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復明1659->章節

第42章 南下幹部(3)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八月末,劉看山接到通知,要他九月初三去參加制科考試。

制科考試是唐宋時期的一種特殊考試,舉行次數極少。而皇帝這次舉行制科考試,意義不言自明。

隨著通知發下來的,還有幾本禮部印發的小冊子---劉看山見過很多這樣的小冊子,但從沒見過這麼精緻的。顯然,打下了阿瓦,朝廷有錢用好紙,印好字啦。

四本光鮮不少的小冊子上,分別用俗體字從左到右寫著《新舊緬文日常用語》《平面幾何》《簡明中國歷史》《臨時通法》四個標題,同之前科舉的四書五經完全不同。

而在這四本之外,還有一張用了印璽的紙,上面用蠅頭小楷寫了一段皇帝敕語:“唐重詩賦,宋重經義,本朝重八股。詩賦於治國無用,經義則限於教條,本朝八股雖掃前二者之弊端,但終難考校官吏治政之才。值此國家危亡之際,朕便宜行事,採四樣作為考題:治理緬人,須懂緬文,否則不能通其意;算術幾何,治政之器,無此二者不能知其人口田畝;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不通歷史,何以明得失?不懂律令,何以治刑名?願諸考生能明朕意!”

劉看山簡單掃了一眼,便關上房門開始仔細研究起來。

“論四書五經,吾雖也寒窗苦讀過,但恐不如內地一童生,而此物對何人都是新認識的,吾若能抓住機會,或可金榜題名,由吏為官!”

……

在劉看山準備挑燈夜戰的時候,一些人拿著同樣的物品在阿瓦城的某個角落大聲鼓譟;得益於朝廷從方圓幾里的中興搬家到了幾十裡的阿瓦城,他們這些緩則也終於有個大宅子鼓譟啦。

可是,他們怎麼會意識到,自己的緩則條件都是皇帝英明領導,明軍將士用命創造出來的呢?

“諸公請看!這些便是此次制科考試的內容。”坐在上首的一人將包裹開啟,將書籍和紙條傳看給個人。

一些人拿到了書就打算往上吐口水,另一些人則試圖撕書,想到還要給他人傳看才沒有真的那麼做。

“既無四書,也無五經;制科考試乃唐宋之制,唐重詩賦,宋重經義,此次考試詩賦經義也皆不考。真是有辱斯文!”

人堆中冒出一個憤世嫉俗的聲音。大家都同樣是走科舉獨木橋上來的官員,自然對此深有同感。頓時,屋內“義憤填膺”的聲音就快要把房頂掀了。

“陛下一定是受了奸人矇蔽!”

“此舉斷不可行,人心向背在此一舉!”

有人憤怒的表示抗爭。

“可是陛下也令吾等參加考試啊,若是沒過,就不再用吾等了!”

“啊?”一些人還沉浸在“皇帝如果讓他們捲鋪蓋滾蛋就無人可用”的美好幻想之中,卻很不幸的發現,這個肥皂泡,竟然……破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群不懂詩書,不知禮數之輩,如何能治理國家?”

“此乃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暴秦之舉!”

說這話的人倒沒有睜眼說瞎話,在他的意識裡,只要有道學為指導思想,世界上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如果沒有迎刃而解,那麼一定不是道學的問題,而是執行者不遵守道學的問題---也就是所謂“奸臣”。

地震,火災,天啟核爆炸,旱災,水災,小冰河期,全都是奸臣當道。

至於為什麼換下奸臣的總是奸臣,就不是他能夠想到的事情了。

主持這次密會的國舅王維恭還算腦子清醒:“諸位靜一靜,咱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陛下不清楚,沒用啊!”

“吾曾聽說,陛下要將緬甸分為六府三十六縣。數百吏員便可執掌阿瓦一下,而且,陛下還有打算所謂簡革官制的想法:把六部的規模縮小到現在的一半以內。這樣,最少只需要四百名小吏就能夠替代吾等所居之官!”

“而陛下已經在晉王軍中前後至少選拔了兩百餘人,中興本就有近百小吏,又從那些商賈之家挑選了數十名子弟…再加上朝中一些趨炎附勢之輩,吾等休矣!”

經過這樣一番簡要的分析,眾人對局勢明晰起來,可不利的局勢明晰起來只能夠帶來沮喪罷了,起先義憤填膺的聲音立刻變成了唉聲嘆氣。

看到情勢不妙,在咒水之難之前開賭場的王維恭喃喃地說:“既然諸公都說朝中有奸臣,那麼到底誰是奸臣呢?”

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因為,皇帝前段時間,是幾乎對所有文臣開炮的。他們又不敢直接攻擊武將---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所以立刻就分化成了兩派觀點:一種認為那天的豬隊友楊在是奸臣,另一種則認為李國泰,楊強益等內官才是奸臣。

當然,也有腦殼被雷劈了說晉王李定國的,不過這種人剛一說話就被王維恭安排的噴子們堵上了嘴。

認為楊在是奸臣的一方表示:“那天楊在表面上站在俺們一邊,可做的事情簡直是皇上瞌睡了,就給他送枕頭!那問的都是什麼弱智問題?要是吾去問,肯定比他那幾個問題複雜多了!”

此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一無所知還敢考校別人。

認為內官是奸臣的一方表示:“入中興城之前,陛下可從未如此對待過吾等!若不是有內官進讒言,難道陛下是突發奇想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此所謂腦洞大開者也---內官不去勾搭你們,去給大頭兵發好處幹嘛?

兩派都忽視了自己的問題,轉而攻擊對方的腦殘之處。好在打下了阿瓦城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和心情,不至於在拳腳相加。

王維恭一副“我不說話,我就看著”的樣子,靜靜等著這幫人吵完。等他們吵的累了,王維恭才開口:“既然大家有的認為,楊在是奸臣,有的認為內官是奸臣,那咱們都砍了不就得了?”

“噗…”有人把嘴裡的茶水噴了出來。

“這…這不太好把?”一些還記得那天楊在“紅牆秘聞”的人表示反對。

“若其是奸臣則死有餘辜,若其不是,為了大明江山,其死也死得其所!”王維恭的託出面造勢,渾然沒有想過自己願不願意為大明江山去死。

“此所謂清君側乎?”

一些嗅覺比較敏感的人指出來王維恭的居心。

清君側,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這麼幾次比較有名:第一次是漢景帝殺晁錯,結果吳王並沒有停止造反;第二次則是安史之亂---安祿山同志後來直接稱帝了;第三次發生在明初靖難之役。三次中的任何一次,起兵者都沒有一點忠臣孝子的樣子。

“清君側,清完了就要清君?大膽!聖天子一時受到奸人矇蔽,汝等便要謀逆?”

昨天吃藥昏過去了,這是補昨天的。

(本章完)

相關推薦:太清神決古穿今:我靠玄學嫁給孤寡顧少轟動娛樂圈最強魔獸使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路人甲日常鳳起滄瀾盛世華章唐王國醫鎮國醫神地球養殖場:我成為了飼主物理動手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