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奮鬥在大明->章節

第六十三章 朔州工業區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第六十三章 朔州工業區

周夢臣說道:“我有一件事情要通知你,你而今總共有幾十座鐵爐?”

凌雲翼說道:“有四十三座。每爐日產三千斤。”

周夢臣說道:“一年下來大體能生產多少?”

凌雲翼說道:“其實鐵爐之前一直不超過十座,為監裡供應鐵料就行,剩下的才出購。但是去年以來,大人不是希望朔州監可以自給自足?這才加大鋼鐵生產。出購鐵料,用了半年的時間,擴充了這麼多鐵爐。我估計今年的產量在三千萬斤以上,至於到底多少萬斤,就不大清楚了。畢竟這要看具體情況。”

周夢臣聽了心中也有底了。暗道:“三千萬斤。”

這個數目說多也不多。

如果周夢臣造三千斤的大炮的話,僅僅夠造一萬門。但是也不算少了。須知洪武年間才有一千八百多萬斤。當然了,這個洪武年間百廢初興。但問題是大明的統計數字,也就是洪武年間的有真實性,後面都不好說了。不過即便周夢臣在工部掌握全國鐵課來估算。大明每年鋼鐵產量在二億萬斤,到三億萬斤之間。當然了,在周夢臣看來,這數目還是有很大的擴充空間的。原因很簡單,大明朝廷的徵稅能力,很多稅,都是徵收不上來的。

鐵課也是,真正大佬們誰交稅?

還被笑話的好不好。

大明從來卻是準確的經濟資料。

但是即便如此,一年三千萬的產量也佔據了大明的十分之一。

好傢伙,一下子能與佛山相提並論。

周夢臣更確定了要將這些鐵爐賣出去的想法,無他,這產量爆的太厲害的。

的確,周夢臣在北京研製出來的高爐技術,並沒有什麼開創性的。不過是對而今各種冶鐵業技術的整合,未必比清代佛山的技術好多少,據說佛山最興盛的時候,一爐可日產六千斤,比現在朔州監的鐵爐都要好。

不過周夢臣最大突破是引進了煉焦技術。將鋼鐵生產從木材之中脫離出來,解除了最大的限制。

只是,周夢臣從商業上來看,這樣爆產量,就不怕賣不出去。

周夢臣自然知道,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進對鐵都很缺的,兩三億萬斤,聽得很多,但是換算出來也就是十幾萬噸到二十多萬噸之間。這些產量還不如一個後世鋼鐵廠一天的產量。

問題是,市場開闢,與消費習慣都需要時間來培養。

這樣爆產量,恐怕有一段時間會滯銷的。

在英國工業革命事情,也有一個鋼鐵大王。他一生都在致力於一件事情,就是推廣用鐵,甚至他死了都為自己打造了一個鐵棺材。想想是什麼將一個商人逼到了這個境地。不就是爆炸的鋼鐵產量與大眾之前將鋼鐵當成貴重物品不會輕易消費之間的矛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凌雲翼作為朝廷官員,從來沒有這一根弦。之前沒有注意鋼鐵出購。而今財政困難了,周夢臣一號召,凌雲翼頓時將領導的指示,作為最高要旨來辦,一個勁的擴充產能。一邊想討好周夢臣,將不少利潤都讓給周夢臣的關係戶。

這實在不是周夢臣想要的。

而且周夢臣也知道,凌雲翼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最少他說擴產能。真將產能擴上去了。從執行力上是不錯的。也沒有搞出什麼事故來。換了其他官員很可能還不如凌雲翼的。

找出一個周夢臣心目之中國企領導者。是難上加難,或者說根本沒有。

周夢臣說道:“留下十三臺吧,一部分供朔州監自己用,剩下要繼續研究冶煉鋼鐵的辦法。至於其他的地方鐵爐都準備賣出去。對了,還要找一些老工匠去指導一二。”

凌雲翼大吃一驚,說道:“大人,這不好吧。不知道多少人靠著這鐵爐吃飯的。”

