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十五章 登船出海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提起一橋家主慶喜,最著名的有兩件事,

慶喜喜歡薩摩黑豚肉,因此被好事者稱之為“豬一樣”;

另外嘛,此人性格矛盾,經常做出決定又馬上推翻,因此又被稱為“二心大人”。

但不管慶喜在生活中如何,文久二年(1862年)六月,這位前水戶藩主齊昭的兒子、如今的一橋家主,又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至於為什麼說“又”,則是因為慶喜從小身上就是非多:

弘化4年(1847年),十一歲的慶喜從水戶德川過繼到一橋家,當時就有傳說,因西丸樣家祥昏聵,公方樣家慶要安排其接任將軍大位——當然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謠言。

可安政五年(1858年)的時候,時年二十二的慶喜出任將軍世子可就不是謠言了——當時齊昭一系推舉慶喜為西丸樣、慶永為大老。

但慶喜命不好,齊昭一系敗於當時的大老井伊一系手中,這西丸樣又沒當成。

不但如此,安政6年(1859年)8月,安政大獄蓋棺定論的時候,慶喜還被追加了“謹慎、蟄居”的懲罰。

所幸慶喜只受了一年罪,到了萬延元年(1860年)三月,大老井伊在櫻田門外橫死,之後於當年的九月,慶喜的處分被幕府解除。

可這人啊他不能總倒黴,今年六月七日,敕使左衛門督大原重德到達江戶,慶喜終於等來了翻身的良機——朝廷敕旨建議“以一橋慶喜為夾輔”。

可這事蠻奇怪的,敕使大原還未頒旨,幕府就知道了,公方樣家茂、大老松平慶永都親自召慶喜商談,言下之意都是提醒慶喜:

“這內外有別,幕府對慶喜自有安排、自有重用,你可千萬別被小朝廷的伎倆迷惑。”

按理說,這事慶喜應該早知道:

這攘夷的公武合體,是尊王的齊昭一系和京都小朝廷攜手推進的,雙方在江戶、京都遙相呼應,訊息理應互通有無。

可坑爹的是,如今攘夷之風漸熾、浪士雲集畿內,這京都的公卿們自己已經先戰作一團了,混亂之下,這敕旨到底說了啥,慶喜、慶永這兩位齊昭一系的大將,還真沒有公卿提前派人告知。

慶永知道的早,他還好一點,而慶喜後知後覺,這心裡難免有些倉惶:

“這敕旨內容怎麼提前洩露了?

為啥公方樣和慶永能提前知道?

提議我作‘將軍後見’或‘大老,這兩人是真心的嗎,不是釣魚吧?”

因此歸府之後,慶喜思前想後,覺得還是不能擅動,最起碼,要把各方訊息都確認清楚。

因此,等確認敕使大原確實住進了島津家上屋敷後,和歷六月八日,慶喜的心腹就摸上門來。

雖然幕府要對齊彬委以重任,但島津家的態度卻沒啥大變化,慶喜的人順利見到了敕使,雙方立馬開始勾兌。

說起來,京都小朝廷也算煞費苦心,這敕使大原重德身上掛的官職“左衛門督”,就是水戶老藩主齊昭原本的官職,不言自明,這是提醒齊昭一系勿忘初心,繼續尊王攘夷。

這文久二年(1862年)六月七日敕使入江戶,一路陪同的又是薩摩島津家這樣的強力外樣大名,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給幕府的政局帶來了很大動盪。

但任它風吹雨

打,這些表面上都不關直秀的事——他如今是白主松平家的筆頭家老,不再是箱館奉行這樣的幕府重臣,這樣的大事,就算他想摻合,那也沒有他直接下嘴的地方。

反正要做、該做的,之前直秀都做了,如今嘛,他也只好袖手旁觀了。

但正事幹不了,這人情往來還是要做的。

六月十八日,閒人直秀一大早就爬起來,可憐北地給公方樣、老中都送了西洋馬車,可輪到直秀自己,他還得腿著。

本來也不至於這麼慘,幕府規定,“兩百石家祿以上,武士即可乘馬”,但直秀不敢啊:

北地的馬都是搶奪自魯西亞人,和矮小的扶桑馬比起來,那都是神駿,所以直秀敢騎馬,回頭就有貴人上門索取。

這不給吧,得罪人;給吧,這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大牲口留著開荒不好麼。

所以呢,直秀索性就腿著,多少還能混個樸素的名聲。

另外,平時直秀也少有在外走動,所以腿著就腿著好了。

可今天直秀必須出門,這是幕府第一批海外留學生出發的日子,意義重大,所以直秀怎麼也要蹭個出席——不說日後青史留名,就衝這批人後來大多是幕府的水軍頭取(艦長),直秀也得來接個善緣不是。

可等到了品川湊,直秀就笑了。

為啥呢?

