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非人生物見聞錄->章節

194、第四章姑獲鳥·優越感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有人一定會疑惑, 婦好這兩個字, 誰這麼有才,給孩子起這種名字,怎麼都感覺怪怪的。事實上你覺得感覺怪怪的就對了,因為這還真不是一個人名, 只是一種尊稱。

婦代表她是商王族成員的妻子,好則是因為她是子姓, 而那個時候的人們習慣稱呼女子時是婦某,這個某不是名,是女子的姓再添個女字旁, 也有不添的。古代男子稱氏, 女子稱姓,因此若是按著現代的目光去看古人的名字, 你得抓狂。

舉個例子的話就好像先秦楚國的楚武王,史書記載楚武王妻乃鄧曼, 鄧曼,這個名字好聽吧, 那麼我告訴你, 她壓根不叫鄧曼, 鄧是因為她是鄧國的公族之女, 曼則是鄧國的姓, 也就是說,鄧曼這個名字根本就是她的姓氏組合起來了,誰會給孩子這麼起名字?

覺得奇怪, 商朝王族的姓不也是子姓嗎?的確,商王族的姓是子姓,而婦好也是子姓,古代不是同姓不婚的嗎?這麼一來不就是亂/倫了?晉獻公娶北方狄戎的驪姬可是被罵死了,就因為倆人是同姓。怎麼商王族就不守這規矩了?商王族還真不守這規矩。

同姓不婚是周代時候立的規矩,而商周,這兩個王朝的很多東西你得倒過來看,比如商朝崇尚鬼神,周朝就沒有商朝那種從上瀰漫到下的尚鬼神風氣,還有很多東西,反正為了標示自己的正統與合法性,以及前朝的壞處,每個新王朝都會在很多方面和前朝做出相反的表現,周朝也不例外。且就算不提新舊王朝更迭的事,單就是商朝是鬆散的商業文明,而周朝是集權的農耕文明也知道這兩個王朝絕不可能有多少共同點。

至於同姓不婚等於近親繁殖,後果是現代人都知道,但勞煩考慮一下商朝所處的時代吧,比起商朝更早的時候可是雜婚甚至群婚,那才叫亂呢,總的來說,商朝的族內婚還真的是很大的進步了。而且它也不全是族內婚,也與族外通婚,就好像後期,紂王的妻子可全是族外婚。

不過在早期的時候,商王的繼承人只能是族內婚的產物,這也是商朝前期和中期王權更迭得令後人抓狂的原因,別的王朝都是父死子繼,就商朝這裡,真是鬼都摸不清它是按什麼標準來傳承王位的,說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都可以,又都不對。哪個王朝能腦殘到制定兩套繼承規則?兩套繼承制也多半意味著複數的合法繼承人。也不怕把狗腦子給打出來。

因此,對此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說,歷史是在進步,若硬要以現代的標準去要求古代,只能是腦子有坑,坑還不小。而且,我覺得商王族再怎麼著也比古埃及好,那可是真兄妹通婚啊。商王族卻不是,而是一個姓有著不同的氏,每個氏都是一個分支,同姓不同氏之間構成了族內婚的基礎。

扯這麼多我就是想說明一件事:婦好出身不凡,本就是商王族的成員,而這也是她後來能夠取得那麼多成就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世上可沒有生而知之的天才,真有的話要麼是被奪舍了,要麼就是過奈何橋的時候將孟婆湯給倒了,反正正常人身上不會有這種情況。哪怕是非人物種的血脈傳承,留給子孫的也是諸多的知識,具體的經驗,仍舊得自己慢慢摸索。

一個正常人是天才,必然意味著她受過很好的教育,就算沒有,她也必然在相應的環境裡自學過。

婦好的王族身份是她接受到各方面教育的原因,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她自身的努力與資質,最終造就了傳奇的將軍王后,至少相對於人族而言,她很傳奇了。咱不能拿她跟神類比,換做神類,尤其是古神,自身擁有強大的實力是絕對忍受不了自己與配偶之間不平等的關係的,早就把有六十幾個妻子的武丁給幹掉取而代之了,那更傳奇也更有意思,遺憾的是,婦好沒這麼幹,歷史頓時就無趣了三分。

言歸正傳,婦好與武丁的婚姻是政治聯姻,要說她有多愛武丁那肯定是假的,問我為什麼這麼篤定?

