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伐清1652->章節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戰略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歷史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環套著一環,一角勾著一角,相互間不斷影響。任何一點的斷裂和改變,既可能引起蝴蝶效應,爆發狂風巨浪,也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很快就會風平浪靜。

而孫可望最擔心的,便是這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各種集·權專·制經驗,在他離開了權力中心之後,會再度死灰復燃。

孫可望雖然用集·權的手段打敗了滿清,卻也知道這種方式集中起來的強大力量遲早會反噬自身。

他是堅定的反專·制獨·裁者,知道不受制約和監督的權力,一旦失控,那便是最反人類,最血腥暴力的存在,足以吞噬他所能影響到的所有人。

要知道,任何個體,都是無法和組織嚴密的權力機關,暴力機構相抗衡的,普通人在獨·裁專·制統治下,實質上沒有作為人的自尊和權利,只能像牲畜一樣活下去,而那些竊取權力的人,卻在肆無忌憚地狂笑。

最上層的人或許並非有意製造一次次人為災難,可一旦整個體系都形成了權力至上的觀念,每個人都會因為極度的恐懼,選擇藏起良心,只向權力看齊,不問其他,那悲劇就無法避免了。

所以,人類文明的發展,才會演變出法律,以制約權力的無限擴充套件。孫可望自然不會直接建立所謂的民·主·共和國,沒有法律的保障,那毫無意義。

叫什麼不一定就是什麼,便是寫進了法律,也不一定作數,最關鍵的是看它是如何執行的。

畢竟,在不講法律的地方,法律就是個笑話。便是孫可望宣佈自己建立了一個現代國家,裝模作樣搞出了各種機構,法律,那也不過是假的。

他前世見過太多這樣的國家了,不是民·主就是共·和,甚至兩者都佔了,可實際上,卻是整個星球上,幾乎最純正的獨·裁專·制王朝。

朝廷還是朝廷,禮部還是禮部,百姓依舊會下跪,喊青天大老爺,還是會對他們的孩子說別亂說話。其實,他們不是維護朝廷,只是在保護孩子,他們只是見多了說錯話的後果,真的很嚴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也就是孫可望十分反感孫徵淇為了要穩定一些,為此不惜讓所有人閉嘴的原因了。那只會使得這個新的王朝成為一個新的,更加專·制的“大明”,便是所謂的新版《大明律》,也不過是鎮壓百姓的一種手段罷了。

若是如此,他不是白來一趟了?那樣的新王朝,確實會比滿清好不少,但好不少並不意味著它就是應該的。

孫可望要建立的,是一個摒棄了文字獄,恢復了社會活力,可以自由遷徙和發展,確立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並有無數人為了維護這樣的發展趨勢,不斷奮進的新朝,一個可以迸發出這個民族無限的無限活力,創造力和生機的新朝。

所以,他才會一直給予王夫之便利,在各地開設了可以“議政論政”,結成小型社團的書院,才會如此重視《大明律》的規矩。

當然,這些年局勢所迫,還是有許多違法了其中規定的政治行為,王朝的正統繼承人孫徵淇就對此不屑一顧。

如果有什麼辦法可以確保這個東方文明完成根本上的轉型,那這個辦法裡面,一定包含著法律制度的徹底確立和絕對權威,否則,極有可能只是換了層皮而已。

但如此巨大的政治慣性之下,在西方對於這片大陸的影響很小,周邊沒有一個強大對手的情況下,有幾成的把握倒逼這個可怕的龐然大物轉型,孫可望就難以確定了。

因為已經不是地理因素的限制了,孫可望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的權力,從別的地方引進各類文明成果,以及為了建立完善的科學體系而必須要有的透明玻璃和工具,可他努力三十年,也極有可能被一場政治變革徹底摧毀,這就是獨·裁專·制的可怕之處。

不過,如今他還是有機會的,五大實權軍頭,還有劉體純這樣羽翼遍佈各部門的內政大臣,張煌言這樣的半獨立派,只要處理好,極端集權便很難出現。

“國主,西北的用兵不宜太遲,整軍也需儘快推行,陝西必須保持五萬規模以上的兵馬,才能防住西面和北面的蒙古人。”

