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21章 錢幣鑄造(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隋唐開始,中國的錢幣鑄造不再主要採用以前的平板範豎式澆鑄法和疊鑄法,而開始改用母錢翻砂的鑄造工藝。

母錢翻砂鑄錢工藝一般分成製作錢模、製作範型、合範固定和澆鑄錢幣等四個步驟。

第一步:製作錢模。將一塊銅塊由人工雕刻成錢型,然後雕母先翻制若干個錢幣,並用它來充當鑄錢的錢模。

第二步:製作範型。固定木框,用砂土將木框填實,放置錢模,再將另一個填實砂土的木框疊放在上面,翻制面範和背範,然後取出母錢,並製作澆口、直澆道、分澆道。

第三步:合範固定。將面範和背範對合疊放,然後捆綁固定。

第四步:澆鑄錢幣。將熔化的銅液用坩堝盛起,對準澆鑄口進行澆鑄。冷卻後開範取錢,再進行清理、修整、打磨。

翻砂法鑄幣工藝就簡單多了,現代很多大型鑄件還在用翻砂法,但是這裡同樣有一個問題,清朝的很多錢幣大家都看過,就是錢幣的圖案不清晰。

古代西方的錢幣製造和東方完全不同,古希臘、古羅馬硬幣的製造方式比較原始,基本上可以理解為“錘子榔頭敲”,就是金屬板放在模具中硬錘出來的。有人說用水錘把錢幣壓出來,那都是扯淡,因為水錘的衝擊力太大,一錘下去可能就把模具壓壞了。

後來西方的螺旋壓力機發明之後,極大地提高了鑄幣的效率,浮雕更加精細和美觀。在早期人們透過手工錘擊方法鑄幣的時候,曾採用了金屬墊圈技術,這一技術現在仍被利用,即在金屬板上開鑿一個與硬幣直徑相同的圓孔,將坯餅放入孔中,以防止在衝壓過程中坯餅由於受壓而延展變形。有齒邊的硬幣要求金屬墊圈內側四周要設計成齒狀,機器衝壓時,坯餅四周的齒狀和正背面圖案同時壓印出來,成為有齒邊的硬幣;周邊有字的硬幣則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開的金屬墊圈,然後透過液壓機將文字壓印上去。

現在劉丹採用的就是螺旋衝壓造幣方法,銅元的樣式採用光緒銅幣,銅元每枚重2錢,含銅95%、白鉛4%、錫1%。正面鑄“招財進寶”四字,周圍有“每枚當制錢十文”的字樣。背面中央刻有一蟠龍紋飾,周圍有“十文”、“亨通制幣廠”等字樣,劉丹規定一枚銅元當十枚五銖錢。

和劉丹同時鑄幣的還有沈充。東晉時期貨幣流通領域十分混亂,而內部長期不和,又使無序狀況加劇,錢幣質量低下。由於沒有統一的幣制,這些通行的錢幣固有的面值也就失去了作用,它們之間的比值一般是以大小、輕重來作為標準的,這就為沈充鑄錢提供了機會。

沈充出身於江南豪族,王敦鬧事時,他在家鄉浙江吳興起兵響應,民間所稱“沈郎錢”就是在此期間鑄行的。這種錢一般徑七分半,重三銖半,錢文卻曰“五銖”,由此可見制錢者的用心良苦;其特點是錢色青白,隱有外郭,製作工藝為模鑄,既輕且小,如同柳絮和榆莢。對於九郎錢這種劣質產品,劉丹的比價定位一枚銅板換二十枚沈郎錢。

劉丹制的銅元因為精秀、華美,不易仿製,而且可以買到劉家村的緊俏商品,流通出去後大受歡迎,被人稱為“九郎錢”。還好沒稱為“劉郎錢”,劉丹嚇出一身冷汗。

至於銀幣現在當然是不可能了。中國在歷史上是貧銀國,白銀在明朝萬曆之前都是用來打首飾,不會用作錢幣。劉丹暫時沒有能力搞到白銀,以後有機會弄

幾艘帆船去日本搞一些來。從宋朝開始,因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東土用的瓷器、茶葉、絲綢從西方換來大量的白銀,這樣才使得白銀成為重要的流通貨幣。後來西方人調侃道:“你們中國人用泥巴(瓷器)換西方的大量白銀,到近代割地賠款,你們還有什麼抱怨的?”

在印刷車間,劉昊從放置鋼字的架子上拿出一個鋼字,看到這個字外形方正,筆畫為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橫和豎連接處都有鈍角,點、撇、捺、條、鉤的最寬處都與書畫粗細相同,堅角短而有力。其他的字也差不多,這種字的形體具有嚴肅大方、古樸、端莊、穩重之感。

“這是什麼體?”劉毅有點奇怪了。

“這是印刷體,是專門為印製書籍而準備的。”劉丹答道。這些字型其實就是宋體,是為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型。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常用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

自南北朝以來,佛教在中國有了爆炸性增長,隨之而來的經書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於是寫經手這一職業由此誕生,而這種為適應快速抄寫的書體也被後人稱為“抄經體”,唐代早期的雕版印刷字型來源就是唐代的抄經體。

