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飛豹出擊->章節

第三百三十六章 中美博弈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肯尼迪心裡十分清楚,就其中美兩國的軍隊實力來講,不管是從軍人整體的戰鬥素質、軍隊平時的訓練水平、已經整體的戰略思想和具體的戰術素養、戰鬥經驗和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以及戰士的獻身精神等各方面的因素比較,美[***]隊顯然也是不如幾十年一直征戰的中[***]隊。

白宮的這次會議一直持續到深夜。對於打不贏、嚇不倒、騙不過、強硬的中國也沒有能拿不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肯尼迪在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後,經過一番絞盡腦汁的苦思冥想,最後他還是認為,這仗不能打!靠軍事手段是解決不了朝鮮半島導彈危機的。這個問題還是要還靠三分軍事,七分政治來解決。所謂三分軍事就是美國也不能太示弱,絕對不能和中國進行大規模的熱戰。七分政治就是在積極的謀求和中國的和解,在中美之間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戰略一個平衡點。

會後肯尼迪把國務卿拉斯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中央情報局局長麥克。還有自己的弟弟美國司法部長羅伯特˙肯尼迪,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邦肯尼迪留下。

肯尼迪總統對解決朝鮮半島導彈危機進行了總的佈置,1,由國務卿拉斯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邦肯尼迪以及自己的大弟弟羅伯特˙肯尼迪,三人負責制定一個和中國全面的和解方案。國務卿拉斯克儘快的秘密訪問燕京和中國探討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達成私下的和解。千萬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僵了,要讓大家面子上都過的去就行。

2,為了化解這次在對馬海峽“捱打”事件對明煮黨在明年美國大選中的失分,要以“落後就要捱打”為宣傳主基調。把這次失敗的原因轉移到武器裝備落後這面上來,同時加大在核武器運載能力方面的投入和航天領域方面的投入,加大和中國的軍備競賽,這樣一方面有利於美國長遠的戰略利益,同時,也滿足了美[***]工企業利益集團的利益。為明煮黨和自己贏得更多的助選資金和選票。

3,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中央情報局局長麥克。要研究制定一個抑制中國發展和對中國反制措施。繼續進行小規模的戰略姓的試探,給中國製造一些不大不小麻煩,保持一種不溫不火的壓力,使中國不能專心致志的一心搞建設。

4,在國際上,要做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內國家的工作,老大周圍不能沒有小弟,沒有小弟給誰當老大。更主要的是有點事,也得有群人幫個忙,起個哄什麼的,象這次這樣連個幫助說話的都沒有,這還算什麼老大。

肯尼迪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一點都不足為奇。美國這個國家是個永遠把自己的利益放第一位,唯利是圖的國家,他們的政治家更象是一夥商人,什麼都可以做,就是賠本生意不做。他們並沒有準備好和中國發動一場戰爭,只是想投機取巧的在中國的眼皮底下偷偷摸摸的設下一個殺手鐧,試探一下中國的底線。看到中國強烈的反應只好把頭縮了回去,先求得和解,然後在找機會。

中國人喜歡“不以成敗論英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而西方人喜歡“惟以成敗論英雄”,國家之間只以強者為尊。弱者再有“文化”也照樣被人瞧不起。國家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弱肉強食。西方曾流行一句話:“為了不妨礙強者,弱者應當死去。”做事只要結果,不講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一個什麼樣的過程都無所謂。

機會和實力對他們來說永遠是最重要的。他們總是在不斷的尋找各種機會,以謀求以最小的代價為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沒有機會、無力可圖時,他們寧願選擇放棄。

西方人和東方人還有個不同的特點,東方人那樣善於單打獨鬥,在對外時從來就沒有團結過,更多的是和外來勢力勾結在一起欺負自己的同類。而西方人在自己力量不足時,他們更拉幫結夥,狼狽為殲,講究“團隊精神”,大家合起夥來為自己謀求利益的最大化。要想利益均沾,就要風險共擔。這一點從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到八國聯軍進燕京,以致朝鮮戰爭的16國的“聯合[***]”的事實就足可以說明這一點。即使是兩大陣營的對持也是以北大西洋組和華沙組織的“團隊”形式出現。

除此之外老美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在加上一條投機取巧。這一點從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可以看出來。就是在後世所謂美國“一股獨大”時,也是如此,美國在90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休克”,中國“韜光養晦”,兩個昔曰制衡美國的大國毫無作為之機,為了控制海灣的石油資源,從經濟和軍事上打垮伊拉克,以顯示美國在世界上老大作用,重新恢復在越戰中被打個半死後失去了的在全球的支配地位,美國膽戰心驚的重新打著“維護正義”和“解放科威特”的旗號,出兵科威特。在伊拉克不堪一擊的放棄科威特時,美國也沒敢貿然的對嚴重挑戰美國在中東利益,依然穩固的薩達姆政權,乘勝追擊發動對伊拉克的全面戰爭。而是從老布什到小布什對伊拉克制裁了10多年、並以伊拉克有所謂的大規模殺傷姓武器核查為名,用了7年多的時間,派出了200多個武器核查小組對伊進行了400多次核查,把伊拉克查了個底掉,解除了伊拉克95%的大規模殺傷姓武器後,才敢以伊拉克隱藏大規模殺傷姓武器支援恐怖主義為名,糾集了12萬美國兵,45,000英軍,2000澳大利亞部隊和200人波蘭部隊對伊拉克進行“沙漠之狐”軍事行動。

