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漢重生->章節

第四百九十一章 受降城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收服兩個人,之後,公孫續又繼續去找樊稠和郭汜,樊稠(生於年不詳,卒於公元195年),涼州金城(即後世的甘肅永靖西北)人。東漢末年軍閥、將領。官至右將軍,封萬年侯。

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夥同李、郭汜、張濟等人合眾十餘萬反撲長安,敗呂布、殺王允,把持朝政。後馬騰因與李有隙,於是聯合韓遂舉兵進攻,李派樊稠、郭汜等與其交戰,大敗馬騰、韓遂於長平觀下。

樊稠追至陳倉,與韓遂友好罷兵,卻遭李猜疑。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李讓外甥騎都尉胡封在會議上將樊稠刺死(一說趁醉用杖擊殺)。

郭汜(生於年不詳,卒於公元197年),又名郭多,涼州張掖(即後世的甘肅張掖西北)人,東漢末年將領、軍閥,獻帝時權臣。

郭汜出身馬賊,後投靠董卓,成為其得力部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被殺後,郭汜、李等人採用賈詡之謀,率軍攻打長安,呂布兵敗逃走,王允被害,漢獻帝被挾持之下只得封李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九月,又晉封後將軍,封美陽侯,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三月,因擊敗馬騰、韓遂之功,加開府之權。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李、郭汜、樊稠開始互相攻擊、爭奪權力,樊稠在一次會議上被殺之後,李、郭汜開始互相猜忌,甚至將漢獻帝劫持到自己營中以防李暗害,但是被李搶先下手將獻帝劫走,郭汜遂將來勸和的公卿大臣劫為人質,不久二人和解,七月,晉升車騎將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八月,郭汜欲劫漢獻帝回長安,但計劃敗露,郭汜倉惶逃走,之後,被部將伍習殺死。

樊稠,公孫續幾乎沒怎麼說服他,樊稠就已經認主了,而郭汜就有些麻煩,主要原因是處在,郭汜的夫人,馬氏的身上,不過好在,馬氏只不過有些小過,沒有大是大非的問題。

與其,說公孫續馬氏沒有什麼過失,不如說公孫續不在乎她,如果馬氏真的敢煩什麼錯誤,公孫續單手就能夠滅了他。

最後,公孫續去大牢的結果是好的,把幾名西涼舊將都給收服了,這樣公孫續之前收服的那幾萬西涼軍,他們對公孫續的忠誠度也會大一些。

這些事情辦完,公孫續就點起四萬大軍,而這四萬大軍之中,有兩萬西涼軍,一萬匈奴人馬和烏桓及三韓的人馬,而公孫續的嫡系兵馬就只有一萬人馬。

而將領,公孫續多數用的,也都是異族將領,和西涼將領,這道不是公孫續沒有兵馬沒有人了。

因為和鮮卑打交道,還是用這些異族人馬的好,以免出現什麼問題,而這一次公孫續除了自己親自敢去中部鮮卑,還特意把朵兒和馬超三兄妹,還有西涼幾位將領都帶在了身邊。

而家中,公孫續自然留下了足夠的人手和兵馬,公孫續的大軍一路北上,最先剛到的是受降城。

受降城又稱三降城,唐時亦稱河外三城。漢朝時為外長城進攻系統的一部分,初以接受匈奴貴族投降而建,至唐朝時因後突厥汗國的興起,成為黃河外側駐防城群體,漢及三受降城皆築於北緯40度線以北的河套北岸及漠南草原。

三受降城體系是唐朝建立的進攻型軍事重鎮體系,控制了漠南,使後突厥汗國的根據地、政治軍事經濟的中心地區成為唐朝北疆內的軍事地區,被唐朝控制,嚴重削弱了後突厥汗國。

漢受降城位於秦漢長城以北,大致在朔方郡高闕關(即後世的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石蘭計的狼山山口)西北的漠北草原地帶,於公元前105年為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築,是自西漢以來在文獻所載的受降城中。

唯一一座真正為接受敵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在後世的蒙古國南戈壁省巴彥布拉格的瑙木岡縣的巴音布拉格古城址(蒙語巴彥意為富饒,布拉格意為山泉,即富饒的山泉,南戈壁省以戈壁沙漠為主,但阿爾泰山脈延伸到此,生成許多戈壁綠洲,因而漢代可以在此築城)。

北魏時稱比干城,在北魏與柔然汗國的邊界上,公元448年拓跋晃隨其父北魏太武帝討伐柔然,至漢受降城,不見柔然人,積糧於城內,置兵戍而班師。

漢受降城為公孫敖所築,公元前105年烏維單于死,其子兒單于繼位,其年冬匈奴遇大雪,牲畜多飢寒死,時匈奴部眾不安,左大都尉欲殺兒單于詹師廬以降漢朝,遺使廠求派兵接應。漢朝遣公孫敖在塞外築受降城,駐兵以接應左大都尉。

公元前103年漢朝猶其受降城仍離匈奴太遠,遣趙破奴率2萬餘騎兵出朔方郡,至浚稽山(即後世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南戈壁省內)接迎左大都尉而班師。不料事洩,左大都尉為兒單于所殺,遂發左方兵攻漢朝接應兵。

趙破奴反擊勝利而向南退兵,至距受降城不遠的地方,為8萬匈奴騎兵所困,在出營尋找水源時被俘,其軍恐返回後被處置,遂沒於匈奴。兒單于欲乘勝攻漢受降城,蓋因城堅固不能下,乃入漢朝邊境擄掠而歸。

漢受降城因築於塞外,形成一座孤城,時而為漢匈二方所佔有,公元前81年壺衍單于恐漢朝襲擊,遺9千騎兵屯受降城以備漢。不久為漢朝所佔有,如前71年漢朝五路攻匈奴,田廣明率4萬騎兵出西河郡(即後世的內蒙古鄂爾多斯東南),至受降城時恰好遇上受降都尉的葬禮。

公元前51年漢朝所擁護的呼韓邪單于自清居於漢外長城光祿塞附近,一旦有事退保漢受降城。漢朝遺董忠和韓昌率1萬6千騎兵送呼韓邪單于出塞,並留衛單于,幫助平定內亂。隨著郅支單于的西遷,以呼韓邪單于為首的匈奴集團,乃率部重歸單於庭,匈奴內患遂定。此後至烏珠留若單于,匈奴世代向漢朝稱臣,漢朝北疆無戰事。

以上就是受降城的故事,受降城也是因此由來,公孫續的大軍,經過幾天的趕路,終於趕到了受降城。

受降城,在經過東漢末年大亂之後,這裡就被匈奴人給躲過去了,後來匈奴敗落,鮮卑崛起,所以,現在這座受降城,早已經是鮮卑的城池了。

而中部鮮卑賢王軻比能,他早就已經在這裡等待公孫續和他的大軍了,在公孫續和大軍剛剛趕到的時候,就看見了,軻比能用他們鮮卑最隆重的儀式,來迎接他公孫續。

公孫續自然不會自視過高,所以,雙方也算比較客氣,但是始終是公孫續佔據了主導地位。

相關推薦:打工在東漢末年東漢霸業三國之東漢風雲這個男人來自東漢東漢問鼎回到東漢重生之東漢皇后漢末霸圖漢末草頭王漢末沉浮記