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十八章 赤鬼和戊午之難(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安政五年(1858年),幕府沒有獲得敕命就與西洋諸國簽訂通商約定。

這樣打破治政規則的舉動,帶來的是“戊午密旨”的出現,而密旨的出現又引發了安政大獄的開始,“戊午之難”由此展開。

其實,小朝廷將旨意送給齊昭,其用心十分險惡——別看旨意裡好像都是勸和的好話,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要以密旨的形式出現呢?既然以密旨的形式出現,其實就是授齊昭以“大義”,希望水戶藩忍耐不住就此發動兵諫。

要知道,送信的兩人裡,月照和尚是公卿的親信,而西鄉隆永卻是薩摩島津家主齊彬的側近!

沒有直秀亂入的世界裡,戊午密旨出現的同時齊彬正在九州鹿兒島積極備戰,只是還沒等到正式起兵,他就於和歷七月十六日暴病身亡。 說起來,齊彬還是如今公方樣家定的公公呢,但水戶德川家不也是頂級親藩御三家?治政這玩意,只有利害,毫無人情可言!

所以,戊午密旨就是一把刀,遞給齊昭就是催他以此為名目立即起兵動手的。

可水戶離江戶很近,按後世的說法只有100公里左右,那齊昭有這個膽子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然是有的!

齊昭可是不一般的人物,殺伐果斷得很。

從繼位算起,這位就不走尋常路。德川齊昭於文政十二年(1829年)就任水戶藩主,但過程並不是一般意義的子承父業:

當時八代藩主齊脩急病而死,因為其無子,當時的公方樣家齊屬意其子恆之丞接掌水戶。

但齊脩雖然無子但卻有親弟弟,此人就是虎三郎。虎三郎以水戶學派武士為根基,發動下級武士到處鬧事,最終趕走了試圖鵲巢鳩佔的恆之丞,他自己如願以償就任家主,改名為齊昭。

如同後世豪門爭家產似的鬧劇,帶來了兩個嚴重後果:

一是,從此之後,三任公方樣家齊、家慶、家定都與齊昭不睦;

二是,因為有保駕之功,加之齊昭要以他們為基本盤以防不測,因此水戶學派的武士們從此開始左右藩政。

雖然中間於弘化元年(1844年),齊昭被幕府勒令退隱,但水戶藩的實權卻並未落入新任藩主慶篤手中,依然被齊昭一系牢牢掌握。

所以,雖然這次齊昭又被幕府“謹慎”,但畢竟才不過一個月多點,因此這舉兵的實力還有有的——當然,打不打得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過,密敕雖然送到了水戶德川兩代家主的手中,但京都小朝廷和有心人期待的起兵卻沒有發生,原因嘛,“幾事不密則成害”——訊息走漏了,幕府對此有了提防,因此齊昭父子沒有敢輕舉妄動。

而且,真說起來,齊昭是否同意舉兵恐怕也是一個大問題:

齊昭一系是和此時的幕府執政大老井伊等人水火不容,但儘管鬥得你死我活,可舉兵清君側,恐怕也不是齊昭能輕易決斷的。

畢竟,所謂的齊昭一系,儘管拉攏公卿和外樣大名,但核心是水戶、尾張這樣的頂級親藩御三家,政爭也不過是幕府的內鬥,因此哪怕齊昭一系失勢,得到的懲罰也不過是隱居、謹慎而已,最起碼性命無憂。

而萬一舉兵的話,性質就變了,刀兵一起血流成河,到時勝了固然好說,則敗了難免身死族滅,風險甚大。

況且,齊昭一系雖然和宇和島、鹿兒島、高知等外樣大名同氣連聲,但其實齊昭對這些人十分警惕,對這些人趁火打劫也有所防備。

因此,戊午密敕雖然在八月十六日就到齊昭父子手中,但預期的水戶兵諫卻沒有發生,反而因為訊息走漏而引起了幕府對此的堅決反擊:

八月十九日,密旨摹本被送交到幕府老中手裡,洩密人則是水戶的“諸生黨”!

所謂“諸生黨”,是相對“天狗黨”而言——齊昭掌握水戶藩政近三十年,提拔了很多下級武士,這些人都深受提倡“尊王”的水戶學說影響,因行事“狷狂”,而被汙衊為“天狗”;而“諸生黨”的得名,則是因為人員多受朱子儒學的影響。

安政五年(1858年)八月十九日,水戶諸生黨人將密旨摹本呈交江戶,由此引來了幕府對此事的深度調查。

九月初,幕府終於開始動手——九月七日夜間,京都所司代酒井忠義和大老井伊的謀主長野主膳聯手,抓住了後來被稱為“惡謀四天王”之一的梅田源二郎。

幕府定的“惡謀四天王”是梅田雲濱、粱川星巖、賴三樹三郎和池內大學。其中梅田是浪人;粱川是詩人,有扶桑李白的美稱;而後兩位則是著名的儒學者。

這四人都和公卿過從甚密,常以京都為中心進行尊王攘夷的活動,其中梅田是行動派,手中掌握了一些私人~武裝,後面三位則是名望高、影響力大。

幾乎在梅田源二郎的同時,幕府在江戶方面也開始行動。

其中橋本綱紀先被江戶町奉行所傳訊——橋本是福井藩主松平慶永的側近人,而慶永則是齊昭一系的核心人物之一。

此後,不斷有人在京都、江戶被抓。

十月,幕府委派老中間部詮勝上洛,事態由此擴大化。

“詮勝稱疾不朝,分吏四方,補小林良典、賴醇等數十人,檻送江戶。江戶亦捕其黨與飯泉喜內等數十人,並皆下獄。”

