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二百十四章 撿不到錢就算丟(先更後改)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其實,使番松前順豐是知道直秀可能有海外瓜葛的——嘉永二年(1849年),直秀返回扶桑的時候,松前在長崎目付所參與了相關處置。

但咸亨洋行與直秀之間的關係,因為架構上有數道防火牆的存在,連小慄忠順都只是對此有所猜測,那松前就更摸不著跟腳了。

但在此前幕府與咸亨洋行的密貿易中,松前他獲利甚多,自然不會不反對再來一次——當然了,估計咸亨洋行這樣的好事難找,不過萬一呢?

受勘定奉行小慄忠順所託,他開始轉彎抹角地問及箱館開港通商後,直秀是否有鐘意的西洋商人,尤其是“特別誠實可靠的”。

按理說,今天是松前到達箱館的第一天,說這個未免顯得過於急躁了。

但使番松前他也沒辦法啊,這也是逼不得已:

等明天當眾宣旨後,雖然他這個使番身份還在,但手裡可就沒有拿捏直秀的東西了,因此,現在不問,以後就難了。

說到底,於公,如今直秀是堂堂地遠國奉行、大身旗本,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就能輕易指使的;於私嘛,松前作為小慄忠順的心腹,知道小慄和直秀如今的關係看似親密,但實際上卻開始疏遠,這事情不好辦啊。

因此,不趁著現在問,難道還要等過年啊。

直秀倒是個好脾氣的,不顧一旁大久保的眼色,一口答應留意——畢竟箱館今年和歷六月二日才對西洋人通商,交朋友哪裡有這麼快的。

該說的都說清楚了,為了不耽誤使番大人休息,直秀、大久保兩人告辭離開,

將兩人送走後,松前回到屋敷裡反覆琢磨,覺得自己還是有點操之過急。思來想去才恍然大悟——原來不知不覺中,自己居然受到了對方的氣度壓制。

“這不應該啊!”松前使勁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其實,從得知江戶取消了箱館十萬兩“手當金”而直秀和大久保不動聲色開始,這場面就不受松前控制了:

如果直秀兩人著急甚至憤怒,只要情緒顯露於面,那松前自然就抖起來了。

可人家不動聲色,滿口的盡忠報幕,那對不起,明顯是十萬金不在眼裡啊。

既然無所求,自然這談話氛圍就變得有利於直秀一方了。

想到這裡,松前也是服氣的。

天保十四年(1843年)他和直秀相見的時候,兩人都是二半場,但自己是長崎目付的手下,直秀不過是一介遊學的,當時直秀雖然對自己不卑不亢,但奉承的心思還是有的。

可如今不過十幾年,自己費勁心機成了旗本,可人家更牛,響噹噹的大身旗本、遠國奉行,真是後生可畏!

尤其是這氣度。

自從自己當了幕府的徒目付後,自問也見過不少重臣。這風流舉止直秀是比不了,但其顧視之間,真誠熱切的態度之下,卻自有一股自該如此的氣度。而這種自信滿滿地舉止,自己只在靠山小慄忠順的身上見過。

說起來可笑,江戶那麼多的名臣大將,自己見過不少,連大老井伊掃部頭也曾遠遠望過,生死富貴一言可決、胸藏錦繡覆雨翻雲的貴人器量那是見過不少,可這生機勃勃的昂然之意,所見卻是不多,難怪外人稱江戶中樞“多有暮氣”。

咦,不對啊!

直秀還可以說是英姿天授,可這大久保自己也曾見過,當初雖然伶俐,可激憤之情滿面,如今也是一副躊躇滿志的姿態,顧盼之間頗為威儀,難道這北地開拓如此養人?

為了撈個好前程,自己是不是應該將老二、老三都踢到北地也來鍛鍊一番?

不提松前一肚子官司,直秀和大久保出門後,兩人一路都沉默不語。不過,直秀還是一副溫和放鬆的姿態,大久保的臉色看起來卻有些剛硬。

看大久保有心事,儘管剛才和松前已經一起吃過酒了,直秀還是將其拉到家主小酌。

“江戶這是亂命!”席間只有兩人,大久保也放開心扉直接向直秀抱怨。

江川英敏雖然是箱館奉行並,但一直代直秀到處在北地巡視,真正的文臣之首還是大久保利濟。

這些年他辛辛苦苦地經營北地,這當家的才知柴米貴,因此沒了每年的十萬兩“手當金”,大久保甚是不平!

“十萬兩多麼?多乎哉,不多也。”

大久保看直秀這樣,氣得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今年,也就是1859年北地的總預算是81.6萬金,而總支出則是85.4萬金,入不敷出!——當然了,這是密帳,給幕府看的明帳可不是這樣,那本帳是將將持平而已。

從明帳上看,少了十萬金北地非出大亂子不可,因此箱館奉行所只有裁撤番組一條路可走,而且同時還必須勒緊褲腰帶,把各種開支都縮減許多。

“大老井伊掃部頭所謀非小啊。”

直秀不敢再逗,大久保可是勞苦功高的老黃牛,惹急了人家撂挑子不幹了,那自己不就傻眼了。

兩人開始分析幕府這番用意。

要說幕府對箱館奉行所有提防,那肯定沒錯:

安政五年(1858年)直秀是回了北地當箱館奉行,可就在同年,原白主陸上大番頭村田永敏卻調到江戶,雖然他還掛著箱館陸上大番頭的名義,但卻被以傳授兵法的名義,被安排兼任了講武所教授,一直沒被放回來。轉到年來,村田還因“育人有術”被獎賞,從第二次白主之戰後的二百石,增加到二百二十石。

雖說二十石不多,可如果講講課就能增加家祿,那江戶武士還不人人搶著做教授、講習,為此打破了頭也不奇怪啊!