一半是猜的,古往今來的皇帝與王后有幾個是真心相愛的?且不說王權面前無真愛,便是有,也不可能發生在婦好和武丁之間,武丁可是有六十幾個妻妾,而婦好對此根本不在意,她要是在意,那得氣死,而一個耽於情愛的女子也做不出那樣的功績。個人覺得,她對國之大事的熱情只怕是遠遠超過了對武丁的,而且她也不是如武丁別的妻妾一樣一直在武丁的左右,她大部分時間都在自己的封地,嗯,她有自己的封地。因此,與其說她是武丁的妻子,我倒覺得,她更像是武丁的政治盟友,一個諸侯。

另一半聽的,聽少凰說的,她對婦好的讚賞度很高,口吻裡隱隱帶著三分自豪。我沒去深究她為什麼這麼篤定,反正五成是婦好是她的某一任債主,另外五成則是她與婦好打過交道。

少凰唯一惋惜的是。“她對武丁無男女之情卻有君臣之誼,可武丁對她,感情自然是有的,後宮幾十個妻妾,他最喜歡的就是婦好,但再喜歡,君王該有的猜忌也是一點都沒少,後宮爭鬥中也沒少因為大局偏袒別的美人,以至於給她找了不少麻煩。我讓她幹掉武丁取而代之算了,反正商代那會母系氏族的遺風還在,只要有足夠的能力,女子為王,絕對不會如武則天那樣反彈巨大,死後還被各種潑髒水抹黑,可她認為武丁到底是一個明君,不能那麼做。迂腐,王位本就是能者居之,管他是不是明君,只要比他強,就更有資格坐在王座上。”

我當時就想問,少凰你在華夏五千年的歲月裡究竟扮演了多少角色。

夏商周西漢,你已經在四個朝代裡出現過了。

不過,拋開迂腐這一點,少凰對婦好的評價還是很不錯的,而能夠讓少凰這個評價人族基本不說人話的傢伙給予這麼高的評價,我出於好奇專門跑圖書館查了查婦好,然後就發現,這人族女子確實很有意思,並且功德無量。

三千多年氣候變遷,地球進入了一次小冰期,靠採集與狩獵為生的古印歐人南遷,上演了一出歐亞大陸的遠古版野蠻入侵。

古印歐人中,講希臘語的部落穿過巴爾幹半島,邁錫尼文明,使希臘進入了一個西方學者所謂的黑暗時期,直到大約400年後的公元前8、9世紀文化才開始恢復。

向兩河流域遷徙的亞述人將美索布達尼亞的數千年的文化一掃而空,兩河文明同樣悲劇了。

還有一隻向東遷徙的印歐人在中亞附近分開,一支向南進入印度後將創造出燦爛文明的印度原住民征服後,制定了種姓制度:入侵者在剽竊了原住民的文化後進行了改革創造了種姓制度,將自己列為最高的種姓,而文化的真正創造者,印度的原住民卻被列為最低種姓,被禁止識字和學習文化,印度文明自此斷絕。另一支跑到了中國境內,那是婦好一生無數次的征戰中打得非常激烈的一場戰爭,最終打贏了,也幸虧她打贏了。不然,華夏族的結局,要麼參考印度的首陀羅階層,要麼參考曾經遍佈美洲現在是瀕危物種的印第安土著,自然沒有五千年的文明,沒有二十四朝,今人對著祖先留下的遺蹟一臉懵,這是什麼?這是誰創造的?

