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奉系江山->章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 賣身契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拙言,我何嘗不知道靠著舍粥救濟災民,其實就是在等著看他們死啊。不過暫時又想不到什麼別的主意,我才讓雨帥把你找回來,沒想到拙言果然是頭腦敏捷,竟然能想到用未來的東西進行抵押,這可是一大創舉啊。

王永江對張廷蘭的主意是讚不絕口,不過張廷蘭卻苦笑著搖搖頭:永江先生,其實說白了就是讓他們變相成為農奴而已,算不得什麼進步,要想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幫助農民,還要從土地上面下手,這才是最重要的。

說得沒錯,中國早就有耕者有其田的主張,清丈田畝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做到平分土地,讓所有人都成為土地的主人,這個國家才能強大起來。

對於王永江有這樣的看法,張廷蘭一點都不奇怪,中國歷朝歷代都在土地上面轉圈,多少人都主張抑制兼併,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卻需要彌天大勇,畢竟要和整個階層對抗,所有靠著土地食利的地主都會拼命的。

永江先生,依我看東三省地廣人稀,可利用的荒地不計其數,土地問題還不急迫,我們迴旋的餘地還很大。所以我們可以使用經濟手段,調整利益得失,一面組織農民廣開荒地,修建大量的水利設施。一面制定法律限制地租,扶持工商,雖然利益槓桿的調節,讓資金流向工商,等到時機成熟之後,再一舉解決土地問題。

拙言,你要組織這些災民開荒屯田,就是打算實現這個想法吧。王永江笑著說道:你的想法一向不錯,不過這件事情你想簡單了,光憑著利益調節。就能讓地主放鬆對土地的追求麼這是你一廂情願啊,明清以來,晉商和徽商手握大筆的財富,他們靠著經商能賺幾十萬的銀子,結果他們不還是會花費大筆的資金購買土地,守著幾千兩的地租麼

以末斂財,以本守家。傳統的力量是何其強大,已經深入到了骨髓之中,哪怕土地的收益再少,也會有大量的商人趨之若鶩。就算到了後世,已經無法購買土地,中國人不還是熱衷房產嗎,這也是對土地痴狂的一個體現。

張廷蘭原本也想過這個問題,以為只要利益驅使。就能水到渠成,成功的讓地主放棄土地。聽王永江這麼一說。真的有些想當然了,傳統的力量往往是難以扭轉的。

永江先生,我們在建立開墾荒地的時候,不妨參照西方的農場模式,用新的管理方式,這樣產出更多。成本更低。我們用新的農場模式同地主的租佃模式對抗。農民在我們這邊賺得錢多,而且更有尊嚴,自然就能迫使地主進行改變,或者是也變成農場模式。或者是被淘汰掉。

王永江想了想,笑著說道:這個辦法就是逼著地主去改變啊,而且能培養出新的農場主階層,只要他們實力足夠強大,就會自動和地主發生對抗和爭奪,我們再做什麼事情,阻力就會小很多。拙言,這次的災民就託付給你了,你一定要把農場模式搞出來,以後奉天大規模的改造農村,你這就是試金石。

農場主和地主都是靠著土地為生,但是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農場主是在工業條件之下產生的,他們要對土地進行管理,要組織農民進行生產,要為自己的產品找到銷路,簡單地說農場主就是特殊的工廠主,而農場之中的農民就是特殊的產業工人。

而地主則不然,他們只是把土地交給佃農,自己什麼都不管,只是到了最後,收取地租,更像是高利貸者。誰能夠促進社會進步,其實一目瞭然,東三省有廣袤的土地,而且平原居多,擁有建設農場的條件,因此張廷蘭對自己的計劃充滿了信心。

王永江這次到了遼陽之後,想的事情也很多,他不只是解決一個民變這麼簡單,而是要找出農村的問題,然後再找出解決的方案,和張廷蘭談了一會之後,王永江覺得自己終於有了一些思路。

拙言,咱們先看看那些災民吧,你想把他們買下來,還要他們願意才行啊。

張廷蘭和王永江一同到了遼陽城外的臨時安置點,這裡聚集了將近一萬名災民。張廷蘭到這個世界之後,一直生活在繁榮的奉天,對於這個時代的貧窮落後還沒有太深刻的感觸。

不過現在眼前所見,卻是徹底震驚了他,到處都是衣衫襤褸的災民,破碎的衣衫掛在嶙峋的骨架上面,身體乾瘦乾瘦的,似乎除了皮就是骨頭,沒有一絲肉,黝黑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似乎對什麼都不在乎了。

只有一陣寒風吹過,這些人才會不住的顫抖,已經到了落雪的時候,他們很多人還都光著腳,穿著單衣,小孩子畏縮的大人的懷裡,不住的打寒戰。

看到了這種情況,張廷蘭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如果光是舍粥,這幫人多半都會被餓死。所以說古往今來的舍粥不是為了救濟災民,而是為了防止災民發生暴亂,就好像給小孩子的嘴裡放上一個奶嘴一樣,就是個安慰劑。

張廷蘭他們趕來的時間正是中午,又到了發放糧食的時候,不遠處幾十口大鐵鍋都冒著熱氣,一陣陣的米香飄了過來。這些災民聞到了香味之後,眼神之中終於露出了一絲神采,有些人掙扎著站了起來,想要過去排隊。

