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對話古今:我打造節目,國寶有靈->章節

29 這個世界,名為大秦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西方世界,有兩位大帝我們是非常熟悉的,即便是不知道他們的事蹟,那也應該聽說過名字。

一個叫做凱撒大帝,一個是亞歷山大大帝。

這兩位算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出場率還是蠻高的。

其中,凱撒大帝就是同秦始皇差不多同一個時代的人物。

二者都是功績卓著、彪炳史冊的人物。

但是在退場之後,留下來的世界全完全不一樣。

始皇帝退場之後,大一統觀念已經是深入人心,後面華夏大地之上政權更替頻繁,但打來打去,那都還是中國人。

至於凱撒大帝,在退場之後,只留下了一個稱號,散落在西方世界,那裡該亂亂該打打,永遠也沒能迎來統一。

著名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是這樣評價秦始皇的:秦始皇統一中國,用這樣長遠的嚴管設計,又用這樣精到的手腕完成,何不讓人仰慕。

秦始皇除了在制度方面做出了精到的設計之外,還在經濟和文化上達成了高度統一。

在古代,世界上也存在這不少強悍一時的帝國,但是能夠真正做到文字統一的實際上沒幾個。

而始皇帝,則成功的做到了車同軌書同文!

在如今,我們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民族認同感,究其根本,也是因為我們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文字,如果一個國家之中,語言文字都不通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必定會產生多種不同的文化。

就好比阿三,僅僅是紙幣之上,就有著十七種文字,如此貌合神離,無外乎衝突頻繁。

而做到了將六國文化進行統一的秦始皇,在真正統一天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而有穩定的一步,歷史表明,這一步非常重要!

如果文化上都沒能實現統一,那麼秦始皇辛辛苦苦一統天下也不過是重複了周朝的覆轍,最終依舊會瓦解成數十上百個小國家,彼此不斷地爭鬥攻伐,最終形成春秋戰國一般的局面。

文化上的統一,在明面上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因為這東西是潛移默化的,當以往六國的百姓,都在使用著大秦的文字,說著大秦的語言之時,那麼不論那些老古董們說起往日的六國有多麼的榮耀,也不會觸動新生代們的心懷。

文化統一,功在千秋萬代!

與之相配套的,還有度量衡的統一。

這是經濟方面的一向重大舉措。

度量衡的統一,不僅有利於經濟,還有利於聯姻。

假如度量衡並沒有統一,各個地方還在使用以前的度量衡,那麼很可能就會發生以下情況。

A與B進行交易,定好的一塊錢買五斤米麵,但是當B拿過來的時候,A上稱一稱,發現怎麼只有三斤,一問起來,原來是兩方之間度量衡不一樣。

再簡單一點,你網戀一個自稱只有80斤的妹妹,聲音溫柔長相甜美,你心花怒放決定面基,一到現場卻發現對面居然有四百斤,細問之下原來對方使用了美顏和修圖,嚇得你立馬軟倒在地從此不敢硬來。

度量衡就相當於去除了一切的不可靠因素,最終將一切都放置在了同一套標準之下,大家都不使用美顏修圖,拼的就是素面朝天。

正是因為秦始皇做出了這些統一的舉措,才讓以往分裂割據的人們,有了對國家最為基礎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讓大一統真正的走進每一個人的心裡。

對比一下隔壁的阿三,他們沒有統一的度量衡和文字,每年都會因為不同的宗教信仰而引發衝突,導致不少人因此喪命。

而我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有秦始皇為我們制定了統一的標準,說一句高瞻遠矚,實在是不為過。

而我們現在,網路上有很多種言論,有讚頌的自然也有排斥的。

排斥的理由其實也無外乎就那麼幾種,殘暴不仁,大興土木,焚書坑儒等等。

話說起來,秦始皇確實也算得上是在中華大地上,首批的基建狂魔。

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秦始皇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因此,秦直道的修建,被拉上了帷幕。

