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扶貧路上->章節

第四十四章 通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剪綵典禮後的第二天,山陽縣東郊運輸公司就來人,和陸為民、高俊達他們商量,計劃在青石村設立新的公交站牌,高俊達在心底感嘆,現在還是媒體的力量大,電視臺一放出來,立馬就有了效果。

最後,眾人經過商定,決定還是把公交車停放地點定於一大隊村口的那個大槐樹地下,“以前的舊石碑也看起來不閤眼了哈哈,應該修繕修繕。”

條石場至今為止已經收到了五筆訂單,暫時全部都是昌西省本省範圍內的建築公司,基本都是西州市內的,這五筆生意少則五六十萬多則兩三百萬,已經有一半的訂金達到條石場的賬戶上面。

趙大鵬和石場的二十位技術工人,上個月以前在陸為民的推薦下,去了西州市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了一個月,如今早已經回到村裡,他們還開辦了新員工培訓班,這陣子一直在琢磨商量如何擴大規模,陸為民告訴他們,這個需要一步步來,一個場子有了好的規章制度和人事調配,員工才能有活力,所以他讓趙大鵬好好商量,爭取儘快弄出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因為以前的條石場並沒有所謂的財務部門,而現在不同,有了生意有了錢,要擴大規模,肯定不能靠幾個半路出家的,一兩個人來,趙大鵬先是把當初項紅英組織的修路指揮部的幾位婦女招聘過來,先組成一個臨時的財務部門,之前她們幫忙整理村裡的預算,應該是有經驗的,趙大鵬也可以和陸為民一樣,學習讓有點基礎的村民去縣城學習一陣子,然後回來應聘工作,在條石場就近就業,一方面可以賺錢,另一方面又能照顧家人。

之所以這樣,趙大鵬也是想把更多的就業崗位留給自己人,儘快地幫助村民走出貧困,但是也不能一股腦地放開口子,把村民都招進來,這也不符合規則,對石場也是有弊無利,為了避免徇私和其他事情發生,一套公平的人才錄取和試用規則是最重要的。

而且青石村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所以面試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差異,趙大鵬是想著往實際操作這方面傾斜一些,所以他這幾天一直在與石場的一些部門的負責人員在協商……

同一時間,危房改造專案也在羅元明的手中陸陸續續進行了起來,以前村裡面的無主荒地全部被拓寬,不願意住在原來的地方的,可以重新分配地方。

比如說很多都搬遷到了河壩兩岸附近,那邊現在在鄰村請了不少工人,現在已經開啟地基了。範喜也加入了拉磚的大軍,一車車燒好的磚頭從新建的毛坯路拉入了新劃分好的宅基地,工人和匠人們打成一片,誰家蓋自己的房子,誰家的女人則負責做飯,一時間蓋房子成了人人口中的談資,大家都感慨時代變了,如今政府的政策好了,不納糧食稅了,農民也能吃飽飯了……

董澤斌在得到青石村村委會的表決一致同意後,開始準備為青石村建立排汙系統,這與供水、供電等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一起並進,以前的村子裡面的村民,包括現在都是吃的井水,或者打來的地下水,陸為民和高俊達商量後,覺得可以聯絡離青石村比較近的西山水庫,在以後打通水道,為青石村的村民接來自來水,讓家家戶戶吃水用水都可以方便起來,不過這裡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條石場那邊要穩定住。

在修路的兩個月時間內,高俊達也在史玉信的指導下,為二大隊的村民進購了不少微生物菌肥,透過重新改良土壤的方式進行培育,將以前的尿素肥統統放棄,改用微生物菌肥,施行少施的原則,但是史玉信說這個情況在明年可能才會出現改觀。

陸為民想著,也不能閒著,他決定雙管齊下兩手抓,雖然電視臺打了廣告,石場這邊有趙大鵬目前看著,一群老技術員在,出不了問題,只等趕在年底能不能鋪設好排汙管道,建立汙水池子,還有修繕村裡的公路,讓每家每戶出行都能夠方便,這個事情都是一環套一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比如說整治河道這個事情。

先前,陸為民想的就是搞一個“十里畫廊”的旅遊專案,將青石村河壩兩岸的風景,還有白河水全部綠化一遍,透過打造一個鄉村旅遊基地,這需要村民環保素質的提高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在這個基礎之上還能再次發展,比如在後山搞農家樂,將青石村的老村委會大樓改造成青石村的歷史紀念館等等,這就是文化產業了。

