資來增加一線工人的薪水呢?再說,為一線生產工人增資會帶來連鎖反應,首先技術隊伍就必須考慮,搞來搞去就是一個普長的方案,還是解決不了一線工人不穩定的現狀。而且,公司目前的經營現狀也不允許我們做大規模的調資。

這個道理邱林真懂,真用不著人力資源部的“專家”們解說。可是問題就擺在面前,連直接創造財富的人群都穩定不了,談何復興紅星?所以邱林批評人力資源部,你們不能抱殘守缺,不能思維固化,改革就是要打破利益分配的固有藩籬,上面不是講了嗎?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才行。薪酬改革的方案還是要搞,只要公司獲益,我們捱罵當罪人都不是問題……

邱林分管人事後抓的第一件大事並不是薪酬改革,而是臨時工清退。這是班子會上已經確定的課題。邱林原以為此事不難,摸準情況後一紙通知就可以解決了,當發現一線技術工人人心不穩的情況後,邱林對清退臨時工抱有了更高的期待。他甚至想,可以出臺一個政策,搞一個減人不減資的辦法,把用於僱傭臨時工的錢留給分廠,加在一線技術工人頭上,豈不兩全其美?

但等人力資源部拿出準確的統計數據後邱林傻眼了,全公司僱傭的臨時工(包括未經人勞准許自行僱傭)高達180人,這個數字讓他吃了一驚。根據他的經驗,如此大的基數的人群搞一刀切必須慎重從事,搞不好就是一場亂子。所以他下令統計臨時工的來源。統計資料真有,86%的臨時工都是廠子弟。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總部的政策所致,斷了大規模招工後,很多考不上大學、在外面就不了業的廠子弟只能“眼睛向內”了……另外,很多苦髒累險的崗位安排不上正式工,只能讓臨時工上。

另外,根據人力資源部的統計,絕大多數臨時工在一線生產崗位,“工齡”最長的超過了十年,很多已經是生產骨幹,這哪裡是一紙通知可以解決的?

邱林問計於人力資源部的幾位領導,潘成貴說,陶總在中幹大會上提出清退臨時工,這道命令肯定要執行,但陶總並沒有說全部清退,現在最合理的方案就是先把輔助崗位的臨時工清掉一批,先動起來。一線經營單位也可以貫徹這個原則,凡是輔助崗位的全部清退,生產崗位的則讓他們自己定。

邱林覺著老潘的這個主意不錯。這段時間接觸下來,邱林認為潘成貴並不是印象總那樣窩囊不能成事。但潘成貴的意見遭到支部書記兼副主任張文輝的反對。

張文輝說,清理輔助崗位的臨時工理論上沒有一點問題,實際上很難做到。人事工作不同於其他,是不能“翻烙餅”的,發動了搞不下去就麻煩了。

邱林問,怎麼會搞不下去?張文輝看看潘成貴,潘主任心裡明鏡兒似的,您問他即可。邱林不高興,你們跟我打啞謎是什麼意思?嗯?潘成貴說,老張的意思是,輔助崗位的臨時工多少有些來頭,清理的難度比較大。邱林更不高興,什麼叫有來頭?陶總發狠清理脫崗問題,不是順利辦下來了?你們總不能說清退臨時工的難度超過脫崗清理吧?張文輝說,還真是這樣。那件事如果沒有陶總坐鎮親自抓是不成的。但清退臨時工總不好請陶總再出面吧?張文輝的話惹惱了邱林,說,這本是你們業務範圍呢的事,哪裡用得著陶總出面?什麼事都要陶總坐鎮,要我們幹什麼?就照這個思路去幹!

潘成貴事後還是遞上了一份花名,初步統計輔助崗位擬清退的臨時工共15名,值得一提的是老潘同志在花名冊的備註欄裡用鉛筆備註了一連串的人名,標註出臨時工們背後的關係圖。邱林看過後真還吃了一驚,覺得張文輝的擔心還真不是無病**。

這都是什麼社會?合著有關係的都在後面閒著,沒關係的就只能到一線拼命?從本意上邱林不懼因此帶來的麻煩,但他又怕為此帶來不穩定從而影響大局,所以決定向陶唐彙報一次。可匯報工作是個技術活兒,只有初涉社會的愣頭青才會不加考慮便去彙報。邱林一直沒有想好如何彙報這件事,陶唐出差了,現在,陶唐不知從哪裡聽到了營銷部的問題,直接下令否決了營銷部的人事調動申請。邱林從而意識到自己該面對李珞了。

第二天,邱林尚未接到李珞的電話,雷雲找來了,“邱總,他們要趕我走,已經跟我談了。我宣告啊,我不走。我幹嘛走?我又沒有像他們一樣貪汙腐化,我幹嘛離開?”

邱林很不喜歡雷雲這個德行,“什麼叫貪汙腐化?沒有證據的事情不要亂說!你也是老同志了,要懂得規矩。陶總很關心你,你不要辜負了陶總的信任”

“我當然不是亂說。我已經實名舉報了劉書林”雷雲丟擲了一枚炸彈,“紅星廠可不止一個楊開河!不把這幫蛀蟲挖出來,公司就不會好!”(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復出,從女團演唱會開始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破日狩記放在玻璃瓶裡的青春回到仙尊少年時[穿書]我家系統能改運佈陣全球網遊:從一把劍開始進化無限絕望遊戲美人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