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113章 開疆拓土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第三天範炫消耗了一千多人最終把護城河填滿,正式攻城開始,幾十個大型投石機被推到陣前,剛安裝好就被滑膛炮的實心彈連機帶人砸了個粉碎。周撫看到這熟悉一幕的時候心裡也是苦澀的緊,隨著火器的發明,整個作戰的方式全部都發生了改變,拿著舊式武器的軍隊只有被吊打的份,毫無還手之力。周撫這段時間就是在軍營除了學習劉丹的建軍思想,軍規,還有就是學習這些新式武器的運用戰術。

劉家軍紀律嚴明,特別重視思想教育,培養士兵的榮譽感和使命感,當兵打戰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而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解救北方被胡人奴役的民眾。部隊的訓練量大得出奇,另外還有整理內務、唱軍歌……這一串的練兵方法讓周撫咂舌不已,伙食費也是高得出奇。真捨得花錢啊!周撫感嘆,我的親兵也就是這個待遇了。

但是這樣練出的兵和別處不同,這是一支有信仰的部隊,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堅定的信仰,嚴明的紀律,高超的戰術素質,這樣練出的兵與眾不同。

《為百姓服務》這本書周撫認真拜讀,劉丹所著的其他書籍周撫全部看過一遍,對於劉丹治軍、治國的綱領、原則和方針、政策心裡有個大致的瞭解,這是和儒家和法家不同的另一套東西,把處於最底層的民眾放在最高的位置,整個政府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一切為了民眾,可以說是離經叛道了,但是他又能自圓其說,引經據典,讓人不得不信服。

他也許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周撫懷疑道。以前周撫和鄧嶽談起過自己的疑慮,鄧嶽也有同感。這個劉丹會的東西太雜、太多了,有些思想太深刻,發前人未發之覆,直擊真相,讓人歎為觀止。

“砸爛一個舊世界的同時建設一個新世界!”周撫唸叨著這句話,砸爛一個舊世界是沒有問題的,就憑這一套東西,可以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問題是劉丹能否建起一個新世界,這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難的。按照他的說法,要建設一個屬於勞動人民的政權,人民當家作主,安居樂業。還要開疆拓土,建遠洋艦隊,到大洋外找新大陸。

想到這裡,周撫不由笑了,真是瞎折騰!你說咱們把大漢國的哪些地方拿回來就可以了,還要開疆拓土?東邊是海洋,南邊是煙瘴之地,西邊和北方是荒漠,你把這些地盤打下來幹啥?不能種莊稼,養活不了幾個人,勞民傷財。

周撫的看法其實也是桓宣和劉巖這些東晉土著的普遍想法。當年漢武帝鑿空西域,遠征千里也不是想要征服異域,而是為匈奴所逼,迫不得已。漢地這麼多大平原都沒有全部開發出來,還去折騰那些邊地,這不都是匈奴鬧的嗎?

在中國的史書中,對於匈奴的記載太多了,從秦始皇“卻匈奴七百餘裡”到劉邦“白登山之圍”,再到漢武帝時期的漢匈戰爭,一直到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也是五胡之一。總之,匈奴是中國古代最強大的少數民族之一,最後一部分融入了中原各民族,少部分流亡到中亞、西方。

雖然匈奴融入了中華民族,但很少有中國人把匈奴人當成祖先。畢竟和三皇五帝、秦皇漢武相比,匈奴不大上檯面。中國人不把匈奴當回事,不代表外國人也不重視匈奴。這不就有四個國家把匈奴人認作了祖先。

第一個當然是土耳其。土耳其人幾乎把亞歐草原上所有強大的遊牧民族都當成了祖先,其中差不多一半都是中國歷史中曾經記載的遊牧帝國,包括匈奴、回鶻、突厥等。

第二是蒙古國。蒙古國本是中國的外蒙,也就是漠北。蒙古國一直都是把成吉思汗當作祖先的,直到最近十幾年,他們也開始學習韓國,把歷史前推,把匈奴人也當成了祖先。

第三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主體民族是馬紮爾人,關於馬紮爾人的歷史已經無法考證。但歐洲人都認為馬紮爾人就是匈奴人或匈人,他們來自中亞草原,很可能就是被漢朝趕走的北匈奴人的後代。很多匈牙利人願意相信他們的祖先就是曾經強大無比的匈奴人。

第四就是韓國。作為“宇宙第一大國”,認祖先這事怎麼能少了韓國呢。韓國人一直認為他們的祖先是高句麗人,高句麗強盛時期,整個東北和大半個朝鮮半島都是其疆域範圍。韓國人認為匈奴也來自東北地區,所以匈奴人也是韓國人的祖先。