劉文秀在得到了孫可望絕不內戰的保證之後,也隨即拉著李來亨一起同意了孫可望的整軍計劃。畢竟,他聽了之後便明白了那是專門用來對付李定國和鄭成功的。

孫可望沒想到劉文秀對於開疆拓土有那麼大的熱情,但他也確實要趁著如今西北蒙古各部一片大亂,各部落相互獨立,還不成氣候的時候,對西北用兵,軟硬兼施,至少要敲打一下蒙古諸部,確保東北的戰事不受干擾。

“陝西保持精兵五萬以上是必須的,一個是北面的套虜,一個是西面的葉爾羌汗國,衛拉特聯盟,還有西南的和碩特,要想確保陝西的安全,就得把這些地方全部納入朝廷統治範圍之內,否則遲早還是會打起來。

特別是天山-祁連山一線,佔領那些農耕區,遷移軍戶,有了穩定的軍糧供應,還能設立一些基礎的工坊,如此才是真正確保了穩定的統治。”孫可望一字一句分析道。現在軍情司還沒有進入這些地方,他是靠著前世的記憶,大概說明了自己的戰略。

“軍情司已經進入西北了?”劉文秀聽罷,有些驚訝地問道。

孫可望點了點頭,他不想解釋太多,順便也嚇一嚇劉文秀:“山西到時候也得保持三萬左右的精銳兵馬,確保對漠南的威懾力,同時必須保證喀爾喀蒙古三汗的臣服。”

“據說,現在蒙古人的聯盟因為滿清的潰敗,又重新緊密了起來,咱們必須得在此之前,收服一部分小部落,分化他們。陝西這邊若是負責衛拉特,和碩特,還有西域的汗國,山西這邊拖住漠南,漠北的各個部落,到時他們必然首尾難以兼顧。可以各個擊破,亦或者直接分化拉攏。”李來亨也很清楚,要想徹底解決北患,就得把蒙古變成自己的。

“北直隸到時候會主要負責遼東戰事,兵馬在四萬左右。”孫可望指著鋪在面前的地圖,又繼續說道:

“遼東不同於喀爾喀蒙古和漠南這些地方,也不同於西域和青藏,那裡有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還有數以萬計未開發的土地,將來至少可以遷移千萬戶百姓,可以有效緩解天下太平之後的人口膨脹,以及饑荒問題。這是咱們必須要佔下來的地方。”

“遼東如此富饒?”劉文秀又被驚到了,“那韃子是有多野蠻,那麼好的土地,居然被他們糟蹋得荒無人煙了。”

“所以,韃子被咱們擊敗了,這天下被咱們奪了。”孫可望笑了笑,又道:“天下本來就應該給建設者來掌握,而不是韃子這些破壞者。”

“陝西,山西,北直隸需要十二萬以上的精兵,北直隸還好,有海運,漕運,直通江南膏腴之地。可是陝西和山西保持那麼多兵馬,若是開戰,一時尚可,但時間一久,地方恐怕難以支撐。”李來亨擔心道。

他知道整軍之後,大抵就是他負責山西,劉文秀負責陝西,白文選負責北直隸。陝西還有甘肅,寧夏兩鎮提供給養,但是他要是從山西出兵北上,穿越茫茫草原,那就難以供應軍需了。

“對付蒙古人,不能只靠打仗,武力只是威懾的手段之一,最重要是聯合分化,咱們有太多蒙古人要的東西了,比如說香菸,茶葉,金銀,把這些手段利用起來,再打關鍵的幾仗,把這些關鍵的大仗打贏,問題就不大了。”孫可望頓了頓,微微挑眉,又繼續說道:

“蒙古人,現在主要是穩住他們,陝西和山西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生產的恢復,咱們的兵馬整頓,戰爭的籌備,也至少需要一兩年,急不來。但關外的滿清殘兵,必須要最快速度解決,那個不能等了。”

