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伐清1652->章節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最終的決戰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東南鉅變很快引發的西南各地局勢的變化,嶽樂不得不放棄馳援武昌城的計劃,將線國安所部留駐閩北,同時讓陳泰所部完成軍事動員,作為福建戰局的機動力量,隨時聽候調遣。

而他原本部署在贛東的數千清軍也匆匆從汀州府入閩,支援正在漳州府北部負隅頑抗的尚可喜。

鄭成功雖然已經引起了清廷的重視,但和李定國比起來,卻還是差得太多了。再加上福建有線國安和陳泰,嶽樂並不擔心。

李定國和尚可喜鬥智鬥勇了十數日,雖然最後竇名望率兵從潮州府趕來,但他們還沒來得及發動攻擊,嶽樂的贛東援軍便已經抵達。

最終,李定國只好紮下堅固的營盤,讓竇名望率軍留下,和清軍對峙。

福建的地理形勢使得大軍糧草的運輸十分困難,並不適合大軍團作戰,加之李定國大軍雲集,又無法事先準備,若是強行重兵駐守,或是強攻城池,只能是凶多吉少。

而且,孫徵淇此時還在漳州府城,李定國雖然救回了兒子,但經此一事之後,已經完全不能放心這個危險的小子。

所以,重重考慮之下,李定國最終還是率兵回到了漳州府城,親自坐鎮,順便和鄭成功聯絡,以商議福建戰事,以及表明自己的不得已。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孫徵淇收到了孫可望的最新命令,並沒有和他爭奪漳州府城的計劃,只是要確保劉國軒這個反正將領在漳州府城的地位。

局勢突變使得孫徵淇等人不得不做出改變,孫可望考慮到大局,也不計較這一城一池的得失,乾脆讓李定國和鄭成功自己在福建和清軍鬥。

對於孫徵淇的要求,李定國一開始並不願意,但又想到了優待劉國軒在福建今後的戰事中能起到的特殊作用,最終在幕僚的建議下,還是勉強答應了下來,並恩威並施,想要將劉國軒收歸麾下。

至於劉國軒,在孫徵淇帶著彭信古和陳少川離開之後,雖然臨別之際,話說得很好聽,但他明白:他實際上已經被拋棄了!

身處如此亂局之中,劉國軒想過很多種可能,但還是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容易就被新主拋棄。

作為一個新近反正的綠營將領,劉國軒無論是對孫可望還是對李定國,亦或者是鄭成功,都沒什麼忠心可言。但他卻看得懂局勢,至少從漳州大戰來看,還是孫可望最強。

於是乎,作為最強二五仔的劉國軒,又再次準備開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艱辛奮鬥歷程。

鄭成功那邊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李定國和孫可望兩人,最終誰贏,劉國軒自然就跟著誰。

而因為實力不足,一直周旋於明清之間偷偷發育,後知後覺的鄭成功此時也終於佔據了二府之地。他辛苦訓練的鐵人兵也終於在野戰中取得了幾場勝利,甚至還有對耿繼茂所部騎兵的勝利。

以步對騎,配合著火器,在野戰中取勝,這對於鄭軍來說意義重大,更被鄭成功視為自己真正獲得了爭奪天下資本的象徵。

不過,隨著線國安和陳泰的兵馬開始動員,鄭軍的軍事進攻也開始收斂,逐步轉為了固守收復城池的軍事防禦。

這一次,有李定國牽制另外一半清軍,己方又兵強馬壯,鄭成功終於有了守住城池,獲得根據地的可能。

這種局勢之下,遠在北京的順治皇帝就坐不住了,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商討,最終決定讓北京方面的八旗軍提前行動,南下支援武昌城的洪承疇大軍。

嶽樂此時已經焦頭爛額,福建的戰事危急,李定國又沒有繼續投入真正的主力,這使得他根本不敢撤走贛南二府的駐軍。而贛東方面的清軍兵力不足,使得他無力發動新的進攻。

由此,江西福建二省,李定國,鄭成功雖然取得了只要突破,但並沒有能夠打破雙方戰略相持的局面。

相較而言,北面的四川和湖北方面,戰事就要激烈得多。

只是,沒人監督的情況下,四川主帥,蜀王劉文秀又又又開始輕敵冒進了。然後,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一開始劉文秀派出精兵輕裝簡行,從川西北繞道漢中,企圖避開吳三桂的主力,在北面戰場取得突破,倒也沒遇到什麼阻礙。

