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十六章 罷手言和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安政六年六月二日(1859年7月1日)起,長崎、神奈川(橫濱)、箱館對外通商。

按理說,箱館的通商條件和其它兩個港口相比,那真是天差地別,根本沒法比:

以天時、地利、人和論,這三個地方是第一批對西洋人開港通商的,天時都有,可說起地利、人和,箱館就差遠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長崎在扶桑的西部,離兩大遠東商港香江、松江最近,來往最為便利,而且,作為兩百多年來與蘭國、唐人的通商之地,這影響力非常深厚不說,長崎奉行所的管理也頗為周到;

相比長崎,橫濱更強。

這裡可是緊挨著江戶,除非是另外兩都大坂、京都也開放,否則,哪裡都別比不了。

要知道,江戶百萬人口裡,有錢的人賊多,這購買力堪稱扶桑第一,再說了,附近的關八州物產豐富,不遠的東海道、尾濃、近畿也是豐饒之地,想必橫濱開港後這些物資都會就近運到此處。

果然,橫濱一開港,當地就徒然繁華,如熱火烹油一般。

相比前兩者,箱館就慘嘍,不但地利不行,連奉行所也成立不到五年,怎麼看怎麼就是個純粹的添頭!

這生意無非是買賣:

這買,難道西洋人跑這麼大老遠來買裱物、水產麼;

這賣,別說箱館所在的蝦夷地了,就是把附近北蝦夷地、出羽、陸奧都綁在一起,就這幾個苦寒的窮地方,西洋人能賣出多少東西!

因此,大家都覺得箱館開港通商沒戲,這米人就是來捕鯨,而剩下的魯西亞人,不但做生意完全指望不上,還得小心提防人家突然來襲。

但世事總是出人意料。

在六月二日前,還沒正式開港呢,英吉利、米人的貨船就雲集箱館——當然雲集是誇張的說法,但七八條大商船總是有的。

生意興隆,就預示著財源滾滾,對此奉行所上下自然開心。

當然,只要有西洋人來就是好事,畢竟魯西亞攻擊的時候,總要投鼠忌器不是——說起來可憐,普通町民還沒建立起對直秀等人的信心,真的十分擔心與魯西亞的戰事。

不過,就算擔心也得幹活吃飯不是,在町人忐忑不安中,時間來到了1859年10月中旬——兩次白主之戰都是8月打的,這魯西亞人不準時,還來不來了!

千盼萬盼,終於從江戶傳來好消息,“扶桑、魯西亞議和了!”

不用打仗了,奉行所上下都松了口氣——即使是直秀一系也是如此。

說實話,能不打最好。

開港通商後,正是北地發展的良機,而再打下去,圖什麼呢?

經1853年、1854年英佛聯軍兩次掃蕩,魯西亞在北太平洋的領地元氣大傷,連阿拉斯加都被逼得賣給英吉利魁北克總督府了。

何況,其地後來又爆發了叛亂,現在北方的魯西亞領地是千瘡百孔,正常的話,估計在十年內都還緩不過勁來。

再說了,根據1858年的津門約定,廟屯被定為新增通商口岸之一。等約定生效後,想必唐人會大力經營烏龍江口,這樣自然就會封鎖住魯西亞東擴的空間。

因此,直秀一系早就想收手了。

不過羞刀難入鞘,魯人一直不依不饒的,因此戰事延綿,一點也看不到完結的可能。

可如今突然之間,魯西亞一反常態同意議和,這期間到底發生了啥鬼事情,真是令人好奇!

根據江戶使番的說法,這次是幕府以夷制夷,透過英吉利、佛蘭西向魯人施壓,這才終於了結了這場戰事——當然了,代價也行當不小,此事前前後後耗費了幕府百萬兩黃金!

事情還要從安政五年八月底說起,當時幕府透過購船的名義獻金於英佛,之後兩國特使答應調停扶桑和魯西亞之間的戰事。

當時雙方約定,幕府分別自英吉利、佛蘭西購買三級風帆戰列艦兩艘、佛蘭西二級風帆戰列艦一艘,總價五十萬枚天保小判金。

要知道,以含金量計算,1英鎊摺合1.24枚天保小判金,五十萬金相當於英鎊四十萬餘,摺合唐人白銀一百二十萬兩有餘。

可買的是什麼呢?就是純粹的風帆戰艦,還是二手的!