就在這個時候,又從遼陽過來了幾輛馬車,到了粥棚之後,從馬車上運出了一筐筐的白面饅頭,堆在了一起,就好像小山包一樣,這下子災民終於控制不住了,多少天他們都沒有見過白面饅頭了,大家紛紛向粥棚跑了過來,掙扎著想要搶到饅頭。

那些負責維護秩序的士兵一看災民們似乎有發瘋的跡象,他們毫不客氣的揮動了鞭子,抽打在這些災民的身上。

你們都聽好了,全都排隊。每個人都有份要是再亂闖,就等著被餓死吧

這些士兵勉強穩住了災民的情緒,粥棚已經開始分配糧食了,每個災民能得到一碗濃濃的高粱米粥,一個白面饅頭,甚至還有一塊醃蘿蔔。就算在好的年景,這些貧苦的農民也不能經常吃到白麵,何況這種時候。

因此領到食物的災民眼睛都冒光了,大白饅頭足有拳頭大小,鬆鬆軟軟。香氣不住的向鼻孔裡鑽。拿到之後災民就大口的吃了起來,甚至有人一口咬下小半個饅頭,噎得直翻白眼,只能趕快喝幾口粥,送到肚子裡面。其他災民看到這樣滑稽的一幕,沒有任何的嘲笑。相反還羨慕不已。要是換成自己,只怕把整個饅頭都能吞下去。

張廷蘭也到了粥棚之中,親自給災民們分配粥和饅頭:大家都不要著急,慢慢來,粥管夠,饅頭也管夠。一會城裡還能送來肉包子。說不定晚點打粥,還能吃到包子呢

這些災民甚至有種被幸福砸暈了的感覺,以往遭災能夠喝到一口粥,就算是天大的幸運了。現在不只有粥,還有饅頭,甚至還有肉包子,這不是要過年麼

災民們看著張廷蘭的目光都帶著一絲尊重,他們也清楚,正是這個年輕人帶著人到了遼陽之後,給他們發放的食物才越來越好的,按照他們樸素的看法,這就是大善人,大救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只是災民,就連隨同張廷蘭一起前來的楚明遠,都開始欽佩這個年輕人的作為了。

張廷蘭和張作霖敲定了救災的方案,隨後他就帶著一個善後小組來到了遼陽,協助王永江。當初楚明遠他們一共是四個學生代表,黃勝因為參與煽動學生遊行,和他二叔黃觀都關了起來。

另外兩個學生代表一見自己被開除了學籍,也灰心喪氣,他們紛紛回家,想出路去了。只有楚明遠跟著善後小組來到了遼陽,他想要親自看看民變的真相。

一直以來,他的那些老師都在說政府不可靠,結果他又發現老師同樣不可靠,這世上或許只有這些災民不會說假話。來到了遼陽之後,楚明遠就跟著張廷蘭,救濟這些災民,他正拿著一把大勺子,給災民們盛粥。

從鍋底使勁舀起最濃稠,最熱乎的粥,慢慢的倒在災民的碗裡,一連忙活了一個多小時,災民們終於都減少了,楚明遠也終於能休息一會了。

張先生,我問了那些災民,結果你們都在撒謊,他們受災之後,地主向他們要租子,官府也同樣管他們要各種苛捐雜稅,可見你們的減免田賦也是不對的。

張廷蘭笑著點點頭:楚同學,這世上從來不是簡單的黑白兩分,你能看到這一點很不錯,要是再願意行動,去改變社會的不公,去幫助那些災民,那就更好了。

張廷蘭讓人把吃飽喝足的災民聚集到了一起,用鐵皮圍城了一個簡易的喇叭,對著所有災民說道:今天我們一共從城裡運來三次饅頭,足有兩三萬個,結果現在一個都沒有了,按照規定你們只能每人拿一個。這麼大的數量出入,道理很簡單,就是很多人都領了兩次,甚至是三次,你們當中不少人懷裡還藏著饅頭。

張廷蘭說到這裡之後,不少災民都不自覺的低下了頭,看了看自己的懷裡,生怕饅頭再被搶走。

你們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你們多領了饅頭,而我們沒有制止,道理還簡單,這些糧食不是我們出錢,而是你們自己出錢。你們搶不搶,都是你們自己的東西,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張廷蘭笑著說道:大家都清楚,現在已經到了落雪的時候,你們缺衣少食,這麼下去,一個冬天,就要有大量的人員會凍餓而死,能活著挺過冬天的能有幾個呢。另外政府的財力十分有限,也不能給你們建造房屋,也不能給你們提供棉衣,但是又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家餓死。因此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你們抵押給銀行,從銀行貸來一筆貸款,幫著你們度過冬天,等到明年開春,你們就要用自己的雙手,去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努力換上這筆貸款

說話之間,張廷蘭讓人將一些合同的樣本發了下去,給這些災民們看看。

只要簽訂了這個合同,你們不只頓頓能吃到白面饅頭,還能得到棉衣,另外還會幫你們建地窩子,讓你們度過這個冬天。不過以後的五年,你們都要辛苦勞動,要是有任何放鬆,懲罰也是很嚴酷的,你們想好了,就可以按手印了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的姑父叫朱棣 大明之後 大明第一臣 宋成祖 我是王富貴 奮鬥在洪武末年 我的鄰居是皇帝 悍明 大宋將門 辛亥軍閥
相關推薦:神級土豪修破玄尊九尾之夜,我一拳打爆尾獸玉諸天震驚:我有一個外掛回收模板高達之永恆閃耀精靈之重生剛爺開局幫項羽統一天下重生之獨步江湖一直劇透一直爽全球輪迴:我開局劇透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