繼續說正題,男子多半是因為喜歡一個女子才會愛屋及烏的去喜歡女子為自己生的孩子,原因嘛,自然是因為成本太低,他們只需要付出一個精子就可以得到一個孩子。女子卻不然,十月懷胎,吃了多少苦頭,自然會對得到的倍加重視。這就好像買東西,你花一塊錢就買到的東西你會當寶貝珍惜嗎?不會,可如果你是花一億元買到的,你會隨隨便便的對待嗎?肯定不會,一億元,花了這麼多錢買來的寶貝肯定要好好珍惜。

鑑於此,雖然是政治聯姻,但生下了孩子,男子可能不會太在意(如果非常討厭聯姻對像,又有真愛,那麼對嫡子深惡痛絕,看嫡子如同看仇人都屬於正常),女子卻不一樣。

不知道該說古人身體好還是生活在純天然無汙染的環境裡,身體也沒被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毒害自然也跟著純天然無汙染,反正婦好懷孕挺容易的,不過古代那會的條件,生得多和活得多是兩回事。人族的嬰孩可不是神類幼崽,生命力變態,除非被殺,否則就不存在夭折的可能,人族的嬰孩卻是脆弱的,尤其是古代那會,隨便一點小問題都能要命。

婦好的身體很好,武丁也不差,論理生的孩子是很健康的,事實也的確是,問題是,宮闈裡的孩子,生下來的健康程度如何並不是最重要的,古往今來身體健康卻莫名其妙死了的王子還少了嗎?反倒是那些身體不好的更容易活下來,因為身體不好,威脅度也就低了。若非運氣特別好,身體健康的都死了,那麼體弱的倒是可能撿個漏。

王位也可以撿漏?

當然可以啊,舉個例子比如李從嘉,也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就是個撿漏的典型。本來是第六子,前頭哥哥好幾個,還都是不差的,李煜不能說是混吃等死,但他早期也是真沒把心思放那方面去,詩詞歌賦,小日子過得挺滋潤的。然後.....幾個哥哥奪嫡,最終只剩下最終勝利者活著,而這個最後的勝利者也沒高興幾年就得病了,而古代的醫療,風寒都能要人命,何況李煜他哥還不是小毛病,毫無懸念的掛了。

婦好的第一個孩子生下來沒多久就夭折了,夭折的原因未知,但姑獲鳥透過從婦好那裡繼承來的一些感覺判斷,那應該不是純粹的意外。

那年頭孩子夭折的多了去,武丁對於這個嫡子夭折了的事雖然有些難過,但也就一兩天的事,該吃吃該喝喝,根本不影響什麼。雖然感情上覺得武丁涼薄了些,但考慮武丁的兒子有幾十個,在此之前也不是沒夭折過孩子,他這回能夠難過一兩日足以說明他對這個孩子還是在意的,不過,也就這樣了。孩子沒了,再生就是了。

婦好卻是沒有武丁那良好的恢復能力,十月懷胎從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就這麼沒了,她要是能一兩天就走出來,那我一定給她寫一萬個服字。後來婦好不怎麼回王宮,長住自己的封地和這事有很大關係,王宮不適合養孩子。

婦好失去孩子的悲慟與對孩子的思念形成了姑獲鳥的雛形,但這遠遠不夠,便如惡鬼,一個人的惡念是無法誕生惡鬼的,每只惡鬼都是無數惡念相互吞噬壯大後形成的,姑獲鳥也一樣,每只姑獲鳥都是無數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愛化成的。

婦好給了這只姑獲鳥誕生的第一縷力量,接下來還需要無數縷,等到化形,那至少也得幾千年後再談了。然而,婦好不是一般人,她和另一個圈子絕對關係匪淺,因為她看到了還是雛形的姑獲鳥。

婦好將一枚鳥類蛋殼與姑獲鳥融合了,姑獲鳥的法力修為突飛猛進,很快就化形了。

後來姑獲鳥問過婦好那是什麼,婦好說那是玄鳥的蛋殼。

商人的神話裡,始祖是契,是帝嚳的庶子,次妃簡狄吞食了一枚玄鳥卵所生,這也就是傳說中的玄鳥生商。這個神話有多少內容是靠譜的咱就不提了,但蛋殼能讓姑獲鳥化形,顯然,簡狄吃了一枚玄鳥卵就生了個孩子這種事,不是沒可能。不過,這樣的話,這孩子能算是帝嚳的親生骨肉嗎?