但是這期間種種都是一盤大棋,如何下好每一步,最後不爛尾,這是陸為民非常看重的,所以他現在還要抓的一手的就是養殖業,畢竟現在村子裡面的散戶太多了,而且農民也很多,幾乎都是種糧食的,如何引導他們將地裡的東西變成現金,將自己的勞動轉化為生產力,陸為民覺得他需要來一場眼界和見識的革新……

為此,陸為民早向高俊達和項紅英等人透露出來一個訊息,他建議讓史玉信帶領著去他的老家蘭海縣,去已經發展不錯的蘭海新經濟規劃區去參觀一下。

這個建議一提出來,所有人都覺得可以,高俊達當即表態:“金蟬子是大唐高僧,人家都願意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咱們為啥不可以,我同意!”

“咋還沒有看出來,你還比我瞭解金蟬子的。”一旁的項紅英打趣道。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聽的仇路看不下去了,無奈道:“嫂子、高大哥,你兩可不要在我這單身狗面前秀恩愛了,給我留個機會吧,可憐可憐我,我還等著跟陸書記學學,等發家致富了,也娶個媳婦,生個娃,以後老婆孩子熱炕頭,哪也不去……”

“去去去!瞧瞧你那點出息!”高俊達笑罵道。

“現在咱們青石村的路修通咧,公交運輸公司都來人了,明天就來設站,公交車以後就能停在村口那大槐樹底下了,咱們青石村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一塊努力,等你娃賺了錢,給你買個媳婦都成!”

“哈哈哈哈。”院子裡面所有人大笑。

“陸書記,陸書記在嗎?”外邊,一個聲音大喊著。

眾人回頭看去,只見石雄拿著一份資料興高采烈地從外面跑了過來,他們都一臉納悶,陸為民卻猜到了什麼。

等到石雄走近後,把資料交給陸為民,陸為民一邊看著石雄的樣子,心裡就八九不離十,他問道:“問題解決了?”

“這還真是要謝謝陸書記您,是你給我提供了思路,我去後山每天早上五點就起,晚上睡在那裡,經過這一週的觀察,終於讓我發現了幾條天然的土著裂腹魚的窩點,透過記錄和查詢,找到了辦法。”

原來那天,石雄帶著帳篷住到了後山的湖泊邊,他在白河的河口散心,突然間就發現了裂腹魚的窩點,有三四條大魚在遊動、產卵,後來他悄悄移動過去,觀察幼魚的繁殖,又發現了幾條魚苗。

他看到一種情況,那就是兩釐米以內的小魚苗,都臣在湖底下蠕動,而兩釐米以上的魚苗卻一條沒有找到,帶著這個疑問他推測:“會不會是裂腹魚的幼魚只能靠著流水將食物衝入口中,等到它們長大到兩釐米以上才能實現自主覓食?”

聯想到之前,他人工餵食的時候出現的一些細節情況,石雄覺得很可能存在這種問題,於是他立馬興奮地下山回家嘗試,又經歷了幾天,終於解決了問題。

“你意思是這種土著裂腹魚,咱們也可以實現人工大批量繁殖,不過你之前是因為在靜水中餵食,所以說是餵食方式有問題,現在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旁邊一直沉默不言的史玉信也聽懂了這個話。

“對的!”石雄一個勁的點頭。

“要養魚,就必須有好水。”這是石雄的原話,現在陸為民所做的也是為這件事做鋪墊。

“看嘛,這就很不錯,咱們青石村真是出人才,將軍也是拔於卒伍之中啊,高大哥、嫂子,你們覺得讓這個石雄帶領咱們村民搞土著魚的養殖產業,怎麼養?”陸為民突然扭頭問道。

高俊達剛才一直在旁邊聽,他們也早看過石雄寫的《土著魚養殖計劃書》,有條理、肯務實,這是直觀印象。

但是今天見了真人,聽了這番話,高俊達評價道:“肯琢磨動腦子,不錯小石!

為民推薦的人我還是信的過,況且我的眼神一向也不會出錯,聽著,從今天開始,你以後的任務就是為土著魚找水,教會我們青石村的村民養魚!”

得到兩位書記的肯定,石雄更是高興,他激動地敬了個禮:“放心吧,我保證會完成任務,把土著魚養殖在咱們村子搞起來!”

相關推薦:法海穿越唐三藏基建:我在亂世求生存末世崛起:從靈氣復甦開始我在東京當神仙田園山水間開局繼承遺產,但我只想扶貧成神從地縛靈開始畫滿田園貞觀我做主初唐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