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扶貧路上->章節

第三十四章 種植怪圈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那你現在這是忙著研究什麼?”

史玉通道:“年初的時候,蘭海縣的政府找到了我,有意設定新的經濟開發區,他們那邊去年建立了新的交通運輸網,有一條隧道與西州市直接接軌,將市縣一級的交通網都打通了,但是那邊的鄉鎮仍然很貧困,不少地區的農民掙扎在溫飽線上。”

陸為民以前也聽說過蘭海縣的事情,相比較之前蘭海縣兩三年前的GDP和人均總產值遠遠比不上山陽縣的排名,可以說差了好幾個臺階,但是從今年開始,上半年的人均總產值就奮起直追山陽,陸為民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知道蘭海縣轉變了經濟發展思路,建立了新的經濟生產開發區,那是縣政府新規劃出來的一塊地方,依託當地生產的獼猴桃產業和肉牛養殖業,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陸為民嘖嘖稱奇,他知道這裡面一定有史玉信的功勞,畢竟蘭海和山陽兩縣在整個昌西省都是生產獼猴桃的大縣,全省百分之九十的獼猴桃都來源於這兩個地方,不僅僅在省內暢銷一時,而且還在省外暢銷,特別是去年昌西電視臺播出了一個《老城故事》的電視劇,裡面就提到了獼猴桃的吃法,依託的背景正是山陽、藍海兩地的獼猴桃產業,影視作品也帶動了經濟發展。

既然蘭海縣可以這樣搞,自己在青石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搞?

而且面前就有專業人士,近水樓臺先得月,這樣的資源不好好利用,那才是虧大了,想到這一點,陸為民看向史玉信的眼神就開始放光,悄悄地咽了一口唾沫。

史玉信知道陸為民打的什麼主意:“其實你在青石村應該也可以試一試獼猴桃種植,你跟我過來看。”

說著,史玉信就將陸為民帶到了後院之中,抬頭就能看到用鋼絲網搭好的棚架子,上面就是綠油油的獼猴桃樹藤,現在的藤蔓上確實掛著幾顆誘人的果實,“這個月份的獼猴桃正是營養物質堆集、上色升糖的關鍵時期,所以千萬不能夠輕易採摘,必須得等它們徹底的成熟之後,不然獼猴桃的風味和口感就會變差,缺乏營養價值,帶來的經濟效益就會直線下降,這也是我們本地獼猴桃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陸為民點頭,他知道以前經常有一些追求市場和產值,不明就裡的果農為了提早佔有市場,所以早早就採摘,嚴重地影響了果品的產值、質量和儲藏性質,對本地的獼猴桃工業帶來極大的損害,甚至一度使得本地的果品工業受到嚴重打擊!

“現在這個月份還不到真正的出售時間,如果一味為了追求速度和經濟,不顧時節的話,比如蘭海縣的新開發區,至少就會損失一半以上的財產,更甚者可能瀕臨破產,遭到商戶退回果品……”史玉信提醒陸為民。

“當然,你既然來了,我自然不會讓老朋友失望,這次我要送你們青石村一份大禮,保準對你的扶貧工作有巨大幫助!”史玉信露出一絲笑意,戴著手套的手指朝著桌子上擺放的小罐子指指點點。

“這是……”陸為民走近,把它輕輕拿起來,裡面是一顆顆墨綠色的小顆粒,像葡萄似的結成串,“藤椒?”

陸為民先是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史玉信的意思,是讓他在青石村搞藤椒推廣種植,這種思路讓陸為民感覺到眼前一亮,頓時視野開闊起來。

史玉通道:“我早對青石村有所瞭解,在山陽縣本地,生產最廣最多的菜品就是辣椒,而青石村因其獨有的地貌環境和地理位置,它的紅椒、朝天椒、線椒,不僅僅在這個青石鎮上受歡迎,而且周邊不少地方都會來鎮上的集市,高價採購,特別是那些大飯店,他們迫切需要這種東西!”

昌西省的人能吃辣,特別是在吃麵的北方地區,一碗油潑面離不了辣椒,沒有辣椒的飯那就是沒有靈魂的!