而如此出其不意的進攻之下,甚至還攻下了一座城池,使得劉文秀隨即派出了預備的三千戰兵,想要進一步擴大戰果。

只是,吳三桂雖然沒想到劉文秀敢派兵孤軍深入,當依舊反應迅速,派出了三千餘關寧軍前往支援。

劉文秀由於此前的戰績,再度膨脹,開始催促領兵主將王復臣加速行動,趁清軍守備不足,繼續往北,攻下更多城池。

但是,吳三桂的關寧軍精銳及時趕來,王復臣不敵,短暫交鋒後只能撤退,最後劉文秀親領的援兵未至,他剛剛奪下的城池又被清軍奪了回去。

這只能說是劉文秀的正常發揮了——前期出其不意,強勁無比,後期同樣出其不意,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不過,不同以往的是,劉文秀這次有了可以失敗的實力,便是敗了,對局勢的影響也不大。

而荊州方面的李來亨則要謹慎得多,他一直按兵不動,等待高第重新部署,轉移幾座城池的兵馬,再半路而劫。

高第原本還能耐得住性子——“敵不動,我不動”。但隨著洪承疇在武昌府連連失利,高第的政治壓力也逐漸加大。

而且,在大西軍水師的嚴防死守下,他的哨騎一直難以渡江,並不能對荊州府南部地區展開有效的偵察。

所以,在武昌府方面要求調兵支援的壓力和對李來亨的判斷失誤共同作用下,高第最終鬆口,調集了三千多兵馬,準備派往漢陽,交給張勇等人指揮。

只是,他的這支援兵剛剛匯聚,就被李來亨的哨騎偵查到了。然後,還沒離開荊州府的地界,就被突然乘船,登陸長江府北岸的李來亨大軍截住了去路,並近乎全殲在了荊州府當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李來亨孤軍深入,又沒有攜帶輜重,無法攻佔城池。在給養不足的情況下,只能放棄了繼續進攻的計劃,隨即撤回了南岸。

雖然西南戰線各地都爆發了或大或小的戰鬥,明清雙方互有傷亡,清廷敗多勝少,對大西軍的軍事優勢被極大削弱。

但整體戰局的勝負卻仍舊難說確定。

福建仍在戰略相持,僅靠鄭成功的兵馬難以取勝,但李定國並不願意將主力投入福建。

而福建不動,嶽樂安排在江西的其他兵馬也同樣不動,使得江西的戰局同樣相持不下。

四川和湖北西面的戰局也大抵如此,劉文秀先勝後敗,吳三桂也無力乘勝追擊,李來亨雖然取勝,但同樣無力擴大戰果。

只能說,明清雙方在實際兵力差距沒有大到一方取得優勢的情況之下,雙方其實很難下定決心在區域性戰場打一仗。

畢竟,打仗不是兒戲,戰敗更是難以接受,甚至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此,這場大戰的關鍵,最終又回到武昌府的決戰之中。

孫可望雖然調來了馮雙禮和馬進忠的兵馬,但面對清軍即將南下的另外一支主力大軍,仍舊憂心忡忡。

儘管嶽樂已經無力派兵支援,但他除此以外,還要應對武昌城內的清軍。

洪承疇似乎是算好了時間,在和殿前軍交鋒了數次,向城內守軍證明了這支明軍並非不可戰勝之後,便停止了派兵出城作戰,擺出了一副死守之勢。

孫可望雖然有意消耗城內的清軍,以避免對方在自己和八旗兵主力大決戰的時候忽然出擊,但面如強行攻城的巨大消耗和士兵傷亡,最終也只能作罷,只是不時進攻,以鼓舞士氣。

清軍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隊戰鬥力依舊十分強悍,而且隨著氣溫轉涼,不止是這些從北京派來的八旗兵,就是原本從北方各地調來的綠營兵精銳,戰鬥力也已經基本上得到了恢復。

換言之,清軍的實際兵力會在冬季得到有力的補充,這對於孫可望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因此,他為了確保大戰的最終勝利,必須還得繼續調集更多的兵馬前來。

