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復唐->章節

第130章 最後通牒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大祭典在一片禮樂與歡呼聲中開始。武則天著一席青花紅領的盛袍,頭戴鳳凰金毓寶冠,親自主持了祭拜天地與李唐先人的儀式。多篇由大鴻儒生寫的華美祭文當眾宣讀,香燭犧祀擺滿了若大的一塊祭天大石坪。

稍後,武則天宣佈大唐改元垂拱並大赦天下。並當眾赦免了李賢的以往罪過,並對李賢及其麾下的揚州平叛將士進行了公開嘉獎。劉冕雖然都已經上了幾天班了,今天也走了一個過場,與馬敬臣等人一起上前受賞聽封,著實又小出了一些風頭。

武則天正在竭力扶植自己在軍隊中的心腹,當初在揚州與劉冕一同平叛的將軍們,都得了不小的好處。李賢自然不必說,整個平叛期間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寫了一祭聲徐敬業的檄文,但他的待遇卻已是從地獄到了天堂。實際的主帥魏元忠之前不過是殿中侍御史,現在得勝歸朝後平步青雲做到了殿中侍御史兼洛陽令,拜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了三品宰相。

回洛陽後一直沒和劉冕碰過面的雷仁智,原來是留在了揚州擔任揚州都督,也算是個軍區司令了。揚州經歷了這一場叛亂百廢待興需要有用人,武則天如此安排也足以見得她對雷仁智信任。馬敬臣被提為從三品千牛衛將軍,李知士到了北衙羽林軍飛騎當職,官職四品。武則天派李知士率領飛騎在李賢左右聽用,實際也就是保護和監視,可見武則天對於自己親手提拔起來的這個李知士也非常的信任。至於劉冕和明,則成了武則天身前的左右門神。兩個年輕的小帥哥,一個有戰功一個有門道。成了太后的御前中南海保鏢。

整個大典進行得熱鬧而又氣派,劉冕卻沒有什麼心情來欣賞。一來自己站在那裡不可隨意動彈多少有點憋悶,二來他心中就在想著剛才生的一些事情。

武則天一句如此無禮,足以見得她的忍耐早已到了極限。原本,她想要稱帝就無法避免與李唐皇室地交鋒。若不是因為李賢的意外投誠,她舉許就要像歷史上一樣。對李氏揮起屠刀大開殺戒了。她能接受李賢的勸降方案,足以見得她自己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多造流血。政治家清除政敵不擇手段,這站在政治的立場上無可厚非。可是在天下人和子孫後輩看來,終不是好事其實,哪個政治家不殺人拋開殺的手段與方法不講,其本質都是一樣的:為了裸地謀奪更多的政治利益。只要是真正頭腦清醒的政治家,都不會隨便殺人。武則天也不想隨便誅殺李家的人,在史書和百姓那裡落下汙點和口實。

只不過現在劉冕並不樂觀的在想。在李賢勸阻之後武則天恐怕要對那些仍不願歸降的李氏皇親,痛下殺手了

與此同時,那些不願意來洛陽的皇親們,也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引頸就戮。他們敢於公然違抗朝廷鈞命,是否自己也在暗中策畫著什麼密謀

劉冕猜想,武則天肯定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和李賢開始了私底下的行動。這其中包括直接面對面地勸服裴炎與關隴貴族以書信的方式遊說李家皇室入京參加祭典。而那些皇室之人的回覆,肯定不盡相同。

怪不得這些日子以來。關中兩京之地風聲鶴唳,武則天恐怕也早就嗅到了這其中的異樣氣味提高了警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一場大祭典,是否就是武則天對李氏皇族下的一道最後通牒來則生,不來則滅而那些膽敢不來的皇室們,暗中又會幹了一些什麼

揚州徐敬業方才平定天下莫非又要爆戰亂不成劉冕想到這裡,心裡略有點揪緊。他不禁嘆道,這幾年來我所做的一切,先是為了自己保得小命然後走上一條舒服點地路,若能給大唐天下減少一些損失讓武則天少殺一些人,也算功德一件。如今救了裴炎與關隴仕族。卻無法避免武則天與李室皇族之間的血腥一戰嗎

看來,我個人的力量還是太過微不足道了會不會有那一天,我劉冕也能左右天下大局呼吸間令風雲變色班聲動而北風起呢

祭祀繼續進行,劉冕站得腿都有點麻了。期間還生了一個插曲,武則天居然讓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擔任祭祀的獻,武三思擔任亞獻即先後祭拜天地獻上犧品。而身為皇帝與皇子的李旦與李賢,則是從旁協助。