思及此,我的思維再一次發散了起來。

話說回來,我記得帝嚳膝下有五子,長子是摯,庶出,是次妃常儀所出,也是帝嚳最喜歡的兒子,死後都把江山交給了他,可惜這個兒子不夠出色,鎮不住天下諸侯,鬥不過兄弟,九年後不得不禪讓給堯。

次子是棄,也叫后稷,是帝嚳元妃,也就是正妻的有邰氏女姜嫄所出,是帝嚳的嫡長子,不過帝嚳顯然不喜歡這個嫡子。不過也能理解,史書記載,這個孩子是姜嫄去野外玩的時候踩了巨人的足跡後生的,生下來以為不詳,幾度被拋棄。不過這孩子生命力頑強得非人,丟在街上,牛馬看到了紛紛繞道生怕不小心踩著他;後來又丟棄到山林裡,野獸不吃他,並且山林會漸漸熱鬧起來;再丟到渠中冰上,飛鳥跑過來用自己的羽毛溫暖他不讓他受凍。一而再,再而三,愣是弄不死這孩子,姜嫄覺得這孩子是神人,便將孩子帶回去養著了。

(不過,我嚴重懷疑究竟一而再再而三想弄死棄的人是誰,生母多恨自己的孩子才能如此堅持不懈?而姜嫄後來能以孩子是神人的理由把孩子給帶回去養,顯然她不是那種對親生骨肉恨之入骨的極品生母。也因此我個人比較傾向,這麼堅持不懈的想要弄死孩子的,只怕不是孩子的母親,而是孩子名義上的父親帝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三子是契,玄鳥生商,就不重複了。

第四子是堯,庶子,生母是帝嚳次妃,陳豐氏女慶都所出。

史書記載慶都成婚以後仍留住孃家,某年春正月末,天氣不錯,父母帶著慶都坐上小船去三河之上遊覽,就跟現代的父母帶著孩子春遊一樣,玩得很開心,然後就出現了一條飛舞的赤龍。第二天繼續春遊的時候又看到了形體小些的赤龍,晚上,估計是白天玩得太開心,慶都睡不著,閉上眼睛不是在想白天的遊覽就是想明天繼續玩什麼,朦朧中,陰風四合,赤龍撲上她身,醒來時身上還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張沾滿涎水沫的畫兒,上面畫著一個紅色的人像,臉形上銳下豐滿,八採眉,長頭髮,畫上寫著:亦受天佑。

再之後,慶都就懷孕了。別人懷胎十月,她懷了十四個月,生下一個兒子,竟生得和圖上畫的人一模一樣。而這個時候,帝嚳的母親去世了,帝嚳為母親的去世悲慟不已,之後為母親一連服孝三年,完全顧不上慶都和兒子的事。慶都帶著兒子住在孃家,直把兒子撫養到十歲,才讓他回到父親的身邊。(帝嚳的記性真是不錯,至少我是沒聽說過還有哪個男子能因為母親去世了就忘了把老婆孩子接回來,並且一忘就是十年,再遲幾年都不用接了,孩子都能成年自己過了。)

第五子是臺璽,也是庶子,生母卑微,連次妃都不是。因此沒有記載,便是臺璽自己,史書對他唯一的記載也不過是周史中的寥寥數筆,就這寥寥數筆也不是講他做了什麼功績,而是說棄非常疼愛這個弟弟,疼愛到自己立下諸多功勞,得以裂土建國封王,將自己的封地治理好了,卻沒將王位傳給親生兒子不窋,而把王位傳給了臺璽這個弟弟,而臺璽又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叔均,叔均最後把王位傳給了棄的兒子不窋,而不窋又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得以世代傳繼王位。