現今已知的秦直道,橫穿了半個中華大地,長度達到了七百多公里,是當時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最快僅僅只要三天時間,就可以從咸陽一直幹到草原,看成是兵貴神速的代表。

四通八達的直道,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抵禦來自北方的強敵匈奴,但是道路的開闢毫無意外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秦國的做法簡單直接粗暴,逢山開路遇水修橋,硬生生的開闢了秦直道。

秦直道的開闢對後世裨益眾多,無論是在軍事上快速支援,馬踏匈奴,還是為後世連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都有著不小的作用。

當然,對當時老百姓來說,這可不是一件什麼好事情。

大秦帝國畢竟是身處在兩千多年前,當時的工具和技術極端的落後,修路毫無疑問,是一件殘酷且辛苦的苦差事,老百姓怨聲載道,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大興土木,選擇基建,在當時絕對是弊大於利,這會造成百姓動盪,國本動搖,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是利大於弊的。

修路是一項工期長,收益見效慢的事情,哪怕是放到現在,城市中開修地鐵,也會造成車輛擁堵,上班族們同樣會暗地裡進行斥責,但是一旦地鐵修建完好投入使用,大家還是會笑嘻嘻的走進地鐵站,享受著地鐵帶來的快捷與方便。

這還是在如今科技發達、工程器械先進的時代,放在兩千多年以前,修路要付出的代價則更為痛苦,像這樣的工程,基本上都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對本朝本代,實際上好處不多。

與修路一樣痛苦的大工程,還有修建長城。

修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北方匈奴的進攻和南下擄掠。

目的毫無疑問是很好的,但是一旦實施起來,遇到的麻煩事情那可是一件有一件。

現在為大家所熟悉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據說就是發生在秦始皇時期,但是實際上,這事情和秦始皇並沒有半毛錢關係。

孟姜女哭長城的時候,連秦始皇這人都沒有。

經過後世不少人不斷地推波助瀾和完善,硬生生的將一件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事情,給安在了秦始皇頭上。

明朝修築長城的時候,老百姓也是苦不堪言,當然這個鍋自然也是由秦始皇背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修建長城,的確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

以當時的物質條件來說,像修建長城這樣的浩大工程,那絕對是要動搖國本,甚至於國破人亡的。

而且統一也就那麼一點時間,六國的老百姓剛剛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對新誕生的大秦帝國剛剛有那麼一點好感的時候,一樁樁一件件基建事業,就將他們的好感打落泥沼。

老百姓驚覺,這日子不僅沒以前好,還比以前更壞了。

秦始皇的目的自然是好的,修築直道,修建長城,從此北方就不會再有多大的威脅,後世子孫也能少些後患。

但是他明顯的錯誤估計了當時的生產力條件,或者說對這些東西認識的不夠透徹,因此步子一下子邁的太大了,以至於扯到了蛋,國力沒有增加,反而是衰敗了。

這一點上,劉邦和他的繼任者們,明顯就聰明很多,直接來一手休養生息,啥也不幹,先給老百姓放個長假,好好地養一養民力,為漢武帝噶韭菜,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當然,這也是因為後世的王朝在舊朝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新的國家的時候,都會受到前朝的影響,前面的人走過的彎路,繼承者們就會想辦法去避免。

大秦因為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搞出來個二世而亡,那我老劉家就不能這樣子做,必須要改,因此休養生息得到了推行。

而大秦廢除分封制,使用郡縣制,以至於天下揭竿而起的時候,居然沒有宗室之人相互扶持,咱老劉家也必須吸取教訓,先來他個幾十個王爺,去各地待著鎮守一方,以至於後面來了個七王之亂。

因此,並不是秦始皇糊塗了,而是因為他作為華夏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作為開派祖師爺一般的存在,在他的前面,是沒有什麼所謂前人的經驗的。

