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十四章 到了齊昭自由翱翔的時刻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嘉永六年秋風月中旬(1853年9月下旬),風塵僕僕的小慄忠順剛趕回江戶就聽到了一個噩耗,德川家第十二代徵夷大將軍家慶居然薨了!

身為世代效忠德川家的旗本和被家慶信任的幕臣,小慄聽到訊息後大驚失色,這,這是怎麼回事?我離開江戶之前還覲見過公方樣,雖然主上身體不適,但看起來精神還是好的,怎麼突然就離世了?

原來在米國黑船離開的第十天,和歷六月二十二日,將軍家慶因病情加劇突然去世——儘管在這之前的家慶就有病在身,但一直到臨死前的幾天依然可以接見臣子,所以廣大幕臣根本沒有意料到這一點,這其中就包括老中首席阿部侍從。

公方樣家慶本來已經六十一歲了,在這個年代就算高壽,去世也不奇怪,但這次據說又是御醫出了問題,好像又誤診了,聽說阿部大人把好幾個御醫都抓起來了,但到底是不是這個原因,誰也說不清。

過世的公方樣算是解脫了,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面對眼前的難題。

本來,在黑船離開之後,受到極大震動的幕府立刻開始了內部的討論,米人提督佩裡宣告翌年他會到長崎接受幕府對國書的答覆,那我們應該怎麼答覆呢?

除了蘭國,之前西洋諸國的歷次來訪都被幕府婉拒了,甚至對使者帶來的國書也看都不看,但這次迫於無奈接受了國書,如果一口拒絕的話,米國蠻子會不會動武呢?——十一年前的中華英吉利南海之戰殷鑑不遠,一旦動武結果可未必能如人所願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幕府現在的處境可是比直秀原本的世界好多:

首先,因為咸亨洋行和蘭國商館互相佐證,幕府並沒有將米船來訪的警告當成是誇大其詞,因此提前做了一些佈置,既避免了措手不及,幕府中樞也沒有因疏忽受到朝野各方的指責。

其次,品川臺場在第一次黑船來訪前就建好了——儘管浦賀水道兩側的臺場沒建好,而且配備了西洋大筒,因此面對黑船闖入江戶灣,雖然幕府很驚慌,但畢竟還是有防禦的手段——頂不頂用另說,因此,既沒有造成幕府上下的極度恐慌,也沒有因為驚慌失措而導致諸侯和民間的輕視。

還有,因為對米人及西洋諸國更加瞭解,所以將軍和老中等重臣沒有自亂陣腳更沒有病急亂投醫,因此也沒有給水戶老藩主德川齊昭和其他有心人太多的機會,所以幕府尤其是老中們依然對外保持著高貴冷豔的姿態,而不是內部就自我懷疑、自我分裂了——其實已經出現了苗頭但並不嚴重。

另外還有一個出彩的地方:

雖然九個海防掛的多頭治政讓人詬病,但畢竟統合了內部不同的派系,而且也給老中們留下了緩衝的餘地——黑鍋畢竟可以先讓海防掛們背一背麼。

而海防掛們也算不負眾望,在本次黑船來訪中雖然有反應遲鈍的嫌疑,但畢竟事情還是平平安安地落地了,雖然接了國書但那也是為了江戶城的安危麼,無可厚非。

況且米人發炮示威後,海防掛們不是還以顏色了麼,也開了幾十炮,場面上有來有往,誰也不能說幕府軟弱——在與海外交往時,出於自尊心、榮譽感也好,出於安全感也罷,表現強硬往往能獲得讚譽,而退讓則往往召來懷疑和批評,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所以黑船走後,以老中為首的幕臣感覺還是不錯滴——雖然只是馬馬虎虎過的去,但這些年不就是這麼過

來的麼,你能你上啊。

但公方樣家慶這麼一薨,事態就往另一個方向轉化了。

說一千道一萬,老中們和其他重臣一樣都是臣子,在臣子之上還有一門眾呢,人家才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平時臣子可以扯將軍的虎皮號令幕府,現在將軍掛了,那在這個德川家存續的重要時刻,還得看一門眾的。

此時老中裡也不是沒有一門眾,松平乘全、松平忠優兩位就是,但一門眾也有遠近之分,這兩位雖然是頂級幕臣但在德川家內部卻是不起眼的角色——家天下就是這樣,等級制度異常嚴格,是個人就得分個高下才行,而且還得從多個角度不同姿態來分。

德川家的一門眾由高到低是御三家、御三卿、親藩——雖說御三家和御三卿到底孰高孰低有爭執,但爭執也是人家德川家內部的事,外臣總沒有插嘴的餘地。

可憐的是,松平乘全、松平忠優兩位雖然是親藩大名,但你一聽“松平”兩字,就知道是德川分家,要真親近的話,苗字肯定還得是“德川”啊。

將軍家慶這一死,德川家的親藩就都跳出來了——不跳出來不行,幕府傳承兩百餘年,親藩、譜代大名、旗本之間爭權不休——外樣大名表示我就看看啥也不說,但這親藩佔上風的時候少,近年來更是只能在將軍繼位前後抓緊蹦噠幾下,既然趕上了好時候,自然要顯示存在感。

但為啥親藩近年來只能在將軍繼位前後抓緊蹦噠幾下?

