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07章 現代機床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成了!煉出了一坩堝鋼水!劉丹松了一口氣,老張看著鐵尖處的斷口,簡直不敢相信,就這樣煉出了鋼材?劉丹用鐵勺舀了些砂子倒入堝中用鐵棒攪著。砂子慢慢地熔化,與原來的漿糊融合在一起形成更稀的漿糊,把鐵水全部蓋住。劉丹再投入幾塊碎鍋鐵,用鐵棒按下去攪拌十幾下。

預先做好的小擔架放在灶臺上,擔架中間一個小木桶,木桶的內壁都糊上了白泥,小木桶剛好可以放下坩堝。一個徒弟把鏟子插入坩堝下面,另一個徒弟鉗住坩堝,小心翼翼地把坩堝放入桶內。劉丹指揮一個小夥子用木炭把另一個爐子生起火來。

兩個徒弟抬著擔架,把坩堝內的鋼水,分成六份倒入六個泥槽中,劉丹飛快地撒上一層木炭粉,然後又在燒著了的木炭粉上再撒上厚厚的煤粉。

鋼水剛剛凝固,劉丹招呼大家:“用熟料在爐子裡燒紅,老張,按照我說的辦法開始打刀子和農具。”

老張點點頭,左手鐵鉗夾起一塊出白色光芒的鋼料,提到鐵砧和一個徒弟開始鍛打。剩下的事情不需要劉丹指揮,大家都駕輕就熟,知道該怎麼做。一塊熟鐵的凹槽上釘上一條鋼條,鋼作刀鋒,熟鐵作刀身,這樣的刀具非常鋒利又很好磨,製成鐮刀、鋤頭、鍬、鍁、鎬等農具,非常省力。

時間還早,劉丹讓徒弟用熟鐵打製數十支大大小小的銼刀,然後用陰乾的泥匣裝入炭粉進行滲碳。老張頭好奇地問:“少爺,這些銼刀怎麼用軟熟鐵來做呢?還有,這些銼刀放到泥盒子里加些木、石炭粉封住,放到火裡燒起什麼作用?”

劉丹解釋道:“高碳工具鋼很難製出銼紋。淬火時的火候也不好掌握,淬火後還容易斷裂。如果用熟鐵來製成銼刀胚就容易了,鏨銼紋的時候也不會因為胚料太硬而滑脫打傷手。把熟鐵銼刀胚料放到泥盒裡再加上木炭粉燃燒,這叫做滲碳,是熱處理的一種方法,目的就是要使柔軟的熟鐵表面上的一層變成極硬的鋼料,硬到能銼掉我們想要它銼掉的鋼、鐵等等東西,而裡面的熟鐵卻還是原來軟而韌的樣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丹拿出一張圖紙,對老張道:“這是我準備做的遊標尺,卡尺等等一些工具,還有一些刀具,需要彈簧鋼,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怎樣製作,無非就是含碳的多少和回火、淬火、退火、正火這些工序,這需要仰仗老爺子的手藝了。”

老張眯起眼瞅著劉丹久久不說話,看得劉丹心裡發毛,急道:“老爺子,有事您說話,別用這種眼光瞅人,瘮得慌。”

“你小子說說這個鍊鋼的道理,還有回火退火之類的,我有點兒懵圈。”

劉丹道:“這個鍊鋼很神秘,說開了就一錢不值。我們的鐵礦石裡面有鐵,木炭裡面有碳,鍊鐵的時候這個碳跑進鐵水裡了。含碳極少的是熟鐵,極多的是生鐵,鋼材的含碳量就是在它們之間。這個含碳量在冶煉的時候非常難控制,所以鋼材非常難煉成。

還有就是溫度的問題,我拿過來的坩堝可以耐高溫,用煤炭燃燒可以達到很高的溫度,可以讓熟鐵融化成鐵水。鐵釺攪拌就是讓熟鐵裡的碳全部燃燒,變成精鐵,後面加入的螢石粉、石灰粉則是在鐵水面上形成一層比鐵水輕的熔渣,用以保護

鐵水不被燒掉,能多煉出鐵料。至於放入砂子、生鐵,那是要使鐵裡增加兩種叫碳和矽的東西,熟鐵裡有了這兩種東西就會變成所需要的好鋼料。”

劉丹又仔細給老張頭解釋退回、淬火、回火和正火的四種方法,同時也說了合金鋼的一些原理。有了石墨坩堝,這些合金鋼也有可能煉出了。說起來石墨坩堝煉的鋼材非常好,一般都可以用作工具鋼的。

聽到劉丹的解釋,老張和徒弟們面面相覷,嘆了一口氣,千古難題竟然被這小子破解了,打了幾十年的鐵,俺們都活到狗身上了。

工具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車床了,鐵車床之前,當然是先把木車床造出來。在古代就有木工車床,用來加工木料、圓棍之類的。在古代西方,鍊銅、鍊鐵技術還不夠發達的時候,螺絲、螺母都是採用木質的。而製作木質螺絲、螺母也是那時候木匠必備的技能之一。

西方古代最偉大的機械發明中,螺紋是其中之一。現代有很多人津津樂道中國古代的榫卯結構,但是學習機械制造的人更加推崇西方的螺旋和螺桿。大家看看現在到處都是螺絲作緊固件,還有幾人能夠想起榫卯結構?

