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之寒門崛起->章節

149、開始前的嘴炮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六月十六日,司徒府廣發邀請函,邀請一眾名流高士、建康有頭有臉的人物,於十七日,參加司徒府主辦的一個“盛大”宴會。

消息靈通者自然知曉,雖說不外乎還是“清談”,但這次乃司馬昱特意辦的,為的是給庾苒與近來聲名鵲起的“江左蕭四郎”提供一個“吵架”的機會。

然而,如果你把它當做一次普通的“吵架”宴會,那就大錯特錯了,背後涉及之廣,觸目驚心,毫不誇張的說,庾氏的生死危機時刻來了,士族階級為代表的謝安與王坦之,聯合給庾苒挖了一個大坑,傻乎乎的庾苒愣是沒察覺,毅然決然的跳進去了。

同時,也是蕭欽之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極其危險,但利益極大,值得冒險,如能踩著庾氏的屍體揚名,不失為一次絕好的機會。

但顯然不會這麼容易,蕭欽之被利用完了,剩下的就要面對所有世家大族青年才俊的聯合圍剿,能不能脫身,暫且不得而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謝安為謝氏使得一招脫身計,若蕭欽之幹翻了一幫人,那麼他們自然無話可說,若蕭欽之不敵,那麼壓力就來到了謝道韞這裡,在家族利益與個人得失面前,謝安相信精明的侄女會作出聰明的選擇。

對蕭欽之而言,前路難,真的很難,謝安在這件事上沒有發表一絲觀點,但僅使了一計陽謀,就讓蕭欽之無路可逃,硬著頭皮也得上。

蕭欽之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一個小人物,剛來建康,就捲入了這樣一起紛爭中,鬼使神差的被人為的推到了幕前,不甚唏噓。

但無路可退,退無可退,唯有奮力一擊,方可有一線生機,既然庾苒要搞事,那就先搞掉庾苒,蕭欽之當即作了一首氣勢磅礴的詩《劍客》,佔領輿論的高低,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少年孤單英雄,庾苒自然就成了惡人。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此詩一出,頓時掀起了一陣喧譁,大家一看頓時驚了,不想蕭欽之處於弱勢方,竟率先秀了一手絕活,以詩開道,大家不禁齊齊看向了庾苒。

庾苒當然也想作詩回應,奈何作出來的詩,皆不如意,發表出去,徒增笑料,故用不屑的語氣,放話喊道:“詩乃小道爾!”

剛好被王坦之聽見了,當即打臉道:“此詩極好,少有的佳篇,庾苒作不出,故乃小道。”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庾苒立刻回道:“王文度,你可作出?”

王坦之針鋒相對,回道:“我承認我作不出,然我不似庾苒,明知作不出,非要故作高深。”

庾苒想殺了王坦之的心都有。

“宴會”還未開始,嘴炮已經打響了。

於是,在有心人的傳頌下,十七日,司徒府的“宴會”雲集了各方名流高士,聚集了海量的目光,另外,這可是一次露臉的絕好機會,許年輕人紛紛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

自從王述把黑料放在王羲之的書案上,氣的王羲之直接辭官回家,在母親墳前發誓再也不當官了後,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

士林中,王羲之的名聲日益下滑不說,郗夫人的態度也開始變得強硬,時不時的來一句似是而非的話,搞得王羲之心裡很不是滋味。

但誓言都已經發了,怎可違背誓言呢?

好在,會稽有一幫好友,整日遊山玩水,吃喝玩樂,侃侃而談,讓王羲之的心靈得到了不少的慰藉。

謝安因謝弈亡故之事,來了建康,閒不住的王羲之也隨之來了建康,經常組織和參加聚會,對當朝時局經常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等。

比如,謝萬去了豫州,王羲之認為謝萬太傻了,不堪重任,最好換人去,謝安雖是知道自家弟弟的德性,但換誰呢?

無人可換啊!

