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奉系江山->章節

第三百六十五章 缽滿盆滿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周學熙一聽到張廷蘭提起了長蘆鹽場,頓時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老頭子臉被嗆得通紅,半天老頭子才恢復了正常。

拙言,鹽雖然是暴利,但是我勸你千萬不要插手,那裡面千頭萬緒,就是個爛泥潭,搞不好會把你都陷進去。

周學熙只當張廷蘭年輕,只見到了利,而沒有見到害,因此才苦口婆心的說道:民國的鹽政沿襲滿清的制度,滿清的鹽政就已經弊端叢生,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可是民國以來,幾次想改都因為阻力太大而放棄了。另外袁宮保弄了一個善後大借款,就是用鹽稅抵押的,再加上庚子賠款等等也都是用鹽稅抵押,因此洋人又設立了不少審查的結構,你要想動鹽場,就要觸動方方面面的利益,那可是個馬蜂窩啊

周學熙說的一點都不錯,由於食鹽是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裡面蘊藏著巨大的利益,歷朝歷代在鹽政上面,都是反覆博弈。

在明朝的時候,中國出現了鹽商集團,他們利用上百年積累的鉅額財富,買通官員,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而這些鹽商在明清之交,又集體投靠了滿清韃子,靠著滿清的庇護,繼續維持漏洞百出的鹽政。

經過數百年的積累,食鹽已經成了鹽商,官僚,江湖幫派,各級政府牟利的最重要工具,裡面的利益鏈條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特別是清末之後,洋人的加入又讓本就十分混亂的鹽政,增加了一重麻煩,因此北洋幾度想改革,都沒有取得什麼效果。周學熙深知其中的問題,因此才不想讓張廷蘭染指鹽政。

但是張廷蘭的心裡頭卻有自己的算盤,食鹽裡頭的利潤實在是太大了,目前民國一年的鹽稅總數超過了七千萬,而且很快就會超過八千萬,所佔的比重僅次於田賦。而這僅是政府收上來的而已,其他的鹽商分潤更加驚人,整個產業的利潤保守估計,也會在五個億以上。

長蘆鹽場是中國最大的鹽場,產量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只要控制了長蘆鹽場,一年拿到兩三千萬的利潤根本不成問題,絕對是非常穩定的一個財源。

另外食鹽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老百姓全都飽受食鹽的折磨,由於層層盤剝。食鹽的價格居高不下,普通的百姓手中的餘財基本要用來買鹽。無力購買其他的商品。

而且張廷蘭也觀察過那些普通人吃的鹽。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泥土草末,只有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左右是粗劣的大粒鹽,這玩意有多髒就不用說了,可是老百姓也沒有絲毫的辦法,只能忍受。

拿到鹽場。不只能拿到鉅額的利潤,而且還能讓天下的百姓受益,這也是爭取民心的手段之一,因此鹽業是張廷蘭不能不染指的東西。

周公。鹽政的問題我十分清楚,但是這個麻煩不能迴避,早晚都要解決,東三省在大量移民,五至十年之內,東三省的百姓數量就會超過三千萬,如果不把食鹽解決了,又怎麼讓老百姓支援我們,而且由於食鹽的弊政,流失了多少稅源,要是能把其中的利潤挽回一兩成,就是好幾千萬,至少能建十座鋼鐵廠,東三省要想發展,食鹽的問題必須解決。

周學熙雖然和張廷蘭接觸不久,但是也知道他言出必行,既然準備對鹽業下手,那就絕對不能更改,不過周學熙還是出於對張廷蘭的關心,提醒道:拙言,你要想動鹽政,也必須循序漸進,直接向老段要鹽場,他也沒法決定,我勸你必須拿出一整套的行動方案。

張廷蘭也點點頭:您老見多識廣,我正有關於鹽政的一點想法,想和您請教。

談不上請教,我當初也參與過鹽政的管理,知道一二,咱們可以參詳一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已經想過了,最初對鹽政下手,一定不能得罪過多,要選擇一個最小的切入口。我打算首先承包鹽稅,也就是說要保證交給北洋的鹽稅數額不變,用於歸還貸款賠款的部分不變,這樣北洋和列強就不會干涉了。然後把改革的刀子砍向那些鹽商的身上,正好這一次我清查八旗王公財產的時候,發現不少八旗貴胄和鹽商有所往來,甚至裡面又有滿清王公的股份,可以藉助追查復辟黨羽的名義,把他們一舉拿下

張廷蘭做事往往會提出一個非常大的構想,幾乎都會超出這個時代人的承受能力,收復中東路如此,搞移民如此,道路建設也是如此。但是真正到了行動的時候,張廷蘭則會把龐大的目標拆成很多的步驟。

一步一步來,阻力就會變得小了很多,這次張廷蘭準備染指鹽政,並沒有立刻損害所有人的利益,而是保證了列強和北洋的收入,專心對付鹽商,而這些鹽商由於和八旗王公有聯絡,等於是有把柄攥在了張廷蘭的手上,也可以壓制他們的氣焰。

這麼一分析,周學熙突然發現似乎張廷蘭不是在做夢了,這件事情的確有門。

拙言,鹽商也分成很多種,有手握鹽引,擁有特權的大商人,有負責運輸的商人,還有銷售的商人,你準備怎麼打破他們的利益鏈條呢

明清以來的鹽政弊端有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一個是生產,一個是銷售。明清都有鹽引制度,簡單的說,就是給予某些大商人經驗食鹽的特權,他們靠著鹽引到鹽場去提取食鹽,然後在販運到指定的區域銷售。在這個過程中,食鹽質量沒有辦法保證,而且由於特權經營,層層盤剝,價格居高不下。

