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復興之路->章節

第126章採訪二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徐德玉聽進去了。她對陶唐所講的幾個數字感到震驚。之前沒想到公司竟然如此大的攤子,每天竟然要固定支出00萬……去年的營銷規模她是知道的,差距太大了,難怪公司困難重重……

陶唐喝了口水,“但即使實現10億的規模也是不行的。因為那是吃飯財政。所有掙來的錢僅夠維持簡單再生產,這肯定是不行的。企業要不要研發新產品?要不要進行技術改造?要不要為員工增加工資?要不要改善職工的生活質量比如增強物業方面的投入?答案是肯定的。沒有人會同意維持現狀。這樣,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實現利潤的增長?第一當然是純規模的增長,比如說我們每年增加0個億的規模,但實現這個目標非常艱難。我來廠後在相關領導和部門的陪同下調研了幾個市場,對我們的經營環境有了初步的瞭解。市場是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不是你想增加多少銷售就可以增加多少銷售。那只有在商品極端短缺的情況下存在。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說,產品變為商品是驚險的一躍,跳不過去的話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經營者。那種一味指責營銷制約了增長的論點是極端荒謬的。現在是什麼情況?全方位買方市場已經形成,市場上的東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所以,完全依賴規模增長的路子是註定走不通的。而且,目前的形勢已經表明,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非常大……”

陶唐停下,端起了茶杯,似乎在想著什麼。

“您的意思是,精益管理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徐德玉聽進去了,特別是馬克思那句話,她似乎在哪本書上看到過,印象很深,原話不是這樣,但意思是沒錯的。

“一味透過擴大規模實現公司效益好轉既然走不通,那就只有第二條路了,這條路就是注重管理,挖掘內部潛力,控制成本,消除浪費,以實現利潤的增加。企業管理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叫成本費用率,即總成本與總收入的比值,比如說我們,大約是98%左右,即每100元收入中成本佔了98元。餘下的元就是利潤了。你可以琢磨下這個比值,看看在目前的營銷規模下,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意味著什麼……”

“每一個億會增加100萬利潤。”

“正確。當收入規模達到100億時,每降低1個點,就可以帶來1個億的純利。我們的工資大數是每月5000萬,也就是說,可以換回兩個月的工資。換個說法,如果把成本降低的收益全部用來增加工資,每個人的工資會平均增加16.7%”

徐德玉在計算16.7%的增資對於自己是多少……

“那麼,成本降低1個點難不難呢?我認為不難。至少比透過收入增加而帶來利潤1%的增加容易。我們的現狀是什麼呢?概言之就是浪費驚人,到處是窟窿,到處是出血點。廢品損失是一大塊,光是車輛配件板塊,去年的三包損失是800萬,加上礦機和農機,質量損失不會少於1個億。銀行利息,每年我們要支付1.6億。去年光是招待費,公司就支出了000多萬。數字很驚人吧?現實就是這樣,一方面感到經營困難,現金流緊張萬分,另一方面卻到處在流血。沒錯,紅星是大廠,各項花銷非常巨大,銀行貸款不能沒有,廢品也不可能徹底消除……但無可諱言的是,浪費現象非常嚴重。我們推行精益管理,就是要把各項不合理的費用壓縮下來,把成本費用率這個指標不斷得到改善。我曾在中層大會上說過,盛東公司近三年來成本費用率指標每年以一個點的速度在降低,如果我們紅星也做到這個水平,我們的經營狀況將得到大幅度改善……”

