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五十二章 欲取之必先與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安政三年(1856年)四月,白主奉行所主動要求增加石高考核,要將原本的五千石提升到三萬石。

奏章由使番白主奉行並江川英敏呈上後,引起了江戶幕府中樞的極大注意。

原因嘛,很簡單,增加石高考核顯示,“白主在北地不但紮下了腳跟,還居然發展壯大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成績。

要知道,從 “田沼時代”(1767年-1786年)開始,幕府就有強烈開發蝦夷地的意向。但最終都因為計劃過於龐大、投入太多和執行起來過於艱難而放棄了。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一次蝦夷地大開發好了。

當時是文化四年(1807年)至文政四年(1821年)年間,幕府大張旗鼓,但結局和以前沒啥兩樣,依舊是虎頭蛇尾、灰頭土臉:

文化三年,扶桑和魯西亞人在北方開始交兵,雙方直到文化十年(1813年)才握手言和。

之後的八年,幕府又在蝦夷地苦心經營了一番,但最終因為投入巨大和見效甚微而不得不再次放棄。

據勘定所計算,八年之間,幕府投入了百萬兩黃金,結果卻依然吸收不到多少移民,導致蝦夷地還是以漁獵為主,長時間入不敷出,完全看不到回本的希望。——這誰受得了!

再加上北地苦寒,從繁華之所江戶來的武士們都不願意常駐,群情激憤之下都紛紛上書要求調離。

於是幕府順應人心,放棄了這次開發,也結束了無底洞式的投入。

現在白主申請增加石高考核,殷鑑不遠,兩者一對比,顯而易見,白主奉行所在開發上別有專長。

那白主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點引起了相當多幕臣的關注——不關注不行,蝦夷地大開發又開始了,總不能再失敗一次吧?再失敗,那就真成了扶桑笑柄了。而且現在不比當初,西洋諸國虎視眈眈,再跌跤的話,可未必能有爬起來的機會了。

但不開發又不行,這次是形式所迫,不想幹也得幹,必須成功,失敗的後果過於嚴重:

北地大開發的誘因是黑船來訪導致北地開港——箱館成了米船的避難港和補給港。

之前,幕府生怕有人藉此勾結外人,因此一直控制著扶桑對外交涉的渠道。

所以這次箱館開港,幕府必須將此地劃為直轄地“御領”。

而劃成御領後,那就必須開發——一旦讓西洋人看到當地破破爛爛的,容易引發輕視,而輕視則容易引發對方的貪婪之心。

另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則是北方魯西亞人的威脅。

雖然嘉永六年(1853年)出現的魯西亞特使普嘉廷,自嘉永七年正月再未出現,但北方的魯西亞依舊是幕府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當時普嘉廷可是要求“釐定山川、劃分疆界”,這次躲過了,那下次也躲不了啊。

為今之計,只有大力建設北地,將其變成堅實的第一線,牢牢抵住魯人的侵蝕,這樣扶桑才能躲在後面喘口氣。

所以幕府在嘉永七年設立了箱館奉行後,又於安政二年(1855年)四月,“令伊達慶邦、佐竹義睦、津輕順承,發兵戍蝦夷及箱館”。

這樣一來,蝦夷地就有了幕府的箱館奉行所、原本的地頭蛇松前家以及伊達、佐竹、津輕共計五家勢力。

不過幕府還是不敢掉以輕心。

因為這畢竟是新瓷瓶裝老清酒,上一次這麼幹的結果雖然打

退了魯西亞人,可如今不一樣啊,西洋諸國勢力大增,連黑船都開到江戶灣來了,這老方子能行嗎?

但白主這次主動要求增加石高考核,卻讓大佬們眼前一亮——白主能在北蝦夷地發展壯大,那箱館奉行所能不能照方抓藥?就算不能發展壯大,落地生根也好啊。

如果蝦夷地能少投入些,那幕府手裡就能寬綽許多,到時多買一些西洋軍械或者多投入一些到蘭學產業,說不定扶桑這整盤棋就活了。

因此,幕府對白主如何發展起來的非常重視,準備借鑑經驗後用到蝦夷地上,這才有了勘定奉行川路聖謨專門找白主使番江川英敏進行的詢問。

對此,直秀、英敏等人早就有所準備,所以回答的滴水不漏:

人嘛,當然是“歸化了諸多野人,一直大力移民,加上這兩年搭上了箱館移民的順風船”;

至於,“四千人怎麼能有三萬石的產出?”

對此英敏表示,民生根本在於“衣食住行”及謀生手段,所以,石炭、土豆、生鐵、苜蓿、牛馬、鹽、海豹和船,這八樣缺一不可:

“住”嘛,北地多林木,造木屋容易,但冬季漫長,有半年之多,所以禦寒是頭等大事,這石炭萬萬不可或缺;

“食”嘛,只能靠高產農作物,也就是土豆——當然,小麥、大麥、蜀黍(高粱)、玉蜀黍(玉米)白主也種植,但目前還是靠高產的土豆為主。

不過開墾艱難,所以鐵製農具和牛馬都必不可少。

對此川路有異議,“白主哪裡來的鐵製農具和牛馬?”英敏說慢慢積累的,頭幾年還是靠外購糧食,直到這兩年才開墾了不少荒地。

“白主錢從哪來的?”