因為碼頭上一片混亂,好一幅生離死別的景象。

其實呢,這批留學生的出海,早就定下來了,但陰差陽錯,結果拖到今日才成行。但推遲了這麼久,家屬還是擔心,有幾位夫人、女兒哪是一個悽悽慘慘啊,活像以後看不到了似的。

文久元年(1861年)十一月,在前一年鹹臨丸訪米的基礎上,幕府向米人訂購三艘蒸汽軍艦。可南北之戰不是打響了嘛,所以米人婉拒此事。

迫於無奈,於今年三月,幕府只好改向蘭人訂購一艘蒸汽軍艦,議定十五人到蘭國監督造船及留學。

這些人,都是幕府的精華,不但前期參與了對馬、長崎水軍講習所,之後也繼續在築地水軍操練所深造,堪稱是幕府水軍西洋化的種子。

可看這一片哭號的景象,知道的是送行,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流放呢,等日後這些人留學回來,回憶此時不知是何感想。

這來都來了,直秀只好上前幫著勸說——這裡面有幾個人,是直秀認識的,其中有大目付伊澤政義的三兒子謹吾、好友堀利熙曾經的小跟班榎本釜次郎。

直秀和伊澤政義是怎麼認識的呢?

原來,白主松平家立國,箱館和白主正式分割,為了防止直秀回北地搗亂,他被幕府強留在江戶。

但留住直秀,是怕他以多年箱館奉行的身份回去搞事,不是扣押,因此名目是“協助調查”——至於調查啥,當然是介紹開拓蝦夷地的經驗了。

可直秀好歹也是個萬石的筆頭家老,身上還揹著一個從五位下安房守的官職,這阿貓阿狗的不好打擾,而重臣都忙著內鬥,依次他就閒下來了。

可大御所家定不也退隱了嘛,這位是徹底放飛自我了,因此沒事就讓人把直秀薅進江戶城——箱館這兩年沒少往江戶送新鮮玩意,可至於怎麼使用,這說明書哪有人講的清楚啊。以前家定不敢過於放肆,現在嘛,當然要玩個盡興了。

這當將軍的時候,家定就算怠

政也把自己搞得體虧身虛,可如今當了大御所,這啥也不管,居然身體就一天天好起來了,連脾氣也不那麼暴躁了。

可直秀又不是小孩,陪玩難免覺得枯燥,於是他就搞了一堆西洋小人書、連環畫之類的,希望能多少擺脫一些。

這些呢,是北地推廣西洋學術的入門教材,用的是寓教於樂的法子。

可沒想到,直秀這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家定倒是喜歡看,但問題賊多,搞來搞去,直秀居然成了家定洋學的啟蒙老師。

這金子到哪裡都是發光的,因為直秀講的深入淺出,溯本歸源又能別開新意,平時還留個手工作業啥的,所以,到後來不光家定、篤姬夫妻愛聽,這有時來問安的公方樣家茂、和宮夫妻也開始跟著湊熱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老公沒死,篤姬有了依仗就沒把持大奧,可大奧有啥好,和宮沒幾個月煩了,反而不如西之丸這裡,有吃有拿有樂子。

可將軍家茂平時要處理政事,這和宮老往西之丸跑像話麼,因此頗有非議。

但和宮是個驕縱的,天不怕地不怕,家茂又對他愛愈珍寶,咋管?最後就驚動了群臣,老中不好參和將軍家事,這重任嘛,就落到大目付頭上。

可伊澤政義等人過來看了幾次,結果也沒跳出啥毛病來——有御簾隔絕內外,還有女官、近侍在場,這說起來不好聽,可確實沒有違制。

而且沒跳出毛病來也就算了,如今西洋人是扶桑的頭號問題,伊澤政義等人居然在直秀這裡聽出了微言大義——直秀亂入以前是混論壇的,又挾一百五十年的超前資訊,就算不能說徹底比洋人更懂洋人,但有些方面卻猶有過之。

伊澤極其佩服直秀的學識,事後經過堀利熙老爹堀利堅的引薦,他和直秀居然成了忘年交。

本來伊澤政義以前抓捕過高島四郎太夫,直秀還心存芥蒂。可伊澤也知道這件事是蘭學者心頭上的一根刺,因此他跟直秀私下見面時就澄清了此事:

當年長崎有人密貿易,高島是町年寄,涉事頗深,這才是伊澤查抄高島家的根本原因。

行吧,之前有坦庵先生憐才嫁女,直秀就被閃了腰,如今這高島秋帆密貿易,直秀也能接受——至於伊澤當年在大坂掃滅大鹽平八郎,直秀就不問了,再問出啥來,這不更鬧心了。

再說伊澤如今是大目付,這折節相交,其人還是直秀連環套裡的重要一部分,那還說啥,潔癖是搞不來治政的。

見伊澤今天也抽空來送三兒子上船,這見面就得打招呼啊——其實,直秀早就因兒子留學拜訪過伊澤了,當時還送了大大地一個紅包。

於是,好話不嫌多嘛,這車軲轆話又說了一遍,總算把伊澤安撫好了:

因為箱館也是開埠三港之一,所以直秀和西洋人有關係這說得通。

小約翰的匯通銀行和洋行,已經將生意拓展回英吉利,這當地的聯繫方式,直秀給了伊澤謹吾、榎本釜次郎。

這外面有人,自然伊澤一家就放心多了。

而且謹吾和釜次郎在外作伴,能互相照應,這也是好事。

再長的告別也有完結的時候,最後大家收拾好心情,目送十五位留學生登船出海。

直秀本想回家,可伊澤卻一把拉住了他:

“有事相求,還是煩勞直秀殿跟我走一趟好了。”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