一切都只能自己摸索,自己創造,制度、文化、經濟等等各種措施,都需要他自己制定並且推行。

秦始皇就像是一個在黑暗中獨自莫索並前進的勇士,他的手裡高舉著大秦帝國的榮光,前路艱險黑暗不可測,沒有人能給他建議,一切只能靠他自己。

在舊有的制度廢墟之上,如何才能夠開出一朵長盛不敗的花朵,這是秦始皇必須思考的問題,他想要自己的國家千秋萬世,想要大秦的明月,朗照整片天地。

正是懷抱著這樣的理想,他一生不辭辛勞,勤勤懇懇,最終在黑暗之中,摸索出來一條可行的道路。

只不過可惜的是,大秦這一具龐大的機器,受制於時代,無法承受住始皇帝的宏偉構想,而始皇帝本人,也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感到恐懼,最終在時光侵蝕之下,飲恨而去。

在他死後,一切曾經被掩藏的問題,紛紛暴露出來。

無論是繼位者本身,還是帝國這具瀕臨分崩離析的身軀,都極需要一個機會,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如果繼位者能夠休養生息,廢除一部分嚴苛的法律,或許大秦帝國的命運,就會因此而改寫。

或者說始皇帝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以他本身的威望,帝國也不至於崩解的如此之快。

只不過一切都沒有如果,始皇帝帶著遺憾,進入了帝陵之中,而他的繼任者,卻不是他心中所想的扶蘇。

一切機緣巧合,在不經意間,將歷史的走向徹底的改變。

曾經恢弘龐大、不可一世的強大帝國,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徹底的土崩瓦解。

曾經夢想著千秋萬代的統治,也隨之深埋地底,成為了後世供人懷念的遺蹟。

大秦的明月,最終也未能朗照萬世千秋,而始皇帝的夢,最終隨著他的離去,成為了歷代君王為之奮鬥的目標。

秦始皇就相當於一個指路之人,為後世帝王,指明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因此,後世不論是漢也好,是唐也罷,都是在始皇帝開創的這條道路上繼續向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條充滿傳奇故事的道路上,擁有著後世能夠想到的一切要素。

無論是大一統的觀念,還是郡縣制的體制,都為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即便是到了如今,皇帝這個稱呼已經被掃進了歷史的故紙堆之中,但秦始皇創造性地開創下來的意志,依舊在被繼續使用著。

這就是秦始皇的偉大之處,也是他能夠穩坐千古一帝而不懼任何質疑的重要原因。

易澤的講述,到此終結。

因為秦始皇這個話題,其實在之前的節目中就已經做過了,還不止一次。

只不過是用不同的視角進行的。

而今舊事重提,易澤也沒什麼生疏和不熟練的,拿起來就能說。

叭叭叭直接一大堆,聽的觀眾一愣一愣的。

但是理解起來,並不難。

簡單理解,秦始皇很偉大嗎?

這需要在不同的維度上進行解答。

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秦始皇絕對是個暴君。

各種各樣的大工程層出不窮,搞完一個又來一個,堪稱是現代版九九六狂魔。

因此,當時的百姓憎恨他,厭惡他,非常正常。

誰會喜歡一個事情多還嚴苛的老闆呢?

但是對後世而言,始皇帝做出的貢獻大不大?

那絕對是大的,甚至可以說是彪炳史冊,無人能敵。

但為什麼後世還是會有很多人憎恨秦始皇呢?

都過去了這麼久,修建長城的又不是後世這群人。

但秦始皇的名聲,在漫長的時間裡,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好了。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難不成是後世的百姓,對大秦時期的百姓,產生了一種共情?

或者說這就是血脈中流傳下的憎恨?

……

相關推薦:愛情公寓之一見鍾情國漫摸魚日常亮劍之老子是孔捷噬魂海盜帶著星際到末世紅樓璉二爺紅樓璉二爺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都市:開局融合魔帝,我無敵了大奧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