“那,究竟要如何推行精益管理呢?”徐德玉專注地聽著,忘了記錄。

“精益管理的精髓就是持續改進,消除浪費。持續改進是手段,消除浪費是目標。現在我們有些幹部,注意,我說的是領導幹部,把改善紅星經營的希望寄託在所謂的大手筆上,即大投入大產出。動輒想搞什麼幾個億幾十個億的投入,我不贊成這個觀點。剛才已經說了,投入是要付出成本的,銀行貸款要付利息,轉固後要提折舊,這些都要計入成本的。再者,不能輕易否認我們現有的產品,一些人認為,紅星現在的產品沒有前途,需要改弦更張。這是錯誤的,要知道,從來只有破產的企業,沒有破產的行業,無論是礦機、農機還是車輛配件,都有著廣闊的前景。即使做大頭針,也不能說沒前途吧?關鍵是你在行業中的地位。紅星公司在傳統產品和市場上積累的技術和管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做的是把前輩留給我們的這筆財富發揚光大,而不是拋棄……當然,我們還是要做產品結構調整的工作,每一種產品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技術也在進步,無論是礦機還是農機都一樣,我們要把精力放在現有產品的技術進步上,用低成本、高質量和高技術含量來鞏固市場,贏得使用者……回答你的問題吧,精益管理就是這樣一種管理,第一是自下而上的,即全員參加的,自發的管理行為,發現並克服我們在工作中的所有浪費:節約一副手套,一塊毛巾,一袋清洗劑,一張紙,一支筆,一個信封,一度電,一滴水,不難吧?不要小瞧點滴,集腋成裘啊,我們有三萬員工,任何一個數字乘上三萬都不可小覷啊。當然,精益管理不是簡單的節約,它的含義要廣的多,比如工藝的改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動能的節約,特別是人力成本的節約,都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請大家堅信,只要全體職工都認識到精益管理的真正意義,切實行動起來,大家一定會看到各方面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實實在在的,都會彙集為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增加。

第二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公司不合理的管理,堵塞各種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出血點,把利潤一點點省出來。比如我們正在搞的脫崗人員清查,已經確定的人數是480餘人,僅以每個人800元的社保費用計算,每個月就要付出8萬多,這當然是不合理的支出。賣產品掙40萬可能要400萬或者更多的銷售,但我們一個決定就省出來了……類似的情況非常多,在公司層面,根據中央及總部的要求,公司高層已取得共識,正在制定詳細的規定,堅決把居高不下的管理費降下來,能降多少就降多少。比如餐飲招待費,公司已出臺了新的規定,規範了這部分費用的發生,內部有個具體的目標,就是在01年的基礎上降低0%,014年環比繼續降低0%;比如小轎車,儘管公司沒有做具體的研究,但我在這裡宣佈,三年內公司不再買非生產用車了。比如樓堂館所,除了必要的涉及安全的維修之外,公司不再裝修招待所和辦公樓……我在這裡向全廠職工表個態,凡是損公肥私的現象,凡是不合理的職務消費現象,我們都要堅決杜絕,絕不手軟。”

“陶總,您講的真好,希望精益管理能取得您希望的成績……剛才你說到了清理脫崗,這是我想問的第二個問題,現在有人懷疑,公司是不是真正能解決脫崗問題……”

“我認為可以。但是有一個前提,”陶唐的面容冷峻下來,“什麼前提呢?就是全廠範圍內的正義感的樹立。沒有正義感,這件事是做不成的。我認為,這件事的背後,是廣大職工群眾對集體利益的冷漠,總覺得這件事跟自己沒有關係……這怎麼行呢?四五百人和三萬人相比,哪一塊更重要?我認為,紅星是大家的,每個人都有份,絕不是我陶唐一個人的,也不是紅星領導班子十幾個人的。如果有四分之一的職工有主人翁意識,脫崗問題不會積累至如此嚴重的地步。公司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就是用行動告訴大家,凡是損害職工根本利益的行為,公司一定制止。請大家真正地愛護我們的企業,請大家真正拿出主人翁精神來,對損害公司利益的各種行為做堅決的毫不妥協的鬥爭,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我們的紅星廠會迅速擺脫經營困境,重鑄輝煌。”

陶唐結束了他的講話,示意負責錄影的張師傅可以結束了,徐德玉還在沉思著。

“小徐,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對不起……陶總,您剛才的講話我可以全部發表嗎?”