而且之前抓的都是浪人、公卿或大名的家臣及名士,但從十月開始,處罰的物件身份漸高,開始涉及公卿、大名,而且地域不再僅限於京都和江戶兩地,範圍逐漸擴大到整個扶桑。

三木之下,何不可得?重刑之下人犯開始互相攀扯,涉及的人越來越多:

十月,朝臣太閣鷹司政通、前內大臣三條實萬被迫剃發出家。

十二月,入道尊融親王“隱居、永蟄居”,宇和島藩主伊達宗城被下令退隱。

安政六年(1859年)二月,土佐山內家主豐信被“致仕、謹慎”,他知機退隱,果斷讓出了家主之位,且從此自號“容堂”,以示看得開、對幕府並無怨懟之心。

三月,左大臣近衛忠熙、右大臣鷹司輔熙,並辭官削髮,公卿一條久我、萬里小路等皆黜。

同時,江戶的法評定所及町奉行所開始集中審訊各地送來的要犯。

安政大獄從安政五年(1858年)九月開始,直到安政六年八月才初步平息——

當月幕府中樞給出最終判決:

齊昭一系的五大核心,除了原尾張藩主德川慶勝之外,齊昭父子、一橋慶喜、松平慶永都被追加了處分;

幽屏老中太田資始和土佐山內家主豐信;

其餘人等被判處梟首、斬首、流放、隱居、謹慎、削祿、左遷。

這次判罰加上之前的處罰,安政大獄,也就是戊午之難涉及公卿18人、新老大名7人、幕臣十餘人以及陪臣百餘人——這樣都是要犯,而輕罪被各地奉行所和大名直接處理的更多,據說數量十倍有餘。

水戶作為其中的“首惡”,家臣們被牽連其中的甚多,水戶在京都屋敷的首領鵜飼吉左衛門被斬首,其子鵜飼幸吉更是被定為首罪梟首示眾,同時家老安島帶刀被勒令切腹,其餘家臣中還有被斬首1人、受其它處分12人。

裡面有十餘幕臣最是冤枉,他們和戊午密敕一點邊都不沾,公開表示同情或者反對就此嚴厲處分的不說,有些人完全是被扣了個辦事不利的帽子因而被涉及。因此朝野普遍認為大老井伊一系是藉此機會打擊異己。

說起來,這也不怪旁人——井伊原本的盟友,原老中首席堀田正睦被追加了“謹慎”的處罰,老中久世廣周因為勸諫他也被罷免了。在安政大獄前後,光老中和大目付就各自下去了四位,勘定奉行更是走了五補了三,其它重要役職也都調整頻繁,就井伊一系巍然不動,說不亂權也得有人相信才成啊。

透過這次戊午之難,井伊更是在幕臣中建立了一言九鼎的絕對威信。

當然,因為牽連甚廣——公卿、大名、幕臣、名士都被他辣手懲罰,兼手段激烈,他的赤鬼之名也因此傳遍了扶桑。

不過,由於直秀的亂入,安政大獄有些情況被改變了:

首先是薩摩島津家主齊彬。

安政五年(1858年)他是得了急病,但因為阿司匹林被治好了,並未身死。既然還在,因此他在這場風波中也難以置身事外。但由於他是公方樣家定的公公,且鹿兒島實力強勁,因此被法外施恩,僅僅隱居了事——齊彬五子儔次郎接任家主,更名為定義。但定義只有十一歲,所以大權仍在其父齊彬手中。

其次,吉田矩方並未被波及——他安政五年才從英吉利偷偷返回,哪裡有時間參與此事。

而最大的變化則來自公方樣家定。

他和齊彬一樣病而未死,因此多少還能約束大老井伊一二。這導致除了罪證確鑿的幾人外,被處斬的人數大大降低,其中就包括松平慶永的家臣橋本綱紀——他沒被斬首,但被判流放。

但雖然家定還活著,安政大獄的結果還是沒被改變多少——畢竟,戊午密旨是涉及謀逆的大罪,家定肯輕饒一些就是好的了,難道還要給這些人發感狀不成。

而且家定未死,也給井伊一系帶來了膽氣——齊昭等人的身份再尊貴,但打著公方樣家定的旗號,整治他們也名正言順啊,畢竟親藩和主家上下有別嘛。

在這次風波中,箱館奉行崛直秀本來是置身事外的,但沒想到躲也躲不開——幕府居然將其中流放的人送到北地,這燙手山芋終究還是有一些落到自己手裡了。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