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扶貧路上->章節

第九十八章 鵲山雞的來頭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排好隊咧,一個一個來登記,把自己的戶口本復印件和身份證都準備好,有無息貸款的把自己的錢跟貸款證明復印件都拿好,一會籤合同要用!”

正在河壩附近的南坡籌建的辣椒聯合產業合作社前,三道小門大開,今天倒是來了不少人,讓一直在這邊當志願者的陳林也感到驚詫,往常來的人都沒有多少,都是過來看熱鬧的,倒是今天大早,先是牛孝先就領了一大幫子人來報名,讓一旁負責總指揮的高俊達笑開了眼。

這是上次理髮的時候,牛孝先受到了陸為民的鼓舞,有因必有果,前面種下的因,現在終於是結了果,牛孝先也來參與種辣椒致富了,他不僅僅來了,而且勸說了附近的十幾戶的青壯年勞力,這些以前都是果農樹農,平時靠著在鎮上趕集賣樹苗賺錢,現在樹苗賣不下去了,賺不了錢,聽到了牛孝先的保障和陸為民的鼓動,現在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在示範基地內部的臨時會議室裡,高俊達和史玉信、週薪三人圍坐一桌,旁邊的左右兩邊各自放了一個大風扇,三人穿著背心。

由於地勢原因這邊比較悶熱,所以只好找了兩個風扇吹冷風,透過往地面上灑水解暑,風扇左右搖擺,將風穩穩地送給每個人。

在長方形桌子的另一端還有其他三個大村的村幹部駐村領導小組,組長分別是李兆光、安義全和施林,小組成員都是各村扶貧辦公室成員,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在辣椒種植示範基地進行培訓和考察,一旦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及時同高俊達進行聯絡。

“按照當初的規劃,今年年底辣椒種植的畝數一定要達到三百五十畝,不能再少了,還有大棚的建造數量也不能少,從六十二個漲到九十個,太慢了,一定要加快速度,這麼多人看著呢。”陸為民對史玉信說道。

週薪開口道:“現在我們已經聯絡上西州的俊傑食品有限公司,還有祥東和鵬程兩大公司,現在已經聽說咱們建聯合示範基地的事了,他們的負責人各自派了代表與我們聯絡過了,現在已經為咱們初期的六十二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送來了一年辣椒種植產業的引導資金,幫助咱們儘快成立聯合產業合作社,開始第一步。”

高俊達拍著桌子,“看嘛看嘛,有了這筆錢,咱們也算是給這些社員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起碼建造大棚的錢也能有一些回落了,不管多少也有個數,政府現在已經解決了很多相關問題,也專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補貼,比如每畝辣椒苗補貼三百元,肥料錢補貼三百元,加上秋冬季節覆蓋的地膜一百元,其他的病蟲害防控和綠色防控方面五十元,這一下子咱們社員這方面的擔憂就可以卸下了!困難再大也要克服,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

你告訴他們,再不好好努力種辣椒,不下苦功夫,不僅僅對不起自己,對不起我和陸書記,更對不起人家的補貼!”

史玉信繼續向東裡堡、西關和水津村這三個大村的駐村扶貧幹部進行彙報講解,“咱們昌西地界的辣椒不同於川渝一帶,咱們這邊的辣椒之所以深受本省以及周圍各省食客們的喜愛,主要是因為麻而不辣,這是一大特點,但是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精準種植,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咱們這邊的人,還應該擴大物件範圍,不同的人吃辣的程度不一樣,有的人嗜辣如命,有的人就是跟咱一樣喜歡那個感覺。

山東隴南市的新品種辣椒就是味道偏重那種,也帶有麻味,所以我覺德咱們應該嘗試引進這個新品種,我覺得可行……”

周邊的駐村幹部一邊做筆記,一邊詢問一些不太懂的問題,隴南的新品種辣椒在大禮堂的培訓課上,週薪就向所有人做過彙報,隴南已經將其建成它們的支柱產業,數萬人靠著種植辣椒脫貧致富,走向了小康,即便是高俊達都看的眼紅,恨不得親自去建大棚種辣椒,帶領全村人致富。

“可行麼?”施林有些猶豫。

“怎麼不行,人家兩位專家說行就行,你不試一試誰知道行不行,咱們光看人家,也得自己行動啊。”

“我覺得這個可行,聯合產業合作社務必在今年下半年要掛牌成立,我和陸書記提到的三百五十個大棚的搭建,一個都不能少,只多不少!咱們最後的目標,還是要向隴南市的辣椒種植示範基地看齊,將咱們青石山這邊的四村聯合基地,將來也打造成一個昌西省的模範辣椒產業基地,道阻且長啊同志們,咱們要加把勁,有困難可以提,大家一起克服就是……”

高俊達在這個上面再次強調,相當於定了調子,隨後史玉信又趕緊說了最新聯絡到一批新的公司,知道這邊即將成立四村聯合的辣椒種植基地,分別透露出了強烈的合作意願,有一部分公司為了表示誠意,也拿出來了一部分錢作為社員們種植辣椒的成本,還有一些肥料等各項補貼,減免了很多費用。