宋體字的創始人是南宋大名鼎鼎的秦儈。在公文來往中,秦檜發現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文字型不一,很不規範,於是潛心研究,尤其是對徽宗趙佶的字研究特別深入,在仿照趙佶的字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獨特字型,工整劃一、簡便易學,然後他開始用自己創造的新體字謄寫奏摺,引起了徽宗趙佶的注意,下令秦檜將其書寫模板發往全國各地,要求全國統一按模板字型書寫公文,於是很快得到了推廣,並且被後世繼承了下來。因為他的名聲太臭,所以大家都不叫秦體,稱之為宋體。

宋體對於篆刻者來說很方便,筆畫就這麼幾個,篆刻的時候先把橫筆全部刻完,然後是豎筆……這樣流水線操作,很快就把一個字刻出來了,而且筆畫簡練,很好辨認,對於看書的人來說舒服不少。

據說秦檜這樣一個遺臭萬年的人竟是僧人轉世,秦檜的前身是一位雁蕩山的僧人。《樂邦遺稿》中有《秦太師留題雁蕩靈峰寺》文,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這段公案。

在秦檜還沒有出生前,他的母親忽然夢到一位身材魁梧的僧人登門化緣。秦檜的母親問道:“你是哪裡的僧人?”僧人答道:“我來自溫洲雁蕩峰。”僧人還說,他與秦家有緣,請求借宿一晚,秦檜的母親高興地同意了。後來秦檜出世。

秦檜步入仕途後,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坐在一個洞裡,周圍都是和尚環繞。後來秦檜去雁蕩山羅漢洞時,突然說:“哎呀,這個地方和我夢中一模一樣!當時在夢中群僧對我說:還記得這裡嗎?我才醒悟自己是高僧諾巨羅轉世,群僧又說:你這輩子俗緣未了,還是回去吧。今天到了這裡才明白夢裡的事情。”便在石壁上寫下了一首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夢中石室尚依然,遊宦於今二十年。

欲了世緣何日了,服膺至教但拳拳。

大家都說藏地活佛轉世,不知道漢地也有,特別是修禪宗的禪師,有些能回憶起前世。古德雲:士大夫英敏過人者,多自僧中來。蘇東坡的前世是五祖戒禪師。其實他自己也在《南華寺》中提過:

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

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意即我本來是個修行人,曾於三世中一直積累資糧,但因一念之差落入塵世,招來了這一生的憂患。

據說他的前世是五祖山的戒和尚,一目失明,為某寺院住持。有次他在山門外發現一丟棄的女嬰,就帶回寺中讓一名和尚養大,取名紅蓮。紅蓮長大後清秀動人,五戒見到生了一念貪心,並因此而破了戒。他有一個師弟叫明悟,在定中察覺此事後,藉機作詩點醒了他。羞愧之下,戒禪師坐化而去。明悟見後心想:“師兄錯走這一步,下世可能會毀謗佛法,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這就是後來的佛印禪師。

在歷史上能回憶前世的人很多,特別是一些修行者。比如順治皇帝做過一首歸山偈,其中有一句:

黃袍換得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金山寺高僧轉世王陽明:

五十年後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敬佛禮佛都有很大的功德,更何況修佛,特別是修行非常好的高僧,這個功德非常大,拿出來換天人之福,換人臣之福,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有一些禪師轉世後作王公,作大臣,享盡人間富貴。但是對於修行人來說可不是好事,這叫迷而不返,退諸善根,把修行來的功德全部換成了一世富貴。

有人說這禪宗靠不住,不能了生死,還是唸佛好,往生極樂世界後有阿彌陀佛看著,才不會墮入惡道。其實也不能說禪宗就不能了生死。有些人沒有搞清楚,以為開悟了就成佛了,修行結束了,大徹大悟了,其實不是那麼回事。開悟只是真修的開始,這只是見道,後面還需要修道,證道。用佛經的話來說,開悟是一地菩薩,後面還要往上修,到八地菩薩的時候才能出三界,不用再投胎輪迴了。後面還有十地菩薩,還有等覺、妙覺菩薩,成佛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五祖戒和尚再來是蘇東坡,蘇東坡再來是憨山大師,憨山大師這個時候就修得很好了,不用再輪迴了。這些事情都不是後人牽強附會的,是他們自己說的。所以,禪宗也不是不能了生死。

劉丹給兩個哥哥介紹自己搞的印刷廠,印刷教科書、經史子集、詩詞、小說等等。咱們家要揚名還不簡單,以家族的名義出幾本書,讓大家看看老劉家的家學淵源深厚,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以後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搞一個日報,週刊什麼的,這是獨門生意,人家想來插一腿都辦不到,印刷裝置只有這一套,非賣品。以後還要弄一個新聞出版檢查制度,不是你想出書就能出書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都是政府鎮壓的物件。

“以後給你們每人出一本詩集,到處流傳,讓那些樂府教坊的樂工、歌伎傳唱,然後再來幾本《道德經》和《論語》的解讀,哪有不出名的道理?”劉丹對二位哥哥說道。

“你說詩賦是很容易的,你來一首詩看看?”劉昊笑道。這些日子跟著弟弟看書,今天兩人也想看看三弟肚子裡有多少貨。

“說到詩歌,現在樂府裡傳唱的都是五言、七言絕句。現在咱們要來個新詩體,叫做律詩,來個高難度的,一般人做不好的詩。”劉丹道。隨後給兩人介紹律詩的格律。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