尤其是,村田在江戶築地鐵炮洲可是風光不再,不但被講武所眾人排擠,而且所授課業也被一些學員質疑,他是仗著臉皮厚才無所畏懼,剛剛一年,這“育人有術”真不知從何論起。

因此,幕府拉攏村田之心昭然可知。

同樣,1857年二次白主之戰後,幕府對原本放養的北地群臣大加犒賞:

當時的白主奉行江川英敏,家格一躍成為千石——之前是六百石;

大久保利濟、村田永敏、中濱萬次郎三人,旗本家祿由五十石增加到二百石——大久保是白主町奉行,村田是陸上大番頭,中濱萬是水軍大番頭;

白主奉行所的其他重要組頭、番頭也由御家人譜代升為五十石的旗本。

這帽子滿天飛,當然是希望收穫大把對江戶的忠心了。

而且,這次的家祿也不再是由白主奉行所代發了,而是由幕府發放,因此大家和其它的幕府旗本一樣,不得不將家人送到江戶居住——當然了,和直秀類似,老婆被特許留在北地,孩子嘛,女孩不管,男孩裡的長子必須被送到江戶去。

這些江戶的留守兒童,好聽點是不需要在北地受苦,但實際上就是人質。

為此幕府破了好一筆財。

再說了,雖然箱館和白主合併,奉行所的大政也委任給直秀,可新設立了箱館目付,任職的還是原箱館奉行堀利熙,這任命真是絕了!

在未任箱館奉行之前,堀利熙就是幕府的御目付,論身份就高過這箱館目付。

把在箱館之戰慘敗的

堀利熙任命為箱館目付,那為了東山再起,他還不得拼死搞事啊。再加上堀利熙在此地做過正牌子的奉行,根基牢固,這還不把直秀盯得死死的。

再說了,日後隨便找個藉口讓直秀滾蛋,那備選的人都不用派,堀利熙官復原職不就得了——這還是奉行並江川英敏不願意接任的情況下。

要不是都說中樞多人精呢。

但真要說幕府對箱館多加提防,那肯定是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

1856年白主奉行所被定了三萬石的石高,那是直秀等人做賊心虛。

因為蝦夷地不產大米,靠漁獵為生計,而幕府以米產論石高,所以原本統領北地的松前家是無石高大名。

到了1854年箱館奉行所成立,因為劃歸大部分蝦夷地為御領,幕府補償了原領主松前家三萬石的領地以及每年一萬八千兩的手當金。按四公六民計算,當時相當於給奉行所定了七萬五千石的石高。

以此計算,奉行所每年應收三萬金——安政五年(1858年),不算支出,箱館奉行所的年收入為三萬五千餘金,其實堀利熙當奉行的時候幹的不賴。愛惜清譽的他不擾民,松前家又在1854年交接的時候較勁腦汁拉走了大量領民,能收到這個數,真是不錯了,甚至可以說堀利熙經營有方也沒啥問題。

如今與魯西亞議和了,這三萬五千餘金,加上箱館可截留對西洋人通商的二成關稅——1859年預計關稅為一萬五千金,那就是再加三千金,總計三萬八千金。

要知道,白主奉行所以前可是自負盈虧的,因此這三萬八千金可以全部用在蝦夷地。

當然白主以前的年貢還在,合併後繼續由箱館奉行所交納,可箱館奉行所的年貢可一直沒有——幕府一直往蝦夷地扔錢,年貢要能收的上還至於這樣!

實際上,三萬八千金只需養活一千二百名定番裡的八百人,就算還有奉行所的閒雜人等——旗本由江戶發俸祿,御家人的俸祿由奉行所自理,這大體算下來,如果不建五稜郭了,取消十萬金的補貼,這還真不能算幕府苛待。

當然了,軍械更新、福利待遇啥的肯定是不如以前了。

可箱館自己有鍊鐵所,幕府可沒說收回去,這自力更生不可以嗎?你直秀一介後~進,幕府將箱館交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麼?——要是不為難,你能坐上這個位置!

再說了,每年補貼松前家的一萬八千兩手當金,可一直是江戶在付的,按理說,這錢就應該是箱館奉行所出。

做人嘛,方方面面都要看到,不要只盯著自己的利益。

其實,大久保在細政上比直秀精多了,這方面他早就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他還是有點不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說是沒錢,可以金易銀江戶不是賺了255萬金嘛?”

“是相當於255萬金的白銀。”直秀更正了一下大久保的說法。

如今北地發展到現在,已經接近圖窮匕見的階段了,大久保等骨幹自然也深度參與到機密中來。

幕府以“以扶桑金易海外銀”,幫助運作的是咸亨洋行,但實際上換得的銀子,自1856年就大部分出自北地鴻之舞金銀礦。

1858年回到北地後,直秀也開始遮遮掩掩地將大部分情報共享給大家。

而為了更好地把握大局,以金易銀的訊息自然也在其中。

但大久保這種“撿不到錢就算丟”的想法,真是讓直秀頭疼——天啊,這到底是怎麼養成的視角呢?

直秀只好告訴大久保,幕府對這筆錢有大用,那就是準備富國強兵!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