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風雨南洋未了情->章節

下篇 抗爭 第六章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故事又回到勿裡洞岸東。

岸東在勿裡洞東南海岸,在礦區外靠著海邊的椰樹林裡稀稀落落的亞答屋都是當地土族人的村落,他們多是打魚和採曬椰幹為生,礦區外的集巿和周圍多是唐山來的自由民,他們住的是土坯和木板建成的低矮平房,都很簡陋,這些華僑多數在這裡居住的年代久了。也有新客,他們有的是挑擔的貨郎,走街串巷到各村落用油鹽醬醋米與土族人換購鹹魚椰幹或是與華人做點零頭買賣,也有的在住家賣點日用雜貨,叫亞弄店(arung),稍大些的店鋪就有賣布疋衣料,也有幾家是碾米坊理髮店裁縫鋪和木匠,鐵匠鋪的風箱呼哧呼哧地響,鐵匠舉著鐵錘在燒紅的鐵坯上敲打得叮噹響,火花四濺;釀製醬油作坊和釀酒坊飄出陣陣清香;唐山來的新客和老客為了謀生各顯手藝,同時也使巴殺活泛了,也給當地部族人的生活增添許多內容。巴殺由荷蘭人派的甲必丹管,民間的甲必丹對華人還算和氣,不像巴力裡的管工那麼兇狠,華人有事求辦,只要交點手續費就可以了。

到二十世紀初,岸東西邊的後山還很僻靜,幾乎沒人居住,有華人在山地開荒種菜養豬,古農把天成父子安頓在這裡很安全。天成看著面前這片山地,雖然雜草叢生,但是這裡的土地肥沃,只要捨得下力氣,就會有收穫。他決心要讓兒子過上像人的日子,不能再掉進巴力裡了,如今是父子倆在一起,有個依靠,還有古農幫他們,所以天成心裡很踏實。

開頭,天成用礦區裡掙來的一點活命錢在集巿上給望洋買了一套普通的衣服,還買回鋤頭、耙子、鐮刀、斧子、水桶等用具,還有一些谷種、糧食和鍋、醬油、鹽等物,他便帶著望洋在後山用鋤頭開墾荒地,挖掉樹根草根石頭,細細地用耙子把地弄得平平整整,引來山泉開出一片水田,把谷種泡上。父子倆起早摸黑,如今是為自己的日子奮鬥,他們播種穀子也在播種自己的希望,那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天成想等這裡的日子安定了,就把望洋的娘阿秀從家鄉接過來,一家人就可以和和美美的在一起了,所以,他們汗摔八瓣心裡也是甘甜的,因為將來的收穫都是自己的了。

秧苗插上後,這裡雨水豐足,基本上就不用去理它了。古農來幫他們搭了一間簡單的高腳亞答屋,椰子樹和竹子都是山裡現成的,他們三人一起砍伐,一起蓋起了能讓父子倆遮風擋雨的住處。古農每次來,總帶來幾條肥美的海魚,天成要給他錢,他總是不收,說:這是隨手撈的,不值錢,你把錢留著,往後有用得著的時候。

父子倆沒有閒的時候,再開出一片地種菜、番薯、玉蜀黍等物;砍竹子築籬笆,把菜園和水田周圍圍起來,防野獸啃噬;下套子逮小動物,總是有收穫。他們也在高腳屋下面的空地圍起密實的籬笆,把套來的野兔和山雞留著飼養,山雞還下了蛋,孵出了一群小雞,野兔也下了小兔仔。

菜園子幾天功夫就是一片蔥綠,一個星期後,青菜就可以摘來吃。天成從集市裡撿回一些空心菜菜根,插在田裡,下一陣雨後,菜根就冒出翠綠色的新芽,再過幾天,菜莖爬滿了田壟,成了綠油油的一片,自己吃也吃不完,可以摘一些去集市上換油鹽。番茄也很快長高了,黃瓜爬上了架,慢慢地,在這片荒山野地裡就看出是有人的住家了。天成心裡總是感激這片土地太肥了,再下點自家漚的農家肥,種麼菜長勢都很好,沒過多久,綠的黃瓜、紅的番茄、紫的茄子,掛滿了架。

