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漢重生->章節

第七百九十一章 南華老仙!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華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西周初期,在華夏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

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裡的南北水運網;東漢時期以洛陽為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讀本。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洛陽城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神都。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從華夏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

先後100多個帝王在這裡指點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並列為華夏四大古都,是華夏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定都的城市,也是華夏歷史上唯一被定命名為神都的城市,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河圖洛書在此誕生,儒、釋、道、玄、理肇始於此。

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華夏的國名便源自古洛陽,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有著數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華夏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從夏朝開始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陽指點江山。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

洛陽歷史曾用名或別名,斟、西毫、洛邑、洛師、成周、王城、雒陽、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洛陽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洛陽代表最早的華夏,也是最本色的華夏、最淵深的華夏。

洛陽城,北據邙山,南望伊闕,洛水貫其中,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四周群山環繞、雄關林立,因而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而且雄踞“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歷朝歷代,均為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爭之地,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商湯之後的數代帝王均以此為都,前後累計200餘年。偃師商城(一至三期)的年代範圍約為公元前1600-公元前1260年。

公元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

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華夏等,亦稱周南。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自此,有23個國王都居洛陽,前後歷經500餘年之久。

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設“新室東都”和“中市”。漢光武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

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司隸校尉部。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東晉時稱故都洛陽為中京,一直沿用到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宋明帝。

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都洛共計330餘年。北周平齊之後,升洛陽為東京,設定六府官,號東京六府。

洛陽是東漢的都城,西漢的陪都,而公孫續準備建國,都城就設在了這裡,而建國這可是大事,所以,在半年之中,公孫續都在和屬下研究建國的問題。

而這些事情,自然都是由公孫續手下的謀主負責,李儒,賈詡,陳宮,程昱,荀這些人主抓建國的問題。

最後,公孫續的新王朝中華帝國成立了,而公孫續的國號為華夏皇帝,其中,封李儒為御使大夫,荀為丞相,程昱為太尉,另外,公孫續的其他文武,比如,陳宮,賈詡,趙雲,夏侯,夏侯淵,馬超,馬岱,黃忠,魏延等等文武,都是各有封賞,他們不是位列九欽,就是被封為一二品的將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公孫續現在是華夏皇帝了,所以,自然要有後宮,而甄宓被封為皇后,蔡琰,大小喬等等公孫續的其她女人,都封為貴人,至於,後選出的一些女人,都被封為美人。

公元209年,公孫續經過幾年的征戰終於統一天下了,荀選定下個月為黃道吉日,所以,公孫續還有一個月就要登基稱帝了。

我們長話短說,二十九天之後,洛陽皇宮,雖然,公孫續還沒有正式登基,但是,明天就要舉行登基大典,所以,公孫續和他的家人,都已經搬進了皇宮之中。

現在,公孫續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一個形式了,當晚,公孫續在後宮陪著甄宓用飯。

因為,明天公孫續就要登基稱帝,所以,他還是抽時間賠了陪家人,而晚上,公孫續則是讓甄宓陪在了自己的身邊,自從公孫續穿越到了東漢以來,甄宓就一直陪在了他的身邊,所以,公孫續覺得,這麼多年,他東征西討,最虧欠的就是甄宓。

相關推薦:打工在東漢末年東漢霸業三國之東漢風雲這個男人來自東漢東漢問鼎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沉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