機床是劉丹的強項,劉丹在一個三流學校學習機械制造,畢業後又在幾個小機械廠當過推銷員,對於車床、銑床、碎石機,軋鋼機、衝壓機等等最清楚不過了。

有人寫穿越小說,說是花了幾千兩白銀耗時三年讓人雕出一個金屬絲杆來,那是有點太笨了。說起現代機床和金屬絲杆加工,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亨利·莫茲利。

莫茲利於1797年製成第一臺螺紋切削車床,它帶有絲槓和光槓,採用滑動刀架—莫氏刀架和導軌,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在1800年製造的車床,用堅實的鑄鐵床身代替了三角鐵棒機架,用惰輪配合交換齒輪對代替了更換不同螺距的絲槓來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這是現代車床的原型,對英國工業革命具有重要意義。他採用手工鏟點子的刮削法制成標準平板,用來檢驗平面的精度,曾製成精度達0.0001英寸(1英寸=2.54釐米)的千分尺。他還研究了白布印花法、制幣法、炮身鏜削、青銅鑄造裝置和水壓機等,改進了瓦特蒸汽機,

1794年,莫茲利發明了刀架,刀架是機床的核心,後來相繼出現的刨床、鑽床、鏜床等各種機床,都離不開刀架。所以,人們稱莫茲利為“車床之父”。1797年,他製成了第一臺螺紋車床,這是一臺全金屬的車床,有能夠沿著2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槓使刀具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釘。

莫茲利在提高機床精度方面所作出了巨大貢獻,正是他製造出了機械化加工工件的真正的機床。而現在,劉丹準備先製造木車床,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造出金屬車床。因為沒有金屬車床,想要造出火槍火炮來是基本不可能的。

說起造槍,很多穿越眾都會說起《威廉姆斯堡的槍炮匠》這部紀錄片,這部電影是說用手工方法製造前裝膛線槍。這裡有兩個東西不得不說,就是螺絲和翻砂鑄造技術。沒有螺桿就沒有車

床、虎臺鉗,沒有螺絲,你想把金屬件固定在槍托上,根本行不通。沒有翻砂鑄造技術,一個個零件靠自己打造那得廢多大勁?現在很多的機械零件,比如機床上的齒輪是用都是用翻砂鑄造的。有了木製車床,很多零件都可以用翻砂技術複製出來。

當然,在此之前先要把曲轅犁造出來。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這樣多餘的勞動力就可以開墾更多的荒地。

木工房的劉老頭師傅被請來,劉丹拿出圖紙讓老張和老劉商量,這需要木工和鐵匠的配合。現在有鋼材了,劉丹讓老張給木工房打造一套鋼製工具,提高木工的勞動效率。現在正是春耕,非常需要這些這些新型農具。劉丹還知道木工的刨子難產,東晉還沒有發明,劉丹拿出刨子的設計圖,讓老張給老劉打造幾個。

聽劉丹講解刨子的原理,劉老頭非常激動:“九郎,如果有這件寶貝,我們的速度能翻一倍!”老張也是有點驚訝,這個工具設計精巧,真是異想天開。刨子以後還可以用來加工槍托,用途多去了。

說完了曲轅犁,劉丹又拿出十幾張圖紙交給老張和老劉,道:“老爺子、劉伯,這是一個簡單的木頭車床。你們兩個人商量著把這個車床用木頭造出來,然後用木車床再造出一個金屬車床,這幾天我也會過來看看,有了這個,一些木材和金屬加工就會變得非常容易。二位記住了,這是我們劉家村最高機密,不放心的人不能讓他們接觸。我會讓我爺爺造一個車間把這些車床保護起來。”

最後劉丹道:“造出了金屬車床,再搞一個鉗工桌,還有些小玩意兒,這樣工作速度就加快了。”

老張聽到劉丹嘴裡不斷丟擲新名詞,自己從未聽說過,不過看起來好厲害的樣子,不由好奇地問:“少爺,你從哪學來這些東西?”

劉丹神秘笑道:“佛曰不可說,不可說。老爺子,我要給你說了,我會折壽,您老也落不下好。”

老張笑罵道:“你小子袖子裡籠了個鬼兒來哄我,跟你家老殺才一樣不是盞省油的燈,滾你的蛋吧”

劉丹一溜煙跑了。

回到家裡,葉瑾和劉天正在等候,兩人招兵買馬的工作進展不大順利,大頭仔暗中串聯抵制,只說動了七個人參加,讓葉瑾很沒面子。劉丹早就料到,自己不是個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靠得住的還是原來幾個玩伴。也許他們以為自己又搞出一個新花樣來玩兒,所以想來湊個熱鬧。

劉丹道:“七個就七個吧,加上你們三,剛好湊齊十人。明天卯時開了大門,咱們都到曬穀場集合,我們從基礎訓練開始。”

葉瑾問道:“要不要帶上大杆子?”

“不用,現在抖大杆還早。”

“哦!”葉瑾垂頭喪腦,不抖杆子真沒勁,老爹說了,如果真能把這麼長的大杆子運轉得如同手臂一般指哪打哪,在戰場上沒有幾人是對手,葉瑾就是衝著大杆來的,也是用這個說服別人。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