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烽火小諸侯->章節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周夷王三年三月,媯斌回到王城的一週後,華國內出名的水工就都聚集到了長安宮城。

媯斌帶著眾人沿著華國的國境,準確來說,也就是南岸的渭水、東岸的涇水、北岸的漆水和西岸的杜水巡視。最後,媯斌停在了好疇縣,這裡是涇水在華國內的中段,抬頭遠望,這裡好像也是鄭國渠的西段,可惜,涇水以東的領地還沒納入版圖。既然暫時無法讓關中平原變成天府之國,那就退而求其次吧。

媯斌翻身下馬,眾人也跟著下馬跟了過來。媯斌從路邊撿起一塊尖石頭,蹲下就在地上畫起華國的輪廓圖。四邊是河流,南北間隔遠,東西相聚近。畫完華國的輪廓圖,媯斌又在涇水與杜水之間畫了一條線。眾人看著若有所思。

“真乃大手筆!只有王上才有如此氣魄與構思。”林宇驚歎道。

“能做到嗎?”媯斌掃視了眾人一眼。林宇也將目光投向眾人。

眾水工盯著圖思考了一會兒,有個老者站出來說道“沒問題。在涇水與杜水間鑿痛水渠,以石砌之,水渠兩岸再向南北挖掘洩洪渠,既可以引水灌溉兩岸田地,又可以在發生洪水時洩洪。”其他水工也點點頭。

“好!林宇,交給你了,可從全國徵召三萬役夫先行挖掘主幹渠。”媯斌吩咐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諾。”林宇回覆道。“此渠尚未命名,還請王上賜名。”

“既然是溝通涇水與杜水,那便叫二川渠吧。”媯斌說道。

在二川渠開工後,媯靈從陳國送來的五千刑徒和奴隸也到了,林宇將他們併入了挖渠大軍。武卒與虎賁軍全部被調來監工。為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媯斌還與眾人說了此項工程的重要性,旱年可引水灌溉,澇年可洩洪保安。眾人知曉自己做的事情是利於自己與後世的,所以總體上進行的很順利。

周夷王三年九月,長安王城。

“王,二川渠的主幹已經完成了。各枝幹渠道待各縣邑自行組織人手挖掘即可,從明年開始,我華國境內將再無旱澇之災。”林宇道。

“好!做得很好。”媯斌滿意地說道。

“今年的糧食收成怎麼樣?”媯斌問道。

“如王所料,幸蒙天佑,無旱澇之災,糧食大豐收。只是……”

“只是什麼?”媯斌問道。

“只是……雖是豐年,但上交賦稅之後,百姓依舊是勉強度日。”林宇謹慎地說道。

“怎麼會這樣?”媯斌困惑地問道。

“回王上,雖然我華國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但畝產量畢竟有限,而且……我國的武卒制,再加上虎賁軍,不事生產,賦稅也比其他國家重,一年下來,我國百姓只是勉強比其他國家強一些而已。那些從奴隸翻身自由的百姓也不再滿足於五十畝田地,而且,一個家庭也需要百畝才能生存。”林宇說道。

雖然知道現世的糧食產量低,終究沒想到百姓竟仍然掙扎在溫飽線上。

“林宇,帶人跟我再出去一趟。”媯斌吩咐道。

“諾。”

媯斌騎著馬走在鄉間小路,看到田間有農民拿著石鐮割田間遺散的穀子,幹活利索的農家已經點燃了秸稈,有用骨鏟翻地的……“原來如此。”媯斌看著田野間落後的生產工具,一頓心塞。以前怎麼沒有留意到呢……

回到王宮。媯斌叫來林宇,命他不惜一切代價,從周邊各國採購銅礦。再命鐵匠打造農具,按戶配發。圖紙稍後找我拿。

此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媯斌都閉門不出,極力思索著前世的農具模樣,反覆畫,反覆改。

雖然,這個時代也有犁,但太過簡單,且費時費力。當前,農民用的犁是用y形的木段製作的,下面的枝段雕刻成一個尖頭,上面的兩個分枝則做成兩個把手。將犁系上繩子由一頭牛拉動,尖頭就在泥土裡扒出一道狹小的淺溝,農民可以用把手來駕駛犁。雖然也有人對犁進行了改進,把尖頭製成一個能更有力地闢開泥土的“犁鏵”,增加了一個能把泥土推向旁邊的傾斜的底板。但多數人因為經濟問題,依舊使用原始的犁來耕地,極大地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缺少耕牛的人家,還普遍使用“踏犁”。

媯斌揮筆寫下第一個詔令,命林宇從義渠再換購一批耕牛回來。

然後媯斌就著力於畫農具了。首先,他畫的是犁:犁鏵、犁壁、犁底、壓、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這種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若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將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範化,便於精耕細作。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輕便省力。

從造型上看,下面的犁壁、犁底、壓,體積質量較大,重心偏下,有極強的穩定性,這就是實際穩定;從視覺平衡上看,犁架為木材,下面的犁鏵為銅製,從而給人以重心下移的感覺,有很強的視覺穩定感。

在造型中,雖有直線的犁底、壓、策額、犁箭和曲線的犁轅、犁梢,但它們的連線方式是相同的,大多用楗、梢、榫來連線固定,且主體以直線為主。這就是在變化中實現了統一。以直線型為主,給人以硬朗穩定的感覺;但犁轅和犁梢的曲線又使造型富有變化,給人以動態的感覺,起對比和烘托作用。以木材為主,而銅質的犁鏵與木質的犁架形成了對比,這就是在統一中求變化。

犁轅的長度除了能滿足分解牽引力的功能要求外,還兼顧了與整體犁架的比例。犁轅的長度與犁架的比例符合審美要求。犁鏵本身也有一定的長寬比例,並與犁架的比例相統一、相和諧。這既滿足了區域性之間的比例關係,也照顧到了區域性與整體的比例關係。

尺度是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同時,以人的身高尺寸作為量度標準的,其選擇應符合人機關係。犁鏵的尺度由耕地的深度、寬度來確定,滿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犁梢的長度符合人機尺寸,減少了農民耕地時的疲勞。

看著手中第一幅作品完成,媯斌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相關推薦:寒門風骨靜謐雙眼競月貽香通天法師九重問道天下諸侯一鍋烹網遊之步步穿心洪荒之東海三太子東海劍宗女配不在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