一個傻傻的人接管豫州,桓溫不會有顧忌,而換一個精明的人去,桓溫肯定要生事,對於士族而言,只要不是桓溫的人接受豫州,都能接受,故傻傻的謝萬就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如此一來,可見時常發表建議的王羲之,並不是真的想辭官,大家猜測其約莫是起誓玩脫了,一時不好下臺,這是就需要一個臺階,於是,在某些人的撮合下,朝廷向王羲之發出了復任文書,當個閒散小官,算是全了他面子,總比白身的好。

然王羲之真心被氣到了,心想:“王述這個二愣子都能當揚州刺史,我比他強了不知多少,要當也得超過王述,至少來個當朝三品。”

同三品,京官比地方官大。

謝安對於好友的德性,十分瞭解,有意當個和事佬,這不,王彪之馬上離任,赴地方會稽任職,留下尚書左僕射這個空缺,都是老王家的人,王羲之繼任也能說的過去,故明裡暗裡與人說了,然而朝廷這幫人精,頓時不幹了。

首先,尚書左、右僕射(從二品)是個實打實的大官,位高權重,相當於尚書令的副手,左高於右,也就是說尚書左僕射是僅次於錄尚書事(晉朝特有)、尚書令下,要是在唐朝,地位相當於宰相,在明朝為首輔內閣大員,而這個空缺,經過多方協調,大機率是刁彝繼任。

另外,王羲之這個人政治態度曖昧,鑑於此前他幹的那些糊塗事,沒事還愛給這個那個寫信提建議,秀存在感,故朝廷這一幫人根本就不信他,估計這個提案不到司馬昱面前,吏部都能給否了。

好吧,既然幹不了尚書左僕射,那刁彝升遷後,留下了吏部尚書(正三品)一職位,又被王羲之惦記上了,只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吏部尚書為尚書之首,眼紅的人大有人在,豈能輪到王羲之呢?

於是,在建康的數月裡,王羲之私下裡活動了不少,得到的結果,出奇的一致,想當個閒散小官沒一點問題,但想進入中樞,坐實權的位置,甭瞎想。

人貴在自覺。

一來二去,王羲之也算明白了,落在王述那兒的臉是沒法拿回來了,已然徹底熄滅了重新出山的心思,整日與好友謝安遊山玩水,寥寥度過餘生罷。

然而今日,郗夫人毫不掩飾的戳穿了王羲之的面目,嚴重打擊了王羲之的自尊,卻也激發了王羲之的羞恥心,決定趁著這次“清談”,湊個熱鬧,小小的“關照”一下蕭欽之,萬萬不可讓郗夫人找娘家人掙回這個臉面,那樣的話,琅琊王氏就丟臉丟大發了。

剛好,王羲之也聽聞了這首詩,知蕭欽之擅長楷書,靈機一動,去了書房,提筆寫了一幅楷書,還譴人好心送給蕭欽之,留話道:“此詩甚好,鮮聞矣,聽聞蕭小友擅楷,故特贈楷書一幅。”

王羲之也隨之秀了一手絕活,以高人的姿態,先是明裡踩了庾苒一腳,又暗裡踩了蕭欽之一腳,明知蕭欽之擅楷,還贈一幅楷書,便是讓蕭欽之知道此間之差距。

蕭欽之當然不能吃這個啞巴虧,若是個個學王羲之,以前人的姿態,都來踩一腳,那還怎麼混,於是用楷書複寫詩作“莫欺少年窮”,回話道:“感謝王右軍贈書,然無禮可回,便回贈一幅楷書,寄期望不吝賜教,指點一二。”

“莫欺少年窮”這首詩的名氣,簡直大到嚇人,曾氣的無錫華氏的華使君,吐血昏迷,數日不醒,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凡人們吟誦這首詩,便會想起背景板華使君。

晉朝,書法是必修課,寫的字不好看,都不好意思出去見人,王羲之最是擅長行書,《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但於楷書而言,王羲之的造詣也十分了得,源於鍾繇,而顏楷也是源於鍾繇,但顏楷比之王羲之的楷書更大氣渾厚。

蕭欽之的顏楷已然登堂入室,氣勢已出,但現階段肯定比不上王羲之,但苗頭可現,假以時日,在楷書一道上,必定不會比王羲之差,所以蕭欽之以楷書回楷書,再結合詩意,不禁令人產生遐想。

大家一愣,皆心想:“這小子的火力有點猛,逮著懟誰,萬一惹急了他,給量身訂做一首詩,那就出名出大了,華使君的前車之鑑不遠矣!”