周學熙點點頭:拙言說的沒錯,不只如此,鹽商還會買通官員超發鹽引,還有大量的私鹽存在,種種問題糾葛到了一起。錯綜複雜。

在生產食鹽的問題上,以往都是煮鹽,而範旭東的久大鹽業公司已經搞出來曬鹽的方法,用這種方式,生產出來的食鹽潔淨均勻,而且成本極低,掌控了鹽場之後,我就準備推廣這種方式,將鹽場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

周學熙這時候才恍然大悟,笑著說道:拙言。你打食鹽的主意不是一天兩天了吧,要不你怎麼會把範旭東鼓動到奉天,收到你的麾下啊

我請範先生更多的還是想發展化工,鹽業還是太初級了。張廷蘭隨口解釋一下,然後繼續說道:生產的問題解決了。下面就是銷售的問題,我準備徹底廢除鹽引制度。在食鹽行業。推動自由競爭,任何商人,只要交納五十萬元準備金,就可以到鹽場採購食鹽,運輸到各處銷售。另外我還準備推出一個新的舉措,也就是政府提出食鹽銷售指導價格。根據距離遠近,運費多少,食鹽價格可以進行一些調整,但是不能超出太多。

目前的鹽政被大鹽商壟斷。他們不只負責運輸銷售食鹽,同時還有收取鹽稅的權力,在任何時候,稅收都是政府的權力,把這種權力交給了一幫商人,產生的後果可想而知。

鹽商欺上瞞下,老百姓承擔幾倍的稅收,而政府連該收的錢都收不上來。按照張廷蘭的辦法,鹽商在鹽場購進食鹽的時候,直接納稅,這樣稅收都在鹽場解決,就保證了來源穩定。

另外由於取消了特權,所有的鹽業商人就會互相競爭,食鹽的價格自然就被壓下去了,老百姓也能從中獲利。

拙言,你的方案其實在清末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過,精髓就在於被鹽商不正當的利潤砍掉,然後保證國家稅收,同時降低百姓的負擔,只是阻力太大,沒有施行下去,現在也不知道拙言有沒有把這項利國利民的法案推行下去啊

周公,我做這件事情,最大的靠山就是幾萬條槍桿子,那幫鹽商要是想和我鬥,就先問問我的槍桿子同意不

拙言,你可別亂來啊,要是這些商人切斷了食鹽供應,天下就會打大亂,你豈不是好心辦壞事了

要是他們敢這麼幹,我還求之不得呢,東三省就有不少的商人,他們都眼紅食鹽的暴利呢,現在這幫鹽商撂挑子,我有的是備用的人員,還巴不得他們滾蛋呢。

周學熙聽到了這裡,也徹底明白了,張廷蘭想要染指鹽業,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有著充分的準備。而且張廷蘭也有足夠的實力,不只是軍事力量,還有龐大的經濟影響力。

而且奉軍崛起關外,和這些鹽商有沒有太多的盤根錯節的關係,不用受到拖累,現在看起來,只有奉軍有本事打破鹽商髒髒的利益鏈條。

拙言,既然你有了全面的準備,我現在就和段祺瑞談談,讓他把長蘆鹽場交出來。

周學熙交代完畢之後,就急忙忙的去找老段了,把事情向老段報告之後,段祺瑞也是驚訝不已,奉軍討要熱河是在意料之中,保證不出賣東三省,也是早有說法,至於搬運一些工廠和學校,老段雖然肉疼,但是也並非不能商量。

唯有長蘆鹽場的問題,讓老段驚駭不已,他怎麼也想不到,奉軍竟然想染指鹽業,按照老段的想法,他準備一口回絕,鹽政本來就夠亂了,要是再讓奉軍插手,只怕就更麻煩了。

正在這個時候,徐樹錚突然插話了:芝翁,鹽政歷來都是弊政,如果奉軍願意承包,反正也不損害政府的稅收,列強的賠款也能保證,就讓奉軍放手去做吧,如果成功了,也是一大功德。

徐樹錚說到這裡,又頓了一頓:不過鹽政涉及方面太多,不能一下子都交給奉軍,我建議把山海關以南,一直到塘沽一帶,大約一半的鹽場交給奉軍,其他的鹽場仍然採取老辦法

徐樹錚貿然提出了這個建議,老段一時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不過憑著兩人的默契,老段也點頭同意了。

芝翁,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奉軍剛剛得罪死了八旗王公,又接著去得罪鹽商,這是在作死,咱們何必管這些呢,倒不如看奉軍的熱鬧,讓鹽商先給他們找找麻煩,咱們趁機趕走黎菩薩。

老段和小徐在商量著如何對付奉軍,而張廷蘭此時也在聽取手下人的彙報。

奉軍目前一共查抄五十四位王公大臣的府邸,抓捕八旗貴族一共九百三十二人,繳獲大洋銀行存款金銀一共摺合四千七百萬兩;莊園一百四十二座;土地兩千七百萬畝,各種商號鋪面一萬多間

聽著這些驚人的數字,張廷蘭只覺得無數的金銀落了下來,直接砸到了自己的頭上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的姑父叫朱棣 大明之後 大明第一臣 宋成祖 我是王富貴 奮鬥在洪武末年 我的鄰居是皇帝 悍明 大宋將門 辛亥軍閥
相關推薦:神級土豪修破玄尊九尾之夜,我一拳打爆尾獸玉諸天震驚:我有一個外掛回收模板高達之永恆閃耀精靈之重生剛爺開局幫項羽統一天下重生之獨步江湖一直劇透一直爽全球輪迴:我開局劇透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