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四十四章 以金易銀和產業不興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西洋歷1854年10月14日,幕府和英吉利人簽署了《扶桑英吉利和親約定》,英方簽字的是香江分艦隊提督施泰麟,扶桑方面是長崎奉行小慄忠順。

這是大事,坦庵先生當然知道——他雖然卸任了勘定吟味役,但海防掛的役職還兼著呢,但之前小慄的書信裡沒寫這麼詳細,因此他也聽的津津有味。

“施泰麟收了黃金三萬兩?還有內應?你之前的公文和私信上可都沒寫啊!”

面對坦庵先生的追問,小慄只能報以苦笑,這能寫麼?

幕府漏得像篩子一樣,日後傳揚出去哪裡還有西洋人敢做內應和收錢!不收錢,那態度自然就格外強硬,吃虧的還不是扶桑自己!

何況,這錢也不是人家在長崎收的——人家施泰麟是英吉利水師重將,功成名就,因此肯定不會收這樣不清不楚的錢,否則傳揚出去不就身敗名裂了!所以送錢的是咸亨洋行,據說是在香江搞定的,至於具體情節小慄也沒問到。

按理說不該問不到,但小慄現在見不到咸亨洋行的人了,去見面的手下也不敢過分逼問,所以才沒問到——因為來長崎的西洋船隻越來越多,為了保密,咸亨洋行如今在對馬島芋崎港交貨,從此都是長崎奉行的手下和長崎目付跑去交易,所以小慄見不著人。

不過小慄忠順倒也沒懷疑這是空口說大話,因為一個是咸亨洋行信譽一直良好,另外一個是有證據啊:

英人提督施泰麟有意放水,他能感覺得到——在自己苦磨的時候,雖然施泰麟有時也裝作大怒拂袖而去,但人家只是表面強硬,實際上多有退讓,約定是白紙黑字,這騙不了人啊。

而且好多英吉利船頭和隨員都對自己擠眉弄眼,在交涉時多有配合,而且還有人私底下詢問自己和三江洋行有啥關係,在言語中暗示自己繼續多多照拂這家洋行的生意。

雖然自己從未和三江洋行打過交道,也不知道三江洋行是啥鬼玩意,但只要有點心機,就能明了三江洋行十有八九是咸亨洋行的一張畫皮,所以自己悶聲發大財、含含糊糊應付就是。

另外,英人有個通譯自稱山本音吉,私下裡出示了咸亨洋行的信件,說他自己是個漂流民,然後對自己感恩戴德,表示“扶桑家小承蒙大人照顧,感激不盡,銘刻肺腑”。後繼在交涉中,雖然山本因地位卑下無法左右局勢,但私下裡也透露了不少內情,幫助很是不小。

所以,小慄懵懂之餘,對咸亨洋行的三萬兩黃金數目確認無誤——這上上下下打點的如此周到,三萬兩不多,就是沒花這麼多,自己也認!值得啊。

不過,咸亨洋行花了這三萬枚小判金,後面如何回報卻成了大大的難題!

跟江戶交代要這筆錢償還?恐怕不行吧。

因為口說無憑啊,一報上去,面對這樣一筆鉅款的去向,幕府肯定是疑問三連,“錢是怎麼來的、具體怎麼送的、見證人是誰?”到時小慄只能說是別人送的。然後肯定又是三連擊,“別人怎麼這麼仗義?那你怎麼這麼清楚?你小子是不是拿了回佣了?”

到時渾身是嘴也說不清啊,到時好事變壞事,這是何苦來哉!

所以,小慄忠順並沒有上報這筆費用,給幕府的賬目就是花了四萬多枚天保小判金,這個是從長崎的各家豪商支取借用的,採購清單也清楚,帳目完全不怕查!

而給施泰麟這筆費用,他之前只告訴了長崎目付永井巖丞一人——沒辦法,要補上這筆錢的窟窿還要永井配合,不說不行。

“不在長崎,那這筆重金是怎麼送的呢?”

