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對話古今:我打造節目,國寶有靈->章節

154 歷史無法重來,蘇東坡只此一位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毫無疑問,蘇軾身上籠罩著的那一層神性,經過易澤這麼一打岔,已經逐漸的剝離。

他不再是那個高在雲端的蘇子瞻。

他是一個同普通人並無二致,有鼻子有眼的蘇東坡。

無形之中,觀眾與俗世的距離拉近了。

那種疏離感逐漸的消失,留下來的是一種親近的感覺。

人對於歷史人物,特別是那種出名的歷史人物。

在很多時候,都心懷敬畏。

這很正常。

因為在這些人物的身後,歷史的厚重感足以將所有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提起蘇軾,總是能會想到他在文學上創造出的驚人成就。

這種一般人達不到的成就,足夠讓蘇軾同普通人之間疏離開來。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不可否認,蘇軾有神化的趨勢。

而易澤做的,則是將逐漸神化的蘇軾,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有世俗的慾望的蘇東坡。

那些民間流傳著的,與蘇軾相關的小故事,毫無疑問,也是百姓拉近與蘇軾距離的方法。

比如說:

蘇軾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

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

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

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

蘇東坡的上聯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聯是: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毫無疑問,佛印是有關於蘇軾故事中出現的最多的一個人物了。

與他相關的還有許多。

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佛印。

佛印正忙著做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東坡居士來訪。

佛印怕把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

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

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蹺。

佛印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

蘇東坡有意開和尚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

佛印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

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

佛印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麼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

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餘),就請讓我就來大飽口福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意思的是,佛印還是個酒肉不忌的和尚。

耳語王安石之間,同樣有著有趣的事情。

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向東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此牆東坡斜矣!”

蘇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王安石:“是置安石過也!”

兩人頗有些針鋒相對的感覺,也恰合了兩人之前的關係。

至於其他的故事,則多出來一女子。

蘇小妹!

史料記載蘇軾的確有一個小妹,只是可惜年幼夭折。

因此後人流傳故事中的蘇小妹,大抵只能是杜撰出來的。

秦少游娶蘇小妹時,被一難再難,及至新房門口,蘇小妹再出一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思索良久不得下聯,蘇東坡有心相幫,在遠處拾一石子遠遠丟進湖中,秦少游受到啟發,衝口而出:投石衝開水底天。

以及蘇小妹擇夫:

據說,蘇小妹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選婿。

當時訊息一傳出,呈文求婚者不計其數。

其中有一豪門公子叫方若虛,他對小妹傾慕已久,聞訊後連忙應選。

他呈上得意詩文若幹篇,誰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筆在上面批了一聯: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東坡看到小妹的對聯,可急壞了。

方府豪門是得罪不起的,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聯語後面各添一個字,把對聯改成: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

方若虛讀後真是欣喜若狂,他急於要見蘇小妹以表衷腸。

蘇東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開大了不好收場,急忙託故阻止,說:“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揚,臉長,額突,不信我給你念首詩便知。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未出房門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方若虛怎知是蘇東坡在騙自己,還真以為蘇小妹很醜,於是怏怏地走了。

這是不是真的誰也不清楚。

只不過若是被小妹知道蘇軾這般說她,不知會不會暴跳如雷。

不過在故事之中,蘇小妹才情雙絕,著實不凡。

蘇東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遊玩,見小路上有個用三塊石頭壘起的“磊橋”。

蘇東坡用腳踢了一下石橋,同聲吟出一句上聯:踢破磊橋三塊石。

他回頭看看秦少游,要他對出下聯。

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沒對出下聯,回到家裡悶悶不樂。

蘇小妹看丈夫一臉不悅之色,只道是出了什麼事,一問才知是為了一句對聯。

她二話沒說,就在一張紙上寫了個“出”字,同時用剪刀剪成兩段。

秦少游頓時大悟,道出下聯:剪斷出字兩重山。

只是這樣,真的顯得秦少游很呆啊。

不過,人們總是偏愛這個夭折的蘇小妹,因此但凡有小妹在其中的故事,都顯得多了幾分俏皮,隱隱間還壓制了蘇軾一籌。

一日,蘇洵來到後花園內,只見山石間流過一泓淙淙碧水,微風中送來陣陣花香。

紅日西下,綠樹掩映,一彎新月掛在半天之上。

這位老先生頓時詩興大發,忙喚來蘇軾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蘇洵說道:“如此佳境,不可無詩。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們各自吟出兩句詩來,且要將此二字依次作為上下句的末字,吾兒以為如何?”谷

兄妹一起應道:“父親說得好。”

蘇洵見兒女一起應允,十分高興,首先吟出兩句詩來:

水向石邊流出冷,風從花間過來香。

蘇軾一向以詩詞著稱,聽了父親的詩句,以為過平過俗,不以為佳。

誰知正當他沉吟之際,調皮的小妹卻開口道:“兄長平日作詩,思路何等敏捷,想當初嘲弄小妹額角長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的詩句,得來何等迅速,今日緣何思路閉塞?”