“除了上面剛才提到的,外省的有白銀市的四季蔬菜廠,山西忻州的火鍋店,咱們本地山陽縣的陽光市場,市面上的各大調料廠和門面,我和週薪經過大量走訪調查,發現他們對於辣椒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往往供不應求,尤其是辣椒麵,咱們這邊種出來之後也可以進行深加工。”

“對了,種植園那邊的情況怎麼樣,去年在山間地帶開墾田土種的那一批藤椒如何了?”高俊達突然想起來,問了一嘴。

“正在穩步推進,估計今年秋季播種,到明年春就能採摘到第一批藤椒了,現在藤椒的集中採摘時間一般都是每年的六到八月,要麼秋播春收,要麼春播夏收,目前已經發展了七十位成員,大棚數量在逐漸增加,之前因為發生過施肥不當,造成土地板結的問題,經過我們的恢復,因為播種之後要保證土壤的適宜程度,為了再次防止土壤因為缺水板結。

我們去年秋冬就覆蓋了地膜,覆膜後種子的發芽力度果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現在藤椒的幼苗分佈非常均勻,我們的種植戶也在定期進行澆水,現在施肥主要還是以氮肥為主,生物肥為輔,我們告訴農戶在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以多施少量為原則,防止施肥過多導致肥害……其次下來好就是田間的一些農活,平時比如鬆土和除草的工作,這些管理都會先一步步培訓出一些有經驗的農戶,讓他們來帶動其他人。”

高俊達緩緩點頭:“藤椒的生長週期的確是比較長的,達到盛果期也得幾年時間,明年能夠進行第一批採摘已經很不易了,告訴種植戶們務必要小心保護,加強管理……”

正在這時,外面突然亂糟糟的吵了起來,呼啦的一下前前後後進來十幾人,全都是進來報名種辣椒的,仇路沒有食言,他昨天晚上回去就寫了一份計劃書,認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向陸為民和高俊達作了彙報,還叫上了以前他的發小和夥伴,左鄰右舍的一群人,現在帶著這些人都來這裡了。

高俊達早知道仇路是聽了陸為民的勸言,看到這麼多人來報名,他心裡也樂開了花,趕緊從房子走出去,“小仇,你小子還真是來咧,我以為你只是跟我開玩笑,你的計劃書我看過,很有思想,怎麼這次是想好了,準備大幹一場了?”

“高支書,瞧你說的,你看我帶這麼多人過來報名,像是開玩笑的嗎,我也算是老黨員了,總要帶頭衝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為咱們那些貧困戶豎立個榜樣不是嘛!”

高俊達和眾人哈哈大笑,他開口道:“你還別說,我這裡手頭上確實有一件緊迫的事情,不亞於種辣椒,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膽量去帶頭幹,目前來說做這個的人並不多,但是你不要怕,我們這裡有各類專家,只要你肯下功夫學,勤動腦子,我全力支持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仇路道:“高支書你得是說笑呢,還有什麼事比種辣椒強?你說,我有啥怕的,我本來就是啥都沒有,你也不用拐彎抹角了,直接說讓我幹啥吧?”

“行,有你這句話就好,不幹啥,讓你給咱帶頭——養雞!”

“啥?養雞?”仇路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反覆問了兩遍,看見高俊達不像是跟他開玩笑,他死活也想不通,種辣椒這不是挺好的麼,養雞能賺幾個錢?

似乎是看出來仇路的不解,高俊達看著周圍有不少貧困戶也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村裡不是沒有人養雞,當初村裡為了扶貧還送來了扶貧雞,本來是讓雞生蛋,蛋生雞的,只不過讓一些人都殺了吃了,現在聽到高俊達再次老生常談養雞的話題,很多人確實不明白,這雞蛋還有雞都賣不了多少錢啊,哪裡有種辣椒收益高!

高俊達雙手下壓,示意大家安靜一下,他沉聲道:“我知道大家不理解,我說的養雞,這不是一般的雞,是咱們這邊青石山放養的野山雞,也是咱們這邊獨有的鵲山雞!”

“這雞我見過,也吃過,風乾之後確實味道好吃,燉湯幹啥都合適,肉質鮮嫩美味,現在市場上的價格都能賣到每斤三十五到四十元咧!”一旁的牛孝先插了一嘴。

基本上青石村的村民都在山上見過這種鵲山雞,是野生的,青石山很大,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從哪裡生出來的,但是這東西能人工放養嗎?

所有人都在心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看著這一幕,高俊達則笑呵呵的將目光投向一旁沉默許久的向景飛,他知道這個時候該他說話了,他咳嗽一聲道:“這個鵲山雞確實在咱們昌西這一帶非常有名,我研究過,可以說是咱們這邊關中雞裡面的一絕,現在知道的人並不多,正是因為野生的鵲山雞的數量是有限的,如果經常消耗,那麼遲早有一天會和恐龍一樣消失。”

講到這裡,眾人哈哈大笑。

向景飛作為請施展的動物疾控防疫中心的站長,同時也是青石村所有養殖場的家禽牲畜養殖總指揮,對於鵲山雞的養殖他以前也有一些思路,但是並未投入實際,去年來到青石村他就專門考察了這種雞,又走訪了一些養殖戶家,還專門跑了一趟西北農林大學,請教了養殖方面的教授,這才大著膽子向陸為民和高俊達提出了這個想法,得到了兩人的一致贊同。

致富之路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原有的條件下因地制宜,根據經驗大膽創造條件,畢竟誰也不知道哪一條路真正適合青石村脫貧,不試試,怎麼知道行不行呢?