其實這是韓國人的歷史學家不專業,要說認祖宗的話箕子朝鮮是一個很好的歷史素材。根據《史記》、《尚書大傳》、《漢書》等史書的說法,是在公元前12世紀到前2世紀期間由箕子在朝鮮半島北部與當地原住民一起所創立的政權。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

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史稱“箕子朝鮮”。

如果他們承認這一點,那麼商朝就是他們的祖先,商朝滅夏,統治中原,這是何等耀眼的事情。只是韓國的學者不承認,他們認為自己和中國一樣是蒙古人種;而箕子朝鮮不是半島上第一個王朝,第一王朝是檀君朝鮮。

檀君,名王儉,志怪書籍《三國遺事》稱其是檀君朝鮮的開國國君。《三國遺事》是記述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遺聞逸事的書。作者一然,高麗中期僧人,生於1206年,卒於1289年。據《三國遺事》編造,王儉乃太陽神之子桓雄與熊女結合而生。相傳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鮮國”—檀君朝鮮,意思是“寧靜晨曦之國”。定都平壤,所以平壤有王險城的別稱。檀君在位1500年,後隱居阿斯達為山神,活到1908歲。

朝鮮於1993年宣稱出土了檀君的屍骨,“確定有檀君朝鮮存在”,將每年的10月3日設定為“民族奠基日”,韓國亦有此節日,稱為“開天節”,以祭檀君。朝鮮還新建了檀君陵,用一千五百塊花崗岩建成,每年專派官員或以國王名義,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檀君在神話傳說中成為山神。但到了現代,為提高民族意識和愛國心,檀君建朝鮮的傳說同時被寫進南北韓的歷史教科書中。根據中國的歷史記載,檀君朝鮮在歷史上根本就沒存在過。而在日本的教科書裡,也沒有檀君朝鮮的記錄。

漢武帝遠征西域其實是被匈奴人逼的。中國人一直說自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這讓蒙古人和越南人還有朝鮮人大罵:你們還愛好和平?你們老是欺負我們!在他們的歷史中大部分都是記載漢族欺凌他們的歷史。其實中國人遠征四夷也是因為他們對於漢地垂涎三尺,首先侵犯中原,每次中原大亂,這些傢伙就蠢蠢欲動。按照北方遊牧民族的說法,你們憑什麼佔據這麼肥沃的土地,而我們就要生活在極地苦寒之地?我們是狼,你們是羊,不吃你們吃誰?

中國的北方是廣闊的蒙古高原,這個高原和歐洲大陸是相通的,可以孕育出強大的遊牧民族,中國和歐洲的農耕文明都深受其害。中國有學者說古代人修築萬里長城沒有什麼意義,西方學者則嗤之以鼻。沒有什麼用?這個長城把我們害苦了,那些傢伙被長城擋住之後,全部西遷來禍害我們!匈奴人就是這樣。

因為匈奴太強大,劉邦認識到自己國力虛弱,不得已和匈奴和親,邊境上相安無事,休養生息,慢慢積蓄力量。其實這時候的匈奴也不是什麼愛好和平,因為他們也認識到西漢太大,一時間也吞不下。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勁敵,就是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所以為了避免兩線作戰,他們暫時和漢人和親。

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為匈奴勁敵。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擊破敦煌附近另一個小遊牧部落烏孫,殺其王難兜靡,奪其地,難兜靡的兒子獵驕靡初生,其部落逃奔匈奴。

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單於立,不久又大敗月氏,殺其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大多數部眾遂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原居此地的塞種大部分被迫南遷到興都庫什山以南。月氏在河西走廊留下小部分殘眾在祁連山,號稱小月氏, 而西遷之月氏從此被稱為大月氏。

匈奴拿下河西走廊之後,開始頻頻掠劫漢地。漢文帝14年,匈奴則抓住七國之亂的尾聲,集結軍隊14萬,從河西向東南進發,直逼長安城。這是漢文帝即位以來的第三次,也就是說短短十四年間,匈奴對漢帝國發動了3次的大規模入侵。這是在這種居危思安的思想下,漢朝廷開始謀劃著一場重奪河西走廊的計劃。

建元元年(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也就是漢武帝執政的第二年,這個年輕的皇帝穩住了自家陣營,便開始尋找對匈奴轉守為攻的辦法。最終在東方朔等人的提議下,透過瓦解河西走廊其他部落之間聯盟的外交戰略正式實行,史稱“斷匈右臂”。