“韃子的主力已經被咱們全殲在關內了,他們現在在遼東,一時半會掀不起什麼大浪,兩萬人就能把他們全滅了。”劉文秀冷哼了一聲,又不屑一顧道:“韃子那幾萬丁口,應當一年之內,就能解決了。除非他們有本事把所有的孩子都拉上戰場。”

“最重要的點,還是在西北。”李來亨也隨即補充道,他們必須爭贏這個,不然到時候整軍的時候,恐怕就得出么蛾子了。兩人雖然信任孫可望,但也並非全無提防。

“遼東的局勢沒那麼簡單。”孫可望當即反駁,他知道兩個老夥計的意思,隨即解釋道:

“韃子或許不敢和咱們打,他們會一路往北撤,甚至可能會和俄國人同流合汙,學習俄國人的稜堡,那時候就麻煩了。”

“俄國人?”劉文秀和李來亨都一臉懵逼,甚至兩人異口同聲問完之後,都懷疑那是孫可望編出來說服他們的。

“這也就是孤為什麼要那麼早對蒙古人動手的原因了,在俄國人能真正威脅染指到這些地方之前,咱們都得確立統治。”孫可望說完,也隨即主動說了劉文秀和李來亨最為關心的問題:

“到時候整編大軍的時候,文秀你挑出精兵來,不夠的再在當地募集,同時朝廷也會撥款在陝西建設軍官學堂。來亨你也是如此,不足的,在山西當地募兵,朝廷再撥款建設軍官學堂。

軍隊依舊歸你們指揮,但是軍官學堂,工坊,還有整個後勤體系,則是朝廷統一安排,地方衛戍部隊,也是地方管理。

到時候國事都將由內閣統一商議後決定,閣員依舊是我們,誰也沒有獨斷之權。”

兩人都知道孫可望整編大軍的目的,除了精煉兵馬,節省軍費之外,便是要從他們手中收回之前下放的其他權力。

劉文秀和李來亨對此還是可以接受的,反正他們也不想著去爭那個地位。但前提是,內閣的位置,他們一定要保留,這些年來的重大戰略,都是透過內閣決策的,這讓他們對於這個機構有了基本的信任。

換言之,只要他們確保自己在裡面,同時擁有兵權,否決權,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反對孫可望的決定,就能避免孫可望無所顧忌,也能確保自己的權勢了。

這個內閣和有明一代的不一樣,裡面的閣員真正具有聯合起來抵抗某一方的實力,而不是一個個只能提供建議,幫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奴才。

明代那種內閣雖然也叫內閣,但根本無法演變成真正的民主集中決策,反而因為閣員沒有真正的權力,淪為了皇權的附庸,失去了真正的主動性,這是兩者的本質區別。

當然,孫可望的這個,也還遠遠不是具有真正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近現代內閣,只是孫可望用未來制度實施的一次分權,本質上是一個臨時權利機構,還面臨著如何傳續的問題。

畢竟,是現實的局勢和孫可望的主觀意願,才出來了這麼一個四不像的怪物,等他們這些真正有實力的一代目死了之後,他們的後代,真的有能力繼承權力,對抗皇權嗎?

孫可望和劉文秀,李來亨基本上確定了北面的戰略之後,又就整軍和內閣的問題達成了一致。關乎新朝建立的大會馬上就要召開了,這些事情都將在那時確立。

臺面上不過片刻之間的事情,檯面下,或許已經討論爭議了好幾回,完成了諸多利益的交換。如果私底下沒有談妥,或許根本不會搬到臺面上說。

而後,孫可望又去見了張煌言,以力挺對方入閣為條件,爭取這支半獨立力量的支援。

與此同時,李定國和鄭成功也在南京會面了,他們也決定了要拉攏劉文秀和張煌言的計劃。

李定國和鄭成功都擔心,孫可望的所謂“整軍計劃”,就是為了對付他們的,到時候他們把軍隊都削半了,孫可望還保持著十萬大軍,那就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相關推薦:火影之禍害末世之無盡獵殺罪惡成魔修真極惡魔頭紅樓,我成了寧府玄孫賈薔我的二次元妹妹們我的宗門有本山海經三國風雲之猛將傳蜉蝣客棧史上第一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