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之寒門崛起->章節

135、六朝建康城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浩浩夏風吹拂,經久不息,滾滾大江東去,奔騰不止,多少千古風流人物,俱泯滅在時間的長河裡。

在下游段,大江忽而折向東北,大江的東面故取名江東,又因古人習慣稱東為左,又名江左。

自晉室南遷,史稱“衣冠南渡”,琅琊王司馬睿立足江左,以東吳故地建鄴(建康)為都,續晉命,江左之地日趨繁華,幾十載後,已至空前繁盛。

建康之大,東西南北各四十餘裡,西至石頭城,東至倪塘城,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是南方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自先秦、兩漢以來,華夏第一座破百萬人口的超級都市,乃當世名副其實第一城。

在建康城西側,有一山名石頭山,瀕臨江水,奇石險峻,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三國東吳大帝,在此山的基礎上,新建一座城名石頭城,乃是歷代保衛都城建康之首要軍事要塞。

大詩人李白,三百多年後來此地,曾吟詩道:“石頭巉巖如虎踞,凌波欲過滄江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石頭山南部,長江於此開了一個岔道,有河從建康城南部橫穿而過,此河名為秦淮河。

沿長江,順流秦淮河入建康城,到皇城西側運續河,不過短短的十餘里航道,竟足足設有二十來個碼頭,供入城貨物解除安裝,素有“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虹作梁”之稱,可見建康之繁華。

六月,夏季,秦淮河上,空前繁華忙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啟,使得四海流通,萬國交會,舟舶繼路,商使交屬。

更有來自豫章,荊襄,三吳的行商大船,依次接受市令的檢查,從二十四航第一航開始,一直排隊延伸至西側長江口,一眼望去,惟見白帆不見船,白雲悠悠掛人間。

而十里秦淮的商業繁華程度,簡直超乎人的想象,官辦大市,牛馬專市,普通小市,寥寥草市,林林總總不下幾十個,錯落有致,分列於秦淮兩岸。

四、五丈寬的青石板街道,人滿為患,沿街的店鋪鱗次櫛比,酒肆茶樓,絲織綾羅,數不勝數,各類貨物應有盡有,更有打扮的花枝招展窯姐,站在二樓揮舞著手裡的絹布,爭相呼喊四方來客。

建康城呈東西對稱的佈局,中軸線則是一條筆直而又寬闊的御道,以皇宮南宣陽門前的大司馬官署為,一直到城南朱雀門與秦淮河交匯處——秦淮二十四航最大的朱雀航。

統一尺寸的巨條石鋪設的御道,一目之下竟有十幾丈寬,十幾裡長,兩側種滿了柳樹和隗樹,目不及頭,鬱鬱蔥蔥一直到延伸到遠處天際的雲海山石。

御道兩旁,皆是各類官署衙門的辦公場所,太廟,太學,鹽市,大市等。

為適應龐大的人員行走需求,在御道東側又建有一條規格更高的南馳道,北起津陽門,南至秦淮河驃騎航碼頭。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北馳道,南起廣莫門,從雞籠山和覆舟山中間穿過,直通北側玄武湖,再由皇宮東側的清溪溝通燕雀湖。

清溪與運瀆分列皇宮東西,既承擔防護作用,又擔任城內物資運輸重責,兩者被皇宮北側的潮溝相連,在南部分別併入秦淮河通長江。

勾通建康城南北的御道上,人頭攢動,人來人往,車輛在車轍內行事,川流不息,絡繹不絕,將十幾丈寬的御道,擠得滿滿當當。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蕭欽之、徐邈、趙芸菲等三人,從朱雀航上岸,站在朱雀橋上,順著御道遙望向皇宮方向,隱隱約約能看見一個輪廓,再轉頭看向西側的十里秦淮河,一片繁忙,目之所及,皆是人影,心中不禁大為震撼。

原想吳郡已經夠繁華了,但相較於建康,簡直小巫見大巫,三個衣冠楚楚的少年人,操著一口吳音,像個土包子似的,站在朱雀橋上,憑空指指點點,興致頗濃。

“三位小郎君,第一次來建康,可有留宿之地?”一個穿著麻衣,束髮的青年人,一副流裡流氣的打扮,熱切的詢問著,乃是專職守在朱雀航,憑眼力混飯吃的混混,在他眼裡,這三個吳地少年郎,可是大肥羊,吳人富裕,人盡皆知。