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在被俘的匈奴人中聽說月氏人的事情,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

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此後便拉開了漢武帝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的序幕。

當年鄧嶽到劉家村的時候,看到風帆戰艦,他也沒當一回事,後來劉丹讓他主持襄陽造船廠,負責風帆戰艦的建造,他也沒多大興趣。海洋那是好玩的?海洋深處有海神、海怪,還有仙山,來一個暴風就得玩完。問題是劉丹的執念非常強,一定要造出來。

其實劉丹也不是民族主義者,希望萬邦來朝,實在是中國的資源缺乏,在後世,震旦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資源,石油、鐵礦石、銅礦石等等原料,耕地面積也不多,只有靠精耕細作,古代每次動盪都是因為天災,糧食歉收,民眾吃不飽飯。英國搶佔了廣大殖民地延續了幾百年的第一超級大國的地位,美國國內的資源也很豐富,密西西比河的黑土正是產糧的地方,他們稱霸全球沒費什麼力氣。國人要想活得稍微舒服一點,肯定要把這這些寶地佔了。

很多磚家對於漢武帝遠征西域說三道四,那都是一群沒見識的傢伙。中國在近代沒有被列強吞併,很重要的一點是體量太大,一時間消化不了。抗倭時期太祖的持久戰,也是基於我們幅員遼闊的國土,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丟了南方有北方。”改革開放之後也是受益於這一點,產業轉型的時候,東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都可以轉移到西部,來個西部大開發。中國的企業可以做大做強也是得益於人口和國土的基數,依靠國內的消費就可以支撐起世界一流的企業。沒有這一點,就會像日本一樣嚴重依賴國際市場,最後米國聯合歐洲其他國家向日本施壓的時候,他們只有乖乖投降,迎來了失去的20年。

在米國舉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棒的時候,只有中國敢不鳥他,咱們不靠你們也照樣能夠生存,更何況還有一帶一路國家呢?這都是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這份基業。有些人是崽賣爺田不心疼,老祖宗的東西都可以隨便割讓。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書生被無限拔高,幾乎因為慷慨赴死而立地成聖。就這麼一個聖人,曾經動過出賣掉新疆、蒙古等地。這件事最早見於給他的老師歐陽中鵠寫的信中:

“試為今之時勢籌之,已割之地不必論矣。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以二境方數萬裡之大,我之力終不能守,徒為我之累贅,而賣之則不止值二萬萬,仍可多取值為變法之用,兼請英俄保護中國十年”。

不但如此,在他看來,除了中原地區以外的國土都是可以賣的:“費如不足,則滿洲、蒙古緣邊之地亦皆可賣。”

在今天看來,譚的言論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與漢奸、賣國賊無異,而且變法的領導人康也有類似的言論。其實在清末民初,不單單是維新派,許多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因為很多人的出發點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以排滿為出發點,因此將中原地區以外的國土都實為可出賣的商品。

譚等人有出賣新疆蒙古的想法,其實在他的信中也說得很明白了。在他看來,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屬於苦寒之地,人煙稀少,環境惡劣,中央王朝在這些地區不但沒有任何收穫,反而花費鉅額資金駐守,“毫無利於中國”,因此他認為還不如賣給列強,得到錢後用於變法。

除了譚,還有孫,也是想把滿蒙賣給倭寇。細思極恐,真要讓他們統治中國,那是什麼結果?我們的書裡竟然把這種人捧為英雄?東漢末年的邪教黃巾軍,唐末的屠夫黃巢,近代的拜上帝的洪,現代賣祖賣國的張,都是好樣的,相反真正的英雄霍去病、岳飛等人都被排除在外。

中國的資源資源潰泛,所以需要辛勤勞作,不然就會餓肚子。不過正因為這樣才形成了國人的吃苦耐勞的品質,才有華夏經濟騰飛。中國從世界各地進口海量的原料,加工成商品出口致富,而很多國家靠賣自家的資源生活。金磚五國只有中國是金,其他都是磚,著名的金豬五國他們都是處於熱帶地區,很容易就能吃飽肚子飯,當然也就沒有勤勞奮發的動力。就像清末的八旗子弟,不事生產,像一群豬一樣被養著,最後圈成了廢物。所以劉丹這些所作所為,對於整個民族來說也不一定完全是好事。

英國用槍炮開啟中國的市場大門,米國在全世界建基地,都是在維護自己的龐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基地,這就是殖民的本質。劉丹在這個世界版圖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勢力的情況下,沒有理由不為後人搶佔那些豐腴之地。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