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漢重生->章節

第六百七十九章 追擊千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而劉備就想要,出言譏諷一下對方,但是,夏侯淵他知道,自己和劉備已經是死敵了,所以,夏侯淵還沒等劉備喊話,他就立即喊道:“擂鼓,攻城!”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而夏侯淵和夏侯的大軍,都已經列好了陣勢的,等戰鼓之聲一響,第一個萬人對就直接開始攻城。

由於,新野縣只是一個百裡的小縣,而這個新野城,就是一個彈丸的小城,所以,三萬大軍,不可能同時攻城。

派出萬人隊,也是夏侯淵和夏侯他們能夠,派出最多同時攻打的人馬了。

劉備沒有先到,夏侯兄弟,會不說話,上來就動手,而這一點諸葛亮也沒有先到。

其實,讓劉備和對人動動嘴皮子,也是諸葛亮的意思,因為,他們就只有兩千多人馬,想要堅持到天黑,那麼就要玩一些手段,玩點心眼。

“不好!”劉備和諸葛亮,同時說道。接著諸葛亮又說道:“主公,沒先到夏侯兄弟,也是有頭腦之人啊,事情不好辦了,讓兵馬,在此抵擋一陣,主公,立即傳令趕緊撤退吧!”

“啊,那百姓呢?算吧,還管什麼百姓,趕緊走!通知百姓也立即撤離,讓他們越亂越好!”劉備想了一下,並沒有到處,在逃命這個問題上,劉備從來都是當機立斷的,從不猶豫。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殺啊!殺啊!殺啊!

殺啊!殺啊!殺啊!

劉備這邊撤退,而夏侯和夏侯淵的大軍,就已經開始攻城,這就看出來,劉備和公孫續兵馬的差距了,一邊生龍活虎,精銳非常,另一面有如病貓,老弱病殘。

所以,時間不大,公孫續的人馬,就已經攻上了新野城牆,這邊戰鬥在繼續。

而後面的夏侯淵,卻發現,劉備的大旗沒有了,他想了想,就知道劉備一定是跑了。

於是,夏侯淵,立即扭頭衝兄弟夏侯說道:“兄弟,劉備跑了,率領五千精騎,繞過新野,去追殺劉備,我率領大軍在此攻打新野城,我們在荊州城外會和?擔心,兄弟你的任務就是追殺劉備,他們去哪,你就追到哪,但是,兄弟你不要輕易攻城,尤其是荊州城。”

“大哥,你放心吧,我記住了!”夏侯說完之後,就點起五千精騎,繞過新野,直接去追趕劉備去了。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等夏侯繞過新野之後,他也是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傻了,因為,夏侯已經看見劉備他們的旗號了,劉備等人,率領著一些心腹,已經向南逃走。

但是,此時的新野南門,卻是聚集了很多,要跟隨劉備難逃的,新野百姓。

大丈夫有所謂有所不為,更何況這是亂世,儘管夏侯不會,主動擊殺和禍害百姓。

但是,他的五千精騎,一旦追擊那麼,必然會給新野百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夏侯別看他粗枝大葉,又是猛將性的,但是他卻知道,主公公孫續是愛戴百姓的。

但是,這個時候,不管怎麼樣,那也得是追擊百姓,所以,夏侯想來想去,就想出了一個擇中的辦法。

那就是,繞開百姓,走山路,儘管,夏侯這樣做,即能不傷害百姓,又能繼續追擊百姓,但是,夏侯兵馬的速度就大大的降低了。

也多虧了,公孫續的人馬精銳,而夏侯所率領的五千精騎,也都是當初,夏侯的本部人馬,由於公孫續對他們夏侯家的信任,所以,這些夏侯的本部人馬,公孫續都沒有把他們打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撻撻撻!撻撻撻!撻撻撻!

就這樣,劉備,諸葛亮,徐庶,孫乾,簡雍,和夏侯他們,是一個跑一個追,就在管道上,暫開了追逐。

而劉備他逃跑的功夫,還真的不錯,儘管,夏侯已經玩命的在追了,但是由於,夏侯為了不傷害百姓,還是沒有追上劉備。

荊州,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兩岸,江漢平原腹地,是華夏中央國務院公佈的首批二十四座華夏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華夏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長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城市,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輕紡織基地,素有“長江經濟帶鋼腰”之稱。

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兩千六百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郢(現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歷二十個楚王,定都長達四百一十一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佈。

公元2012年入選“2012年度華夏特色魅力城市兩百強”。

荊州之名源於《尚書?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古時荊、楚通用。沙,始稱津或江津,歷為江陵縣的重要商埠和碼頭。

荊州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類就在這裡創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荊州系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屬楚。

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於郢(後世的荊州區紀南城),都郢四百餘年。秦屬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荊州。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後歸吳,定治南郡。

晉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荊州定治江陵。

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因與後梁聯姻,罷總管府;開皇七年並後梁,又置江陵總管;二十年改為荊州總管。大業初,複稱南郡。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山南道分為東、西道,屬山南東道江陵府,設荊州大都督府,至德後置荊南節度使。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以江陵為南都,改荊州為江陵府;次年(公元761年)罷都。

五代十國時(公元925年),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割據荊、歸、峽三州,稱南平王,國都設江陵。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湖廣行省改置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荊州府改屬河南布政司;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荊州府復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置上荊南道,駐荊州府;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上荊南道更名荊宜施道;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荊宜施道更名荊宜道。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1月,荊州府裁府留縣,所轄各縣直屬荊宜道;公元1914年荊宜道更名為荊南道;公元1921年8月複稱荊宜道。公元1932年為湖北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元1936年改為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相關推薦:打工在東漢末年東漢霸業三國之東漢風雲這個男人來自東漢東漢問鼎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沉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