望洋不像他爹長身體的時候就一直吃不飽肚子,雖然他也在巴力裡吃了一陣苦,還好時間不算長,見到了自己的爹還逃出了礦區,如今日子雖然苦,但是天成每頓都讓兒子吃飽,還有古農鮮活的魚、他們自己套得的獵物,所以望洋身體很快長起來,身上開始有肌肉了,頭髮也見長了,皮膚也泛了光彩,他完全不像巴力裡逃出來的礦工了,天成這才放心讓他去集巿。有人問天成這是誰,他便理直氣壯地答:兒子,從唐山來的。別人誇讚了幾句,沒人懷疑過。

天成也發現自己身上也有變化,最明顯的是頭頂,原來在巴力裡吃不飽,剃光的頭總是光溜溜的長不出頭髮,如今才幾個月功夫,頭髮茬就出來了,可是白的多黑的少,天成算算自己已經近四十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收了水稻打了穀子,拿到集巿上碾成米,新米做的飯還在鍋裡冒氣就聞到一股香味,那種味道天成已經久違了二十年了,吃到自己種的新米做的飯,望洋直說真香,太好吃了。

自己種自己醃的蘿蔔,加了一點薑片和胡椒粉,味道好極了,拿出來一嚼,脆香脆香的,真下飯。

日子安定下來後,天成想到已經死去的幾個族裡的兄弟,心裡不免傷心起來。第二天,他在集巿買回幾柱香和紙錢還有一小壺酒,天成把望洋叫來,說:一起祭奠你那六個叔伯和兄弟。他們在亞答屋後的樹下,鋪開香蕉葉,擺上六碗米飯、蒸魚、瓜果和那壺酒,父子倆點上香,按六人先後去世的順序,第一杯酒祭奠土生的三叔,第二杯酒祭奠土生,第三杯酒祭奠來順,第四杯酒祭奠柱子,第五杯酒祭奠登貴,第六杯酒祭奠佑安。父子倆哭了一陣,燒了紙錢。天成對望洋說:不要忘記他們,你爹我能活下來,是多少個不幸的人死去,用他們的命換的啊!

在大樹下,天成給兒子講述巴力裡的往事,曾經和他共生死同患難的幾個礦工:魏三牛、劉進第、五斤、黑子……天成唸叨著:三牛逃跑了,是古農送他走的,古農回來說他安全抵達蘇門答臘東岸,也不知道他後來怎樣了……古農對我們有恩,沒有他相助,你爹我和三牛恐怕也活不到現在,以後咱們得報答他。望洋都記住了。望洋也常一邊幹活一邊跟爹敘說他離家後家鄉的事。

熱帶地方種稻穀一年可以三熟,收了稻子,放幹水,剩下的禾杆燒了當肥料。天成琢磨著,如果要種三季稻,怕土地肥力不夠,得想法子往地裡添肥。自家漚的肥只夠菜園子用,他就打集市裡公共廁所的主意。

天成去找甲必丹,說集市公廁太髒,太臭,由他去清理行不行。甲必丹說,你願意清理太好了,每個月給你二盾錢,只要每星期掏一次,行不?天成想:在家鄉,莊稼人天沒亮就背上糞筐和糞夾,從村頭走到村尾,只要發現地上有狗屎粒,就當寶趕緊撿到糞筐裡,自家的人糞哪捨得給別人?出門想拉屎,也得憋住回自己的糞坑拉,糞肥不夠的話,還得自己花錢買才行,而這裡去掏廁所還給錢,這不是更好嗎?這樣,他每星期就去掏一次公廁,他不怕苦累也不嫌髒臭,盤算著,一年下來,就增加二十四盾的收入,五年就多出一百二十盾,這錢掙得不比在巴力容易嗎?

這些糞肥混合草木灰肥,再蓋上土,漚熟了施在田裡,父子倆不怕日曬不怕流汗,每天起早摸黑,土地也給他們豐厚的回報,這裡的地本來就肥,加上天成父子施了肥,莊稼長勢很旺,收成也好。打下了穀子,碾成了米,天成給當地的僑生甲必丹送去一麻袋米,甲必丹就不找他的麻煩。逢當地的解禁節,天成不忘買幾斤上好的牛肉、一條好看的巴迪布,再帶上一袋子新米,給當地族長表示祝賀。族長覺得唐人開荒種地,辛勤勞作,又和睦相處,也滿心歡喜。