江川英敏憋不住了,直接開口詢問——這聽了半天,可小慄一直兜圈子,這也太折磨人了!

“咸亨洋行!”

“這就對了。”

坦庵先生微微點頭,咸亨洋行如今和蘭國商館、唐人、高麗獨佔扶桑的涉外貿易,肯定不願意別人再來分一杯羹,這個動機十分清楚。

“不過三萬兩黃金,數目可不小啊,咸亨洋行肯出這筆錢?長崎貿易就這麼賺錢?而且一家米人洋行能左右英吉利水軍,神通如此廣大,值得深思啊。”

提問沒人回覆,坦庵先生一抬頭,發現另外兩人都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己——剛才小慄說顧慮的時候,英敏還不太同意,現在他萬分贊成!兩家是鐵桿盟友,自己老爹還疑神疑鬼的,這要是上報幕府,小慄忠順的皮還不得被剝掉幾層!

“咸亨洋行當然是有條件的,我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應允了。這件事,坦庵先生也要幫忙才好。”

經過一番解釋,江川父子明白了,咸亨洋行是有所求啊,而且這個要求還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動搖扶桑國本,而這個請求就是要求幕府同意黃金輸出!

扶桑的金銀比是1:5,而海外是1:15,因此咸亨洋行盯上了這塊肥肉,為此願意先付出三萬英鎊的代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大利,為何以前無人提及!”

英敏這就是賣萌了——早三年直秀就開始這麼幹了,只不過因為白主貿易額小,所以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這些他都知道。

但坦庵先生震驚之餘,沒發現兒子神色不對。

“此事萬萬不可!”

金銀比價有大問題,這事咸亨洋行多次提及,但幕府一直未置可否,就是因為涉及民生、事關重大。

“關東金,關西銀。”

這句話是說,以江戶中心的地區廣泛使用黃金,而在大坂及大坂以西,白銀是主要的交易媒介——當然,不管在哪,百姓和町民還是用銅錢的多。

明知道這裡面有轉手賺兩倍的巨利,但幕府之所以還不行動的原因就是顧忌民生:

如果白銀一下多了三倍,那關西物價肯定飛漲,而黃金減少關東物價必然下降,這裡面涉及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幕府遲遲下定不了決心——經過了二百多年的歌舞昇平,雖然幕府已經笨重不堪了,但作為扶桑執政,責任心還是有的,畢竟這是自己的扶桑,不能平白無故就霍霍了。

坦庵先生也是持同樣的態度,所以他一聽就表示堅決反對,“輸出黃金換取白銀,幕府雖然得利可對民間傷害很大,萬萬不可如此!”

可隨後小慄忠順提出了詳細緣由,坦庵先生無言以對,萬般無奈下他只好同意,明確表態,“如果江戶徵求自己的意見那自己肯定支援。”

不過,坦庵先生雙目垂淚,“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百姓町民到時必然水深火熱,關西諸藩亦必定離心,也不知後世如何評論你我!”

對此,小慄卻說,“即便幕府不為,利之所向,必有人為!到時悔之晚矣。”

在場的三人,坦庵先生、小慄忠順和江川英敏都是幕臣中比較清醒的,直秀也一直提醒他們,別看《扶桑米國和親約定》不涉及到通商,但開國通商必不可免,除非幕府在三五年內能振作起來,最起碼戰船和軍械能趕上西洋水準,否則一切都免談。

可趕的上麼?難!基本上屬於天方夜譚。

小慄忠順剛才說服坦庵先生用了四個理由,“多災多難”、“威權旁落”、“蘭學產業不興”和“強枝弱幹”,其中“產業不興”就是涉及到這個:

嘉永四年(1851年)咸亨洋行就送來了3英寸線膛炮、後膛來復槍夏普斯1848和柯爾特-帕特森轉輪手槍,第二年又送來了觸發式水雷,但至今幕府都沒有仿製成功。

至於原因嘛,很多。

明面上的理由是嘉永五年(1852年)韭山鍊鐵所分家——當時“頭取”勝義邦出走,帶走了大量骨幹去籌建橫濱和橫須賀鍊鐵所,險些造成韭山鍊鐵所一蹶不振。

可實際上呢,就算沒有此事,該造不出來還是造不出來。

扶桑的底子太薄了,傾幕府之力建造的韭山鍊鐵所雖然號稱“人才濟濟”,可實際上卻是“矬子裡面拔大個”,都是口頭達人,只會對照書籍照本宣科,因此每一個小進步都要歷盡千辛萬苦。

拜咸亨洋行所賜,機床等工具也不缺,但鑄造和加工工藝就是提升不上去,這不,韭山去年才仿製拿破崙炮成功,要知道這可只是工藝複雜些了的青銅前裝滑膛炮,要成功仿製線膛炮,估計還要一兩年——這是坦庵先生親自評估的結果。

而且,有炮沒炮彈也不成啊。

實彈倒是沒問題,可這榴彈麼,造是造出來了,但也是聾子的耳朵——擺設,完全無法量產。

至於金屬彈殼的彈藥,更是一籌莫展。

火帽的原料雷酸汞需要礬油等原料,製造方法看起來不難,可產量就是不高,根本無法量產,而且質量也不行,啞火的時候十次有五次,根本不能實用。

期間還發生過幾次事故,人沒死但手指被炸沒的有好幾位,現在韭山鍊鐵所人人自危,根本沒人願意幹,這改進也無從談起!

如今韭山鍊鐵所的成就是:

每年煉生鐵近二百七十萬貫(一萬噸);

大筒方面,可以量產拿破崙炮——一年上百門,實彈可以自供,榴彈需外購;

至於鐵炮,發射鉛子的燧發米尼步槍,也就是前膛線膛槍可以量產,一年的產量是五六百只——增加人手可以多造點,但幕府不同意,認為已經過時了,未來是後膛槍的時代;

水雷麼,也能造,但質量不好說,反正浦賀水軍“高風亮節”地表示,“請把這些自產貨分配到更需要的地方吧”——誰還要誰要,反正我們不要。

江川太郎左衛門急的跳腳,多次上書要求加派人手、增加預算,但勘定所的回覆就是四個字,“造不如買”,咸亨洋行的軍械量大價廉,何必費事——所幸老中們還比較清醒,一直咬著牙撥款,所以韭山鍊鐵所的軍械製造還能勉力向前。

韭山鍊鐵所的進步,是幕府傾力打造的結果,同時也有蘭學巨擘、幕府重臣坦庵先生多年積累的人脈投入,因此幕府其它的蘭學產業可沒這麼順利。

例如,湯島鑄炮場歷來是幕府的重要軍械產地,至今還不如韭山呢,還在鑄造傳統的青銅滑膛炮,實彈不說,最好的射距還只是十丁(一千米),完全落伍了。

至於橫濱和橫須賀兩個新建的鍊鐵所,因為人力緊張,橫須賀徹底停工了,人員被分給了橫濱,而橫濱鍊鐵所也不咋樣,事故頻發不說,生鐵產量也只有韭山的一半,至於軍械鑄造水平和湯島鑄炮場差不多,只能生產燧發米尼步槍和老式大筒。

甚至“頭取”勝義邦也跑路了,成了對馬島海軍傳習所的傳習生頭役兼任教監——“頭役”相當於私塾裡的學生首領“塾頭”,“教監”則是負責風紀的先生,好好的橫濱鍊鐵所頭領不做,坦庵先生一提起他來就搖頭嘆息,“這人怎麼就不肯腳踏實地呢。”

再,再幕府就沒有值得一提的蘭學產業了,現在幕府是以鍊鐵和軍械為主,民生蘭學產業根本沒投入,所以不值一提,整體大小貓三兩只,淒涼的很,難怪小慄忠順一說“蘭學產業不興”,坦庵先生就點頭稱是。

不過,小慄忠順說服坦庵先生同意“以金易銀”時,一共用了四個理由,“多災多難”、“威權旁落”、“蘭學產業不興”和“強枝弱幹”,剩餘三個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