庾苒要真在蕭欽之這裡吃了癟,那這首《劍客》必將跟隨庾苒一生,故無形中,蕭欽之又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少年意氣風發,稜角分明的銳利形象。

不想,又人出來踩庾苒了,是郗超,不知何時來的建康,所有人都知道庾氏與桓溫是死對頭,不死不休的那種,他們間的舊怨前文有講,故郗超代表桓溫,踩上一腳,就很合理。

“庾氏不抵一首詩乎?”

王坦之針對的是庾苒這個人,諷刺他作不出一首詩回應,而郗超更狠了,直接諷刺整個庾氏作不出一首像樣的詩作來回應。

氣的庾苒大罵道:“郗嘉賓,不遵父命,不守孝道,喪盡天良,人人得而誅之。”

這話是有由來的,郗愔至孝,忠於晉室,極其痛惡桓溫等意圖謀反之輩,而郗超是桓溫帳下第一謀士,父子倆很不對付,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郗愔為人糊塗怯弱,郗超精明強練;郗愔信奉天師道,郗超卻篤信佛教;郗愔喜好聚斂錢財,郗超卻輕財重施。

郗愔好錢是出了名的,為人吝嗇,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家裡的錢堆積有數千萬,郗超著實看不過去,一天早晨,照例去給父親請安,按照祖宗家法,在長輩面前,晚輩必須站著說話。

這一天,郗超就站了很久,一直陪著父親聊天,話題終於轉到了錢財上,隱隱地流露出缺錢的意思,郗愔對別人吝嗇,但對自己的兒子卻不惜錢財。

郗愔心知郗超缺錢了,便命令開啟錢庫一天,任由郗超使用。

郗愔心想,一個人再能花,僅一天又能費得了多少錢,撐死了幾百萬而已,然一天後,他來到錢庫,卻發現像被洗劫了一般,錢財所剩無幾。

千萬巨資被郗超一日花完,分送給親戚朋友以及需要幫助的人,替郗愔攢人品,效仿戰國時馮諼為孟嘗君買人品一事。

庾苒大罵郗超,而郗超卻是輕描淡寫的回道:“王文度說的對,庾氏一門,不如一稚子。”

王文度回覆道:“郗嘉賓有見識!”

庾苒快要被這倆人搞瘋了。

.......

“宴會”開始前的嘴炮,愈演愈烈,眾多名人悉數登場,將這場“宴會”的期待值拉到了最滿,可惜,謝萬不在,不然更好看,畢竟謝萬是個名副其實“炮王”,誰都敢罵,誰都瞧不上,是楊佺期的加強版。

郗愔及弟郗曇信奉天師道,喜服符篆,為支遁(支道林)信徒,而何充與弟何準信佛氏,謝萬譏之曰:“二郗諂於道,二何佞於佛。”

謝萬不但敢罵這些人,就連他岳父王述都敢罵,曾戴著白頭巾去岳父家,說道:“我聽聞有言曰岳丈傻,今天一看,確實傻。”

王述哪裡會計較這些,不以為意,但小舅子王坦之怒了,指著謝萬的鼻子罵道:“新出門戶,篤而無禮。”意思是你不過是個暴發戶而已,真是無禮,因東晉之初,謝氏名聲不顯,被老牌貴族看不上。

東晉初,尚書右僕射諸葛恢的兒子,娶了原尚書右僕射鄧攸的女兒為妻,而他的長女原先嫁給庾亮的兒子庾會,庾會死後又改嫁給了左僕射江虨,次女嫁給徐州刺史羊忱的兒子,尚有一個小女兒待字閨中。

謝尚自以為亦是尚書,和諸葛恢地位相同,想和諸葛恢做親家,替謝萬求婚,請求諸葛恢將他的小女兒許配給謝萬。

卻被諸葛恢斷然拒絕,直言不諱謝氏門第低下,不配。

然後被年少輕狂的謝萬知道了,特意在人多的地方堵住了諸葛恢,罵道:“諸葛匹夫,安敢小覷我,他日必定叫你高攀不上。”

似今日,這等出風頭的大場面,謝萬要是在,必定要狠狠的出一回彩。

相關推薦:動物園奶爸聊齋求仙我的超級喪屍女友三國之絕對武力從盜墓開始的鐵匠神話降臨神話降臨:我真的只是小說家魔王掌門八門尋龍在超神的男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