蘇東坡一聽,知道小妹又在調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兩句詩來:

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這蘇小妹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不精妙,聽了父兄的詩句,兩相比較,覺得還是哥哥的略高一籌。

心中尋思道:“長兄的詩句好則好,但嫌欠雅。”

小妹略加沉思,恰好遠處傳來杜鵑的啼鳴,她聞聲生情,也信口因此兩句詩來:

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

小妹詩句剛吟出,父兄不禁齊聲贊好。

還有的故事,則涉及到了蘇軾的天資。

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讚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

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盡”與“遍”對,活畫出蘇軾當時的自傲之心。

沒料到,幾天之後,一鶴髮童顏老者專程來蘇宅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

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為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

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為之一新,鄉鄰皆刮目:“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而為人所熟知的,大抵就是這一個寺廟小坐的故事了。

蘇東坡遊莫干山時到一寺中小坐。

寺中主持和尚見來了個陌生人,就淡談地說:“坐。”

又對小和尚喊:“茶。”

兩人落坐交談後,主持和尚發現對方脫口珠璣,料想此人不凡,就請客人進廂房敘談。

入室後,主持和尚客氣地說;“請坐!”又叫小和尚:“敬茶!”

再一打聽,方知來者是赫赫有名的蘇東坡,主持和尚連忙作揖打恭地引他進客廳,連聲地說:“請上坐!”並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蘇東坡臨走時,主持和尚請他題副對聯。

蘇東坡胸有成竹,含笑揮毫,頃刻書就: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既答應了和尚的請求,又滿含著諷刺意味。

而有的故事,則將蘇軾正直的性格展露無遺。

蘇東坡被貶嶺南為官,一日無事遊山,只見一個小和尚跪在廟門口眼淚汪汪,十分奇怪,忙問小和尚因何如此?

小和尚哭訴道,因為他在點燈時不小心將燈盞碰翻在地,打碎了。

老和尚不但打了他,還罰跪廟門口三日。

蘇東坡一聽很氣憤,便走入廟內去見方丈。

廟中的方丈一聽說是當朝才子蘇學士來訪,喜出望外。

蘇東坡一進廟門,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賴地央求蘇東坡留個手跡。

蘇東坡對這個方丈十分憎惡,但為了使廟門口那個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應了老和尚的請求,說:“寫字可以,但必須請廟門口那個跪著的小和尚前來為我磨墨展紙。”

老和尚一聽,立刻滿臉堆笑,連聲答應說:“阿彌陀佛,老納遵從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開紙,蘇東坡奮筆疾書,一幅對聯一揮而就:

一夕化身人歸去,八千凡夫一點無。

時隔不久,佛印雲遊來到此山,見了對聯捧腹大笑,問老和尚:“這幅對聯原是兩個字謎,你沒猜出來嗎?”

老和尚連忙追問是什麼意思,佛印要過紙筆,揮毫寫了兩個字,拂袖而去。

死禿!

因而很多時候,沒點文化連被人罵你都不知道。

這些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

大抵很多都是後人杜撰出來的罷了。

與蘇軾相關的故事非常多。

基本都會牽扯到佛印和蘇小妹的身上。

比如說蘇軾覺得自己心境圓滿,八風不動。

而佛印只一句“放屁”便崩了蘇軾心境。

又比如蘇軾嘲諷佛印像一灘牛糞,而佛印並未爭辯,只說蘇軾在自己眼中便是佛祖。

回去之後蘇小妹解釋,佛門講究明心見性,心是什麼看待事物就是什麼,狠狠地壓了壓蘇軾的氣焰。

有意思的是,這些故事中,蘇軾大抵都是不太聰明的那個。

一般都會被蘇小妹壓著打。

或許這就是後來人,對於那個從未露面的蘇小妹的喜愛。

但就是這些並不複雜的小故事,將蘇軾隱藏在迷霧之中的面容逐漸地還原出來。

他不是高坐神壇,俯視眾生的天才文人。

他是一個有血有肉,與普通人有著相同慾望的蘇東坡。

正因為如此,蘇軾才這麼讓人喜愛。

如果說李白是仙,一生都瀟灑不羈自由散漫,連死去,都是捉月而亡;

如果說杜甫是聖,憂國憂民,即便自身貧苦不堪,也依舊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那麼蘇軾,毫無疑問的是一個普通人,他走在塵世,從挫折中爬起來,一步步走著,向光而生。

這便是蘇軾,這就是為我們熟知的東坡先生。

誠然很多人已經逐漸的無法背誦他寫下的全篇,但閒暇之時,總能夠吟誦一兩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像這樣的詩詞,還有很多。

他的才華,他的抱負,他的人生態度,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中一顆閃耀的明珠。

歷史無法重來,而蘇東坡,也只有一位。

……

相關推薦:愛情公寓之一見鍾情國漫摸魚日常亮劍之老子是孔捷噬魂海盜帶著星際到末世紅樓璉二爺紅樓璉二爺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都市:開局融合魔帝,我無敵了大奧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