周夢臣說道:“放心。今年就不說了。但是明後兩年,我是會對整個大同鎮所有軍隊有一次換裝。最少要十萬杆燧發槍,八百門小炮,三百門重炮,還有地雷,掌心雷數十萬,等等。等過段時間,讓總兵府給你一個清單。這都是你們要做的事情。你們現在就可以先準備起來。而且我都要新型號的,至於冶鐵的事情,不是你們該做的事情。”

凌雲翼還想說什麼。但是看周夢臣語氣斬釘截鐵,也不敢多說什麼了。

只是答應一聲。

周夢臣與楊繼盛一邊參觀朔州監,一邊問楊繼盛。說道:“楊兄,你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嗎?”

楊繼盛說道:“可是為了贖人?”

周夢臣說道:“此其一也。其二就是家門不幸。”他將殷家與豐城侯家的舉動告訴了楊繼盛。說道:“雖然說,我沒有問。但是想來殷宗伊之前也沒有見什麼經商天賦,而今一躍而起,成為家資十萬大豪商。不是我周夢臣的弟子,殷正茂的兒子又怎麼能做到的,而豐城侯府不僅僅我的親家,還是總兵李儒,北京執掌京營權柄的豐

城侯,都是不能問的。”

“只是也要防微杜漸。而今我敲打一下,還能回頭。他們老老實實做生意,我也不多問了。但是時間長了,恐怕就不是我敲打他們就能回頭了。今日也算是釜底抽薪了。”

“而且我將這些鐵爐賣出去了,也不會是一錘子買賣。太祖鐵課,十五稅一。可以繳納鐵料。”

“只是而今天下是什麼局面?你也是知道的。我想在朔州這裡劃一個工業區。”

楊繼盛有些奇怪道:“工業區?”

“對,百工密集之地。專門設立的。也算是為大明走出一條新路。你也知道。大明賦稅幾乎全部靠田賦,除卻田賦之外,也只有鹽課數百萬,比起前宋,我大明的歲收少得可憐。而前宋收刮的手段,也太過了一些,為我所不取,須找一個折中的地方。”周夢臣說道。

都說宋朝是商業文明。但是真要去宋朝做商人,簡直是去一個死一個。怎麼說?宋朝賦稅之中,商稅已經超過農稅了。但這並不是說,宋朝比明朝經濟體量大。而是宋朝繼承五代積弊,在收稅上無所不用其極,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各種專賣就不用說了。各地都有場務,是做什麼的?收稅。如果看宋代的地圖就可以知道,宋代的場務簡直是密密麻麻的。可以說,明代清代全國是一個完整的市場。但是宋代卻不是。就是因為這種稅守政策的割裂。

或許有人覺得,我找一點點小買賣行吧。比如開個店。

好很好,但凡好一點的店鋪都是官店。聽說你想開店,縣衙會主動將官店給你,你必須按照規定繳納高額的賦稅。什麼,你覺得不划算?不想做做了?請問,你是讀書人嗎?不是。請問,你家裡有官人嗎?不是。請問,你覺得衙門是吃素的嗎?

既然不是,就要老老實實的交稅。生意不夠,家底來補,家底不夠?賣房子賣妻女。

什麼都沒有榨不出油水才會放過。

如果在宋代是讀書人,有官職,自然千好萬好,如果沒有官職,簡直身處地獄之中。

至於其他多餘牛毛的稅,就不用細細說了。

楊繼盛聽了,腳步微微一頓,也很感興趣,說道:“不知道周兄準備怎麼折中?”

周夢臣說道:“我要徵收的不僅僅是鐵課,而是商稅,總體上要分為商品稅,資產稅,以及流通稅。”

隨即周夢臣將自己的設想,細細給楊繼盛說了。

相關推薦:冠軍之光替學妹天后上臺,我火了鬥羅之冰凰鬼才天醫極牛鬼才在異界美漫世界中的最強裝備供應商愛上單身媽媽星際驅魔師超級武裝武裝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