其實幕府也知道當今蒸汽船大行其道,老舊的風帆戰船買回來是虧的,但不買,人家憑啥幫你!

說到底,這就是一筆獻金而已。

再說了,這些風帆戰艦雖然在歐羅巴已經過氣了,可在扶桑卻哪家都沒有,還是好東西來的。到時可以大漲幕府水軍的實力,因此還真不能說沒用。

當時,英佛兩國特使額爾金、格洛斯經過商議,已經定計要限制魯人在北太平洋的擴張,但苦於沒有藉口,因此幕府提議購船真是恰逢其時!

根據此時的國際公法,中立國度不能向正在交戰的雙方交付軍械和戰船。

但有了出售船隻一事後,英佛就有藉口介入扶桑和魯西亞的戰事——這戰事不停,交易就不能進行,你魯西亞總不能耽誤大家發財吧!

要知道,雖然英佛都家大業大,可此時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打完,參戰的歐羅巴各強國是有苦自知:

魯西亞境內物價飛漲、民生凋敝,進而引發了革新浪潮,可英吉利、佛蘭西也沒好到哪去!

大額軍費和戰後撫卹,導致兩國的經濟都出現了問題,尤其是英吉利,出現了紙幣兌換黃金的擠兌狂潮,搞的泰晤士金融街差點崩潰。

英吉利是當時頭號強大的國度,它都如此狼狽,佛蘭西的困頓也可想而知。

因此,為了擴大出口振興經濟,兩國與唐人的亞羅號戰爭背後是有其深厚原因的——當然,扶桑作為遠東市場的添頭,也倒黴地被西洋諸國隨手波及了。

1857年的這場經濟危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不但歐羅巴大陸如此,北米也沒有倖免於難——當年有俄亥俄保險公司倒閉,進而引發了全米的經濟恐慌。

而扶桑總數四十萬餘英鎊的購船款,雖然杯水車薪,但這是要淘汰的舊船來的,因此成本不過兩成而已,說起來也憑空增添了兩位特使的功績。

再說了,好容易讓扶桑繼中華之後開國通商,這打仗哪有賺錢重要!

不管是出於“限制魯人在遠東擴張”,還是為了確保商貿,相信兩國中樞都會同意調停這場在遠東的小摩擦。

事情的發展正如兩位特使所預料,在他們返回歐羅巴後,果然英佛同時發力,要求魯西亞儘快結束這場與扶桑的戰爭,

當時已經是1859年的春天了,此時調停有點遲了,但總算還不晚!

作為戰勝國,英佛都爆發了經濟危機,那戰敗的魯西亞自然更不好過——從1856年3月《巴黎約定》簽署後,其境內的民生凋敝,革新浪潮不斷高漲,魯人皇帝亞歷山大二世的境況十分應名字——“壓力山大”!

而1858年8月19日第二次白主之戰發生後,魯人利用阿穆爾河將訊息送到了上游的伊爾庫茨克,然後經西伯利亞驛道輾轉,10月底終於到了聖彼得堡。

消息傳遞如此緩慢,是因為如今的通訊手段極其落後:

雖然有線電報在1837年就出現了,但遠距離通訊依舊是悲劇:

要等到未來的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歐羅巴大陸到天竺大陸的海底電纜才鋪設完成,進而開始假設從天竺到香江的海底線路。

至於香江到松江的有線電報,要等到1870年才開始鋪設,最終於1872年開始運營。

橫跨兩大洋的有線電報,大西洋海底電纜要在1866年方才成功投入使用,至於橫越太平洋的電報通訊,更是晚到了1902年。

因此,在英佛特使於1859年春季回到歐羅巴之前,這個空窗期間,魯西亞人繼續作死:

雖然根本沒本錢繼續生事了,但敗於遠東蕞爾小國之手,這對帝國的名聲傷害太大,因此掙扎總是要掙扎一下的。

1858年12月,在憤怒的大貴族們的壓力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命令八艘戰艦出海。