雖然史書上只記載了他喜歡摯而將王位傳給了摯,沒說他對臺璽如何,但我覺得,要沒他的支援,臺璽一個沒有任何功績的庶子能繼承棄的王位?姬旨能繼承姬克的王位那是因為姬克沒有子嗣,而他和姬旨的關係是最好的,一母同胞,可臺璽與棄並非同母兄弟,且棄是有兒子的。就算棄真的清新脫俗到舍子而擇弟,他兒子能答應,後續發展顯然證明他兒子並不願意,但王位最後還是由臺璽繼承了。

講真,我完全能理解帝嚳為什麼最喜歡摯和臺璽,不管是哪個男人如帝嚳一般頭頂綠油油一片的草原都會厭棄嫡子和另外兩個庶子。

為什麼帝嚳不弄死那三個兒子?

他試過了呀,然並卵,一而再,再而三,可棄就是不死。

為什麼不繼續試了?三個兒子,他居然只對棄一個下手?

我估摸著一方面是棄是嫡子,是最合法的繼承人,論繼承權,元妃所出的棄在次妃所出的摯之前;另一方面則是棄也是第一個,因為是第一個,所以帝嚳可以裝作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以不詳的理由拋棄這個孩子,不知者不罪嘛。但剩下兩個,他要再那麼做,那就不知者不罪,而是蓄意謀殺了。

不扯這些了,再扯下去我非得腦補出至少一百萬字的家庭倫理、宮闈傾軋、人神爭鬥的長篇出來。

我默默將如脫韁的哈士奇一般的思維給拽了回來。“若是如此,你倒也是幸運。”不管是蛋殼還是後來棄的種種功績都表明了玄鳥的品種不一般,而蛋殼是用來保護尚未孵化的幼崽的東西,也是給幼崽準備第一頓食物,有如此功能倒也不足為奇。

姑獲鳥點頭表示贊同。

為了止住腦子裡關於帝嚳和他五個兒子的腦補,我對姑獲鳥說:“你再說說那個修士是怎麼回事吧,他幼崽死了怎麼就落你手裡然後被你給吃了?”

“這事我原本也挺納悶的,既然這麼在意那個孩子,為什麼要遺棄,若非如此,我也不會吃掉它的屍體。”姑獲鳥七個腦袋上滿是鬱悶。“後來我託朋友查了查,那就是一出狗血家庭倫理劇。”

我茫然,什麼意思?

“那個修士原本是一個普通江南富戶的孩子,只是資質出眾,因而被修士給帶走修煉,修煉得略有小成的時候他父母年邁,時日無多,因此下山去陪他們最後一段時間。他的父母就希望他和打小就定了親,因此這些年一直在等他的表妹成婚,圓了他們最後的心願。”

我忍不住插了句:“他那個時候上山修煉多少年了?”

“快二十年了吧。”

我驚嘆不已。“快二十年了他未婚妻居然還沒退婚?這要是我,未婚夫一去二十年,我早踹了他找第二個了。”

姑獲鳥解釋道:“以前的時候華夏認為女子應該從一而終,因此男女訂了親後是不能無故退婚的,若是退了婚,不管是誰先退的,都會對女子的名聲造成很大傷害,想要再嫁就會變得很難,就算再嫁也很難嫁一個好的選擇。”

我嘴角抽搐了下。“人族這觀念.....腦子有病吧?”

