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副本世界飛昇者->章節

第九十二章龍脈轉移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宮殿輕微地發生了動盪。

地面稍稍向下一沉,隨後又穩住。

儘管不是很明顯,但是這個跡象已經很不好了。

最上首的中年帝王,放下了鹿角杯子,離席而起,揹著雙手,仰頭凝視著天柱。

殿內,大楚朝歷代帝王,都注目上方的天柱。

實際上天柱廣大,整座天宮都是以此為中心建立。

尤其是這座正殿,更是整體沐浴在光明中。

無邊無際的光海,自下方而上,托起這巍峨的宮殿群落,又重新匯聚,通往九霄高處。

這天宮,就是大楚一朝歷代積累而成的龍氣福地,一步步自冥土抬升而來,而今入駐天之高處,已經算的上神朝,可以自稱龍氣洞天。

每一代帝王“龍御歸天”,實則歸的就是這個“天”。

這天柱,是炁柱,也是光海,是攢聚天地人三才之後,匯聚而來的法統。

此柱在時,必貫穿陰陽兩界,鎮壓一應不服。

此天柱本無實體,但是在這天宮之內卻別有神異,形成了一根好似通體黃銅澆築的蟠龍華表柱。

注視柱身,即可知大楚興衰禍福。

良久,楚太祖,方才轉身,目視著殿內十數位帝王,沉聲道:

“大楚頹勢已現,不出十年,必有動亂,諸帝可有對策?”

陽世時雖是子孫,但是歸於龍氣天宮之後,卻都是帝王,自然不能僅僅用世俗眼光來看。

是以,通常正式場合,即便是開國太祖,也需要客客氣氣地對待。

“渤海真君,不,陳真,此神實在叛逆,我等當派出天兵攻伐,以警示天下,如若不然,長久下去,大楚神道恐將不穩。”

楚軒帝建議道。

他是大楚第六位帝王,在位十二年,對外作戰以強硬為主。

在他看來,若是不能儘快消滅陳真這位叛逆,天下眾神一一效仿,大楚神道體制必然奔潰瓦解。

須知這大楚天宮其中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大楚神道體制。

這個口子絕不能開!

楚太祖不置可否。

“朕以為,當效仿陳朝故事,派遣一二使節,安撫天下眾神,以穩妥為主,不宜大動干戈。”

一位看起來文弱的楚帝,諫言道。

“此乃金玉良言!”

身列左側次席的楚文帝離席,來到楚太祖面前,躬身拜道:

“兒以為,那北方玄水真君不足為慮,其根由乃是大楚天命將盡,鎮壓不得局勢,這才有種種災禍。”

“縱然沒有這陳真,也會有王真,許真········”

“兒以為,大楚開國三百載,種種弊政積累已深,積累怨望日漸繁多,近些年來連累洞天不穩,改天換日,就在眼前········值此危急存亡之刻,兒願再度入世,三興大楚!願父皇成全!”

此言一出,殿內歷代楚帝都是面色微變。

帝王轉世,非同小可。

不僅僅要拋棄如今龍氣凝就的元神,更是要斬斷過往的功績,乾乾淨淨去人世重新為人,就為了一個渺小的希望拼搏。

其中風險之大,難以想象,而成功希望,渺小到微不足道。

天命將盡,說是天命,其實也是人心。

每朝定鼎,都是政通人和,人心依附。

至百年後,就滋生弊端。

大多三百年後,弊端累積,積怨已久,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如是而已。

這種情況下,想要再興大楚,難度不亞於重開新朝。

主位面曾有兩漢,光武兩興漢室,實則已經是重開新朝。

在此方天地,也有類似的例子。

最典型的,就是三唐。

初唐兩百二十年,四方動盪,唐高祖皇帝,轉生宗室,登臨大寶,開新政,肅清朝綱,再興唐朝。

是為中唐。

為唐朝續國運百年

中唐歷經一百二十年時,禍起宮廷,外戚坐大,廢立天子。

又有唐世祖皇帝,故技重施,卻遭逢上天降下災劫,降生之後,淪為痴呆。

不得已之下,唐歷代帝王主持大唐龍脈,選出宗室之中三位英傑,分別賦予潛龍之運。

三位宗室起兵勤王,連連大戰,終於獲勝者重建新朝。

是為晚唐。

晚唐只存在了短短六十年。

過往死去的帝王,實則在龍氣福地內,都是鬼神。

而人神之間,本不該隨意往來,擾亂天地秩序。

這種行徑,本就是欺天之舉。

轉世之後,成不成還在兩可,關鍵是,上天會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若是真的給這個機會,讓一朝開國太祖,保持完好的記憶,轉世成人,還愁不能振興新朝?

想想都覺得恐怖。

大楚太祖面色沉凝,緩緩頷首道:

“你有心了········”

接著他目光掃過殿內,見諸帝都是正襟危坐,輕笑道:

“大楚能有三百載國運,放眼歷朝歷代,都是前列,不獨朕一人之功績,也是諸帝前赴後繼,繼往開來,才成此大業,朕有何不滿?”

“凡物皆有興衰,王朝亦如是,四百載必有一朝興,而有一朝滅,興衰功過,自有史官造冊,而留與後人評說。”

“至於重振大楚,無有必要。”

頓了頓,他又道:

“腐朽的樑柱,可以換掉,但是自根子上爛透的大樹,已經救不回來了。”

“何況人世間的事情,本就是子孫後代該操心的,我們這些在宗廟受供奉的祖宗牌位,哪能事事代勞?”

“朕決意,主持大楚龍脈,分散潛藏於宗室子弟之中,如真有英傑,開闢新朝,再興大楚,那也由得他;如是子孫後輩不肖,爭不過後來人,那也怪不得吾等。”

太祖一言既出,塵埃落定。

殿中十餘位楚帝,合力主持龍氣。

他們身前都曾為大楚龍脈之主,死後亦有特權,此時同心協力,確實能影響龍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本匯聚在天宮上的光明,就此暗淡了小半。

原本匯聚在天柱的光海中,就此被分離出一股,約有百畝方圓,化作大團黃雲,絲絲縷縷降下。

天宮之中,又起震動,外圍的一些建築,光明減弱,漸漸就維持不住,向下緩緩墜落一截,隨後又止住。

經此一事,天宮景象又大不如前。

“原本還有三十載國運,現在,只能堅持二十年左右了。”

嘆息聲,在殿內響起。

龍脈轉移,對國運也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首次,能夠看到天柱自上而下,緩緩崩解。

這個速度很慢,但是卻是已經可以感受到了。

每時每刻,天宮的光明都在萎縮,並且緩緩下降。

這是一次豪賭。

自大楚龍脈中,分離出一支支脈,支援宗室。

待得天下大亂時,宗室中將有潛龍出,受大楚遺澤,再爭天命。

一如主位面光武、蜀漢。

相關推薦:我被坑成了劍聖明末偽土司仙劍世界裡的鑄劍師全球異變:王者大陸降臨顫抖吧渣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