“當然可以。一些事情雖然沒有做具體的研究,但公司高層已經取得了共識,決心跟全廠職工同甘共苦,共度艱難。你可以把我講的全部登出來……”

“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我想職工會擁護您的決定,用最大的熱情投入到精益實踐中來的……”

“你說的非常好。精益就是一項全員的實踐活動,只有全體職工都行動起來,其效果才能彰顯出來。現在公司正式成立了精益管理部來指導督促精益管理的開展,下一步,各單位,不論是經營單位還是管理單位,都要制訂適合自身實際的精益管理方案並認真推行。公司將制定一系列的獎懲辦法,比如合理化建議方面,凡是收到效果的合理化建議,都要根據其收益給予一定比例的現金獎勵。這方面,公司絕不吝嗇。盛東公司一個技術員曾因此一次性拿到.8萬的獎金,我希望我們紅星也有人拿到重獎。好吧,今天我們就談到這兒吧,希望早日看到你們有份量的報道。”

“我們會努力的。”徐德玉站起身來。

“聽呂綺說,家裡遇到點困難?”

“沒,沒什麼……”

“我一直希望公司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真的。我跟常副書記提過一個建議,把過去搞了多年的互助金制度恢復起來,讓暫時陷入困難的職工能夠得到一些幫助……這個需要點時間,至於你個人遇到的困難,今後可以找我……我是因為你哥哥才跟你說這些話的。你要相信我,可以嗎?”

“陶總,您已經很照顧我了……真的,很感謝您……”

“我給你準備了一點錢,”陶唐從抽屜裡取出一張銀行卡,“這裡面有三萬塊,你先拿去救急吧。”

“不,真的不需要。”徐德玉堅定地拒絕了。

這篇採訪倒是解決了徐德玉的某些困惑,她正不知該如何完成脫崗人員整頓的稿子呢。脫崗人員暫時還找不到,徐德玉只好按照人力資源部提供的名單往這類問題相對較多的幾個分廠跑。她曾當過廠報記者,後來因自己不善言談一再請求領導更換了崗位,搞起了文字編輯,但對於採訪業務,她並不陌生。因為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徐德玉的採訪比較順利——她找的都是“合適”的和有代表性的人,採訪稿整理出來後自覺比較滿意,給崔部長看過清樣後領導也很滿意,只是刪掉了離退休中心一篇稿子,認為過於激烈了。但徐德玉認為那篇稿子份量最重。是兩個離休幹部講的:誇獎陶唐是真共產黨,而紅星原來的掌權人都是些王八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乎所有的採訪者都肯定公司這一次的人事處理公道。包括三個脫崗親屬也這樣說。徐德玉感覺到,經過這次清查整頓,陶唐的威信更高了,用他的冷酷換來了威望。

如果不是因為哥哥,徐德玉會認為陶唐是個相當優秀的一把手。年齡不算大(就他的職務而言),卻有著傳說中老幹部身上才有的作風。正是這一點讓離退休中心那幫老頭兒老太太交口稱讚。他們總是懷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往事,喋喋不休地講述昔日的故事,指責現在的領導們這也不對那也不好。但對於這個剛來兩月的新老闆,卻是一面倒,“這才是共產黨的幹部嘛。”

別的她是不關心的,但整頓宣傳部的作風,轉變廠報及廣播站的宣傳方向,把視角對準工人特別是一線工人,是符合她的道德觀的。事實上,轉變帶來了極好的效果,竟然有人找她索要廠報就是例證,因為那一期刊登了某個工人的先進事跡,他要一份給他上小學的兒子看。單位的廠報被搶光了,他這個登了報的先進人物竟然沒撈到一份,於是找宣傳部索要那一期的廠報。

這件事本身就是新聞。原先的廠報發下去是什麼情況,她一清二楚。年底折價回收舊報紙(宣傳部的創收手段之一),收回來的報紙都是簇新的——基本沒人看。

徐德玉相信,關於清查脫崗的系列報道見報後,廠報會增加印數的。但她沒想到,一件意外事故的發生,公司議論的焦點迅速轉移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復出,從女團演唱會開始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破日狩記放在玻璃瓶裡的青春回到仙尊少年時[穿書]我家系統能改運佈陣全球網遊:從一把劍開始進化無限絕望遊戲美人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