“把湖南,廣西兩地的農兵抽調一部分過來,精銳部分編入一個新的戰兵營,其餘作為輔兵。”孫可望頓了頓,又繼續補充道:

“調三萬過來,至少要有一萬精兵。另外,能在湖南調,就儘量從湖南調,廣西路途太遠,恐怕秋糧的收割會不及時。”

“國主,這次大戰,北京方面的清軍恐怕將會傾巢而出,預計會有三四萬之眾,若是包括包衣,則極有可能超過十萬,以我軍現在的兵馬,是否要將湖南的衛戍部隊精銳調來?”白文選拱手抱拳,提議道。

“衛戍部隊暫時還不能動,若是湘東出了差錯,就得靠他們拖住清軍的突襲部隊了。”孫可望搖了搖頭,“而且,咱們調了那麼多農兵,若是再把衛戍部隊調來,後方還有那麼多糧食要徵集運輸,那些人,指不定會做出什麼事來。”

孫可望不止要確保武昌大戰兵力充足,更要確保後方無虞,很多兵馬並不能隨便調動。

而且,農兵總數雖然號稱十萬,可是不到兩年的時間,這些兵馬的戰鬥力如何,就一言難盡了。調出三萬已經是屬於“竭澤而漁”,精銳盡出了。

“國主所言極是,大戰在即,糧役繁重,各地不安的因素都在增加,若是抽空了地方衛戍部隊,恐怕徵集徭役都會成為問題。”任饌拱手攏袖,又繼續說道:

“秋糧收割之後,清軍主力應該已經在漢陽休整,農兵需要以最快速度趕來,在戰前完成休整,否則很難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大戰的軍需物資,糧草補給任尚書你繼續全權負責,協調各部,一定要保證滿足大軍所需。”孫可望說完,又扭頭看向了白文選:“文選,你說說目前已知的清軍軍情,接下來的大會戰絕不容得有任何差池。”

“是,國主!”白文選又抱了抱拳,道:“據軍情司和審問俘虜獲得的情報,在北京的八旗兵,若是極限動員,應該在四萬左右,加上隨軍的包衣兵,總數或許在十二萬。

但前一年的大戰,韃子的隨軍包衣兵損失慘重,又調了一部分組成新漢八旗,那些新補充進來的包衣兵,相當一部分戰鬥力或許弱於一般輔兵,甚至不值一提。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清廷藉助洋人的力量籌辦了許多新的火器工坊,這批後來的八旗兵中,火槍兵的戰鬥力或許將十分強悍……”

“前一年的湖南大戰,清軍損失了近萬八旗兵馬,現在在湖南,江西的野戰八旗又有兩三萬,北京,西安,南京,福州等地又需要駐紮兵馬,以防不測。

就算清軍極限動員,將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丁都徵集入伍,極限兵馬也確實只能如此。

此戰若是咱們勝了,能夠殲滅大部分八旗兵,那其他地方的八旗兵就不足為懼了。

韃子乃是小族,滿蒙都難以大量補充,唯一能靠的,就是漢奸。而咱們只要收復一塊失地,就有源源不斷的新兵源,新財稅,清軍絕對耗不過咱們。”孫可望躊躇滿志道。

他和主將已經推演了數次,就戰爭的最終結果,得出了三個主要的預測。

最好的,就是殲滅這支八旗兵主力,但若是如此,殿前軍和各部參戰兵馬必然損失慘重,肯定無力南下攻打江西,只能配合劉文秀和李來亨,收復湖北。

次一點的,則是重創這支八旗兵,迫使其撤兵,但如此的話,只能等到清軍北撤,休養生息的時候,再收復湖北了。

但這兩個無論是其中的哪一個,清軍都還有能用於野戰的主力,也就一戰的能力,戰爭並沒有真正結束,戰局也並沒有確定。

而若是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後果不堪設想了,這是孫可望極力要避免的。

最終的這場決戰,他必須勝!

相關推薦:火影之禍害末世之無盡獵殺罪惡成魔修真極惡魔頭紅樓,我成了寧府玄孫賈薔我的二次元妹妹們我的宗門有本山海經三國風雲之猛將傳蜉蝣客棧史上第一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