美國和北約就是透過這樣的幾場可以說不稱其什麼戰爭的戰爭,把一些人嚇的尿了褲子,紛紛的舉手投降,把美國當成了爹一樣供奉。

幾百年來西方白人打遍全球無敵手,其他一切有色人種無不屈服,莫能抗衡、於是西方白人目空一切,視一切有色人種為劣等。中國更是如此,自鴉片戰爭起跟洋人打一仗敗一仗,敗一仗來一次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以至於國家破產,精神崩潰,“月亮也是外國的圓”,“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以致到後來有些中國人沒有西方國家發話屁都不敢放一個。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跟東西方外來侵略較量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毛zd的時代中國短暫的20幾年。

鄧峰這些來至後世,透過對“過去”的歷史上對美國的瞭解。尤其是透過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兩次中國和美國的較量,以及後世美國的那一招一式,知道美國也就那麼大的膿水,只有象最高首長那樣和它幹,美國就是個紙老虎,老美就什麼脾氣也沒有。

在制定“華威63行動”這個被大多數人認為冒進的計劃時他們根據美國歷史上的那一招一式,結合現在中美雙方的實際情況,經過多方面論證,認為美國根本就沒有能力和膽量和中國在亞洲進行較量。

由於“基地”的意外的來到這個時代,美國由於受到“基地”這個新元素外因因素的干預,自身內因也發生了一些很大的變化。首先是美國產業結構的變化。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支柱產業沿著造船業、電力機械業和汽車業等3個產業為主,美國重化工業產值超過輕紡工業產值,進入了重化工業時代。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美國這一軌跡繼續發展的同時開始了產業升級。事實上,在二戰後的20年間,美國除了紡織服裝、家庭用品等少數幾個產業外,美國幾乎所有的產業在國際上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其中,半導體和電腦、交通運輸裝置、曰常消費用品、辦公事務裝置、發電與配電系統、化學和塑膠、電子通訊、國防工業、休閒娛樂產品、林業和農業相關產品、醫療保健用品、以及一般商業服務等更是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美國支柱產業發生了巨大改變,鋼鐵、汽車、工具機、消費型電子及辦公事務裝置等令人矚目的產業等迅速衰落。憑藉美國在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實力,美國在國防與航空產業,以及醫藥與生物科技等產業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加大了信息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使一些所謂的“夕陽產業”重獲生機。

基地的到來,憑藉對“未來”大量資訊和後世科學技術的掌握,在大力的發展中國的基礎產業的同時加大了信息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使一些所謂的“夕陽產業”從一開始就具有強大的生機。並在國防與航空,航天,原子能,信息產業,以及醫藥與生物科技等產業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這就為中國的在各方面都具有了絕對的競爭優勢,這為中國帶來了鉅額的利潤。並把大量領先這個時代2、3年的專利技術向美國和歐洲輸出。這一輸出其實對於美國和歐洲的經濟的促進作用並不是很大,相反極大的打擊了美國的經濟。尤其是美國的科學研究機構的打擊,使美國很多科學研究機構把耗資巨大專案半途而廢。使這些科研成果轉換不了生產力,更轉化不了“後續發展的資金”使美國大量的科學研究機構長期虧損,科技人員開不出“資”,歐美企業要想得到這些技術不用本國這些科研機構研究了,直接從中國購買好了。肯定要比你們自己開發研究便宜。從而造成美國和歐洲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失血。大量的科學研究機構倒閉,科技人員外流到中國,在中國個個特區,先混個中國“綠卡”然後在給中國貢獻幾年,以特殊人才加入中國國籍,每年僅中國山南特區就有15000個特殊人才名額等著世界各國的高階科技人員和高級技工競爭。美國這個科學技術大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佔相當的一大部分。中國僅憑這一點,每年就從世界各地悄然的“掠奪”別國的教育資源達數十億計的人民幣,加之自己的培養,使中國的科學技術人員從1949年少的可憐的5萬人增至到將近1000萬人,高居世界的首位。

同時,中國藍天國際金融投資公司在美國,一邊火上澆油爆炒美國的股市、樓市。鼓勵美國企業大力發展房地產,讓美國虛胖。一邊陰謀暗算美國的戰略產業。用一些“專利技術”轉讓費,以及透過在證劵交易市場炒作得到的資金,在“熊市”的低谷時,購買美國一些主要上市公司的股票,或用一些“專利技術”和美國企業進行合資、合作,用以控制美國的經濟和美國的支柱產業,消滅美國的名牌,控制美國的礦產,入股美國的銀行,扼殺美國的一些研究大專案,向美國傾銷產品,壟斷美國的市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一生產力失血必然造成美國總體經濟的虛弱。如果GDP能說明問題的話,就僅以美國的GDP為例,美國的1950年GDP為1773.3億美元。但1962年美國的GDP僅為2079.5億美元,12年間僅增長了306,2億美元,比真實的歷史上2715.2億美元少了635.7億美元。GBP增長緩慢,甚至某些年份出現了負增長。

而中國1949年建國初期,中國從比比利時還要弱小的工業起步,到1962年被恥笑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己經躋身於世界前3位最大的工業國家之列,GDP已到達6000億人民幣。與美國的GDP不差上下,但在GDP的質量構成上中美兩國有著重大的質的不同。

中國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又沒有國內通貨膨脹的國家。

()

相關推薦:考古隊的日子我的考古二十年穿越到未來做考古學家考古筆記赤仙錄文娛的良心特別考古隊藥王龍婿士兵突擊之偵察尖兵戀上同居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