面對川路聖謨的追問,白主奉行並江川英敏很無奈,“你耐心聽我說不就都知道了麼?!”

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不能這麼直接懟上司,英敏只好耐心解釋:

“北蝦夷人跡罕至之處甚多,毛皮得之甚易。白主盛產海豹,這個江戶人所共知。”

其實川路知道這些。

但他是從普通旗本做到的勘定奉行,是重臣裡少有的異數,能力非凡的川路總覺得白主的賬目哪裡不對,所以才故意追問了一句。

但既然英敏這麼說,他又無法反駁,所以此事只能暫時揭過。

接下來,英敏介紹了白主的耐寒牧草“紫苜蓿”和冷凍法制鹽——苜蓿是蘭國商館引進扶桑的,所以川路對此不以為意。但他可不知道,此苜蓿非彼苜蓿,蘭國人引進的苜蓿不耐寒,而耐寒的紫苜蓿是直秀特意囑咐咸亨洋行引進的。

對川路來說,冷凍法制鹽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因此嘖嘖稱奇,認為此法大可在蝦夷地推廣。

接著,英敏又介紹了白主的“衣”、“行”兩方面:

白主不產木棉(扶桑對棉花的稱呼),這個只能外購,但冬衣不缺,多是毛皮大氅——對此,城府很深的川路差點當場失態。

要知道,町民就不說了,連江戶的普通武士也不一定能穿的起皮毛。

知道白主這麼富,川路暗下決心,“日後一定要刮油,狠狠地刮!不然於心難安。”

“衣食住行”及謀生手段,最後一樣是“行”。

對此,英敏表示白主鼓勵農商,因此有豪商在北地造船,奉行所受益匪淺。

對這個,川路毫不在意——他覺得就是建造一些小船而已。

兩年前,直秀上書要求自建水軍,當時幕府同意了——畢竟白主頂在北地的最前面,不給分配戰船再也不讓人家自建,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當時江戶要求,“白主造船先送到江戶,剩下的才能自己留用”,也就說,“戰船還是不能超過四艘”,而且先要給幕府造四艘戰船,之後白主自建的戰船才能自用,而且人手、費用幕府不管,要白主一概自理。

但至今也沒見白主送船過來,那肯定是造不出來大船。

所以英敏這次提及造船,川路不以為然——“小船愛造多少就造多少好了。”

原因很簡單:如今蝦夷地都變成御領了,松前家獨佔交易已經成了過去。那小船多造點,有什麼不好?畢竟打漁也好,交易也罷,都是肥了幕府自己的領民。

詢問過後,勘定奉行川路聖謨上表對白主奉行所稱讚不已,“實心用事、頗有可觀之處。”

幕府確認白主奉行所不是虛報邀功,且其中不少的經驗可以在箱館推廣,這才同意將奉行所五千石的定額提到到三萬。

說實話,就算英敏說的有問題,老中們也準備同意白主的請求——這兩年扶桑動盪不安,地震、海嘯不斷發生,西洋人入侵又搞的人心惶惶,而白主奉行所提升石高這件事是難得出現的好事,對振奮人心大有裨益,因此幕府對崛直秀、江川英敏賜官賞地,且大肆宣揚。

這番舉措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人別慌,宵小也別造謠!你看白主這樣的偏遠領地都能發展起來,所以幕府依然強大,安政革新必然會帶來一番新氣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管江戶有何打算,但這次白主是實打實的名利雙收:

直秀等人在白主努力了這麼久,終於在幕政中登堂入室——三萬石的領地,雖然不大,但對一個遠國奉行所來說,也總算還能說得過去,以後白主再上表,江戶多少會更重視一些,最起碼不能再輕易不理不睬。

至於每年新增的三千兩金年貢,這個真不算啥。

在積蓄了幾年後,白主根基漸穩,下一步的戰略是“對內,在未來幾年加速移民;對外,積極輸出蘭學工藝”。

欲取之必先與之。

三千兩金不過是三百人移民的費用,拿來買個幕府的通行證,值得!另外,白主的實力也漸漸瞞不住了,不如就此良機洗白一些。既當又立,不做才是真傻了。

至於直秀本人的地位,也算藉此正式更進一步:

例如勘定奉行這樣的重要役職,幾年後,如果走運的話,直秀也不能說沒有資格擔任;

甚至,如果直秀在白主再熬幾年,之後就算丟了遠國奉行的位子,然後他自己在家獨自啃老白米飯,那看在他勞苦功高的份上,說不定幕府會賞他一個“旗本寄合席”,要知道這可是等同大名的待遇。

可惜的是,直秀志不在此,不然他從一個御家人二半場能爬上如此高位,足以自傲生平了!

因此,報喜的江川英敏對直秀的悶悶不樂非常不理解:

1856年9月箱館鍊鐵所點火成功,以後出產的生鐵會賣給白主一半;

而箱館奉行堀利熙又同意聯名上奏,要求給予阿依努人等野人正式領民的身份。如果幕府真能同意,那白主內部會安定許多;

加上去年北方的魯西亞領地大破滅,今年你我又提升了家格,白主也蒸蒸日上,現在這形式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這你還發愁?這完全沒道理麼!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