因為將軍也不傻,地位低的、血統遠的親藩還好,做老中都可以,但這地位高的親藩本來就具備了“大義”和實力,再讓人家掌握幕府權利,那自己這一支不就受到威脅了麼?這和中華的藩王一樣,越是地位高的就越是被防備,輕易不會讓你出頭。

但只有一個時機不這樣,那就是幕府將軍去世的時候,這時候當然需要家中長輩和兄弟們出來撐場子——看,我家還有人呢,誰也別想趁亂佔便宜。

當然,也不是完全仗義執言,裡面好處很多——下一任德川將軍需不需要親藩出來支援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自己作為親友出來替自己掙了臉面,無論如何事後新任將軍也得給點好處吧。

這裡面的好處其實可真不少。

冷豬肉沒法分——江戶時代茹素,那給別的好處也行啊——看在自己忠心耿耿的份上,讓將軍下令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其他大名家,或者直接從幕府借點錢花,再次點,讓外樣大名集資給自己修個水利、修個城或者鋪個路啥的也成啊。

如果新任將軍傻一點,趁他剛上任腦子不清醒,萬一提拔自己推薦的人做老中或其它重要役職,這回報更多——有了大權還怕沒機會揩油,不存在的。

於是,作為頂級一門眾的御三家、御三卿紛紛下場。

這一眼看去,居然隱隱以水戶老藩主的德川齊昭為首,這位素來與過世的將軍家慶不睦,平日裡沒少受打壓,但世事難料,齊昭這次居然來個鹹魚大翻身。

後頭看看水戶德川之外的御三家、御三卿,就能發現這事不奇怪。

御三家是尾張、紀伊、水戶三家。

尾張德川的家主是慶勝,他在四年前從支藩高須出來繼承了尾張德川的家主之位,慶勝祖上血脈來自水戶德川家,在繼位之前他還得到了齊昭不遺餘力的吹捧,因此慶勝和齊昭的關係非常親近。

紀伊德

川家的現任家主慶福,今年八歲,所以可以忽略——靠家臣撐場子可以,鬥心眼現在還不行。

水戶家就更不用說,齊昭作為隱居大殿卻牢牢把控著藩政,家主慶篤對積威已久的老爹俯首帖耳。

另外尾張、紀伊兩家的上代家主都掛了,所以三家裡一家自動離場,兩家以水戶齊昭為首同進退。

御三卿是一橋家、清水家和田安家。

一橋家的家主是慶喜,今年十七歲,同樣前任家主也死了,按理說,雖然慶喜年齡不大,但作為一橋家的家主能站出來和齊昭分庭抗禮——經驗少但扛個大旗還是可以的,但慶喜是過繼到一橋家的,他親爹就是齊昭!人家要站也是站水戶啊。

田安家的家主現在是慶賴,今年二十六歲,1839年上任家主齊莊跑去做尾張藩主後,他繼的位,按理說在此緊要關頭他應該站出來作為一面旗幟,但這位的性格好,比較隨和,不太喜歡和人正面衝突,如果是柔中帶剛那當然好了,可這“剛”一直沒露出來過,所以威望不太夠。

剩下的清水家處於“明屋敷”狀態,也就是暫時沒有家主——御三卿和其它所有大名家不同,領地都是十萬石,而且分佈的零零散散的,平時都是幕府在直接管理,同時御三卿的家臣一般也被視為幕府的直臣,所以有沒有家主都沒啥大問題,“明屋敷”現象經常出現。

這從頭到尾捋一遍,御三家、御三卿裡,尾張、水戶、一橋抱團在一起,首領是德川齊昭,剩下的紀伊家主年幼、清水家主空缺、田安家主闇弱,居然成了混一色,水戶老藩主齊昭一統江湖。

而且水戶的齊昭和尾張的慶勝都有不少盟友,關係好的都不用算,有血親關係的諸侯就是一大片:

時年五十四歲的齊昭多子多女,數量達到三十多,孩子多當然正妻和側室加起來也不少,眾多兒子被過繼給其他諸侯做了世子,女兒也大半嫁給各地諸侯做正室,加上老婆們的孃家,齊昭的潛勢力極為龐大,水戶和盟友的總石高居然高達近兩百萬石!

而尾張家主德川慶勝也不含糊,有兩個血親弟弟,松平容保是表高二十三萬石的會津藩主,松平定敬是十萬石桑名藩的世子,加上尾張藩六十一萬石,支藩高須三萬石,自己和盟友掌握的石高也近百萬石。

此時,扶桑各地的表高總計約兩千六百萬石,三百萬石佔了一成多一點,咋看好像不算太多,但親藩和譜代大名的領地加起來才九百多萬石,那三百萬石可就佔了兩成多,這樣算就恐怖了——任何組織裡只要有兩成左右的鐵桿,甚至再少一些,17%就可以,如果沒幹啥天怒人怨的事情,再拉攏些其它盟友,搞的好就可以主導局勢了。

當然,扶桑此時還沒總結出這個道理,但道理不知道事實會說話,齊昭一系的聲勢在失去將軍家慶的壓制後愈發高漲,回到江戶的小慄忠順就有深刻體會——原本在親身看到了米人的堅船利炮之後,九個海防掛裡還堅持完全攘夷的只有水戶齊昭一位,齊昭的“見西洋船就打”說法真沒啥支持者,可現在小慄發現兩個月過後風向大變,原本支援繼續拖延或者有限開國的幕臣數量大大減少,支援齊昭意見的人越來越多。

小慄當然覺得這是無謀之勇,但他只是個出使北地回來的“使番”,就算加上他御目付的身份,也只能在決策幕府大政時敲敲邊鼓,大主意還是要老中們拿,那老中們現在到底是什麼傾向呢?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