這種事情若是生在以往任何朝代時期,都會被認為是不可思議與大逆不道。可是如今李旦等人忍氣吞聲,武承嗣等人沾沾自喜。群臣與百姓雖有驚愕與不滿,卻無一人敢於作。而且眾人心中不免認定了一個想法:太后這是在竭力提拔自己的侄子。讓他們在天下人面前出盡風頭。

祭祀進行到尾聲,皇親貴胄與文武百官一起上前來參拜天地神明。李家的皇親國戚們,在武則天身前黑壓壓的拜倒一片,彷彿就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這些人,從今天入京之後就不會再回去了。從此羈居洛陽寄居在武則天地籬下。

未時過後。祭禮終於宣告結束。劉冕長長籲了一口氣,看一眼那些年邁的大臣們。好些人臉色都有點白了仍在堅持。劉冕還真是有點佩服他們那些人的耐力了。

有軍隊戒嚴的維持軼序,一切井然。百姓6續散去,太后皇帝起駕回宮。劉冕依舊是開路先鋒走在最前。走到龍光門附近時,武則天突然從鸞車裡對劉冕喚道:劉冕,你近前來。

末將在。太后有何吩咐劉冕騎馬靠近拱手而問。

武則天臉色平靜,聲音卻透出嚴肅:你差幾名千牛衛去傳話,請皇帝與潞王回宮之後到仙居殿來。予有事請他們商議。

是劉冕應下聲來,心忖武則天找她兩個兒子說事,定然是與李家皇室有關

劉冕就差祝騰等人去傳了話,自己帶人護送武則天車駕回了仙居殿。一路上武則天都沒有再多言也沒有異常舉止,回到仙居殿書房時馬上就作了。她臉上現出了怒容,讓劉冕等這些千牛衛衛士都不許靠近書房,連上官婉兒也攆了出來,自己獨自一人窩在了房中。上官婉兒忐忑的湊到劉冕邊身低聲道:壞了太后很少像這樣生氣了

你迴避吧劉冕也沒有對上官婉兒說什麼,暗示她不要管太多閒事。武則天與李家皇室之間的交鋒,既是重大國事,也是尖銳的家庭糾紛這種私事。自然不會告知太多的局外之人。

上官婉兒也頗謹慎的對劉冕道:這次的事情恐怕非比尋常,你千萬別摻和切記切記

知道知道劉冕對她這個女管家輕鬆地笑了一笑,示意她放心。

上官婉兒前腳剛走,皇帝李旦與潞王李賢的車駕就先後到了。李旦下了車,快步就朝書房走去自然不會搭理劉冕什麼。李賢則是在劉冕身前慢下了步子,凝神看了他幾眼,多有憂鬱和緊張神色。

劉冕拱手拜下來低聲道:殿下不必憂慮。事無大小,平常心。盡人事,聽天命。

我知道了。李賢深呼吸一口,點了一點頭穩步朝書房走去。

李旦和李賢方才進入書房沒多久,離書房稍近一些的劉冕就聽到武則天慍怒的聲音從裡面傳出:爾等辦事竟然如此不力李賢,這麼多日子了,你居然沒能說服韓王元嘉等人入朝參加祭典,予甚失望

劉冕聽得心頭一震一震,知道這武則天不過是藉著罵自己的兒子,在罵韓王元嘉等人地無禮。

散開,退出三十步開外劉冕將身邊侍衛差得遠了一些。太后責罵皇帝與潞王這種事情,還是不要傳開地好。

此時的武則天,一臉嚴峻與肅殺,正端坐在坐榻上對自己地兩個兒子喝令:李旦,你即刻下旨,命韓王元嘉等缺席了祭典的皇親,在一月之內來洛陽向祖宗廟堂告罪李賢,你再親書著書勸他們前來。

皇兒遵命。李旦與李賢不敢多言,只得唯唯諾諾的應聲。

武則天冷哼一聲:如此,予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相關推薦:大夏十三太保我在聖鬥士世界種田我就捕個魚,你把重武器拖出來了鬥羅:黑暗律動,狩獵諸神火影之血霧迷情復唐醫妃獨步天下我帶著冥界,降臨現實現實寵物來臨超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