天成開始要實現第二步計劃,古農來的時候,他把心裡想的說出來:去集巿上做點小買賣,才能掙錢,才能攢錢回老家。古農支援他的想法,他們合計著做什麼小買賣好,天成說就賣粥吧,自己在巴力的大廚房裡幹過,做飯的手藝還行。古農說他每天捉幾條鮮魚加在粥裡會好吃,天成一聽,連聲說:好,魚片粥,好。

天成便動手用雜木做了一付挑擔,再買一口大鍋,再購置一些碗筷物什,每天起大早把菜園子侍弄好了,和兒子望洋挑上擔子從後山去巴殺,擔子一頭在木架子上安放一口大鍋,另一頭挑的是劈柴、米、醬油、鹽、碗筷等物,到巴殺找個地方把擔子放下,便燒火把米倒進鍋裡煮粥,他先把米泡了一會兒,開鍋後加幾滴自己熬煉的豬油,那樣煮出來的粥爽滑粘稠可口,再加一點鹽進去,粥就很清香有味。擔子那頭的小鍋裡蒸著新鮮的海魚,他們開始賣粥了。

巴力裡的礦工出來逛集巿,他們只能吃些便宜的能填肚子的東西並且解解饞,就停在天成的粥擔子前,天成招呼著:來一碗,新米熬的魚片粥,不貴,二仙一碗。他盛滿一碗粥,從蒸鍋裡夾兩片魚肉,加上切碎的醃蘿蔔,再撒點蔥花,滴幾滴醬油,礦工們接過來就覺得香,唿嚕幾下就吃完。連說好吃。在巴力裡根本吃不到這種新米,也吃不到新鮮的魚,一碗糟米粥加一個手指頭大小的鹹魚幹就要五仙錢,天成的粥又香又便宜,礦工們吃得起。

一傳十,十傳百,礦工大多認識天成,都來買他的粥吃,有的吃完一碗,等要回去時再來吃一碗。天成見到熟人就問:阿慶呢?怎沒見他出來?叫他來我這吃碗粥,我不要他給錢。別人嘆了口氣:唉,他命不好,沒熬過來......天成愣住了:他?別人告訴他:你脫身沒多久,那天上工,他拖著裝滿錫土的筐,沒出巷道就動不了了,別人發現他時,身體早就冰涼了,他是累死、憋死的。*

*據印尼華僑史料上記載,當年的礦工由於在沒有任何防護下長期在礦窯裡勞作,

吸入過多的泥塵而致“塵肺病”,且得不到任何治療,最後是累死、憋死的。

天成的心抽緊了。它對那次救了阿慶甚至感到負疚,心想:我到底還是沒救你啊,兄弟,反而是讓你再多遭罪受,假如那時你就撒手而去,你不就少受這些日子的苦嗎?唉,賣身的華工苦啊,苦到不該再活下去了,死了反倒解脫了。這是什麼世道!

遇到與天成相處久的礦工,天成會給他把粥盛得滿滿一大碗,再新增佐料,加片魚肉、加點蘿蔔和蔥花,說:都是老哥了,互相關照。他們要是沒錢,天成也沒要。礦工們都喜歡來他的挑擔前嘮幾句巴力裡的事,嘮心裡的苦悶,天成總是安慰他們:自己保重,總有出頭的時候。

天成的粥生意太火了,趕上巴殺日,一鍋粥都不夠賣,還有人等著第二鍋熬熟了吃完才走。父子倆把粥留著賣錢,自己捨不得多吃,天成自己總是只盛半碗粥就點蘿蔔再啃帶來的番薯就算一頓飯了,可是對兒子,他會注意要望洋多吃、要吃飽。賣完粥回自己住的地方,還忙乎菜地、養的雞兔、準備第二天的營生。他們忙得心情舒暢,雖然一碗粥只賣二仙錢,這樣攢下的錢也慢慢地積多了,比在巴力裡多出幾倍,這都是父子倆的辛苦錢啊!

古農的朋友看到天成父子種水稻收穫不小,也來墾荒開田,他們向天成請教怎麼播種怎麼插秧,原來當地土族都過刀耕火種的日子,如今也慢慢的學會怎樣精耕細作。過了幾年,後山也漸漸人氣興旺起來,來墾荒建亞答屋的人多了,也有從唐山過來的老客和新客,菜園子、水田多起來了,村落也慢慢地活泛起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導演有點皮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至暗時期影視劇裡的任務我在紅樓開書院我是天才大明星濱江警事一路繁花相送有錢重生200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