和上幾次不同,這次的航線不走好望角了,而是由歐羅巴—北米—合恩角轉道北上,中途在堪察加半島進行休整和補給,然

後再入侵扶桑北地。

可這出兵時機不對啊——冬春交替之際出海是此時的大忌! 結果,別說合恩角了,連北米大陸都沒到成。

在橫渡大西洋時,八艘戰船就不幸遇到了罕見的風暴,最終只有一艘幸運的蒸汽戰艦千瘡百孔地返回了歐羅巴。

以前,魯西亞原本有兩大一小三隻艦隊,遠東的鄂霍茨克區艦隊規模最小,黑海和波羅的海兩隻戰船隊規模較大。

但鄂霍茨克、黑海兩隻艦隊在之前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灰飛煙滅,這次風暴又重創了唯一成戰力的波羅的海艦隊,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倒黴極了!

1856年時,波羅的海艦隊光戰列艦就有27艘,雖然蒸汽船沒幾隻,但畢竟看起來這也是龐然大物啊!

可1857、1858兩次白主之戰裡,光戰列艦就損失了五艘。

雪上加霜的是,這次大西洋風暴裡又送給海神五艘。

這勒緊褲腰帶新造的船還沒有損失的快,你說這事到底怎麼破?

再派船去遠東,帝國財政雪上加霜不說,失去一半實力的波羅的海艦隊,真的難以難以翼護領地,要是有啥戰事,那可真是危險了;

可不派,連一個小小的扶桑都治不了,這不成了歐羅巴笑柄麼?這對於還沒從克里米亞戰敗陰影走出來的帝國,決對是致命的打擊!

宮廷裡各路人馬爭吵不休,直到1859年春天也沒爭出個結果。

要知道,雖然皇帝和外事大臣戈爾恰科夫都是堅定的東進派,可架不住廣大貴族不同意啊:

“這東西伯利亞有啥好?就是一個財政大坑,往裡面投入的金幣連個回聲都沒有,別再任性了!

有這精氣神,給廣大農莊免點稅或者建造幾間工廠,這不香麼?

要知道,帝國的根基,不在遠東而是在歐羅巴啊!”

就在此時,英佛兩國的聯合使團造訪聖彼得堡,要求魯西亞和扶桑罷手言和,然後大家一起發財。

“發個鬼財!”

誰不知道,就是你倆,把帝國在北太平洋的領地搞的一片狼藉,現在帝國在當地沒本錢了,能做啥生意!

但此時,魯西亞內憂深重,皇帝和外事大臣戈爾恰科夫也不敢造次了,因此捏著鼻子同意了英佛的調停。

安政六年(1859年)和歷八月,魯人特使彼羅夫斯基,在英佛特使的陪同下造訪橫濱。

經過激烈的爭吵,九月初幕府與之簽訂了《扶桑魯西亞通商約定》,其內容包括:

扶桑對魯開國通商,條款與英、佛、米、蘭四國一致;

雲霧千島居中劃分,除雲霧四島外,其餘島嶼盡數歸於魯西亞;

北蝦夷之地,此次擱置不議;

另幕府出讓五十萬枚天保小判金,作為對戰死魯人家屬的慰問金。

其實,這份約定和其它通商約定相比,幕府並未吃多虧:

五十萬金,是以慰問金的名義贈予,並不是戰敗賠款——雖然事實是給了錢,但名義上好聽不是;

至於雲霧千島,早在之前文化元年(1804年)至文化十年(1813年)的衝突中,幕府和魯西亞就已經達成了這樣分割的共識。只是因為文化九年佛蘭西皇帝拿破崙席捲魯人腹地,之後魯人無暇東顧,因此約定並沒有簽署,此事擱置到現在才被再次想起。

因此,並不算幕府太過退讓。

而且,神風再次發威,也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關於之前魯人戰船在風暴中受損一事,事後也被英佛特使在與幕府外國奉行的閒談中洩露。聞之此事,幕府重臣十分感慨,“神風再次保佑了扶桑,晚到總比不到好,說不定,這就是幕府中興的徵兆!”

約定簽署後,幕府立即派船將此事通知北地。

接到訊息後,箱館奉行所上下都松了一口氣,這頭頂上的鍘刀總於消失了,好好好!

可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番在告知與魯人的約定後,居然又拿出了燙手的山芋,“江戶最近要將一批逆賊發配於此,一定要嚴加看管才是!”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