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扶貧路上->章節

第五十七章 下旬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脫貧不能靠等要,致富不能睡大覺。”這一行醒目的標語是高俊達親自起的,他特地讓人做了三幅紅色大字橫幅,分別在青石村的三個村社的入口處都掛上了,現在只要通往縣城的大巴車駛入青石村境內,隔著很遠的距離就能看到青石村的村牌坊上掛著這行標語,這代表了如今青石村的村兩委和村民們脫貧致富的決心。

現在整個青石村在陸為民和高俊達為首的村兩委的帶動下,人心已經漸漸活了起來,幹勁有了,日子也好起來了。

“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來思考問題,自然就會去維護他們的利益了。”這是高俊達經常教育羅元明這一批村幹部的話,因為現在基層的扶貧工作千頭萬緒,能否腳踏實地認真為村民做好事情,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所以高俊達一直在叮嚀這個,他希望像羅元明這樣年輕的村幹部,可以在基層得到真正的鍛鍊,以後即便是沒有他了,這種為老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也能傳承下去。

進入十一月下旬的一天,耿老爺子和村裡的兩位六七十歲的老人,主動進來找高俊達和羅元明,給他們送上了一面錦旗,高俊達還是第一次接收到錦旗,只見上面寫著:“感謝兩位好書記,青石村的村民擁護你!”

“當然主要也是要感謝羅大學,是你前前後後忙我們新房建設這個事情,現在我們的新房建好了,下個月應該就可以入住了,還能拿到政府的補貼,要是擱在以前,這樣的好事,我們連想都不敢想啊……”耿老爺子激動地說著。

他是羅元明當初第一個開始鼓動建造危房的五保戶之一,也是如今最先享受新房福利的貧困戶之一,羅元明連忙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老爺子,看你們說的,這旗子不應該給我,也不應該感謝我,應該感謝咱們的兩位書記,應該感謝黨,對虧了黨的政策好啊,為窮人著想,才能享受到扶貧的紅利!”

高俊達微笑著看著面前幾人,將錦旗高高掛起,這對於村兩委的班子也是一個激勵,說明他們這半年所做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脫貧不返貧,讓咱們村民都過上幸福的日子,現在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俊達順手指著後方的白河方向,朝著耿老爺子和其他幾位老人語重心長地道:“接下來我們還準備在咱們村搞一個風景區,作為咱們青山村的重要專案,響應咱們縣統領青石村確為重點扶持旅遊村的契機,一定要大力推動咱們村的基礎設施,帶動你們一起發展鄉村旅遊、脫貧致富!

我希望到時候,可以請你們這些有手藝的老村民支援一下,可以一起合力開個農家樂什麼的,有力出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好!高支書,我們這些文盲不懂你說的這些,不過也聽得懂道理,知道你們是真心為我們這些貧困戶辦事,勤勞致富,這個道理還是懂的,更何況現在有你們村委會和黨的政策支援,我們怕什麼,只要書記一句話,指哪裡我們就打哪裡!”

幾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語,朝著白河水的方向看過去,此時已經到了將要入冬的時令,幾道陽光穿過晦暗的雲層,慢慢照射下來。

原來按照陸為民的設想,實在頭一年剛開始到第二年期間,透過加強青石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目的是改變村容面貌,同時透過發展產業養殖和合作社專案來帶動增加村民的收入,在第二年到第三年期間,透過增加部分工藝設施投入和教育的投入來改變村民的文化水平和居住環境。

目前,陸為民透過將路修通,又陸續改變村容村貌,整治環境和開辦養殖合作社,這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青石村的村民所接受,前面兩個月的時間,陸為民主要做的是摸排走訪和協調資源,最主要是與村民之間的磨合期,剛剛到村裡擔任扶貧幹部,要想儘快協調一切資源,獲得村民的信任是不容易的!