“這個鵲山雞還是有來頭的,當年傳說是戰國時候咱們這邊就有了,還是當年的名醫扁鵲馴化過,主要就產在咱們秦嶺關中平原這一帶,為了考察這個鵲山雞到底能不能人工養殖,我下來透過查閱資料和尋找一些老教授,經過將近大半年的考察,得出結論,我覺得是可以進行養殖的,正如剛才那位村民同志說的,咱們這鵲山雞功能啊,很多很多!

而且還可以做成風乾雞那種,等到產量上去了,就可以包裝往外地銷售,逢年過節這雞也能送人,你想想市場上到時候一斤至少賣四十塊錢,而咱們這裡成了銷售源和產地,那是個什麼光景,想想都覺得興奮不是……”

本來在仇路和一干貧困戶村民們,看來沒有什麼養殖希望的鵲山雞,經過向景飛這麼一講,竟然變成了香餑餑,還能進行量產往外地銷售,好傢伙,一斤四十的話那得賺多少錢,這些村民光是稍微一算就激動的不行。

“是啊,有道理有道理。”

“那個專家同志,我想問一下,這個養雞要多少錢,需要買什麼東西嗎?我這全無經驗啊,從來沒有養過家禽,你讓我去種地種菜還行,讓我養動物,我害怕把他養死了,這麼珍貴的雞……”有貧困戶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一部分人也確實這麼想的。

高俊達開口道:“不要怕,咱們有專家指導,一步一步來,誰都不是天生啥都會養嘛,我和陸書記還是那句話,不怕你窮不怕你苦,就怕你懶慫!

只要你們肯學肯幹,儘管放心大膽去做就是,沒錢我們給你無息貸款,不會養我們讓人教你,你們還怕球!”

高俊達的一番話,最終打消了這些人的顧慮,仇路大腿一拍,立馬就決定帶頭養雞,看見仇路決定了,身後一批貧困戶也斷斷續續跟上,嚷嚷著也要養雞。

向景飛這才露出一絲笑意,他振臂高呼道:“是這,咱把路讓開,讓人家報名種植辣椒的留這邊,想要養鵲山雞的都進房子來報名登記,我這再給你們詳細說說,有啥不懂的可以隨時當面問我,也可以加我的微信,隨時聯絡!”

“走走走。”

本來報名辣椒種植戶的一部分貧困戶,看著仇路這些人,露出若有所思和羨慕的眼光,牛孝先也忍不住問高俊達:“高支書,你看我對這養雞也挺感興趣的,以前在家裡也養過一些雞鴨鵝的,我能不能也報名去養雞?”

“可以啊,你看你忙的過來嗎,既要種植辣椒又要養雞,你還想兩頭得利?你們把這辣椒種好就行,不比那養雞差,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當然你要養雞我絕不攔你,希望到最後別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就行!”高俊達將這話說給牛孝先聽,同時也是說給其他貧困戶聽。

原本那些對於養雞還蠢蠢欲動的村民,聽了這話後,頓時就洩了氣,決心一心一意種自己的辣椒就好。

牛孝先挨了一頓罵,也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白了都是錢鬧騰的,但是自己要真是把這辣椒種好了,還怕賺不來錢麼?

……

鵲山雞的養殖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專案,起碼在陸為民看來,青石山的環境十分合適,如果再配上得當的養殖技術,想要量產養殖鵲山雞應該是可以實現的,這話他並不是隨口說說,畢竟在青石村也有村民早就散養過零星的鵲山雞,也有成功的人,掌握著一些鵲山雞的放養和管理技術,這個人正是萬明全!

高俊達也是早知道這個怪人,一個人居住在後山茶嶺一帶,極少與左鄰右舍和村裡人打交道,比石雄還要難說話,一直一個人沉迷於放養鵲山雞,如果不是這次向景飛提出養雞的計劃,高俊達幾乎不會想起村裡還有這麼一號人呢。

陸為民就讓仇路和向景飛一起去請教萬明全,讓萬明全坐鎮放養站,對站內養雞的貧困戶們進行指導,看看能不能行,如果可以的話,那麼這個開山雞放養站的計劃就成功了一半了!

仇路聽到萬明全這個人名,他一開始也是極不情願的,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經撂下話,答應了高俊達和陸為民,就決不能食言,只好硬著頭皮去找萬明全了。

相關推薦:法海穿越唐三藏基建:我在亂世求生存末世崛起:從靈氣復甦開始我在東京當神仙田園山水間開局繼承遺產,但我只想扶貧成神從地縛靈開始畫滿田園貞觀我做主初唐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