合則聚,不合則散。這是君族的標準婚姻三觀,一對男女,相互喜歡,那就住一起去,生了幾個娃,過了幾百年或者幾千年,沒感覺了,就好聚好散,各自去找第二春。孩子如果成年了也就算了,君族人的壽命,二十代以後的子孫都有了,祖宗還沒掛屬於司空見慣的現像,養兒防老自然沒有意義,孩子一成年就會被踹出家門自己過。若是沒成年,一般是跟著母親,不過也可以輪流跟父母生活,這十年跟著父親,之後的十年跟著母親。

從一而終的非人物種也不是沒有,比如猛禽,比如鳳凰族,但我不認為人族的從一而終和鳳凰族那絕對屬於霸王條款中的霸王條款版從一而終是一回事,同樣是從一而終,人族與鳳凰族對這四個字的認知之懸殊=大洪荒時傳統古神的三觀和一個德智體美的人族三觀的懸殊。

姑獲鳥點頭。“病的不輕,不過這些年好多了,可惜了那個女子,她生得時代不好,被一個男人給毀了。”

快死的父母臨終懇求你一件事,你能不答應?

華夏文明中孝是核心之一,因此那個修士答應了。

再後來,他父母死了,他把父母下葬後就回山繼續去修煉了,所謂妻子早就給忘光了,直到好幾年後他妻子找上門來他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孩子。不過在山下的時候遇到了大風,母子倆給吹散了,她怎麼找也找不到,因此讓他幫忙找。

修士去找了,結果....之前提過了。

我心說,忽然覺得帝嚳也不是那麼健忘了,他再怎麼著也沒兩個親生的給忘了,而這個人族修士.....槽多無口。“那究竟是誰做的?”

母子倆被大風給吹散了,那得多大風?八級颱風都未必有這本事,畢竟人不是死物,會站那讓風吹走,肯定會抓住什麼東西固定自己。就算颱風真有這本事,母子倆當時可是在山裡,哪座山這麼神奇居然刮颱風?

“是他女朋友。”

我不解:“不是已經成婚了嗎?”

“另一個,是他師門的一個師妹,當時正在處對像,他那個師妹特別愛慕他,下山的時候看到了那對母子,發現是師兄在凡間的妻女後便颳風弄沒了孩子。”

我感慨:“家裡已經有了妻子,居然還處對像....渣男啊。”

“他妻子是普通人,和他不是一個圈子,而且,那個小師妹挺漂亮的。”姑獲鳥說。

“你怎麼知道她很漂亮?”

“知道怎麼回事後我找到她把她給吃了。”

“幹得好。”我不由豎起大拇指,被男人給騙了,不想著怎麼把那個渣男給弄死,反而去找渣男原配母子倆的麻煩,腦有恙,得治,下鍋這個治法不錯。

“不過,說起來她為什麼沒有做得更乾淨點,連母親也弄死?如此,不就更神不知鬼不覺了嗎?”我有點奇怪。

“修士對於普通人有一種優越感,就好像莊主您,您是古神神民,您覺得人族是和自己平等的存在嗎?”

“是啊。”

“為何?”

“我們都是智慧物種。”

“您的族人也這樣想?”

“一部分而已。”

“另一部分部分呢?”

“低等生物。”

“大部分人族修士看普通人的本質心態如您的另一部分族人看人族心態,那個修士正是如此。”

我懂了,那個修士對於自己的妻子,如同高等生物看低等生物,但自己的親生骨肉,再怎麼樣也是平等的,若自己的親生骨肉是低等生物,那麼他這個父親又是什麼?

不過,我看向塵寰,她說的真的假的?

塵寰頜首。“他們倆掐架的那條街有許多餐館,還開著門,有不少客人,這只姑獲鳥打得束手束腳,那個修士,無所顧忌。”

我不由對姑獲鳥側目。“你真善良。”

姑獲鳥道:“那條街上有孩子。”

這意思就是那條街上要是沒孩子你也會無所顧忌的出手?

算了,我還是不深究這個問題了,現在的問題在那個修士身上,還沒抓著他呢。而此修士,經本醫生診斷:腦有恙,得治,下鍋這個治法甚好。

相關推薦:我真能無限復活拯救大唐MM遊戲修真系統網遊之末日劍仙崩壞的世界與終焉的交響曲走進不科學重生都市修真都市修真狂醫異界打卡百萬年,回到地球當半仙盜墓從雲南蟲谷簽到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