現在這小半年下來,陸為民已經有了他自己的一套經驗,他告訴高俊達,協調扶貧資源,總結起來就是兩句話,第一就是要吃透國家的扶貧政策,然後帶著計劃方案去尋找資源;第二點就是拿到政府的扶貧款子的時候,一定要學會運用扶貧款,巧妙地來說就是做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畢竟拿到政府的扶貧款是不容易的,地方幹部不能眼裡光盯著政府手裡那點資源,一定要學會自己開發,關鍵點在於如何利用政府的資金來打造平臺,帶動更多的資金來引向和投入到青石村,這是這兩個步驟之中最為重要的一步。

在九十月份,青石村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在農業養殖場技術工作人員的孫義的指導下,不少社員都掌握了養殖肉羊、肉牛的技巧和方法,王有理家在孫義的指導下,貸款了5w元,養殖了14頭肉羊,如今天天都在忙活如何養羊,怎樣可以將羊養的肥美,這些都需要時間和身心的投入,還有其餘的幾十戶肉牛養殖人員,也都對自己的家禽精心呵護,以前的一些散養農戶現在被村子完全統一起來,凝成了一股繩,更加合理化與精確化了,只等明年產崽下種之後就能收穫辛勤。

除此之外,陸為民一直在兩手抓,雖然之前決定了要種植獼猴桃和黃桃等產物,但是畢竟這些東西都是三年才能有產出,目前青石村要脫貧,不能光等著這些東西,所以方案就變為多種經營,並沒有像龍頭鎮一樣搞獼猴桃大規模種植,而是根據需要,在固定的地方劃分區域進行規模培育,其中夾雜黃桃、核桃等其他品種。

另一邊,陸為民就想到了之前史玉信提到的,在青石村的後山坡上種植藤椒的事情,還有他在訪戶的時候早就記錄的茶葉種植。

“藤椒不同於黃桃那些,萌芽比較早、能力強,而且壽命比較長,一年可分為春播與秋播兩次,在3月份發芽,七八月份就初次成熟,可以上市販賣,它的成熟期只有130天,遠遠短於獼猴桃、黃桃那些果類!”

其成熟週期和容易種植,加上青石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都成為陸為民選擇藤椒種植的不二原因。

史玉信與陸為民觀察新建好的青石村種植產業園區,外圍全部用鐵絲網周密佈置,門口做了一個木雕,上書“種植產業園區”幾個大字,園林的建設一切從簡,但是在人員安排的指導方面卻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一邊走,史玉信一邊指著之前秋季剛剛栽苗完畢的藤椒地,對陸為民解釋,“藤椒種植的次年種植成熟之後,每株可產藤椒5斤左右,按照現在整個昌西省市場價的話應該是每斤10元,每畝的話算下來應該是……1500元左右,採摘費用是每斤1.2元,一畝在180元左右,這樣的話一畝地的藤椒種植毛利潤是多少,你想想算。”史玉信還留給了陸為民一個算術題。

陸為民不假思索地答道:“1320!一畝地毛利潤能賺這麼多?”他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

他知道這是按照每畝產量30株的藤椒樹來計算,採摘的費用是1.2元每斤,這樣看來總體上如果沒有什麼大災的話,村民們收到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了,畢竟藤椒管理相對來說比較粗放,在青石村根本不會佔用到任何民用耕地,在溝邊、果園的四周或者河道兩邊,也都可以進行栽種,佔地的成本就比較低,所以陸為民並未專門對其進行土地劃分。

他摸了摸藤椒苗上面薄薄的一層覆膜和稻草覆蓋,心裡安穩多了,這個就是專門為藤椒苗覆膜種植的,經過覆蓋後的苗床才會發芽比較早,而且也整齊,“苗在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參差不齊,需要農膜和稻草覆蓋,這是為了保證水分供應,一般當土的表層在5cm下面就會出現乾燥的情況,需要馬上進行補水……”

相關推薦:法海穿越唐三藏基建:我在亂世求生存末世崛起:從靈氣復甦開始我在東京當神仙田園山水間開局繼承遺產,但我只想扶貧成神從地縛靈開始畫滿田園貞觀我做主初唐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