“不用了。”蕭欽之用洛音回覆道。

混混見蕭欽之一直看著西側秦淮河,以為是去尋花問柳的,畢竟秦淮豔名,天下皆知,又道:“三位小郎君,若是想去秦淮八樓,不妨使喚小人帶路,可省去詢問索事。”

“呵呵,真不用。”徐邈拒絕道。

混混見此,也不再強求,但一直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沒人願意讓肥羊從眼前溜走,卻也不敢得罪這三位少年郎,從其穿著打扮來看,定非尋常之家,可不是他們這些市井之流能得罪的起的。

趙芸菲見蕭欽之看的入迷,笑道:“欽之兄,面對此情此景,可有大作出?”

徐邈懊悔道:“欽之兄想必腹中有稿,可惜有墨無案,真是憾事。”

“簡單!且等著。”趙芸菲轉頭跑去了停在朱雀航的小舟上,取出來了一副筆墨,對著徐邈說:“仙民兄,你我合力將紙張撐開,供欽之兄揮毫。”

“如此正好!”徐邈大喜。

三個俊朗的少年郎,第一次來建康,要在朱雀橋上揮毫,乃雅事一樁,引起了許多路人的注意,紛紛駐足不前,近前凝望。

蕭欽之提筆蘸墨,看著西側繁華的秦淮河,心中有感,懸空書寫,大氣磅礴的顏楷,第一次在建康露面,就引起了一陣驚呼。

“此書蒼遒有力,氣勢雄渾,非一朝一夕之可成,如此年輕,就有這般功力,此子姓甚名誰?”

“楷書者,非王、衛兩家,但此少年面生,老夫眼拙,未曾見過。”

“他們說吳音,應是吳人。”有人提示道。

“莫非是吳郡陸氏陸俶?”

“傳言陸俶嬌媚之姿,此少年冠面如玉,身姿修拔,卓爾不凡,有嬌媚之色,卻無嬌媚之氣,定不是陸俶。”

“會是哪家的小郎君呢?”

.......

眾人皆不認識第一回來建康的蕭欽之,但隨著書寫,一行詩句躍入眾人眼簾,有人吟誦道:

“《題建康朱雀航記》”

“山外青山樓外樓,”

“秦淮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

“直把建康當洛州。”

末尾落款處寫道:昇平二年蕭欽之初至建康作。

“呼!!!”謎底揭開,眾人皆長吁一口氣。

“原來是他。”

“江左蕭四郎!”

“莫欺少年窮。”

“我道哪家的小郎君,有此氣質,如此便對了,聞名不如見面吶!”

“名不虛傳。”

“此詩更是不凡。”

......

蕭欽之在建康,此前雖未露過面,但其名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詩作在建康廣為流傳,近日更是以“無恥”,罵的庾希吐血昏厥,成了所有人口中的常客。

圍觀人群一傳十,十傳百,皆慕名而來,一賞“江左蕭四郎”風儀,很快引起了道路大阻塞,只見橋上的三個少年郎,面紅耳赤,被一眾奔放的婦女團團圍住,進出不得。

三個人哪裡遇到過這個陣仗,一時不慎,吃了胭脂水粉一嘴,被擠得在青巒山峰裡抱頭鼠竄,呼吸不暢,蕭欽之被逼急了,喊道:“跳水!”

對於自小生活在江南水鄉裡的少年而言,游水是必修課,何況現在是六月,天氣炎熱,全當下水游泳了。

蕭欽之、徐邈、趙芸菲,翻身朱雀橋,跳入了秦淮河,狼狽不堪的往東側的烏衣巷遊去,那裡是王、謝大家的居住地,尋常市井平民不得入,引得朱雀橋上一陣花枝招展,歡聲笑語。

蕭欽之初來建康,便被奔放婦女們,逼的跳進了秦淮河脫身,自此,得了個“落荒而逃”的美名,不出半日,就傳遍了整個建康,一時引為美談。

相關推薦:動物園奶爸聊齋求仙我的超級喪屍女友三國之絕對武力從盜墓開始的鐵匠神話降臨神話降臨:我真的只是小說家魔王掌門八門尋龍在超神的男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