史玉信又繼續道:“蘭海縣和山陽縣的地理位置不通,地貌環境也有很大差別,所以因地制宜,青石村背靠青石山,位居大山深處,這雖然是弊端,但是你修路,開啟門戶,這就可以趨利避害……

藤椒的品質受海拔的高度、溫度以及溼度影響,它的最佳生產海拔高度在1200米左右,平均日照也得2000個小時以上,年晝夜平均溫度在9.8到11.0攝氏度只見,而青石山的生長環境,最適合藤椒,這個菜品與你們村的辣椒產業最為配套,如果推廣成功,那麼帶來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不會亞於其他產業啊為民!”

陸為民在一旁邊聽邊用手機錄音,記錄著,他聽的如痴如醉,史玉信的這番話,對他像是醍醐灌頂,如果能夠在青石山試點藤椒種植成功,那可如對方所說,真是一份不小的厚禮啊!

在上週的山陽縣黨政聯席會議上,茅修水特地提到將國家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神傳達到縣及縣以下的鄉鎮學習,特別是在財政部門支援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在第二點就突出強調——“要支援貧困地區發展優質特色產業”。

這點主要為構建穩固的貧困的確經濟發展支撐體系,地方財政部門應突出支援產業扶貧,地方的基層扶貧幹部也應該下一線,重點結合貧困鄉鎮的自然環境條件、產業基礎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找準產業進行重點扶持。

“呵呵……”陸為民苦笑。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不過我們村現在土地肥力流失,很多荒地早年都拋荒了,現在很難種植農作物,產量也下降不少,這不我才來邀請你過去幫忙,不知道會不會佔用大專家的時間,能不能給個機會?”

史玉信翻了個白眼,將雙手的橡膠手套脫下來,道:“這是什麼幫不幫的,剛好我這幾天沒事,你等我一會,我去拿點東西裝包裡,這就跟你走!”

“好,我在外面車上,恭候大專家。”

“哈哈,能讓陸書記當回司機可不容易啊。”史玉信哈哈大笑。

……

青石村的二大隊的老農戶張亮,一直是一個本本分分的老實農民,他今年五十了種了一輩子地,但是從來沒有遇到過今年這種情況,眼看著到了收成的季節,地裡卻仍然一無所獲,不僅僅糧食產量比鄰家少了三分之二,就是顆粒也小了很多。

現在家裡邊人人都要張口吃飯,娃兒還在學校上小學,讀書生活都要不少開支,錢從哪裡來,地裡不產東西怎麼行?光靠著那點補助就是杯水車薪,為了這事,張亮都能愁死,天天往地裡跑……

不過,老張也不是榆木腦袋,他當了半輩子農民,自然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今天趁著陸為民和高俊達兩人帶了專家過來,專門來幫他出主意,他很是興奮,試著開口道:“由於二隊這邊的土地連年施肥,高支書是知道的,特別是咱們青石村被縣裡列為重點特困村以來,每年家家戶戶發的必不可少的就是肥料了。

現在這地裡面沒有勁兒,過去頭幾年少肥料的時候,一畝地只需要追肥兩包尿素即可,但是現在今年這一年下來我就追肥了十包尿素,根本就不起什麼作用,我感覺像是陷入了一個種植怪圈似的,也不知道咋辦……”

高俊達蹲在地上,一邊抽著煙袋鍋鍋,一邊視察土地情況,他眼前農民張亮這塊地,確實有的地裡邊已經出現板結現象,可想而知,這樣的地怎麼能夠種出好東西來,肥料用多了肯定會這樣,但是現在已經無法挽回了,他自己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般農民也只知道施肥來改善土地,但是肥料用多了,超標了,怎麼來挽回土地,這就需要專家來幫忙了。

這也是史玉信來的目的。

相關推薦:法海穿越唐三藏基建:我在亂世求生存末世崛起:從靈氣復甦開始我在東京當神仙田園山水間開局繼承遺產,但我只想扶貧成神從地縛靈開始畫滿田園貞觀我做主初唐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